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风华绝代的老上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照片:风华绝代的老上海
具有160年历史的金陵东路要大改造了,很多朋友都觉得不舍,总是想将老上海的风华多保留一些。
魔都这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又岂能用“剧变”这个词简单概括,这其中包含着多少人的宝贵记忆呀!这几天,小怪发现,上个世纪来华的世界各地摄影师们,竟然留下了那么多珍贵影像,记录了上海滩100年的风云变幻和民生日常,那些美人美景都是现代美颜滤镜学不来的风情!
下面就跟随小怪一起走入这风华绝代的100年吧!
壹
1920s的上海摄|Sam Sanzetti
开篇,我们先来看看1920s上海的一家传奇照相馆。
犹太摄影师山姆·萨泽逖(Sam Sanzetti)于1922年来到上海,起初在相馆担任摄影学徒,1927年的时候在南京路73号开了自己的第一间影楼,并迅速扩展为四间。
据说,他是当时上海乃至中国最受欢迎的摄影师之一,为贵族、孩子、政治家、工人拍摄了近2万张肖像。
山姆娶了一位上海姑娘,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
也许是因为已经深刻融入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生活,才能如此精准地把握那时候上海美人的风韵吧。
不得不赞叹,这样的风情,是现在的美颜相机怎么都复刻不来的呀!
贰
1930s的上海摄|Harrison Forman
在1930s年代,上海是被欧风美雨吹打的前沿地域。
如今走在上海的街头,我们仍能看见许多西式建筑,一步一景充满着中西结合的韵味。
摄影师哈里森·福尔曼(Harrison Forman)曾经是《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驻中国记者,在访问期间,他如实记录下了民国时期的上海滩,记录下西方文化在上海被逐渐理解、接受、融合的过程。
这些曾经恢弘的地标建筑,如今怎么样了呢?
不得不感叹,上海的时髦,从100年前就已经落地生根了啊。
叁
1940s的上海摄|Walter Arrufat
为庆祝抗战胜利举行的赛事
美国摄影师沃特·阿鲁法特(Walter Arrufat)曾经在二战期间服役于美国海军,并跟随美海军驱逐舰联络船于1945至1946年在上海生活。
这期间,他用相机捕捉了不少街头普通人的面孔,生动记录了那个年代上海的历史与人文。
繁忙的街景
公园里的两位老人
黄浦江上的船只
街头行医治眼
老城隍庙得意楼
算命先生
正在吃蟹的少年。
这张照片还曾被网络误传为“贫穷人家靠吃大闸蟹维生”,很多人感叹“生错了年代”!
肆
1950s的上海摄|弗拉迪斯拉夫·米卡沙
苏联代表团摄影师弗拉迪斯拉夫·米卡沙曾拍摄过举行开国大典时的北京城,为新中国成立留下最珍贵的瞬间。
这位摄影师也用彩色胶片记录下了新中国刚成立时的上海滩,古典又时髦的气息永久地留在了底片里。
1950s的海报审美水平已经很高了,怪不得复古风潮在今天的魔都仍然流行呢!
伍
1980s的上海摄|Bruno Barbey
“争分夺秒奔向2000”,1980年
曾担任马格南图片社全球主席的法国摄影师布鲁诺·巴贝(Bruno Barbey),在1973年跟随法国时任总统乔治·蓬皮杜来到中国。
近半个世纪以来,他几十次往返中国,用镜头捕捉中国的剧变。
新旧上海,2012年
巴贝来的时机,往往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瞬间。
上海就是巴贝非常喜欢的城市,1973年第一次来上海时,他在黄浦江畔拍摄了一张照片,照片的一侧是成片稻田。
20年后故地重游,照片里的同一位置已经是拔地而起的高楼。
等到2010年,上海已经是座不折不扣的现代大都市了。
工人们欢迎蓬皮杜总统的队伍,1973年
在田野上做早操,1980年
还有一件趣事。
1973年与蓬皮杜总统随访时,巴贝曾在上海虹桥机场的欢送队伍中捕捉到一个小女孩在雨中挥舞着丝巾、绽放美丽笑容的瞬间。
2006年这张照片登上《旧闻周刊》,当年的女孩已经50多岁,她认出了自己并设法与巴贝联系,两人最终在巴黎相见!
“她让我记起了第一次在中国遇到的热情、真挚的人们,这些人也是我喜爱中国的原因。
”
中国是非常重要的文明古国,她一方面寻求和保留自己的文化遗产与身份,一方面又在不断发展、走向现代,这一点让中外摄影师都为之着迷。
《国际歌宣传画》,1973年
豫园湖心亭,1980年
上海少年宫手风琴班,1980年
婚纱照,1980年
在议价杂粮店排队,1980年
在沪南电表厂门口打乒乓球,1980年
中学生,1980年
外滩集体太极,1980年
2010年
陆
1990s的上海摄|汉斯·克雷默斯
1990s的上海,不管是街景,还是人们的衣着打扮,色彩都更加鲜艳丰富了。
感谢摄影师汉斯·克雷默斯用彩色胶片记录下了1994年的上海民生旧影。
坐上时光机,观看了这风华绝代的100年,是否对上海这座城市愈发爱得深沉了呢?如今再看拔地而起的外滩三件套,车水马龙的南京西路,游客如织的城隍庙,是否又多了岁月的感叹?
时光在不停流逝,上海的时髦和风韵却像是一直刻在骨子里。
毕竟,真正的美人从来不畏惧岁月摧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