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a(OH)
2+2HCl=CaCl
2
+2H
2
O B.Fe
2
O
3
+6HCl=2FeCl
3
+3H
2
O
C.Na
2CO
3
+2HCl=2NaCl+H
2
O+CO
2
↑D.Ca(OH)
2
+CO
2
=CaCO
3
↓+H
2
O
3、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
A.长劲漏斗B.量桶
C.坩埚钳D.椎形瓶
4、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5、“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A.1种B.2种C.3种D.4种
6、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D.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7、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4 B.+3 C.+2 D.+5
8、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9、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
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
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
D.实验甲中的CuSO
4改为CuCl
2
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10、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
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11、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
C.F
2——2个氟原子D.2SO
3
——3个二氧化硫分子
1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
2B.手于生产氮肥的N
2
C.用于医疗急救的O
2
D.用于飞艇的He
1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14、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A.稳定性B.滑腻感C.还原性D.导电性
1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16、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

下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
A.H
2SO
4
、Na
2
SO
4
、BaCl
2
、FeCl
3
B.BaCl
2
、HCl、NaNO
3
、AgNO
3
C.Na
2CO
3
、HNO
3
、NaNO
3
、BaCl
2
D.H
2
SO
4
、NaOH、MgCl
2
、Ba(NO
3
)
2
17、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
1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如:N2、NO2、NH3、NO、N2O3、N2O4、NaNO2、NH4NO3,则这八种物质中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共有
()
A.4种B.5种C.6种D.7种
19、下列对几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
B.乙醇(C
2H
6
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C.尿素[CO(NH
2)
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D.葡萄糖(C
6H
12
O
6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20、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现有下列仪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用于少量试剂相互反应所需的容器是________;
(2)加热少量水需要用________;
(3)量取8.5ml稀盐酸用________;
(4)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
2、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氦原子____________。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

(3)高锰酸钾中含有的阴离子___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3、从氮气、氧气、氖气、二氧化碳中,选择符合下列题意的气体填空:
(1)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_______;
(2)白炽灯泡内含有的气体是________;
(3)电工“测电笔”内充有的气体是_______;
(4)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气体是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和验证氧气的化学
性质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填序号)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_____(填序号)装置。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

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
_____(选填“a”或“b”)口进入F中。

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

2、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相关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根据实验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排水法 b 向下排空法 c 向上排空法
(4)检验C中收集满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
(5) 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
1、K
4
,关闭K
2
、K
3
,其中打开K
1
的目的
是________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

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
3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一些骗子常用黄铜冒充黄金骗取钱财,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黄铜是锌和铜的合金,他取一定量的某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分4次加入等质量的同一稀硫酸,每次均充分反应。

实验过程中有关物质的用量及质量测定记录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所取黄铜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
(2)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 __________7(填“>”、“=”或“<”);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要求有解答过程)
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工业制法的反应原理是: 。

某同学将Cl2通入185.8 g NaOH溶液中(NaOH过量),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溶液200g。

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是多少g。

(2)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

(3)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中的氯元素。

已知某品牌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氯元素质量分数为6%,计算该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

七、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A
3、C
4、B
5、B
6、D
7、B
8、B
9、D
10、A
11、A
12、A
13、A
14、C
15、C
16、C
17、A
18、C
19、D
20、A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E AEG BF F
2、2He H
2O
-
4
MnO Al
2
O
3
3、氧气氮气氖气二氧化碳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酒精灯集气瓶 B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 D b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口处,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2、长颈漏斗 2H
2O
2
2
MnO
2H
2
O + O
2
↑ c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C装置
上端瓶口,木条复燃则满排出A中继续产生的气体,防止瓶内压强过大黄色火焰、放热、产生大量白烟烧杯B中的水进入装置C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11.3g ;(2)<;(3)9.8%
2、14.2g;7.45%;12.6%
七、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1、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