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三一轮总复习生物练习:课时跟踪检测3-3-1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一课时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8届北京海淀区模拟)下图中从左至右是分别使用绿色菠菜叶(材料1)、黄色黄妒叶(材料2)和粉色月季花瓣(材料3)作为实验材料,使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以汽油作为层析液进行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
注:滤液细线
A .材料1的4条带从上至下是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B .材料2的结果可能是由于秋天气候变化叶绿素分解增加合成减少所致
C .材料3的滤液细线无层析条带的原因可能是提取液和层析液不合理
D .材料3的滤液呈紫色,原因可能是细胞破碎后酸度改变引起色素颜色变化
解析:材料1的4条带从上至下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A 错误;材料2的结果显示只含有胡萝卜素、叶黄素2条色素带,缺少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很可能是由于秋天气候变化叶绿素分解增加合成减少所致,B 正确;材料3是粉色月季花瓣,花瓣中不含有光合色素,花瓣中的色素不能用无水乙醇提取,也不能用层析液来分离,C 正确;材料3是粉色月季花瓣,粉色月季花瓣中的色素存在于液泡中,因此材料3的滤液呈紫色,原因可能是细胞破碎后酸度改变引起色素颜色变化,D 正确。

答案:A
2.(2017届广州二模)如表所示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
2
B.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C3的量会增加C.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
D.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
解析: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时,植物对光的吸收增强,ATP、[H]的产生量增多,C3的利用量增多,C3减少,B错误。

答案:B
3.(2017届福建泉州模拟)某同学为研究标准层析液(石油醚∶丙酮∶苯=20∶2∶1)中各个组分的作用,使用不同试剂作为层析液进行菠菜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石油醚的主要作用是将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分离
C.丙酮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色素的溶解和提高分离效果
D.苯对叶绿素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对色素的溶解度最低
解析: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实验结果中最窄的色素带是胡萝卜素,其颜色为橙黄色,A项错误;与标准层析液组相比可以得出:石油醚分离出的色素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从分离后的滤液细线颜色为深绿色可以得出:其他色素在石油醚中溶解度很小,石油醚不能将其分离,B项正确;与标准层析液组相比可以看出:丙酮不能将菠菜叶中的4种色素较好地分离出来。

从分离后的滤液细线颜色为浅绿色(与对照组相同)可得出:菠菜叶中的4种色素在丙酮中
溶解度都很大,并且相差很小,所以丙酮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色素的溶解,C项错误;与标准层析液组相比可以得出:苯分离出的3条色素带从上往下依次是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但是不能将类胡萝卜素中的色素分离开,所以苯对叶绿素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从分离后的滤液细线颜色为绿色来看,苯对菠菜叶中的4种色素有一定的溶解度,D项错误。

答案:B
4.(2016年四川卷)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O2的产生B.H2O的生成
C.[H]的消耗D.ATP的合成
解析:O2产生于光反应中,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A正确;生成H2O 的生理过程较多,未必都在“生物膜”上进行,如蛋白质合成时产生水,其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消耗[H]的过程有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或光合作用暗反应,场所不一定有膜结构,如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C错误;ATP的合成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不都在膜结构上,D错误。

答案:A
5.(2017届河北石家庄模拟)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所示结构取自图甲中的①或③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部分布在图乙所示结构上
C.图乙所示的结构是产生[H]并消耗ATP的场所
D.叶绿体以图甲中③的形式扩大膜的表面积
解析:图乙所示结构含有光合色素,光合色素只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对应于图甲中的③,A项错误;在叶绿体的基质(图甲④)中,也分布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B项错误;消耗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图甲④),C项错
误;③是叶绿体的类囊体,叶绿体以图甲③的形式扩大膜的表面积,D项正确。

答案:D
6.(2017届青岛质检)如图表示发生在叶绿体中的相关代谢过程,其中①②表示相关过程,A、B表示两种气体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表示光反应,过程②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物质A表示O2,物质B表示CO2
C.过程②能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D.过程②的两个阶段都需要消耗过程①产生的[H]和ATP
解析:由题图可知,过程①②分别表示光反应和暗反应,反应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

物质A、B分别表示O2和CO2。

光反应能将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暗反应能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葡萄糖中。

过程②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阶段,其中CO2的固定不需要消耗①过程产生的[H]和ATP。

答案:D
7.(2017届齐鲁名校调研)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及其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膜结构为叶绿体内膜
B.a侧为叶绿体基质,其中含有少量DNA
C.甲表示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叶绿素a
D.图示过程为光反应,该过程不需要酶的催化
解析:因图示过程需要光照,故该过程为光反应,场所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A错误;光反应生成的ATP进入叶绿体基质参与暗反应,故a侧为叶绿体基质,
叶绿体基质中含有少量DNA,B正确;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胡萝卜素,C错误;光反应过程需要酶的参与,D错误。

答案:B
8.(2017届安徽蚌埠模拟)科学家将离体叶绿体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ATP(见图1),当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均达到pH=4时(见图2),将其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见图3)发现ATP合成。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光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
B.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
C.产生ATP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
D.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类似于图3的条件
解析:题干实验中,没有提及光照,ATP的产生只与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有关。

答案:A
9.(2017届宜昌质检)某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前,他向一个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进了ADP、磷酸盐、光合色素、五碳糖及有关的酶等(如图甲所示)。

实验时,按图乙的限制条件(光照、CO2等)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的生成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绘出了曲线图(如图乙所示)。

下列对此有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A.曲线ab段平坦,是因为无CO2,不进行暗反应,所以不能生成有机物,但有光反应进行
B.出现bc段是因为既有CO2,又有ab段产生的[H]和ATP,能进行暗反应生成有机物
C.曲线cd段迅速下降的原因是C3、[H]和ATP不足
D.这位科学家设计的图甲装置相当于植物的叶绿体
解析:ab段有光照无CO2,不能生成有机物,相当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A项正确;bc段有CO2,利用ab段产生的[H]和ATP最终将CO2还原成有机物,相当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B项正确;曲线cd段迅速下降的原因是ab段提供的[H]和ATP被消耗而不足,C3由于不被消耗而积累,C项错误;图甲装置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和色素、酶等,能将CO2最终转化成有机物,故甲装置相当于叶绿体,D项正确。

答案:C
10.(2017届南昌质检)科学家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得到叶绿体,将叶绿体膜破坏,分离出基质和基粒,用来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

下列条件下不能产生葡萄糖的是()
需要的条件有[H]、ATP、CO2、C5、酶等,B项条件中缺少基质,也缺少暗反应需要的酶,故不能产生葡萄糖。

答案:B
11.给光下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增加14CO2,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含放射性C3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利用14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粒
B.ab段叶肉细胞中C3浓度大量增加
C.bc段C3浓度不变的原因是14CO2消耗殆尽
D.c点后曲线上升是因为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内无[H]和ATP的供应
解析:CO2直接参与暗反应中CO2的固定过程,其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项错误;ab段含放射性的C3浓度升高,说明以14CO2为原料生成的C3增加,但由于暗反应增强会促进光反应,因此C3浓度略有增加,但不会大量增加,B项错误;bc段C3浓度不变是因为14C3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相等,c点后放射性C3浓度继续升高,说明c点时CO2并未消耗殆尽,C项错误;c点后曲线上升是因为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内无[H]和ATP的供应,从而导致C3的消耗减少所致,D项正确。

答案:D
12.(2018哈尔滨模拟)嗜盐菌是一种能在高浓度盐溶液中生活的细菌,该菌中有一种结合蛋白称为菌紫质,菌紫质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呼吸抑制剂不影响菌紫质的合成
B.嗜盐菌内的ATP主要在线粒体中合成
C.菌紫质的功能与叶绿素等色素分子类似
D.嗜盐菌的能量转化发生在类囊体薄膜
解析:嗜盐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存在线粒体,但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加入呼吸抑制剂会影响菌紫质的合成,A、B错误;菌紫质的功能与叶绿素等色素分子类似,都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C正确;嗜盐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含类囊体薄膜,D错误。

答案:C
13.(2018届河北武邑调研)某实验小组利用新鲜的绿叶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用纸层析法,该方法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A、B是滤纸条上的标记,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层析液最先所处的位置是________(填“A”或“B”)处。

(2)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过程中,偶然发现某植株缺失第Ⅲ条色素带。

①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不能合成________,导致对________光的吸收能力明显减弱。

②该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测定了两植株的CO 2吸收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乙”)。

当光照强度为15 klx 时,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植株乙;当光照强度为30 klx 时,植株甲积累的葡萄糖的量约为________mg·m -2·h -1。

解析:(1) 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原理是: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A 、B 是滤纸条上的标记,在分离色素时,滤液细线的划线处不能没入层析液中,据此分析图示可知:层析液最先所处的位置是A 处。

(2) 图中Ⅰ、Ⅱ、Ⅲ、Ⅳ分别是叶绿素b 、叶绿素a 、叶黄素、胡萝卜素。

①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不能合成叶黄素,导致对蓝紫光的吸收能力明显减弱。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15 klx 时,乙植株CO 2吸收速率的数值明显高于甲植株,说明乙植株更适合在强光下生活。

表中光照强度为零时的CO 2吸收速率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大于零时的CO 2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据此可推知:当光照强度为15 klx 时,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3.0+3.6=6.6 (mg·m -2·h -1),植株乙的光合作用速率=4.6+3.6=8.2 (mg·m -2·h -1),因此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植株乙;当光照强度为30 klx 时,植株甲的CO 2吸收速率为7.2 mg·m -2·h -1,依据如下的反应式则有6×44∶180=7.2∶X(“X ”表示积累的葡萄糖的量),解得
X ≈4.9 mg·m -2·h -1。

6CO 2+12H 2O ―――→光能
叶绿体C 6H 12O 6+6O 2+6H 2O 。

答案:(1)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
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A
(2)①叶黄素蓝紫②乙小于 4.9
14.如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中a~g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程,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物质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绿色植物能利用它将光能转换成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表示水分的吸收,③表示_______,c为_______,该物质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

(3)③和④进行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H]和ATP将光反应和暗反应联系起来。

(4)当g突然停止供应,则细胞内e的含量会________;当光照突然增强,细胞内e的含量会________。

答案:(1)红光和蓝紫光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2)水的光解ATP
(3)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
(4)上升上升
15.(2017届西城区质检)为研究城市环境污染和某植物生命活动的关系,研究者测定了不同污染程度下该植物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获得的数据处理成下面的柱状图。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叶片中光合色素时常使用________(试剂)研磨法来获取色素,为使________,还可加入少许二氧化硅。

(2)纸层析法是分离叶片光合色素的简便方法。

若研究者用该方法能否获得上述实验数据?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可知,污染程度的加剧使________(色素类型)的含量减少。

(4)污染加剧导致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阶段,使其产生的________减少,进而导致叶片制造有机物的量________。

解析:(1)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

(2)利用纸层析法只能在滤纸上观察到分离的色素带,不能定量分析色素含量。

(3)据图可知,污染程度的加剧使叶绿素a和叶绿素b 的含量减少,类胡萝卜素含量基本不变。

(4)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减少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使光反应产生ATP、[H]减少,导致叶片制造有机物的量减少。

答案:(1)无水乙醇(有机溶剂)研磨更充分(2)不能,利用纸层析法只能在滤纸上观察到分离的色素带,不能定量分析色素(3)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4)光反应ATP、[H]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