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制度
一、概述
基层法律服务所作为人民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窗口和服务维权的有效平台,其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建设原则、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管理、工作流程等方面,对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管理制度进行了阐述。
二、建设原则
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建设原则应当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1. 全方位服务: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包括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调解等。
2. 突出实效: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建设应当突出实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助民生、稳定社会为目标,旨在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实现基层治理的良
性循环。
3. 加强宣传: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积极加强宣传,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精神,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
三、组织机构设置
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组织机构设置应当包括三个层次:所长、法律服务人员和接待工作人员。
具体如下:
1. 所长:负责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整体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各项工作任务、考核人员绩效等。
2. 法律服务人员:主要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调解等服务。
3. 接待工作人员:负责接待人民群众、登记并安排排队号,并及时向法律服务人员反馈群众咨询情况。
四、人员管理
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人员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选拔优秀人才: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法律服务人员和接待工作人员应当具备高素质、公正廉洁的品质,具有较强的法律知识和服务意识,能够根据群众需求及时解决
问题。
2. 加强培训: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法律服务人员和接待工作人员应当不断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以提高综合工作能力。
3. 考核绩效: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定期对所属人员进行考核,对绩效表现优异的人员进行奖励,对工作不力者进行惩处。
五、工作流程
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工作流程应当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 接待群众:接待人民群众,并登记相关信息和需求。
2. 安排排队号:接待工作人员根据群众需求和服务性质安排排队号码。
3. 分派法律服务人员:根据需求和情况,将群众分配给相应的法律服务人员。
4. 咨询、调解:法律服务人员为群众提供相关法律咨询、代理、调解等服务。
5. 办结:法律服务人员在咨询、调解等工作结束后进行登记,记录咨询事项、解决情况等。
6. 离开:群众咨询结束,安排下一位群众,继续前面的工作。
六、总结
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其良好的管理制度是实现其宗旨和目标的重要保证。
对于建设和管理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始终秉持公平公正、服务为先的原则,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