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体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体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策略
〇金立新兰州市城关区宁卧庄小学
【关键词】体育教学;知识;生活;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0)06—0139—01
a各抒己见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国家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
学生体质健康而采取的一项全国性健康普查工作,是国家
针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而进行的指标性评价。
体育与健康
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
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有机结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兰州市城关区学生体质测试的现状
1.身高标准体重。
身高标准体重测试,男生正常率 75.30%,肥胖率8.05%,超重率11.07%,低体重率5.80%;
女生正常率77.98%,肥胖率5.47%,超重率9.88%,低体重
率 6.76%。
2.肺活量体重指数。
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优秀率 16.88%,良好率18.21%,及格率59.12%,不及格率5.94%。
3.50米跑。
50米跑测试数据,优秀率11.44%,良好率
10.49%,及格率66.74%,不及格率11.10%。
4.坐位体前屈。
男生优秀率6.76%,良好率11.32%,及 格率72.04%,不及格率10.01%;女生优秀率7.84%,良好率
13.05%,及格率69.65%,不及格率9.32%。
5. —分钟跳绳。
优秀率
6.61%,良好率
7.48%,及格率
73.67%,不及格率 11.97%。
6. —分钟仰卧起坐。
一分钟仰卧起坐成绩,优秀率
6.01%,良好率10.83%,及格率6
7.57%,不及格率11.03%。
7. 50米x8往返跑。
优秀率为11.62%,良好率12.91%,及
格率59.15%,不及格率6.60%。
以上数据对比以往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区学生除身高
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这两项指标有所提升外,其余指标
较以往持平或有所下降,尤其是耐力指标继续呈下降趋
势。
二、 目前测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测试工作量很大,录人工作繁重,导致在测
试工作中,方法不当,测试不细,数据记录有误。
有些体育教
师对于数据有误无法录人的学生成绩则采用修改等办法,
有些教师对于测试不及格和未测试的学生没有进行复测和
补测,而是随意编造个数据录人,数据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其次,在对部分学校的抽测工作中发现有些学生的肺活量、
坐位体前屈的测试方法不对,导致学生测试成绩不高,说明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知识和方法的传授比较欠缺,从而
导致出现以上问题。
三、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室内理论课利用不充分。
体育理论课主要任务是向
学生介绍、宣传健康知识和运动常识。
从肺活量的测试反馈
来看,学生对于肺活量的测量方法没有掌握,不知道如何完
成测试。
体育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向学生传授健康知i只,帮
助学生塑造标准的身体形态,掌握健康自测的知识、方法。
2.运动负荷未达到要求。
(1)违背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
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讲解纠正、思想教育占据了大部
分教学时间,严重挤占了学生的练习时间,忽视了增强学生身
体素质这一评价体育课质量的重要指标,违背了精讲多练的
教学原则,根本无法达到身体锻炼的目的,运动量、练习次数
更是无从谈起。
(2)淡化负荷。
体#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一大
特点就是在室外进行一系列的身体活动,运动负荷是评价体
育课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
每节课学生的运动负荷要达
到一定的要求,要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任何削弱运动技能学
习、减少练习密度、随意减轻负荷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3.技能教学达成度不高。
部分体育教师以追求课的组 织形式的新颖、课堂气氛的活跃、场地器材布置的美观为最
终目标,强调一节课学生们的兴趣练习,过度游戏化地处理
教学内容,淡化了技术教学的目标,形成了重体育课的组织
形式轻技能教学质量的不良现象,直接导致学生身体素质
急剧下降、技术动作掌握不过关,背离了体育教学的宗旨。
四、将体质健康测试与体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策略
1. 提高体育课堂练习的密度。
由于每课的教学目标不 同,教材内容不同,课的类型不同,练习的密度也会有所不
同。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优化教学组织和设计,尽
可能地增加学生练习的次数,提高练习的密度和负荷。
2.重视布置课外体育作业。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只靠每 周几节体育课来改善,其效果可能不明显,而适当地布置体
育家庭作业,增加体育活动时间,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文化
课学习压力,使学生的大脑充分地休息,身心得到平衡发
展,还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从而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3.根据体质健康测试的项目,科学制订课时教学计划。
要合理安排各个项目测试的时间和运动负荷,实现教考分
离、教测分离,在不增加总课时、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情
况下,有效地完成各项测试内容,力求使体质健康测试与体
育课有效结合。
编辑:孟刚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