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二模考试试卷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三二模考试试卷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14分,第1-2小题各3分,第3-4题各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醇.厚(chún)切.磋(qiē)削价(xuē)差强.人意(qiánɡ)B.泡.桐(pào)骁.勇(xiāo)商榷(què)不屈不挠.(náo)C.着.急(zháo)散.步(sǎn)刷.白(shuà)洗洗涮涮.(shuàn)D.嶙峋.(xín)对峙.(zhì)犒.劳(kào)追本溯.源(sù)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女子网球选手李娜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中,不敌比利时名将克里斯特尔斯,与个人职业生涯的首个“大满贯”擦肩而过。

B.我的观点是,买房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但如果为了买房而终生成为“房奴”,尽管房子怎么升值,对买房者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

C.始于1983年的春晚,逐渐成为中华儿女除夕夜不可或缺的一道盛宴,许多人早早地吃过年夜饭,守候在电视机旁,目的就是为了看春晚。

D.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加大实践探索和工作落实,做到把握规律,开拓创新,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3. 所谓压力陷阱,是指面试官用不友好的发问或表情制造压力,以此来淘汰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应试者。

下面是某大学生面试时考官对他说的话,请用机智幽默的语言替他应对。

(4分)
考官问:“我们需要名牌院校的毕业生,而你并非名牌院校毕业。

你怎么看?”
回答(A):▲▲▲(2分)
考官问:“你的专业与申请的职位不对口,你能行吗?”
回答(B):▲▲▲(2分)
4.高三的同学正处在紧张的复习阶段,大家都希望找到一种高效率的复习方法。

阅读下图,
试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就复习问题给同学们提出一条建议。

(不超过25字)(4分)
建议: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孟德传【宋】苏辙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

少而好山林。

既为兵,不获如志。

嘉祐中,戍秦州。

秦中多名山,德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

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

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

”惟山之深者往焉。

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

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

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

以此入山二年
而不饥。

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

德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

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

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

须臾奋跃,如将搏焉。

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

试之前后如一。


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

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

”德具道本末。

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

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

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

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

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

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

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

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书《孟德传》后【宋】苏轼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

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

然囊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吐利.胀懑,无所不至利:通“痢”,腹泻
B.逡巡弭.耳而去弭:低垂
C.德自分
..死矣自分:自己料想
D.至以首觗触,庶几
..其一惧庶几:差不多
6.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明孟德“生存艰难”和“无所畏惧”的一组是
A.既为兵,不获如志惟山之深者往焉
B.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须臾奋跃,如将搏焉
C.一日十病十愈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
D.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德在山中的几年里多次与猛兽相遇,了解到它们大多有能辨识人气的习性。

B.宋孝孙认为孟德不像是恶人,于是派人向上级报告,并把孟德安置在秦州。

C.苏辙认为孟德是有道之人,孟德意识不到自己的浩然之气,而外物感觉得到。

D.苏轼的《书〈孟德传〉后》写了一则小儿不知道怕虎而虎也没伤害小儿的故事。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

(3分)
▲▲▲(2)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

(3分)
▲▲▲(3)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4分)
▲▲▲
三.诗歌鉴赏(8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睛,返照②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③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

元和十年( 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自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洗血国耻,反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

②返照:阳光倒影。

③不道:不是说。

(1)诗的前三联描写了哪些早春之景?诗人又是如何描写的?请简要分析。

(4分)答:▲▲▲
(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情感。

(4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生乎吾后,▲,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
⑵▲,子无良媒。

(诗经·卫风·氓)
⑶▲,娇儿恶卧踏里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⑷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旌旗蔽空,▲,横槊赋诗,故一世之雄也。

(苏轼《前赤壁赋》)
⑸▲,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 ▲,千骑卷平冈。

(《江城子·密州出猎》)
(7) 巴东三峡巫峡长,▲。

(《三峡》)
(8) 礼不下庶人,▲。

刑人不在君侧。

(《礼记·曲礼上》)
(9) 子曰:“巧言乱德,▲。

(《论语》)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 (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桃花源别考——“天下第一弄”
李敬泽
(一)
现在开始,寻找桃花源。

我在大地上一路奔逃,恐惧使我不能停留;我站在平原上,回首望,只见远方尘烟大起,那是马,马是找我的,马上的马刀也是找我的;我向山中奔去,我要找一个不被找到的地方,找一个地方让一切忘记我、让我忘记一切。

在漫长的时间里,我尝试过很多地方,甚至一座繁华的大城。

我认为人群就是我的桃花源,无数的人将淹没我,和光同尘,人不能从海中认出一滴水;但是我错了,我发现我正被另一些东西追赶:时间,在这大城里,时间如同你身后的响箭,呼啸着,离你的后心只有一寸,你必须狂奔向前,前边是银钱、房子、马车、汽车甚至衣服,你注定会在这条路上奔逃至死,不能停留。

然后,在某一个清晨,我停下,让那支箭呼啸着穿过我的身体,我的前胸和后背穿出一个直径三厘米的洞,风从中吹过,发出哨音。

我向城外走去,我重新出发,找一个没有时间的地方。

据说那是有的,那是桃花源。

(二)
我认真地、反复地研究地图,我相信,桃花源一定在地图上某个空白之处。

必定是在南方。

南方一向是跑得快的人们的归宿,它在几千年里接纳一代又一代的失败者、逃亡者,从史书的行间和页边,你能看见一条绵延不断的人流——像漫漶的水渍,从北方向南方,气喘吁吁的人们进行漫长的长跑,从黄帝涿鹿之战开始,他们就跑啊跑,跑到南方的山野间,停下,惊魂甫定,看看周围的山,他们相信,他们已经甩开了追击者,他们可以在此安居。

这里远离皇帝和马和马刀,在山间,远离尘嚣,远离响箭般的时间。

桃花源是一个秘室,藏身和遗忘之地。

是一处人迹罕至的野林,人把自己变成一棵活动的树,只需要阳光、水和土。

(三)
还有空气。

需要逃的东西越来越多。

危机四伏。

我是这个星球上最后的动物,喘息着,寻找洁净的空气和水。

还有洁净的土地——不,不是洁净的,而是像它本来那样“脏.”,让我的稻谷和菜和虫子一起生长。

(四)
①现在,站在一个名叫“天下第一弄”的地方,我在认真考虑将此作为桃花源的可行性。

②很远。

从京城要坐三小时飞机,然后坐两小时汽车,然后再坐两小时汽车,才能来到这里。

如果把飞机程和车程折算成马程、牛程和人的脚程,那么,这简直就是大地尽头、南方之南。

③这里是万山丛中——
④这片土地上,有无数的山峰丛立,在山峰间,遍布深洼的谷地,在地质学上,他们把这叫做“高峰丛深洼地”,这里的人却把那些深坑叫做“弄”。

⑤我喜欢这个“弄”字,它的上面是个“王”,它的下面似一扶犁之人,王君临于扶犁之人是“弄”,扶犁之人在王之下隐匿于田野也是“弄”,一个“弄”字里藏着逃不了、偏要逃的永恒游戏。

⑥是游戏啊,所以在上者弄权,在山水间者弄月,造化弄人。

天地间一大弄。

⑦最深、最大的弄就在这里——
⑧有多少米?一百米、两百米?只有一条陡峭的路通向坑底,坑底方圆两三里,几间瓦屋、几畦菜地、猪栏鸡舍草垛。

(五)
此处可以藏身。

藏身之处必在最低处最深处,必在高之下。

——古希腊的第欧根尼,一路奔逃,最后钻进了木桶,亚历山大大帝去看他,想“弄弄”他,他说,别弄,别挡住我的阳光。

在这第一弄,一个人站在坑沿上能够挡住弄底的阳光,但弄底之人亦可说:别挡住我的阳光。

(六)
天下第一弄,在广西大化县。

大化大化,大而化之,化到哪去呢?就是化到“大”——至大的自然。

(七)
第一弄的路边,一个农夫躺在地上:去集上卖菜,卖了菜买酒,买了酒路上就喝了,喝了就醉了,醉了就想躺下,就躺了。

他的妻子坐在他的身边,静静等着,等天黑了,风凉了,等他醒来,携手向下、向暗处去。

这是奔逃者的前世今生,是桃花源中人。

11.解释“还有洁净的土地——不,不是洁净的,而是像它本来那样‘脏’”一句中的“脏”的含义?(4分)
答:▲▲▲
12.试从修辞、句式或语言风格任一角度简要分析本文第二部分的语言特色。

(6分)答:▲▲▲
13.有人认为文章第四部分的第⑤段可以删除,你认为呢?请给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6分)
答:▲▲▲
14.“这是奔逃者的前世今生,是桃花源中人。

”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现代社会中的“桃花源中人”是怎样的?(5分)
答:▲▲▲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7题
“春天里”的文化风暴裹挟了谁
单士兵
依靠翻唱汪峰的《春天里》走红的“旭日阳刚”音乐组合,现在回看过去,会发现他们与曾经扶他们上马走上一程的人——《春天里》词曲作者兼原唱者汪峰,渐行渐远。

因为汪峰近日明确告知旭日阳刚今后不能以任何形式演唱《春天里》。

从当初凌乱局促的出租屋唱上了“星光大道”,随后唱进央视春晚,旭日阳刚经过一条别样的途径,完成了从草根到明星的重大转身。

这段成功过程,绕不开汪峰的扶持。

比如,汪峰邀请旭日阳刚参加自己的演唱会,特别是一再授权他们直到在春晚演唱《春天里》,最后才完成了对这对草根歌手命运的根本转变。

就像每个父母懂得自己的孩子一样,汪峰自然明白《春天里》的价值,也明白这种翻唱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对背后的文化与市场的秩序又意味着什么。

当汪峰不让旭日阳刚演唱这首歌,自然带来各种争议。

而这些争议也在被围观与评价。

文化冲突的风暴生成了。

被这种风暴裹挟的,不仅是汪峰与旭日阳刚,还有更多人。

文化差异越大,参与人群越多,风暴就越激烈。

旭日阳刚曾经的生存状态,作为这个时代的一种表征,自然容易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从这个意义上讲,旭日阳刚对音乐介入现实生活无疑也作出了贡献。

但是,这又绝不是消解《春天里》作品本身的文化价值的理由。

面对这些复杂错位的社会文化元素,当事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围观者也面对着文化价值判断的博弈。

而这些价值阐述与文化博弈,本身何尝又不是一种财富?
当然,汪峰给予过旭日阳刚最大的帮扶。

当旭日阳刚以大量商演冲击特定版权秩序,客观形成对汪峰及其团队利益冲击的情况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汪峰选择拒绝赐予,并不承担道德责任,也具有一定的法律理性。

他在这起事件中展示的文化包容与秩序守护,应该得到尊重、理解,甚至是激赏。

央视主持人将汪峰维护版权行为称做是“危机公关”,认为应该以“开阔的心胸”这样的道德境界面对问题,从中也不难发现法律意识的淡薄。

诚然,对弱者的宽容与同情是应有的品质,但弱者从来也不应该具有天然的道德优势,更不能因为是弱者就可免于担当法律责任。

如果不尊重这些文化常识,恐怕会远比这事件本身更悲哀。

如果不能通过理性的文化对话,真正形成对文明与秩序的普遍坚守,任何人都可能遭遇到精神与权利的剥夺。

就像
现在汪峰被裹挟于“春天里”文化冲突的风暴中。

也就是说,通过对这起事件的围观与梳理,让人们形成更多的文化认同,懂得去遵守秩序底线,那样才能避免更多人被裹挟在文化风暴中,而不至于产生太多的盲从与迷失。

(选自2011年2月15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5.具体说说“春天里的文化风暴”是指什么?(6分)
▲ ▲ ▲ 16.对引起这场文化风暴的双方,作者有什么看法?(6分)
▲ ▲ ▲ 17.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应该怎样对待和避免这样的文化风暴?(6分)
▲ ▲ ▲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瓦缸摔成碎片。

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答题卷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2. 5. 6. 7. 语言运用题
3. (A 回答第一问)
(B 回答第二问)
4
考号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 (21分)
六、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18分)

位号
七、作文(70分)
参考答案
1.A(B泡.桐pāo;C散步sàn;D 嶙峋xún)
2.【答案】A
【解析】B“尽管”与“怎么”搭配不当,将“尽管”改成“不管”或者将”怎么”改为”这样”; C句式杂糅或词语重复,“目的就是为了”删去“目的”或“为了”; D“加大”缺少“宾语”,在“落实”后加上“的力度”。

3. (A回答第一问)“听说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也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生。


(B回答第二问)“《天下无贼》里的贼头黎叔说过:‘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现在,各行业各地区都很青睐复合型人才。

据说,外行的灵感往往会超过内行,因为他们没有思维定势,没有条条框框。


4.答案(5分)在遗忘临界点及时复习,合理安排复习次数和间隔。

(第一句2分,第二句3分。

意思对即可)
二、文言文
5、D (庶几:希望、企图的意思)
6、C (A.叙述了孟德的内心思乡状况;B.前者是孟德的生活状况艰难,后者是孟德介绍猛兽情况; D.前者介绍孟德的后来境况,后者是作者的评论感想。


7、B (宋孝孙并没有派人向上级报告)
8、(1):(孟德)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和十个饼,携带(这些东西)进入山中。

(前“以”“易”后“以”各1分)
(2):张安道正好执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脱离军籍成为老百姓。

(“适”“知”“除”各1分)
(3):推测虎(要)吃人,先用威风压倒对方,但(对于)不害怕它的人,虎威就无处施展了吧?
(“意”“被”“所”疑问句各1分)
9.(1)作者抓住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答出四种景象即可)几个最富早春特征的景象进行了突出的描绘。

(2分)绘形绘色,动静结合,写出了南湖早春妩媚可人之态。

(2分)(从修辞角度回答也可)
(2)全诗采用了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答反衬手法亦可)。

(1分)以南湖早春景色的生机勃勃、明媚可爱,反衬诗人遭贬后的衰病不堪,抒发了诗人面对美景却无心欣赏的消沉郁闷的心情。

(3分)
10.(1)其闻道也亦先乎吾(2)匪我愆期(3)布衾多年冷似铁(4)舳舻千里酾酒临江(5)入则无法家拂士(6)锦帽貂裘(7)猿鸣三声泪沾裳(8)刑不上大夫(9)小不忍则乱大谋
11.(4分)
实际上是一种洁净。

(2分)是本来的,自然的,没有危机的。

(2分)
12.(6分)
(1)修辞方面①比喻:桃花源是一个秘室;你能看见一条绵延不断的人流——像漫漶的水渍;响箭般的时间。

形象生动。

②比拟:人把自己变成一棵活动的树,只需要阳光、水和土。

形象鲜明,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感情。

③排比:从史书的行间和页边……从北方向南方……从黄帝涿鹿之战开始……有气势,感情强烈。

④借代:这里远离皇帝和马和马刀,“马和马刀”代指战争。

含蓄。

(2)句式方面⑤整散结合,利于抒情。

(举例分析略)
(3)风格方面⑥简练、清丽、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举例分析略)
13.(6分)
不能(1分)。

这是宕开一笔。

(1分)以析字方式解释“弄”的含义,增强文章的文化意蕴,丰富文章内容;结构上:承上文深坑之“弄”(实写),启下文天地间的“弄”,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受(2分);形散神聚,揭示了“弄”的深刻内涵,表达了作者对“弄”的哲理之思。

(2分)
14.(5分)今生的桃花源中人生活在自然、安宁的环境中;(1分)是率性而为,有言论自由,有充分精神自由的人;(1分)不受现实繁忙的工作和银钱、房子、马车、汽车甚至衣服等物质拖累的人。

(1分)联系实际阐述(2分)
15. (6分)(1)是指汪锋不让旭日阳刚继续演唱《春天里》(2分);(2)由此带来的版权之争(2分);(3)以及所引起的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广泛争议和评价(2分)。

16.(6分)对双方的看法:①对汪峰:展示了文化包容与秩序守护,应该得到尊重、理解,甚至是激赏。

②对旭日阳刚:要坚守文明与秩序,积极承担法律责任。

(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7.(6分)①要有明确的版权意识和法律秩序。

②要有宽容理解的胸怀。

③在争议中要有理性的对话,形成更多的文化价值认同。

④要有文化认同,尊重别人的精神创造,(每点2分,答三点即可)
18.作文:审题指导
1.这道题材料的内涵较易把握,审题难度不大,可以说既平中见奇,又平中见深:它切合高三学生的生活经历,在青春的历程中往往伴随的是失误错误,也有许多不值得留恋的、无法还原的人与事;它体现了对人的关注,或指向人的内省,或指向人的处世,或指向人的生活态度;既能引导考生将触觉伸向社会现实,又能引导考生对事物进行哲理思考;既能引导考生将目光投入社会热点,又向考生播撒了人文关怀的浓浓雨露。

题目有助于培养考生处理社会生活事务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理性思考,学会把眼光投向远方,懂得哪些该放下,哪些该回头思考总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

2.(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

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卖缸人之所以大步往前走,是因为他明白再看多少眼也无法把缸变成完整的。

这就启示我们:当出现了失误(损失)的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停留在失误(损失)上,只会伤害自己,而无益于事情的改变;放弃对“缸”的眷恋与惋惜,继续赶路才是聪明之举;放弃意味着新的开始,前面的路还很长,会有更多补偿的机会。

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卖缸人的态度就一定对吗?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正因为害怕检讨自己的失误,害怕反思而失去了得到教训的机会,以至多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条路上跌倒吗?这就启示我们一旦出现了失误或者说错误,首先应当毫不犹豫地停下来“看”一眼,反思检讨,才能走得更好更稳。

这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3)辩证立意:把正反两方面的立意结合起来思考。

既要有卖缸人的果敢,又要听从路人的忠告——反思检讨,该走就走,该“停下来看”就看。

这有利于思维的进一步发挥,使我们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理,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优秀作文一】
不能挽回就放弃
有位诗人这样说过:记忆是人生道路上唯一的行囊。

有人因打翻了牛奶仍在哭泣,有人因为失去太阳仍在叹息,也有人因为一叶飘落仍心神不宁。

从昨天的风雨里走过来,身上难
免会沾染一些尘土和晦气,心中多少会留下一些酸楚的记忆,这是不能完全抹掉的。

我们需要总结昨天的失误,但我们不能对过去了的失误和不愉快耿耿于怀,能挽回的就挽回,不能挽回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早放弃!
一味地沉浸于失去的悲痛,不但不能挽回,反而使自己更加悲痛;一味地回味悲痛,只会将悲痛放大,使自己遭受更大的悲痛。

于丹说过:“当我们遭遇某种不好的影响时,我们所能做的最好是使自己冷静下来,接受它,然后说忘记。

”这样才会及早地使自己从阴影中走出来,以更好的姿态去坦然地生活。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有人问他为什么。

乔治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

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

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踏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多么经典的一句话!如果总是背着失误或错误的沉重的怀旧包袱,为逝去的流年感伤不已,那只会白白耗费眼前的大好时光,也就等于放弃了现在和未来。

追悔过去,只能失掉现在;失掉现在,哪有未来!
面对过错消极地沉湎于烦恼和悔恨之中,代价实在是太大。

痛悔和思过仅仅是昨天的一个短短的小结,而我们却用凝固的时间换取了长久的谴责。

结果正如俗语所说的那样,“为误了头一班火车而懊悔不已的人,肯定还会错过下一班。

”这是对生命的一种最刻毒的挥霍。

悲哀已无法弥补以往的过错,痛苦已抹不掉那许久的失落。

面对不能挽回的无法完整的“缸”,你能做的是放弃,像卖缸人一样,头也不回地勇敢地往前走。

放弃不可挽回的东西,使人集中精力,继续开创明天。

不管我们失去的是什么,不管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苦难,让我们慢慢去淡忘,那些东西常常只是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罢了。

我们应振奋精神面对我们的将来。

命运的概念是前行而不是退缩,好也罢,坏也罢,都要轻装前行。

我们要学会将过去的错误、失误通通忘记,一直往前走。

只因,我们需要展望未来。

【优秀作文二】
病树前头,万木争荣
“别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这是一句简短但蕴含哲理的英语俚语,它告诉我们:当生活中遭遇了缺憾与苦难时,我们要用乐观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不要长时间的纠缠在里面,要跳出来,要努力向前看。

正如刘禹锡所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破落的事物就让他破落吧,新生的事物总会发展起来,向前走,向前看。

于丹教授曾在《百家讲坛》中给我们讲述了英国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被困扰自己多年的遗憾所杀死的故事。

吉姆之所以在牙医整理手术器械时就忽然死去,是因为吉姆过份沉溺于她母亲死于牙医手术台上这一悲痛中。

多年来她一直生活在这个阴影之中,她从没想过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去根治这种伤痛。

她所能做的就是回避,回避,永远回避,在牙痛的时候从来不敢看医生。

“吉姆•吉尔伯特是被四十年来的一个念头杀死的。

”英国报纸作出了这样短小精悍的评论。

的确,现实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与缺失,有了遗憾与缺失,我们就要用乐观、积极的心灵去化解,不要一味地去放大这种遗憾和缺失。

放大遗憾,它就可能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阴影,影响到你的生命质量。

那也正如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


对待生命中的种种遗憾与缺失,我们需要心灵的乐观与勇敢。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培养出这种内心的乐观与勇敢呢?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告诉我们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失,涵养内心的勇敢与淡定。

《论语》中提到过这么一个小故事。

孔子的一个学生司马牛整天为没有兄弟而忧伤。

他的同学子夏就劝他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