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高三语文调研测试(第一次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城市高三语文调研测试(第一次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共3题;共36分)
1. (9分) (2016高二上·湄潭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梁思成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感慨: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

的确,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首先发现,和世界那么多号称国际化大都市相比,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于是,人配衣服马配鞍一般,我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外观,于是便越来越倾心倾力地盖房子。

城市建设仅仅沦为梁思成先生批评的住人的房子,恰恰淹没了人本身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主体性位置。

楼房可以是城市最为直接醒目的外观,重视它,也没什么错。

但城市的本质从来都是人的精神的外化。

有多少不同的精神风貌,就会有多少不同的城市景观,并不只是豪华的外观所能够呈现出来的。

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正是对这种美的理想追求,使得城市成为了人的精神的载体,并得以艺术性的外化和升华。

在现代化的行进途中,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体现,首先需要对在城市建设中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不,而多建设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如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苏州贝聿铭新设计的博物馆等。

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另一方面体现,还应该在于城市管理的大气,它的眼界,它的以人为本,尤其是对下一代的关怀方面。

毋庸讳言,我们许多城市的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和公共天地,并没有真正充分地为公众服务,不少公园的门票一涨再涨,博物馆更是绝少对儿童免费开放。

城市之所以不能够完全听凭经济的管理,还需要文化的领引,就在于文化更有益于世道人心以及对下一代心灵的滋润。

城市管理中所体现的公共关怀丰富细致,是一座城市精神与文化品质的提升与彰显。

城市精神与文化,最终要落实在人的身上,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品质与风貌。

人与城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

说到底,重视城市精神的建设,其实关系着城市建设的最终归宿。

(1)下列关于“城市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城市精神,首先需要对在城市建设中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不。

B . 城市精神还体现在它的眼界,它的以人为本,尤其对于下一代的关怀方面。

C . 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

D . 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等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不能代表城市精神。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梁思成先生感慨的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是说城市建筑没有城市精神。

B . 城市建设中有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是说建筑质量低,规划不合理。

C . 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是因为城市建筑流畅有精神美感。

D . 城市公园和博物馆向公众尤其是向孩子们开放,是良好城市精神的体现。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城市的本质从来不都是人的精神的外化,因为人的喜好有相同和相似的地方。

B . 梁先生所说的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是指城市建设缺少艺术性。

C . 作者建议城市管理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多一些公共关怀,尤其是要给下一代多一些心灵的滋润。

D . 越重视城市精神建设,城市就越有风格品位和艺术性。

2. (12分)(2020·上饶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已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这就需要人为干预生态修复活动,使遭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动态平衡,并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2011年以来,政府出台的如“水十条”“土十条”等环保政策致力于水资源、土壤、大气、固定废弃物等生态修复的实施。

在政策指引下,全国开始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计划,以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目前,农业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好转。

在资金推动下,生态修复行业有新一轮迅猛发展,河流、湖泊、场地、矿山、耕地、草原等生态修复均取得显著成效。

因城市化、工业化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

生态修复技术较为粗放,尤其是场地修复仍以传统的异位阻隔填埋为主,或者采用挖掘与热脱附、固化稳定化、水泥窑处置相结合的处理方式,而欧盟的原位和异位修复技术比重相当,美国的原位修复技术接近70%。

(摘编自环保网2019年2月24日《2018年自然生态修复现状》)
材料二: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生态状况变化是趋好的。

三大主要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整体好
转,而湿地生态系统还在退化。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主任欧阳志云说:“例如一些区域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开采过度,致使河流干涸,湿地湖泊丧失。

同时,海河生态功能和黄河自然水文过程基本丧失,长江上游水电资源开发强度大,生态破坏严重。


从国际标准化来看,在人均GDP达到一万至一万四千美元时,开始环境污染治理。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我国人均GDP为八千多美元。

在此条件下,中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采取了高强度行动。

然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需要遵循社会经济和自然演变规律,要避免造成过高的社会经济成本。

这意味着打赢生态环境质量保护这场硬仗,还需要长期科学治理。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的流域系统治理,以水为载体,以中小流域为单元,系统规划、统一整治。

此外,还需在科技、标准、制度、立法等方面,加强针对各类新型污染物的前瞻性布局,建立面向新型污染物的防治体系。

(选自《中国科学报》2019年1月8日《生态环境质量拐点,中国准备好了吗》)
材料三:
表:“十三五”部分重点流域治理后目前水质状况
各类水质
区域占比
流域名称Ⅰ、Ⅱ、Ⅲ类
(经净化处理
可供饮用)
Ⅳ、V类
(仅供工业农
业用水)
劣V类
(基本上已无
使用功能)
珠江流域85%13.4% 1.6%长江流域85%13.1% 1.9%西南诸河95.2% 3.1% 1.7%西北诸河96.5% 3.5%0
浙闽片河流96.3% 3.7%0
辽河流域47.6%31.2%21.2%
海河流域44.5%35.5%20%
材料四:
目前政府对环保行业保持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已开始实施。

据环保部规划院测算显示,“十三五”全社会的环保投资将达17万亿元,是“十二五”的三倍,环保产业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中国环保产业潜在需求旺盛。

理论上,一个国家环保产业的潜在需求通常是由工业生产和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总量与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决定的,习惯于用单位国土面积的化石能源消耗量来估算环保产业的潜在需求量。

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单位国土面积和单位GDP化石能源消耗量“双高”的国家。

虽环保行业发展前景看好,大量资本涌入环保行业,填补了污染治理资金缺口,但造成了产能过剩和低价竞标,影响其健康发展。

同时,环保设备企业小散弱特征明显,“低档过剩、高档缺少”问题尤为突出。

还有,如具备环保技术的机械和液压免烧砖设备因标准化不一,价格不同,企业趋利明显而影响规模和质量。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年3月15日《环保行业发展前景及分析》)
(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各有15%的区域的水体还需要进一步治理,每个流域都存在只能用于工农业而不能供饮用的水体。

B . 从治理后的水质状况来看,目前辽河流域和海河流域的污染程度还非常严重,经净化处理后可供饮用的水占比不到一半。

C . 各流域经过治理后,到目前为止,西南诸河、西北诸河、浙闽片河流均有超过95%的区域的水体经净化处理可供饮用。

其中,西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已经没有污染了。

D . 2018年环保类PPP项目中,污水处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两类共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垃圾发电和海绵城市则占比较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011年以来,在政策指引和资金推动下,我国的河流、湖泊、场地、矿山、耕地、草原等生态修复均取得显著成效。

B . 我国在场地修复活动中大多采用传统的异位阻隔填埋方式,这一修复技术与欧盟、美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C . 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我国在人均GDP低于国际标准人均GDP的条件下采取高强度行动,但并不意味着势必造成社会经济成本过高。

D . 中国是一个单位国土面积和单位GDP化石能源消耗量“双高”的国家,环保产业前景很好。

(3)请简要概括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3. (15分) (2017高一下·思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蒲公英的歌唱
教育局来信了。

老周拿着那个印着火红大字的牛皮纸信封,如拿着一颗不知道该怎么拆卸的炸弹。

作为一个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校长,他从来没有遭遇到如此隆重的事情。

此前,教育局要找他,都是一个电话,内容大多是让他协助调查邻校的打架事件或卖花团伙招未成年人上街行骗等事情。

或者,就是严斥他那只有半个篮球场的校园体育设施不达标……
他硬着头皮打开信封,以最坏的打算读完那份短短的信。

信上说:六一儿童节将至,请贵校组织节目,参加区上的文艺调演。

犹如大牢里的死刑犯,原以为接到的执行判决居然是无罪释放,差点没跳起来。

他把信反复读了几遍,确信不是自己眼花了,一颗兴奋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

光高兴没用,当务之急,是得去找老师,弄出个好的节目,才不辜负上级。

他赶紧进城到艺术馆,想去请那里的老师们帮忙。

老师们都很忙,一听说连三百元一小时的课时费都交不起,
而且还要坐两路公交再转火三轮才能到达他的学校,于是果断地拒绝了。

整整一天,他得到的结果都一样,不同的只是有人听他说完而有人只听他说了一半或更少。

晚上,错过末班车的老周走在雨后的大街上,心情像他的影子一样绝望。

就在他不知道该向谁说说委曲的时候,从远处桥洞下传来一阵凄凉的吉它声,那声音如泣如诉,令他忍不住走了过去,看见琴声起处,一个犀利哥样的长发男人蹲在桥墩旁,脚边乱七八糟地躺着一堆酒瓶。

他小心地走过去,那人也只当他是一阵风,没有理会,继续弹着吉它并唱起歌,那歌是老周从没听过的,讲的是一个失去女儿的父亲在大地上流浪却再也找不到那个可爱的小天使。

老周也是一个女儿的爸爸,特别能引起共鸣,听着听着,不觉已是泪流满面。

因着这几滴泪,他们接上话来,并一直聊了起来,到天明时,老周已大体明白对方是个音乐家,因为女儿得了脑癌不治身亡而痛不欲生,四处漂泊地想挣脱痛苦,而且,老周还知道并坚信,这是天可怜他,给他送来了排练节目的老师。

他扛着老天送来的老师回到学校,等了一整天,老师才醒,虽然说话依旧有些颠三倒四,但大至能明白老周的请求,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几天后,写出了一首歌曲,歌词大意是讲一个不知道父母是谁的蒲公英在星空下寻找人生的答案,并且发出为什么只有美丽的鲜花才有明天的感叹。

但最终,蒲公英看到普照的阳光,并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它落地生根,开枝散叶,长成一株美丽的生命。

老周很喜欢这首歌,曲调很美,歌词的意境与学校孩子们的心境相契合,当然,最令他喜欢的还是蒲公英的结局。

没有伴奏,音乐家为他们设计了无伴奏童声合唱。

经过几天的排练,杂乱失控的声音,便被天籁般流畅和谐的演唱所代替。

仓库改造的学校,有史以来第一次传出了悠扬的歌声。

为了配得起这歌声,老周花血本为孩子们订制了一套城里孩子们穿的校服,浅蓝的裙子白色的衬衣,把小家伙们包装得鲜亮整齐。

为此,他推迟了给老师们发工资,但老师们并没像以往那样不高兴,纷纷说,这事,值得支持。

演出那天,一个跑野的家长开着他的金杯车把孩子们送到演出的剧场门口,音乐家也破天荒理了发,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帅气地坐在副驾驶座上。

看着二十几天的辛苦终于结出了果实,老周脸红红的,眼亮亮的,微笑着,一语不发。

当老周走进剧场去签到时,负责签到的张科长很困惑地问: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收到通知来的。

”老周既兴奋,又有些惴惴不安地递上通知。

科长把通知捻过来,像检验伪钞一般仔细看了一遍,然后一拍脑门说:“发错了,这是谁干的?明明是通知你
们限期关闭学校,怎么装成文艺调演通知了?这不是乱弹琴吗?”老周像被太阳晒过的泡泡糖,软软地飘了回去。

他不知道该怎么向孩子们解释这次不知是自己还是别人犯的错误,他觉得这比让他结束办了多年但终于还是没修成正果的学校更让他难过。

远处飘来一阵蒲公英的吟唱,那是他的孩子们在做最后一次练习,周围路过的人们都感叹:这歌真好听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小说以“教育局来信了”开篇,看似突兀,实则颇具匠心:不仅交待了事件的起因,还起到了吸引读者的效果。

B . 借老周找老师碰壁的遭遇,作者批评了艺术馆老师的冷漠,也呼吁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给弱势群体更多的支持。

C . 小说有多处精彩的比喻,如“老周像被太阳晒过的泡泡糖,软软地飘了回去”“一个犀利哥样的长发男人”等。

D . “一拍脑门”这一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出科长在认真检查通知单发现自己工作的疏忽与失误后的尴尬与歉疚。

(2)小说标题有何意蕴?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3)有人说小说的结局设计得很成功,你同意吗?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共3题;共34分)
4. (19.0分) (2020高一下·菏泽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某①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②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宫、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③ ,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注释】①某: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

②君实:司马光的字。

③盘庚之迁:商王盘庚为巩固统治、躲避自然灾害,将国都迁到殷(今河南南阳)。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举先王之政举:全
B . 辟邪说辟:批驳
C . 度义而后动度:考虑
D . 一切不事事事:办(事)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B .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C .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D .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在第二段首句提出名实这一根本问题,高屋建瓴,意在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质,为变法正名。

B . 作者从新法的决策、制定与推行、实施目的、排斥的对象等多方面针对司马光的责难进行了辩驳。

C . 作者在驳斥司马光所列举的罪责时,守中有攻,间接地指责了对方违忤“人主”旨意、先王之政等错误。

D . 作者举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意在表明:主张变法一经决定,就要果断施行,没必要顾忌别人的反对。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5)简要说明文章第二段的语言特点及其效果。

5. (9.0分) (2017高二上·江苏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清江道中
廖行之
客里春愁万斛量,随身抖擞一奚囊[注]。

了无池草入诗梦,粗有山花供酒狂。

半载飞蓬成底事,几钩新月误相望。

夕阳又傍空山宿,杜宇声中入异乡。

【注】奚囊:诗囊。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1)诗中的“春愁”具体指什么愁?首句是怎样写“愁”的?这样写有何效果?
(2)尾联为何写“杜宇声”?
6. (6分) (2017高二下·南宁期末) 名篇名句默写。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

(2)李白在《行路难》中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鸟类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请写出其中的任意一句: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共3题;共17分)
7. (9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蔡明上了2013年春晚,当被问到“你会放弃它吗?”蔡明连说不一定。

她透露蛇年春晚准备了四个小品,只有《想跳就跳》勉强过关,其余三个则差强人意,被直接毙掉。

B . 近日,上海黄浦江水面出现2000多头死猪。

事情发生后,供水企业加强了水质监测。

人们在关心水质污染的同时,也已经开始调查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

C . 两会成为思想碰撞的平台:既有领导干部们高屋建瓴的深谋远虑,也有来自最基层的代表委员的心声;既有专家学者的权威观点,也有平头百姓的一得之见。

D . 在今年“两会”的讨论会上,一位农民代表“抢”到了会议的最后一个发言机会。

因为他要代表农民说几句话,这是他处心积虑准备的建议,怎么舍得放弃不提?
8. (6分)(2017·天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据报道,由于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屡禁不止,山东枣庄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先是在每个教室设置一个手机袋,学生自愿签署协议,上课前要把手机放进去;不奏效,辅导员采取了“没收”代为保管的办法;后来,又在学生的建议下,采用“保证金”的办法。

目前,“保证金”已全部退还,学校也对辅导员进行了批评教育。

实际上,学生课堂上玩手机,并非我国独有的现象。

2010年4月由皮尤互联网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发现,在允许学生带手机的学校,71%的学生在课堂上接收和发送短讯。

大部分的学校,允许学生带手机,但禁止在课堂上使用,可学生课堂接收和发送短讯比例也高达65%。

即使在完全禁止手机的学校,这一比例仍是令人震惊的,达到58%。

读了上面的新闻,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想法,请就此写一则短评。

150字左右。

9. (2分) (2017高一下·惠来期末) 把下面的长句变成语意连贯的三个短句。

(不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加词语)
布什总统向国会提出在约旦国王侯赛因逝世后,王储阿卜杜拉继位首次执掌国家大权所面临的最主要的威胁是经济薄弱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应加快向约旦提供援助的要求。

四、写作(60分) (共1题;共60分)
10. (60分) (2018高二上·田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装有木块、气球、皮筋、泡沫、轮子等物品的工具箱,让学生做成汽车或船。

这是芬兰某学校的一个物理课学习项目,目的是在学科学习中渗透劳动教育,培养劳动精神。

②某大学将农场劳动设为必修课,作为毕业通行证。

临近期末,该校学生在夜幕下风雨中,依然打着手电在校农场栽种油菜。

③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妈妈,我帮你拖地吧!”“去去去,小毛孩子能干什么!”
④某学生犯错,班主任宣布:罚擦黑板或者打扫教室卫生一周。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共3题;共36分)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共3题;共34分)
4-1、
4-2、
4-3、
4-4、
4-5、
5-1、
5-2、
6-1、
6-2、
6-3、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共3题;共17分)
7-1、
8-1、
9-1、
四、写作(60分) (共1题;共60分)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