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的耳朵都能够听到特别多声音,飞机飞过的声音、下雨的声音、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像现在,同学们能够听到老师说话。
那么老师想请问同学们,如此的听是倾听不?(提问学生,总结学生答案)
师:倾听就是认真地听,认真地听。
但它还有什么更重要更深的含义不?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倾听的力量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倾听的故事,让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倾听的内涵,看看这次倾听又给谁带来了什么样的帮助?。
二、揭题解题
1、出示课题:师在课件中出示课题,并在黑板上板书:12*用心灵去倾听
2、读题:
3、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您们都预习过课文了不?谁能告诉老师,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叫什么名字?(总结学生答案:苏珊和作者汤米。
)
师:那谁来和大伙儿说说,是什么让苏珊和作者汤米联
系在一起,从而发生了一段美好的故事?(总结答案:电话) 师:这就和听有关了。
那苏珊在哪里工作?(总结答案:问
讯处。
)
师:问讯处是什么地方?(总结学生答案,介绍有关问讯处的小知识)
师:不明白同学们有没有都在课前去了解过附近的问讯处,与里面的工作人员交流。
现在老师就给大伙儿讲讲有关问讯处的一些小知识。
问讯处事实上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在我国,许多公众服务场所也都设有问讯处,比如,医院、车站、码头、商店、银行等、它们为人们就医、乘车乘船、购物,办理金融业务等这些活动带来特别大的方便。
估计大部分同学对问讯处依然比较陌生,希望大伙儿能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或医院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师:回到我们的课文当中来,哪位同学能说说在问讯处工作的苏珊,她的听是什么样的听?心不在焉的?认确实?(总结答案:她的听是认真地听,倾听。
)
师:苏珊的倾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总结答案:用心灵在倾听)
师:是的,倾听,不仅仅用耳朵,更用心灵。
这就是倾听更深一层的内涵了、看来同学们都预习得特别认真,同时特别有效果。
给自己掌声鼓舞鼓舞吧!
4、再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
读完以后请大伙儿说说,课文讲了如何的一个动人故事?(指名叫学生说“我”和苏珊交往的过程)
师:同学们差不多大致了解了这个故事,下面我们就要来深入学习感受它。
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的发展能够分成几个部分。
(总结答案,出示课件,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按情况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
第二部分(3~6段)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对她产生了好感、第三部分(6~12段)写“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与安慰,她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
第四部分(13~结束)写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
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我”深切地怀念她、)
5、深入分析:
师: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一部分,请同学们齐读第1、2自然段、(学生齐读)
师:谁来说说着迷这个词什么意思?(总结答案: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喜好。
)
师:那小时候最令“我”着迷的是什么呢?为什么?(总结答案:那台老旧的电话机。
因为这部奇妙的电话机,住着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
师:无所不知是什么意思?您是从哪里看出来小精灵无所不知的?(总结答案:无所不知:没有什么不明白,万事通。
因为爸爸能够从她那儿明白现在几点了,明天天气如何,火车出发的时间以及爸爸朋友的电话号码、叫学生画一下这些句子。
)
师:电话里确实住着一个如此的小精灵不?(依照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感受“我"小时候美好纯洁的童心,由此使学生更深体会苏珊的用心倾听、热情帮助对保护“我"的这颗童心,使我健康快乐成长是多么重要)
师: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第三部分、大伙儿快速默读第3~12自然段,读完以后,四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出示课件)
(1)生活(关怀)
① 当“我"一人在家,手指被锤子砸伤时,急忙打通了问讯处的电话,发现什么?
(“小精灵果然在里面,她是个有着温柔嗓音的女子"这时,苏珊差不多化身为作者心目中的小精灵)
② “我”的手指受伤,刚接通电话时“我”的反应是如何的?(总结答案,出示句子: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
得放声大哭。
)
③ “我"为什么哭?(手指被锤子砸伤了,特别痛,因此哭、)
④ 为什么“我"在打电话之前没有哭?直到电话接通了
才放声大哭?(因为“我”明白哭也没人听见,因此忍着、这时候有人听“我"说话了,就像在孤独无助时找到了希望。
因此除了因为手指受伤了,痛苦地哭,还因为在孤独无助时找
到了希望的幸福地哭、)
⑤ 听着“我”在哭诉,苏珊如何说的?请读一读、(“您够得着冰箱里的冰块不?”引导学生读出关怀、安慰的语气。
叫几名学生读、)
⑥接下来,苏珊还说了什么?(“您把冰块倒进厨房
的水槽里,再拿起一块放到受伤的手指上。
”用演示当时情景的方法,让学生学习苏珊,加深体会,学会如何倾听安慰别人、如:师:然而我听了仍然疼,如何办?生:汤米,别怕。
您的手指特别快就会好的,您把冰块倒进厨房的水槽里,再拿起
一块放到受伤的手指上、还疼不?师:嗯,不疼了。
谢谢您,苏珊!谢谢您的关怀和帮助。
)
(板书:生活关怀、安抚)
(2)学习(耐心 )
① 我学习上遇上问题时,苏珊如何帮助我?(耐心为我解释。
)
② 解释什么问题?请读。
(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物体的面积?西班牙的首都在哪里?“修理”这个词如何拼写?)
③ 师生演示打电话。
师当小时候的作者,学生当苏珊。
(师:您好,苏珊。
生:您好,汤米。
师:您能告诉我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物体的面积不?生:……师:然而我依然没听清楚,您能重复一遍不?生:……师:我记不住,您能告诉我用什么
方法记住不?生:……师:哦,苏珊,我还想问您一个问题,西
班牙的首都在哪里?生:马德里。
师:苏珊,我的语文作业还有个地方可不能做。
生:……师:“修理”这个词如何拼写?生:……师:明天要秋游,我要如何准备?生:……)
(适时提醒学生礼貌用语和说话语气,并专门反复问一个
问题、多指几个学生演示,直到学生被训练得特别有耐心。
)
④同学们,从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您体会到了什
么?(苏珊特别有耐心,工作有责任心、)
(板书:学习耐心,讲解)
⑤ 出示句子: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
地向我解释、这句话该如何读?该强调什么词?为什么?(引导学生读出感激的语气,强调“总是”、“一遍遍",先齐读,再
指名读。
)
(3)心理(爱心 )
① 师指课题:还从哪里能够看出苏珊是在用心灵倾听?(当“我”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苏珊安慰我说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
出示句子:您明白不,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让学生齐读)
②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因为“我”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特别伤心。
苏珊想安慰我。
)
③您如何明白“我”特别伤心?作者告诉苏珊自己特别伤心了不?(“我特别难过,心比被锤子砸了的手指还疼”,指名回答,再齐读,引导学生读出特别难过的语气、锤子砸了手指,作者说心比手指还要疼。
看来作者确实伤心了。
但没有告诉苏珊自己伤心。
)
④那苏珊是如何明白的?(是从“我”的话里听出来的:能告诉我为什么不,苏珊?为什么这只整天唱歌的小鸟,突然一动不动了呢?叫学生齐读“我”说的话,引导学生读出伤心、难过、困惑的语气)
⑤师再读:“能告诉我为什么不,苏珊?为什么这只整天唱歌的小鸟,突然一动不动了呢?”大伙儿用心听,看听出什么了?(指多名学生回答,总结答案:作者特别不情愿金丝雀死去,他希望金丝雀只是不动了,过一会儿还能活过来;作者对死充满了恐惧;作者伤心到了极点……)
⑥ 师:您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这些苏珊听出来了
不?(听出来了。
)
⑦ 苏珊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告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明了什么?(她特别有爱心。
她不想让“我”太伤心;她特别乐观,把死看成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
(板书:心理爱心、乐观)
⑧ 让我们学着苏珊的语气来安慰作者。
(再读苏珊的话,引导学生读出美好平和、乐观安慰的语气)
⑨ 听了苏珊的话,“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不?(总结答案:从第11自然段中我们明白作者不伤心了。
⑩ 男女生比赛读读第11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信任平静、特别有爱心的语气,强调用心灵去倾听。
)
(4)回味(童心)
① 师:小时候,苏珊用心倾听并帮助“我”。
长大后,她还会用心倾听“我”说话不?从哪里能够看出来?下面我
们就要接着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从中寻找答案。
(总结答案:会用心倾听。
从这些地方看出:作者回故乡小镇,与苏珊取得联系,问苏珊“修理”这个词如何拼写,她回答说“我希望
您的手指差不多好了。
”)
② 苏珊与作者回忆的是作者什么时候的事?(小时候)
③ 作者对苏珊是如何的感情?(出示课件:然而我特别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苏
珊和作者一起回忆作者的童年,这说明苏珊依然保持着一颗?——童心、苏珊对“我"付出了母亲般的关爱,是我未谋面的母亲,成了我心灵的守护神、)
(板书:回味童心、守护)
④ 苏珊是如何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您从中
感悟到什么?(“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小孩,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生活就是如此,当您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
⑤ 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小孩们,您们发现了不?(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先指名读、再齐读,要有感情地读。
)
⑥ 苏珊为什么要留言?您如何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希望我乐观对待生活,过得幸福快乐……)
三、课外拓展
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小练笔)
2、假如您是汤米,您想对已年老的的苏珊说些什么?(小练笔)
3、细心的同学们,四川地震以后,留下了特别多孤儿,让我们也用心灵去倾听,带给那些受伤的小朋友的幸福与快乐好不?
(可在报刊或网络上查找有关信息,感受他们的苦难痛楚,依照自己的能力付诸关爱他们的实际行动。
)
四、总结深化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读完后叫学生画出觉得感动或喜爱的句子,小组讨论并和全班同学分享感受。
)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一个有关倾听的美好故事。
同学们明白不,这事实上是发生在西班牙的一个真实故事。
希望同学们都能从两个主人公身上汲取到真情的力量,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明白得用心去倾听,真心去关爱,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能明白得在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向别人寻求帮助,像汤米一样;在别人求助时要真诚地伸出援手,像苏珊一样、让我们一起体味人性的美丽之一:用心灵互相扶持。
因为正是这人性之美才能帮助我们度过人一辈子的一个又一个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