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多莫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匹多莫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唐斌(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永州425000)
摘要: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3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
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6d后,两组CD3+、CD4+、CD4+/CD8+均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均呈降低趋势,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9%(65/68),对照组为89.71%(61/68),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采用匹多莫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免疫
力及临床效果。
关键词:匹多莫德重组人干扰素α2b小儿手足口病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20)07-0102-02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好发于6月龄至5岁儿
童,该疾病主要由萨科奇病毒A16型(Cox A16)及肠道病毒
(EV71)引起,常表现出低热、拒食、口腔出现小溃疡及手、足等部
位出现皮疹等症状[1]。
绝大部分手足口病发病5~7d后自行缓解,少部分发展为重症,在发病1~4d后并发脑膜炎、脊髓炎、肺水肿
等。
目前手足口病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临床主要采取对症、支
持治疗。
重组人干扰素α2b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其有效性及
安全性已被众多临床试验证实,而匹多莫德作为一种相对特异的
免疫抑制剂,能有效调节免疫平衡[2]。
为探究以上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价值,本研究选取2018年1—12月于我
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36例,就匹多莫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对免疫功能改善和临床疗效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我国2018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手足口病诊断标准;②患儿监护人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②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
研究组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7个月~5岁,平均年龄(2.25±0.85)岁;病程1.0~4d。
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36例;年龄8个月~5岁,平均年龄(2.54±0.95)岁;病程1~4d。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治疗方法: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实施皮肤及口腔护理。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长春海泊尔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S2*******)治疗,以8×104U/kg剂量肌内注射,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匹多莫德颗粒(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325),0.4g/次,1次/d。
两组均按以上治疗方案连续治疗6d。
1.3观察指标:①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5mL,采
用贝克曼流式细胞仪检测静脉血中T细胞亚群水平,包括CD3+、CD4+、CD8+,并计算CD4+/CD8+;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参考相关
文献[3]根据疱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及一般症状改善情况等进行疗效评估:经治疗48h内体温恢复正常,精神状态明显好转,72h 内皮疹消退,食欲良好,为显效;经治疗72h内体温恢复正常,皮疹部分消退,食欲增加,为有效;临床症状及及生命体征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或加重,且6d内均处于高热状态,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
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CD3+、CD4+、CD8+水平相
近,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d后,两组CD3+、CD4+、CD4+ /CD8+均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均呈降低趋势,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3讨论
肝内胆汁瘀积症属于妊娠期特发的并发症,现阶段关于其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通常认为与妊娠期内激素环境和遗传等因素有关。
该病容易诱发凝血功能异常并造成产后出血,同时胆汁酸毒性的作用下容易造成围生儿患病和死亡,因此该病对于产妇和围生儿的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2,3]。
现阶段临床对此治疗原则是帮助改善瘙痒等症状,同时促进肝功能恢复并促进妊娠结局的改善。
熊去氧胆酸可发挥肝脏的多重保护性功能,将其应用于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治疗可取得比较确切的治疗效果。
该药物能够对胆管细胞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并使其免于受到疏水酸细胞的毒性作用影响,从而能够降低细胞内胆汁酸细胞毒性,缓解肝细胞的应激损伤和凋亡。
其次,该药物可对肝细胞拮抗胆汁酸造成的细胞凋亡形成抑制效果,有利于改善线粒体膜转运的通透性,从而能够提高主动运转力。
最后,该药物还可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可帮助调节母婴免疫平衡,并对细胞凋亡形成良好的抑制效果。
腺苷蛋氨酸是临床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治疗的二线药物,该药物有利于改善细胞膜的流动性,同时可促使胆汁运转并避免胆汁瘀积,有助于防止肝细胞中胆汁的大量瘀积,可发挥肝细胞良好保护作用。
通过将腺苷蛋氨酸与熊去氧胆酸进行联合应用,可发挥良好的协同效果,并更好地改善肝功能,有助于提升治
疗价值[4,5]。
从本次的对比结果来看,观察组采用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后瘙痒评分降幅高于对照组,同时该组治疗后各项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在妊娠结局方面观察组的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以及胎儿窘迫率等低于同期对照组。
表明腺苷蛋氨酸和熊去氧胆酸联合应用,可显著提升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合用腺苷蛋氨酸及熊去氧胆酸,可显著提升疗效有利于改善肝功能并优化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胡虹宇,王丽萍,栗凤霞.腺苷蛋氨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肝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8,21(12):1382-1385.
[2]张丽艳.腺苷蛋氨酸辅助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可行性
及对肝功能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9,27(6):115-116. [3]董芳芳.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
症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8,5(29):1-3. [4]曹梅,褚翠.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
淤积症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1):169.
[5]张惠明.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9,9(23):68.
活血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
林朝迪
(徐闻县中医医院骨科徐闻524100)
摘要:目的:评价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应用活血通络汤联合温针灸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8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行活血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
对比两组JOA 评分、疼痛程度、Harris 评分和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前,两组JOA 、VAS 及Harri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
后,试验组JOA 评分(88.21±9.35)分及Harris 评分(90.27±6.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1.81±0.45)分低于对照组(P <0.05),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P <0.05)。
结论:早期股骨头坏死应用活血通络汤联合温针灸临
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髋关节功能,
改善早期股骨头坏死。
关键词:活血通络汤温针灸早期股骨头坏死中图分类号:R68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20)07-0103-02
早期股骨头坏死主要症状有腰痛并患侧臀部疼痛,
还会发生患侧膝关节与腹股沟疼痛,且患肢畏寒,
活动过度会发生患肢易疲劳、酸痛、无力,严重会诱发股骨头结构改变,
影响自主生活能力与生命健康[1]。
现阶段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
手术虽能改善股骨头结构改变情况与疼痛情况,
但存在术后的不确定性。
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以标本兼顾为治疗原则,
现已逐渐受到患者与临床学者的认可。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旨在探讨治疗早
期股骨头坏死应用活血通络汤联合温针灸的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本院2016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8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
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33~73岁,平均年龄
(45.7±4.21)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病程(1.76±0.85)年。
试验
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4~74岁,平均年龄(46.1±4.12)
岁;病程5个月~3.5年,平均病程(1.28±0.48)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给予髓芯减压术治疗:取仰卧位,取髋外侧切开髂胫束股外侧肌,切口长4~7cm ,使用导针钻入股骨头坏死灶方向,沿导针扩髓,
去除股骨头处坏死组织,将松质骨碎骨置入股骨头,随后置入异体腓骨,
缝合切口。
术后给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
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337],3粒/次,1次/d ,持续治疗3个月。
试验组在对照组
基础上行活血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①活血通络汤药方:
黄芩、木通各9g ,滑石块、土茯苓、赤芍、赤苓皮各30g ,车前子、
生甘草、木瓜、防己、牛膝各12g ,当归15g ,去渣取汁液200mL ,
1剂/d ,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②温针灸治疗:患者取仰卧位,
主穴位取髋关节周围的阿是穴,配穴为悬钟、
承扶、冲门、梁丘、血海、肝俞、肾俞、关元,
消毒后使用1.5寸28号毫针进行快速进针操作,点燃1.5~2cm 套入针柄的艾条,以耐受为基准,留针30min 。
表1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x±s )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同时段对照组比较,P <0.05。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为89.71%,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 <0.05)。
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讨论近年来,手足口病呈隔年高发状态,4~7月为该病发病高峰,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手足口病报告发病及死亡最多的国家。
手足口病主要由CoxA16、EV71病毒引起,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以手、足、口、臀出现丘疹或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
由于手足口病尚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且该病为自限性疾病,
临床多采用对症治疗的方式。
但近年来,临床试验表明,干扰素α对RNA 病毒具有高敏感性,能不通过免疫系统参与直接清除多种肠道RNA 病毒,有学者将重组人干扰素α2b 应用于手足口病的早期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抗病毒效果[4]。
此外有研究指出,手足口病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紊乱,临床治疗过程中增加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对预后有一定积极作用[5]。
匹多莫德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成熟,从而平衡机体免疫功能,
同时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本研究中,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4+/CD8+
上升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9%,显著高于
对照组的89.71%(P <0.05),说明匹多莫德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
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力及治疗效果。
笔者考虑
原因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 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促进机体产
生多种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增殖,
此外该药物还可刺激T 淋巴细胞增殖,并激活巨噬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增强对感染病毒细胞的清除[6]。
增加了匹多莫德颗粒口服治疗,
该药物促进T 淋巴细胞的增殖成熟,提高CD3+、CD4+
T 淋巴细胞水平及免疫
活性,调节CD4+/CD8+比值,增强了细胞免疫应答,进而提高了机体对病毒的清除,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 发挥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匹多莫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 对手足口病
患儿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免疫力及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戴济安,陶勇,
刘开泰.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4):407-410.
[2]张进军,吴胜会,
刘科贝.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对手足口病患儿T 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8,24(12):1973-1978.
[3]邱慧明,朱祎宏.重组人干扰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23):
2343-2346.[4]栾明春,安玉,陈玉凤,等.肠道病毒71型感染患儿血中炎症因
子mR-NA 的表达[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2):138-140,145.
[5]易鹰,于天晓,
程伟.手足口病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免疫球蛋白的检测与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3):364-366.[6]申昆玲,尚云晓,张国成,等.α干扰素在儿科临床合理应用专家
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17):1301-1308.
组别时间CD3+CD4+CD8+CD4+/CD8+
研究组(n=68)对照组(n=68)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54.33±5.1365.72±6.15*#55.03±5.1658.94±5.72*30.45±6.2343.49±8.76*#30.52±6.3136.44±7.82*40.52±7.8728.36±5.34*#40.34±7.5135.31±6.54*0.76±0.24
1.79±0.26*#
0.75±0.23
1.37±0.21*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研究组(n=68)对照组(n=68)χ2P 49(72.06)29(42.65)16(23.53)32(47.06)3(4.41)7(10.29)65(95.59)
61(89.71)
5.54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