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梗病人的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脑梗病人的护理体会
脑梗塞是目前临床诊疗领域最为常见的老年病症,占据相当的比例,因此及时、快捷、准确、合理的预防和治疗老年脑梗塞,尽可能控制脑梗塞发病率、改善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老年脑梗塞患者的护理要点,并就脑梗塞病人的特点、治疗护理等有关情况作了总结,仅供同行工作参考。
标签:老年患者;脑梗塞;临床;护理;病人
脑梗塞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是因为脑血管鼻塞使得大脑缺血引发的血管疾病,其致残率、死亡率相当高,而且极容易反复发作,是临床诊疗中的常见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老年人因为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这类症状经常发生,恢复速度缓慢、治疗效果差,这给脑梗塞治疗带来极大的影响。
但是就多年工作实践得出,只要我们及时的发现病症、及时的治疗且合理护理,老年脑梗塞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这里我们有必要对老年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工作做详细的研究,旨在提高临床诊疗效果、提高患者康复率。
1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一共选择了某医院42例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位18例,且这些患者的年龄普遍都在60至80岁之间。
就这42名脑梗塞患者的职业状况进行分析,其中有20例患者为农民,11例患者为工人,7例患者为干部,而自由职业者有4人。
经过资料分析得出,这些患者普遍存在着起病急、发病速度快的特点。
2老年脑梗塞患者特点
2.1、患者年龄普遍偏高
就本院接诊的42例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都有60岁,而年龄最大的患者甚至高达90岁,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脑梗塞症状的发生普遍出现于七十岁以上。
2.2、伴发症较多
通过对该医院接诊的老年脑梗塞患者分析得出,脑梗塞病人大多都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症状,甚至有些患者还出现了多种慢性疾病与一身的现象,如出现糖尿病、冠心病、支气管炎等。
2.3、发病前普遍出现脑缺血症状
在这42例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发现,这些患者在腦梗塞病症发病之前都曾经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问题,甚至经常在安静休息的状态下产生其他的一些症状,甚至在睡醒之后也会出现短暂的脑缺血问题,这些症状的出现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好几天,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加重。
2.4、神经系统问题较为明显
大多数病人在脑梗塞症状出现之后表现出意识清醒、偏瘫、失语以及表达能力欠缺灯神经症状。
但是对于病情较重、大面积脑梗塞或者基底动脉闭塞的患者来说,往往都会出现意识不清醒、脑疝、昏迷等现象,甚至是引发死亡。
3结果
42例脑梗死患者,12例痊愈,治愈率28.6%;26例好转,好转率61.9%;4例未愈,其中2例死亡,未愈率9.5%。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老年脑梗塞的特点,我们在护理老年脑梗塞病人时总结如下。
3.1在输液过程中必需注意观察以下几点:①意识变化,病人意识水平下降,表明病情严重,进一步恶化。
需迅速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使用脱水药,快速滴注。
达到目的后,及时调整滴速;②生命体征的观察;③输液的滴速需控制得当,老年人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宜过多;④尿量的观察,尿量是输液量和控制输液的有效指标。
此外老年病人常伴有前列腺肥大。
3.2某院根据脑梗塞病人病情轻重及就诊时间不同,治疗原则上及时调整血压,防治并发症,防止血栓进展及减少梗死范围,对大面积梗死,减轻脑水肿或手术治疗,以防止脑疝。
(①病人需卧床休息。
急性期注意监测血压,防止血压下降过低。
如有过高或过低,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对瘫痪肢体的病人的感觉功能和语言功能多观察。
经常和病人进行语言交流,对瘫痪肢体进行早期按摩和床上功能锻炼;②大面积脑梗死及时减轻脑水肿,注意观察有无头痛、呕叶等颅内压增高症。
3.3预防肺部并发症,认真做好基础护理,输液操作时做到轻、稳、准,对瘫痪病人要注意保暖,帮助其勤翻身、多拍背、鼓励病人咳嗽排痰,必要时给予超声雾化吸人,以利排痰。
3.4预防褥疮我们有如下体会①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平整,有脱屑及时清、扫、掸,对尿失禁患者尿湿后及时更换;②建立翻身卡制度,做到定时翻身,使用气垫床每3至4h翻身一次,其使用效果非常好,其余卧床者每二小时翻身一次。
翻身时防止拖、拉、推等摩擦皮肤的动作,并用35%的红花油按摩骨隆突部位。
3.5偏瘫患者注意康复期护理要在身体上和精神上同时进行,在其身体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
一部分病人适时用推拿、针灸治疗,对于免疫功能差和有糖尿病患者,采用按摩、推拿和功能锻炼,可步行者每日散步三次,并进行语言交流和上肢功能锻炼,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和语言功能的恢复。
帮助解除患者思想上的顾虑。
增加营养,老年患者以清淡、易
于消化,富有营养的膳食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3.6、急性期的护理工作因为这一期间患者的病症不稳定,经常会出现一些骤然的变化或者意外情况,因此在这一期间的护理必须要嘱咐病人房间要时常保持安静,病人要保持静养、避免暴动以及情绪激动,并且要严格控制亲属探望次数;其次,护理工作人员要全天记录相关情况,并且要对病人所需要的水、矿物质、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进行严格控制。
再次,要及时的清除患者口腔、鼻腔以及呼吸道中的杂物,保持患者呼吸畅通,且要定时的给患者进行翻身,保持患者身体血液的畅通,同时还要保持患者身体清洁,要定期、不定期的对患者身体进行清洗。
4结束语
总之,对于老年脑梗塞病人,只有针对以上特点,及时、准确、细心地护理,才能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刘平,程秀霞,闫中芳.浅谈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方法[J].实用全科医学杂志,2005,3(2):135-135.
[2]张美霞,张如英,张美荣,等.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多中心研究[J].护理研究杂志,2004,18(1):37-38.
[3]孟金凤,田晓霞,张国英.老年脑梗塞患者的齿病状况调查及预防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 2003(04)
[4]丁俊琴,高彦华,李春柳,曹晶,张亚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褥疮的易患因素分析及预防[J]. 实用护理杂志. 2003(14)
[5]张美霞,张茹英,张美荣,化前珍,史晓娟.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多中心研究[J]. 护理研究.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