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之《春日》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之《春日》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
2、古诗两首之《春日》
【文本解读】
《春日》是宋经纪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称赞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事理。

古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布满了勃勃生气,表达了笔者对万物清醒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舒畅。

全诗讲的是笔者在春日里游览,看到无穷的春光,从中有所体悟,阐发了本人的哲理思虑。

这首诗前两句是从感性上得到认识,后两句从理性上受到启发。

同时,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无边光景暂且新”是虚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实写。

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机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事理,给人以理性的思虑,是这首诗的首要特点。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鲜艳和生机勃勃,从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时,加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惟感情;二是让学生积累诗句,培养对故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感情。

【设计理念】
1、古诗教学要站在发展学生素养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鉴赏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更深的理解,体悟更深的情感,发挥它高度有效的作用。

【学习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感中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朗读体会诗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赏春
1、导语:天气晴朗了,天空蔚蓝了,草儿青了,山儿润了,水绿了,风欢了,树叶舞蹈起来了,春天又活蹦乱跳的来了。

2、课件展示,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

【通过视觉感受,激发学习的兴趣,孩子们带着对春天的向往,走入课堂。


二、咏春
1、如此鲜活的春天就在我们的眼前,同学们的脑海中有没有也跳跃着一些关于春天的词语呢?(学生自由说)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让我们一起大声读一读。

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光融融春花似锦春色怡人春燕回巢
春风拂面春色迷人春色无边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深似海春寒料峭春满人间四季如春春风和煦春和日丽春风送暖春风徐来春风化雨春潮滚滚红杏闹春春意正浓
春江水暖百花争春春到人间百鸟鸣春春花烂漫春风轻拂
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读得最好听。

【以大量的成语,加深对春天的感悟,为学习古诗做准备。


3、是啊,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

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

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出示《春日》)
4、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板书题目)
5、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板书“南宋朱熹”)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6、古人写诗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到底给大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天的图画呢?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读一读古诗,并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看看你能品出一个怎样的一个春天来。

7、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古诗。

【学习古诗有很多的方法,读的方法、看注释的方法、想象的方法等等,在教学中都可以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


三、品春
(一)交流:读了这首诗以后,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春天?你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出来的?
预设一:阳光明媚的春天
1、“胜日”指的是怎样的日子?(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


2、如此美好的日子里,作者来到了哪里?(泗水河边。

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

)来做什么了?(来寻找美丽的春天,也就是来春游,踏春了。


3、春游你开心吗?想象下作者此时的心情吧。

(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
4、你能读出作者的这种心情吗?
预设二:焕然一新的春天
1、你觉得哪些景物都焕然一新了?(花、草、河水,眼前的一切)难怪作者会发出“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感叹啊!
2、这一句难道仅仅写出了万物更新吗?还写出了什么?(春天来得非常的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一时)
3、一下子就焕然一新了,让作者感觉到了什么?(感到惊讶、兴
奋、激动)
4、让我们也一起来惊叹惊叹吧!
预设三、春风拂面的春天
1、“东风”应该是怎样的风?你能感觉出来吗?
2、作者也觉得春风是很容易就能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的。

3、此时闭上眼,春风就像一双温柔的手抚摸着你,你的心情如何?(轻松、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
4、让我们一起来享受春风吧。

(多媒体展示春风轻拂万物的情景)
5、让我们读出这种感受来。

预设四、万紫千红的春天
1、“万紫千红”这个词你熟悉吗?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

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

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

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2、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

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以“描绘了怎么样的一个春天”为主线,铺展开来,在学生的丰富想象中,28个字的古诗,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脉络清晰,中心明确。


(二)让我们再次跟随诗人的脚步,漫步泗水河滨,带着你自己的感受,来赞美如此美丽的春天吧。

练读--个别读(配乐)--齐读
四、惜春
1、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学生自由说)
2、是啊,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心情自然愉快,同时,老师还要告诉大家《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

劝告大家努
力学习,劝告大家多读书。

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

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

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想吗?能有知识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认识吗?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这首暗喻读书的《春日》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咱们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诗人写诗都带着其自身鲜明的特点。

诗人的个性、心情、处境始终体现在他的诗文中。

在鉴赏诗歌中,常常因为诗人不同,而表达、意境、风格等都不同。

学一首诗认识一位诗人,为以后学习同一位诗人的诗打下基础。


五、悟春
(一)人类渴盼着春天的生机活力。

花枝招展的春天,赋予动植物以情意,更赋予了人们蓬勃向上的神往。

从古至今,春天一直是古人描摹的一大主题。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读一读)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 李白《落日忆山中》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即兴》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刘方平《代春怨》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温庭范《题望苑驿》
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 --辛弃疾《满江红》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卢道悦《迎春》
其实,古人许多写景的文章,不仅仅为景而写,在诗中蕴藏了作者的思想情思。

让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两首诗中,通过写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示)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思乡之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万物更替)
【通过感悟不同的诗人的诗句,让学生明白,古人写诗“寓情于景”的道理。


板书设计:
春日劝学
南宋朱熹
春光明媚
焕然一新
东风拂面
万紫千红
[古诗两首之《春日》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