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百练:中国哲学之根本意涵(方东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百练:中国哲学之根本意涵(方东美)
材料一:
我常说,学哲学的人先要坐一次飞机。

由两万呎高空俯视,能看到这个世界周遭被极美丽的云霞点着了,光明灿烂。

关于这点,庄子很清楚,他的精神化为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在未上之时,昂首天空,苍苍茫茫,而一上之后,再俯视此世,由时空相对的观点看来,“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因此,人间世亦是美丽的,这可以纠正我们对世界的误解。

吾人在地球上看月亮,便以种种诗的幻想去欣赏。

但航天员身临其境,看月亮只是荒土一片。

反之,由太空视地球,却是五颜六色、辉煌美丽。

学哲学的人,如果只认识此世之丑陋、荒谬、罪恶、黑暗,就根本没有智慧可言。

应该由高空以自由精神回光反照此世,把它美化,才能产生种种哲学和智慧。

道家在中国精神中,乃是航天员,无法局限在宇宙狭小的角落里,而必须超升在广大虚空中纵横驰骋。

乘虚凌空是道家的精神,但同时也要“积健为雄”,如大鹏在抟扶摇升空前,要先修养,先培风,积紧精神力量到一定程度才能起飞。

就“积健为雄”方面看,原始儒家与道家是一致的。

从儒家思想来看,总是要发挥中庸或中道的精神。

“中”字代表中国整个的精神。

此符号代表整个宇宙全体为一大圆圈,如果站在某一方面,则成为偏见,应该贯串起来上下皆通,还须如中,使之平衡。

庄子云“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就是要了解、把握、体验宇宙全体,才可以安排吾人的生命于其中,贯穿起宇宙生命全体的力量。

可见哲学智慧的形成并非单独成就的,哲学的高度发展总是与艺术上的高度精神配合,与审美的态度,求真的态度贯串成为一体不可分割,将哲学精神处处安排在艺术境界中。

所以儒家的主张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文化总体须有高度的形上学智慧、高度的道德精神之外,还应该有艺术能力贯穿其中,以成就整体文化。

中国人总以文学为媒介来表现哲学,以优美的诗歌或造形艺术或
绘画,把真理世界用艺术手腕点化,所以思想体系的成立,同时也是艺术精神的结晶。

把哲学家创造的思想体系,不仅冷冷清清地形成思想的抽象系统,一定还要将整个宇宙的创造力量集中在自己的创造力量中,再表达他的思想,这样一来,这个思想家,这种思想体系才是宇宙形象之美的结晶。

佛学发展在印度原是多方面的。

到中国后,最初只以小乘为外表宗教,只有仪式而无伟大精神,甚至被视为“淫祠”。

到了这种思想逐渐在宫廷中生根,士大夫、读书人才将它点化成高度的智慧。

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道家的精神,佛学起不了作用。

在后汉魏晋时,流行在西域的小乘残破思想被引进来,以中国高度的道家智慧去衡量,是无法满足的。

于是直接派遣具有高度智慧的人西行印度,接触了印度由小乘进一步发展出的大乘佛学,再以高度的智慧与之结合。

于是,形成六朝后隋唐各宗各派的大乘佛教。

由此可见,拿空袋子装外来思想是不行的,必须自己先有高度智慧,才能在学术文化上取法乎上,视为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使双方长处都能显出来。

道家与佛家的结合过程不是今天高倡全盘西化的人所知道的。

佛学来到中国后,我们以道家的高度智慧相迎,使大乘佛学更进而发展出禅宗的高度智慧,并与儒家性善的精神相结合,使得原本外来的佛学完全变成中国的智慧。

这一段历史教训,可以让今日肤浅的西化论者得到莫大的教训。

(摘编自方东美《中国哲学之根本意涵》)
材料二:
在方东美看来,庄子的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到达所谓的“寥天一”即宇宙的顶点,由高空俯视人间世是一种最佳的哲学视点,由此我们才有可能进入哲学的最高境界,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哲学和智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身临此世,我们不可能对它的性质有真正的认识。

我们必须超越这个世界,象庄子那样由九万里的高空俯视人间世,才有可能对这个世界有真正的认识。

超越这个世界,不是永远脱离这个世界,而是由一个更高的视点来俯视这个世界。

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是基础,但我们的思想、精神不能局限于
这样的物质世界。

思想和精神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超越这个现实的世界。

而且不但要超越这个世界,我们还必须提升这个世界,使人的世界一层一层向上无限地提升。

由方东美看来,庄子的“寥天一”即宇宙的顶点并不是实际能达到的顶点,而是无限上升的理论上的极限。

可以说庄子的“寥天一”是方东美哲学思想的视角,也是方东美哲学思想追求的最高目标。

方东美哲学思想的主体就是人生哲学。

而人生哲学说到底就是人生境界论。

他认为,人的生命要以物质世界为基础,但不能局限于物质世界,而要不断地向上提升。

从物质世界上升到生命境界、心灵境界、艺术境界,直至道德境界。

(摘编自胡军《也论方东美哲学思想的儒家精神》)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间可能并不完美,需以更高的视点去俯视,把它美化,这样哲学和智慧才能产生。

B. 道家精神讲求乘虚凌空,而儒家精神独崇“中”,但是儒道两家都认为要“积健为雄”。

C. 中国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哲学精神和艺术境界、文学成就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D. 方东美哲学思想的重要主张就是不断提升境界,自身先有高度,才可能形成真正智慧。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子说过“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儒家也主张“志于道……”,可见儒道两家在先秦就已经开始互补了。

B. 《兰亭集序》《赤壁赋》既是书法妙品,又是散文名作,同时还蕴含着哲学智慧,体现出了整体文化观。

C. 唐朝玄奘西行取经的背景是小乘佛教思想无法满足国人的智慧,所以带回大乘佛学,补充儒道的不足。

D. 曹雪芹家道中落,大起大落的家族兴衰,使得他由物质世界上升到道德境界,终成经典著作《红楼梦》。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方东美哲学观念的一项是
()
A.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写道“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乱世中感怀时局登高兴叹。

B. 苏轼从小在父亲管教下饱读诗书,才有了“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才思。

C. 《荷花淀》认识到抗战的艰辛,但也描述了白洋淀的诗情画意,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

D. 邓小平坚持共产主义与人民当家作主理念,于改革开放中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 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文中加点句子“拿空袋子装外来思想是不行的”的理解。

【参考答案】
1. C “哲学精神和艺术境界、文学成就是浑然一体”错误,没有“文学成就”。

2. B A.“可见儒道两家在先秦就已经开始互补了”错误,这一推论于文无据。

C.“小乘佛教思想无法满足国人的智慧”错误。

D.“……上升到道德境界,终成经典著作《红楼梦》”错误。

3. B 由“由高空以自由精神回光反照此世,把它美化,才能产生种种哲学和智慧”“方东美哲学思想的主体就是人生哲学。

而人生哲学说到底就是人生境界论。

他认为,人的生命要以物质世界为基础,但不能局限于物质世界,而要不断地向上提升。

从物质世界上升到生命境界、心灵境界、艺术境界,直至道德境界”可知,方东美的哲学观念是人生境界的体现。

A.杜甫于乱世中感怀时局登高兴叹体现博大的人生境界,能支持。

B.选项是说苏轼的才华,与人生境界无法,不能支持。

C.“认识到抗战的艰辛,但也描述了白洋淀的诗情画意,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人生境界,能支持。

D.“坚持共产主义与人民当家作主理念,于改革开放中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现了邓小平的人生境界,能支持。

4. (1)没有自己的智慧而倡导全盘西化是行不通的;(2)先有自己的智慧,在学术文化上取法乎上,才能让双方长处现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