地下室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室混凝土技术交底记录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下室为_____结构,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地下室混凝
土强度等级为_____,抗渗等级为_____。
地下室底板厚度为_____mm,顶板厚度为_____mm,外墙厚度为_____mm。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施工前,认真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
等级、浇筑部位等要求。
(2)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浇筑方法、振捣要求、养护措施等。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了解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和质量要求。
2、材料准备
(1)水泥:选用_____牌水泥,强度等级为_____,具有出厂合格
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2)砂:选用中砂,细度模数为_____,含泥量不大于_____%。
(3)石子:选用_____mm 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_____%,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_____%。
(4)水:采用自来水。
(5)外加剂: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选用_____外加剂,具有出
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6)掺合料:选用_____掺合料,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3、主要机具准备
(1)混凝土搅拌设备:_____台_____型搅拌机。
(2)混凝土运输设备:_____辆_____型混凝土运输车。
(3)混凝土浇筑设备:_____台_____型混凝土输送泵,_____套
振捣棒(_____根_____mm 振捣棒,_____根_____mm 振捣棒)。
4、作业条件准备
(1)基础底板、墙、柱、梁等钢筋已绑扎完毕,经检查验收合格,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2)模板已安装完毕,经检查验收合格,并办理预检手续。
(3)预留孔洞、预埋件已安装完毕,经检查验收合格。
(4)混凝土浇筑前,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浇水湿润模板,
但不得有积水。
(5)混凝土浇筑前,在墙、柱钢筋上抄测好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线。
三、施工工艺
1、混凝土搅拌
(1)混凝土搅拌前,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计量要准确。
(2)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搅拌机的类型确定,一般
不少于 90s。
(3)搅拌好的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不离析、不
泌水。
2、混凝土运输
(1)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产生分层、离析现象。
(2)混凝土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搅拌筒的慢速转动。
(3)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
3、混凝土浇筑
(1)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
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分段分层的方法,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
浇筑厚度应根据振捣棒的有效作用长度确定,一般为振捣棒作用长度的 125 倍。
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
底板混凝土表面应抹平压光,防止出现裂缝。
(2)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浇筑
外墙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
500mm。
振捣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50mm 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
外墙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
(3)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
顶板混凝土浇筑与底板混凝土浇筑方法相同。
振捣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不得踩踏钢筋。
顶板混凝土表面应抹平压光,并进行二次抹压,以减少表面裂缝。
4、混凝土振捣
(1)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捣棒上下略微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2)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 20~30s,但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3)振捣棒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
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 15 倍。
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 30~40cm。
(4)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05 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
5、混凝土养护
(1)地下室底板、顶板混凝土养护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和浇水养护的方法,养护时间不少于 14d。
(2)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采用挂麻袋片浇水养护的方法,养护时间不少于 14d。
四、质量标准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的规定。
4、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缝隙夹
渣等缺陷。
5、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裂缝。
五、成品保护
1、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踩楼板、楼梯的弯起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
2、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梁或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蹬踩,应搭
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3、已浇筑楼板、楼梯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
凝土强度达到 12MPa 以后,方准在面上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
和模板。
4、地下室外墙拆模后,应及时进行防水施工,防止混凝土表面长
期暴露而产生裂缝。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
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
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
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
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4、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
筑上层混凝土。
5、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
造成缝隙、夹渣层。
6、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
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七、安全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
2、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机械设备的完好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振捣手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严禁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接
触振捣棒的电源。
4、混凝土输送泵的管道应连接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
5、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八、环保措施
1、混凝土搅拌站应设置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达标排放。
2、施工现场应经常洒水降尘,减少灰尘对环境的污染。
3、混凝土运输车辆应保持清洁,出场前应冲洗干净。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控制噪声污染,避免夜间施工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