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健身房需求的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研报告
小组成员
专业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2011年11月30日
内容目录
执行总结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3)
二、研究方法和设计 (4)
(一)研究方法 (4)
(二)研究设计 (4)
三、分析与结果 (5)
(一)量表的信度检验 (5)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6)
(三)相关性分析 (10)
(四)因子分析 (15)
四、研究局限 (18)
(一)未能引入二元因变量。
(18)
(二)部分受访者对健身房缺乏感知性。
(18)
(三)样本容量较小 (18)
五、结论与建议 (18)
(一)结论 (18)
(二)建议 (19)
表目录
表3. 1 变量的信度检验 (5)
表3. 2 8个感知变量的信度分析 (5)
表3. 3 两个独立样本的差异性检验 (10)
表3. 4 两个独立样本的统计量 (10)
表3. 5 个人月可支配收入对每周健身花费影响的卡方检验 (11)
表3. 6 个人月可支配收入对每周健身花费影响的强度检验 (12)
表3. 7 个人月支出对每周健身花费影响的卡方检验 (13)
表3. 8 个人月支出对每周健身花费影响的强度检验 (13)
表3. 9 体检频繁度对健康状况了解程度的影响 (14)
表3. 10 主体间因子 (14)
表3. 11 单因子方差分析:专业指导对健身房有效性的作用 (15)
表3. 12 8个变量的反应象相关矩阵 (15)
表3. 13 因子的特征值 (16)
表3. 14 旋转后的因子矩阵 (17)
图目录
图3. 1 “身体健康”在大学生心目中的标准 (6)
图3. 2 认为自己迫切需要提高的身体素质 (7)
图3. 3 大学生日常健身项目 (7)
图3. 4 健身房能提供的因素 (8)
图3. 5 大学生认为最常出没健身房的人群 (8)
图3. 6 选择去健身房的情况 (9)
图3. 7 希望在健身房引进的课程 (9)
图3. 8 个人月可支配收入对每周健身花费影响的条形图 (11)
图3. 9 个人月支出对每周健身花费影响的条形图 (12)
图3. 10 碎石图 (16)
附件目录
附件1:大学生对健身房需求度调查问 (21)
附件2:大学生对健身需求度编码表卷 (24)
执行总结
本次调研针对的是大学生对健身房的需求度,主要涉及调查对象对个人健康状况的认知、个人运动习惯和健身偏好、对健身房的感知因素的偏好情况、对校园健身房项目的需求情况。
我们主要采用了描述性分析、差异性分析、列联表、方差分析和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来分析变量的状态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内在联系。
分析得到性别对健身时间的影响上差异性不大,男性的健身偏好略高于女性;个人可支配收入和支出对健身花费都是有影响的,但影响强度都不是很高,其中可支配收入对健身花费的影响较强;体检频繁度对健康状况的了解程度的影响较强;专业人员指导对提升健身房在大学生认识中的有效性没有显著性影响;在影响健身房的选择时有硬件和软件两个因素起到主要作用。
得到的主要结论一是大学生是健身房巨大的潜在顾客群,但由于受到会费和时间的限制,成为制约健身房在大学校园中发展的主要原因,该顾客群目前并不是健身房的消费群。
二是大学生中“除学校安排外,从不自行主动去体检”占到了75%,表示其对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缺乏了解,从而降低了健身房效用的认知性。
三是影响大学生选择健身房的因素主要源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提升健身房形象应在两方面综合考虑,而并非只着重于某个单一因素。
针对问题和结论我们的建议是:
1、合理细分大学生的健身需求,充分利用健身房的现有资源。
由于大学生的经济水平与健身房会费之间有相当大的落差,单方面要健身房降价优惠并不合理,所以我们建议健身房可以合理细分大学生的健身需求,对其需求进行分别定价。
方案一:推出“学生午后会员制”,即对该种会员收取较低的会费,使其只能在工作日的下午在健身房中免费健身,其余时段健身则要增收一定的金额。
这不但能降低大学生在健身房中的支付成本,还能充分利用健身房工作日下午这一生意冷淡时间段的资源。
方案二:推出“学生课程会员制”,即对该种会员收取较低的会费,使其只能参加几个特定的自选课程。
因为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大学生并不对健身房中
的所有课程都感兴趣,他们对于课程的需求具有可区分性。
2、加强校园宣传以扩大健身房的消费市场。
据我们了解,各大学周围的健身房都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学生会员卡”,即凭借学生证件可享受几百元的优惠。
但这一优惠制度并不为广大大学生所知晓。
所以我们建议健身房可借助每学期初各社团或学生组织招新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身体机能测试,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意见,这不但能扩大健身房的知晓度,也是推销“学生会员卡”等产品的好契机。
3、引入“校园健身房”项目。
在调研准备的过程中,我们就设想了“校园健身房”这一项目,即在特定的工作日下午将健身房中的个别课程引入校园。
据观察,健身房的个别课程相当冷门,参与者寥寥无几,也就说开设这类课程的边际成本较大,而收益却很小。
与其如此,不如将这些课程的资源投入转移至校园,不仅能获得更客观的收入,还能倡导“科学健身”这一生活概念。
在调查问卷的最后一部分,我们便针对“校园健身房”项目的需求程度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65.48%的受访者希望引入该项目,这表明“校园健身房”项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此外,基础瑜伽、有氧操、爵士、搏击和街舞是前五大受欢迎的课程,绝大多数同学希望一周一次课,而每次课程的单价则需控制在10~20元以内。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现阶段,我国健身娱乐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场所、专项休闲运动俱乐部、有氧运动健身中心和综合健康恢复中心等多种形式出现。
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出现了一批以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私营企业经营者为代表的高收入阶层。
这一阶层是中国健身市场不断前进的主要推动力量,但大学生作为一个新兴的消费群体,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代社会对健康的理解发生了改变。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也就是说,人的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同时包括心理健康。
国内外心理学家、医学家对心理健康问题有不少精辟见解。
心理学家麦灵格说:“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以及人们相互之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
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变故,而要三者都具备。
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有敏锐的智能,适合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健身不仅可以强健体格,也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身心健康。
这也使健身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
随着我国健身市场不断发展与完善,作为新型消费行业的健身俱乐部市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新时期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的行为和健身消费市场主要呈现出健身消费动机趋于理性化、健身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者对健身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健身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等主要特点。
根据最新的国民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们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使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迫切需要体育锻炼。
随着一系列的计算机技术革新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及速度,有效提高了学习工作的效率,使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再加上高密度的学习和高压力的工作,使我国年轻人普遍运动不足,导致健康状况下降。
我国年轻人的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健身的重要,这使得大学生对健身房的需求逐年增大。
本文旨在探究大学生在选择健身房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以及粗略估计孰轻孰重。
二、研究方法和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描述性分析、差异性分析、列联表、方差分析和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来描述变量的状态,解释变量与变量间是否存在差异性,测试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和解释一系列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潜在维度等;展现当下健身房在大学生中认知情况,分析影响大学生选择健身房的因素及消费者的主要偏好特征等信息。
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调查方式为通过网络发放问卷。
(二)研究设计
问卷包括结构性问题和非结构性问题。
题型分为单选题、多选题、量表题以及开放式问题。
问卷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除了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外,我们针对个人健康状况和个人健身习惯设计了几个问题,例如您是否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您日常的健身项目是什么等。
这部分主要为单选题和多选题。
旨在了解大学生的普遍身体状况以及健身意识是否强烈。
第二部分:消费动机是推动消费者行为的驱动力,是有需要但未被满足而存在的不舒适紧张状态所引起的驱动力;消费者行为取决于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动机。
这部分主要测试的是消费者对健身房各因素的敏感度,如对健身房的地理位置是否敏感等。
主要题型为量表,1-10分别代表不在乎到十分在乎。
通过此部分,旨在了解健身房的哪些因素对消费者行为影响最大。
第三部分:这部分主要针对健身课程、时间安排等方面设计问题,例如您较为偏爱的健身房健身项目有什么、您希望引进的课程是什么等。
当前健身俱乐部消费者消费动机呈现多样性特点,其中健身健美需求、休闲娱乐、兴趣爱好是引起健身俱乐部消费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另外工作需要、人际交往、赶潮流也是重要因素。
该部分题型多为多选题,旨在帮助健身房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和对健身房的期望,进而更好的经营管理,更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三、分析与结果
(一)量表的信度检验
所谓信度是指一份问卷所测得之结果一致性的程度,经由信度分析可测得问卷结果得可信度或稳定性。
为了衡量工具是否具稳定性,必须对样本进行重复测试,由于时间、成本的考虑,本研究无法对样本进行重复的测试,只能对其所填资料的一致性进行信度测试。
表3. 1 变量的信度检验
表3. 2 8个感知变量的信度分析
一般使用α系数来测量信度。
α系数越大,表示该变量的各个题目的相关性越大,即内部一致性程度越高。
一般来说,Cronbach’s α值大于0.8为高信度,低于0.3为低信度,0.5为最低可以接受的信度水平。
表3.1列出了本次调查中几个变量的α系数均大于0.5,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表3.2是对本问卷中第16题涉及的8个感知变量的信度进行检验的Cronbach’s α值,均在0.7左右。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此次调查中,男性占比49%,女性占比51%,较为均衡。
1、“身体健康”在大学生心目中的标准的调查
如图3.1可知,在大学生心目中,精力充沛,有足够体能应对日常学习和工作的身体健康标准是最看重的。
无重大疾病及身体免疫力强,极少感冒也占有很大的比例。
图3. 1 “身体健康”在大学生心目中的标准
2、认为自己迫切需要提高的身体素质的调查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们认为他们自身急需提高的身体素质包
括很多,最主要的是耐力和体态、肌肉线条。
如图3.2:
图3. 2 认为自己迫切需要提高的身体素质
3、大学生日常健身项目的调查
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最喜欢以及最常见的健身项目主要集中在跑步、快走,或者是各类球类运动。
对于其他的运动项目,比如说舞蹈、瑜伽、游泳等,比例是比较小的。
如图3.3:
图3. 3 大学生日常健身项目
4、健身房能提供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去健身房更加注重的是轻松的健身环境,专业的人员指导和专业器械的运用,对舒适的洗浴环境,心理满足感及交友机会的需要相对比较低些,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尤其是专业的人员指导和专业器械的需求的最大的。
如图3.4:
:
图3. 4 健身房能提供的因素
5、大学生认为最常出没健身房的人群调查
图3. 5 大学生认为最常出没健身房的人群
图3.5说明,在大学生心目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年轻白领是最常出没健身房的人群,而大学生、工作压力大的中年人出没健身房也比较频繁,占有比较大的比例。
6、大学生选择去健身房的情况调查
图3.6可以看出,大学生选择去健身房,在健身房费用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可以接受,拥有大量闲置时间的情况下,会倾向于去健身房锻炼身体。
可观的收入和闲置的时间是决定大学生选择去健身房的两大最主要的原因。
图3. 6 选择去健身房的情况
7、大学生希望在健身房引进的课程调查
图3. 7 希望在健身房引进的课程
通过图3.7可知,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健身房中最喜欢引进的课程包括基础瑜伽、有氧操等,民族舞的比例比较低,爵士舞,搏击等也有一定的大学生群乐于健身房引进。
(三)相关性分析
1、性别对平均每日健身时间影响的差异性检验
以每日健身时间代表对健身的偏好,我们希望测试性别对每日健身时间是否存在影响,来判断我们是否需要根据性别的不同来划分我们的客户人群,进一步的制定不同的营销方案推广健身理念。
这里使用独立样本的差异性检验来测试不同的性别在健身时间上是否存在差异。
具体检验结果如表3.3所示:
表3. 3 两个独立样本的差异性检验
如表3.3所示,样本方差的F=0.353,其检验概率小于0.05,因此,样本一与样本二的方差相等的假设被拒绝,应使用“假设方差不相等”的t检验。
得到t值为1.508,自由度为100.732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均值相等的零假设被拒绝。
表3. 4 两个独立样本的统计量
由表3.4可见,男性平均日健身时间为1.88,女性平均日健身时间为1.57,两者虽不相同但差异性不大,男性的健身偏好略高于女性。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两者差异较小可不做偏好性区别。
2、个人月可支配收入和支出对每周健身花费影响的列联表分析
我们在此采取双变量列联表法,测量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同健身花费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使用同样的方法测试个人支出同健身花费间的相关关系,来研究个
人可支配收入和支出对健身支出是否存在影响。
(1)个人月可支配收入对每周健身花费的影响
我们采用较为直观的条形图来展示不同收入水平下健身支出的情况,如图3.8 所示:
图3. 8 个人月可支配收入对每周健身花费影响的条形图下面我们来讨论列联表观察到的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否具有显著性,结果如表3.5所示。
在自由度(8-1)*(6-1)=35的情况下,2 =89.198大于0.05水平下的卡方分布临界值,因此,拒绝两个变量之间没有联系的零假设,即个人可支配收入对健身花费是有影响的。
表3. 5 个人月可支配收入对每周健身花费影响的卡方检验
接下来我们测试影响的强度,Cramer’s V是修正的 相关系数,用于大于2*2
的表格,V取值在0到1之间,值越大说明变量之间的联系越强。
由表3.6可见V值为0.414,变量可支配收入与健身花费之间的联系的强度中等。
表3. 6 个人月可支配收入对每周健身花费影响的强度检验
(2)个人月支出对每周健身花费的影响
同样的方法,我们列出条形图来展示不同支出水平下健身支出的情况,如图
3.9所示:
图3. 9 个人月支出对每周健身花费影响的条形图
列联表观察到的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否具有显著性,结果如表3.7所示。
在自由度30的情况下,2χ=65.612大于0.05水平下的卡方分布临界值,因此,拒绝两个变量之间没有联系的零假设,即个人月支出对健身花费是有影响的。
表3. 7 个人月支出对每周健身花费影响的卡方检验
同样的,由表3.8可见Cramer ’s V 值为0.355,变量支出与健身花费之间的联系的强度较弱。
表3. 8 个人月支出对每周健身花费影响的强度检验
对称度量
值 渐进标准误差a
近似值 T b
近似值 Sig.
按标量标定
φ
.794
.000 Cramer 的 V
.355
.000 按区间 Pearson 的 R .220 .108 2.275 .025c
按顺序
Spearman 相关性
.139 .090
1.421
.158c
有效案例中的 N 104
a. 不假定零假设。
b. 使用渐进标准误差假定零假设。
c. 基于正态近似值。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个人可支配收入和支出对健身花费都是有影响的,但影响强度都不是很高,其中可支配收入对健身花费的影响较强。
3、体检频繁程度与健康状况了解程度间关系的列联表分析
本部分讨论着重于目前大学生的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程度,并以进行体检的频繁程度反应个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度。
由表3.9可见除学校安排外从不主动体检的学生占到了53.8%,构成了认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略有了解的主体(83.6%)。
卡方检验:自由度为20,=2χ220.607大于0.05水平下的卡方分布临界值,因此,拒绝两个变量之间没有联系的零假设,即体检频繁程度对健康状况了解程度是有影响的。
强度检验:Cramer ’s V 值为0.728,变量体检频繁度对健康状况的了解程度的影响较强。
表3. 9 体检频繁度对健康状况了解程度的影响
4、专业指导健身的必要性对健身房健身有效性影响的方差分析
本部分讨论学生认知中专业人员提供针对性健身建议是否有必要与在健身房健身是否能有效地提高身体健康程度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来看一看专业健身教练的作用是否增强健身房在健身活动中有效性的认知度。
表3.10为自变量专业人员指导必要性的主体间因子分部情况。
表3. 10 主体间因子
Between-Subjects Factors
Value Label N
profession
0 空 3 1 没有必要 14 2 可有可无 45 3 很有必要 34 4
说不清
7
我们以健身房的有效性为因变量,专业指导的必要性为自变量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11所示。
在这个输出中,专业指导(profession )的F 检验统计量取值为1.811,自由度为profession 和error 的自由度:4、98,表明该因子不显著,同时,拟合优度069.02 R 说明该模型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很小,即专业指导提升健身房在健身中有效性没有显著性影响。
fit condition* physical exam 交叉制表
计数
physical exam
合计
空
除学校安排外从不
主动体检 两年一次 一年一次 半年一次
其他
fit condition 空
1 0 0 0 0 0 1 一点都不了解 0 6 0 0 0 1 7 略有了解 0 56 1 8 0
2 67 较为了解 0 16 0 10 0 1 27 十分了解
0 0 0 0 2 0 2 合计
1
78
1
18
2
4
104
表3. 11 单因子方差分析:专业指导对健身房有效性的作用
(四)因子分析
本部分我们测试了在选择健身房时那些因素会产生影响,我们设置了8个变量,分别是地理位置、环境气氛、教练的专业水平、设施配置、课程设置、会费、服务态度、会员素质,对这8个感知变量我们采用了十级定距尺度进行了度量,下面我们将对这8个感知变量进行因子分析,从中总结出影响选择的几个标准类,以提升这方面的水平来树立良好形象。
1、数据诊断
我们首先需要建立8个变量的反应象相关矩阵,如表3.12。
该矩阵的正对角线上的数值为每个变量的MSA值,当MSA值小于0.5时表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间相关性较弱,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需要剔除。
表3. 12 8个变量的反应象相关矩阵
由表3.12可见,地理位置和环境气氛两个变量的MSA值小于0.5,不适合进入下面的分析,需要排除。
2、选择因子数目
我们此处先报告了因子的特征值。
根据特征值确定因子数的方法是保留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某一因子的特征值代表与该因子有关的方差的大小。
表3. 13 因子的特征值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Compo nent
Initial Eigenvalues 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Total % of Variance Cumulative % Total % of Variance Cumulative %
1 2.745 45.747 45.747 2.745 45.747 45.747
2 2.100 35.006 80.75
3 2.100 35.006 80.753
3 .530 8.840 89.593
4 .359 5.989 95.582
5 .202 3.364 98.946
6 .063 1.054 100.000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图3. 10 碎石图
同时我们报告了碎石图。
该图在特征值大的因子所在处的陡坡与其余因子所处平缓的尾部(成为碎石)之间有一明确的折点。
由表3.13中可看出,按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可选两个因子。
图3.10为此项分析的碎石图,该图在第3个因子处有一明显的折点。
由表3.13可见前两个因子在解释方差得累计比例中解释了80.75的方差,增加第3个因子的边际作用不大。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保留两个因子似乎是合理的。
3、因子旋转
因子矩阵由因子负载构成,是用因子表示标准化变量时所用的系数。
这些系数表示因子与变量之间的相关度,系数绝对值大意味着相应的因子和变量之间密切相关。
可以用因子矩阵推断不同因子的含义。
未经旋转的因子矩阵一般不能给出易于理解的因子,因为这些因子与很多变量有关。
所以我们进行因子旋转就是希望每个变量只对一个因子具有较大载荷(因子的负载绝对值大于0.3)。
我们在选择两个因子进行因子旋转后的因子矩阵如表3.14所示。
表3. 14 旋转后的因子矩阵
由表3.14可见,因子1包含会费、服务态度、会员素质三个变量,是一个软件因子;因子2包含教练专业水平、设施配置、课程设三个变量,是一个硬件因子。
可见,在影响健身房的选择时有硬件和软件两个因素起到主要作用。
四、研究局限
(一)未能引入二元因变量。
在调差问卷的第16题中,我们想要了解大学生在选择健身房时会着重考虑哪些因素。
此后,对于该题所得到的数据,我们进行了因子分析,并了解到影响大学生做出选择的因素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软件因子与硬件因子。
但由于我们无法收集到受访者是否选择某一健身房的行为数据,即未能引进二元因变量(y=1为“选择该健身房”;y=0为“不选择该健身房”),所以就无法得知每一因子对于选择健身房这一行为的贡献百分比,更无法得知每一因子中的各变量的影响强度。
这对之后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的偏重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
(二)部分受访者对健身房缺乏感知性。
我们采取网络问卷形式来获得调研数据。
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之前没有参与过健身房的任何活动,故对健身房实际可以提供的服务内容缺乏必要的感知,在回答某些问题时,他们依靠自己的猜测与想像来作答。
由于我们在资料收集前无法让受访者事先体验一下健身房服务,并且无法事先细分出健身房具体的潜在顾客,所以该调研结果可能存在轻微的“无能力回答误差”和“抽样框架误差”。
(三)样本容量较小
受时间和条件等地约束,我们的仅获得了104个有效样本,样本容量的限制直接影响后续分析时数据的可靠性,虽然我们的变量信度都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小样本容量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随机抽样误差,使得总体真实平均值与样本真实平均值之间存在差异。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学生是健身房巨大的潜在顾客群,但由于受到费用和时间的限制,该顾客群目前并不是健身房的消费群。
在本次调查中,有65.38%的受访者认为“去健身房健身能有效提高身体健康程度”,说明大多数受访者认可了健身房健身的有效性。
但目前健身房的年会费大约都在2000元左右,这对于月可支配收入和月支出低于1600元的大学生主体可谓门槛太高,毕竟可支配收入和月支出与健身花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