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二框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习重难点
1、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三、知识准备
四、学习内容
1、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是否一致?
2、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的特点?
五、学习小结
学习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同样须把握三点:一是文化传播有多种方式和途径,二是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体和手段,三是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在把握以上内容的同时,还要把握两框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由于文化的多样性,才有了文化传播的需求,才会使社会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既要看到旧的传媒的文化传播作用,又要高度关注大众传媒的独特作用。

人类历史进入到新世纪,文化的交流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

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总体看来,各种文化间的相互沟通、交流、理解与融合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应当在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吸收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共同构筑新世纪的地界多元化。

六、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
度。

”这句话强调的是() A.知识的重要作用B.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C.文化交流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D.知识的力量是巨大的
2、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直言不讳地说:“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
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

”这表明 ( ) A.文化产品贸易就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播
B.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C.只有文化产品贸易才能进行文化的传播
D.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我们的使命
3、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孔子学院50多所,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加上各国家的
2500余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

这种文化传播方式是()
A.商业贸易
B.人口迁徙
C.教育活动
D.大众传媒
4、客家先民在历次的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

这说明()
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发展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③中原文化是先进文化,岭南文化
是落后文化④客家文化的独特性表明与其它文化没有共同之处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
5、生活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
①商业贸易②人口迁徙③教育④家庭聚会⑤电子网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
6、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是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文
化的传播。

而现在,网络传播是人类文化传播史上的一次空前革命。

这说明() A.各种文化传播方式各有其特点
B.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C.新的传媒出现,旧的传媒消失
D.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7、现代社会,网络被广泛应用,成为人们搜集资料、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网络传播的特点有()
①交互性②平等性③综合性④信息量大⑤迅速快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③④⑤
8、(2008广东卷19)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
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

这表明()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2007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宁夏卷)2006年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
文艺演出等200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今年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

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
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③
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④文化上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中国古代的中原文化曾经数次受到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侵略”,成为中国文化兴盛的转折点。

“五四”
时期是一个西方文化急速涌入中国的时期,对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生长的起点。

这一现象说明()A.文化因为不同而交流,因为交流而丰富、发展并保持个性
B.文化的交流、融合,一定会促进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C.中国文化只有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才能焕发生机
D.只有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才能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非选择题
藏彝走廊,尤其是西藏、四川、云南三省区毗邻区域,从古至今,它既是汉藏两大文化板块的交会地点,又是走廊区域内民族大家庭活动的中心地带。

古代民族在此走廊区域内沿着一定的路线迁徙数次,某些路线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地区之间交往的重要通道,在这些大大小小、或长或短的通道中,最著名的有两条:会合于西藏洛隆宗而向西至拉萨再远至亚东等地的“茶马古道”与向南直至印度和中东的“南方丝绸之路”。

请用有关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形成。

知识拓展
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产生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文化传播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社会性。

文化是一种群体性的存在,文化传播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离开人这个传播的主体,传播活动就不能进行。

二是目的性。

人类的文化传播总是在一定的意识支配下的有目的的、有指向性的活动。

三是创造性。

在文化传播活动中,人类对信息的收集、选择、加工和处理,处处都包含着人类的智慧,彰显着人类文化的创新。

四是互动性。

文化传播是双向的,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信息共享和双向沟通与交流的过程。

五是永恒性。

文化传播生生不息,绵延不断,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是恒久长存的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
知识准备
(一)1、文化传播信息情感观念信仰 2、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二)1、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2、(1)印刷媒体的推广(2)报刊、广播、电视、网络(3)超越时空据局限来自各地的信息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主要手段(三)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主动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学习内容
1、(1)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或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交往活动。

它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行为,如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等。

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文化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

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的媒介来实现,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

从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古代的各种文化传播手段。

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联系:文化传播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也有密切联系,人的精神活动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所以文化传播方式(途径)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

文化传播手段是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但文化传播手段的运用则属于文化传播方式。

如报纸杂志书籍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阅读报纸杂志书籍则属于文化传播方式,电视互联网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利用电
视互联网发布信息则属于文化传播方式,手机是文化传播手段,而利用手机传递短信则属于文化传播方式。

2、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是促进交流双方或多方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解放生产力的有力的手段,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其意义极端重大
3、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成为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界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达标检测
选择题
1----5 B BCCA 6----10 DCADA
非选择题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性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形成是文化传播的结果,商人的贸易活动和人类的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古代民族在此走廊区域内沿着一定的路线迁徙数次才使之固定下来。

从“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是商人贸易活动(茶马交易和丝绸交易)的必经之路,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通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