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广大农村,大有作为。
”农村这个平台,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自身工作能力,也能让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大学生村官,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开拓者、实践者、带头者,是新农村建设的希望。
各级党委政府应顺应形势,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努力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一)能够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
目前,我国农村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陈旧等特点,选拔优秀大学生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能够有效弥补现有村干部的不足之处,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新鲜血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有效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能够发挥专长,推进新农村建设。
大学生拥有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活跃的思维以及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农村工作,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网络、农村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等资源,积极向广大农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主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
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为村两委出谋划策,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寻求致富门路,能够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风尚的形成。
大学生是农民心目中的“知识分子”,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农民群众的思想和
行为。
大学生村官通过自身的言行,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逐步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形成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
二、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过程存在的困难
(一)大学生村官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广大农村去干事创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责任重大而艰巨。
“村官”要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祖国赋予的使命、人民赋予的重托,不仅需要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设新农村,也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整合资源建设新农村。
因为“村官”所任职的村都是省级贫困村,建设需求大、建设任务重,而“村官”多是刚出校门就踏上农村这片土地的大学生,虽然拥有敢闯、敢试、敢干的热情和信心,但拥有的资金、项目和社会资源有限,建设新农村的力量单薄,导致了“村官”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二)大学生村官发挥空间有限。
部分大学生村官在处理村务上,并没有真正实际权力,没有能够真正参与到所在村涉及的重要的村务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即便参与其中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很多大学生村官都在从事一些琐碎的一般性事务工作。
其原因来自各个方面。
一方面,大学生村官的服务时间是2—3年,时间不长,部分村干部认为,大学生村官早晚都要离开的,流动性强,不是长期能为所在村的发展服务的,帮不了村里有真正的发展。
因此,不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另一方面,部分村干部心胸狭窄,担心大学生村官有学识、有见解,能够带来新的观念、
新的思路,担心会在这些优势方面将村干部比下去,使村干部在农民群众中失去“面子”,自己会被淘汰,因此压制大学生村官的发展,不支持、不给“村官”机会。
(三)大学生村官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大学生村官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刚刚从学校毕业,对农村工作不熟悉,没有或极少拥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有待提高。
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需要大学生村官进一步提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另一方面,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城市,一定程度上与农村脱离,而且大学生与农民思想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三、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推动作用的建议
大学生村官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也能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和其他后备人才。
但怎样才能让这些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村官们干得好,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推动作用,我觉得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解决“村官”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建议。
建议中央、省、市、区各级整合发改、交通、建设、水利、农业、民政、土地、团委、人事、林业等部门涉及“三农”方面的政策以及部分的项目和资金,成立“村官项目库和新农村建设基金库”,再根据“村官”上报拟建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轻重缓急程度以及各村的实际来安排相应的项目和资金,针对农村“民生”工程和“三农”问题的薄弱环节重点建设。
使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持续增收,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协调,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使“村官”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
工作热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活力,使“村官”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推进城镇化进程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村官”能够圆满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祖国赋予的使命、人民赋予的重托。
(二)承担具体事务提高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
第一,乡镇和村两委应当注重引导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完成换届选举、项目建设、邻里纠纷等急难险重的任务,让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接受锻炼,丰富基层工作经验。
第二,要敢于让大学生村官独立承担具体工作任务,让其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得到锻炼,以提高其处理具体事物的能力,树立在基层工作的信心。
第三,乡镇可以结合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特长和所服务村镇的实际,帮助选择合适的生产项目,并在市场信息、政策咨询和技术培训等提供指导,使大学生村官到村后能够积极利用所学知识办成几件实事、好事,坚定其做好农村工作的信心,同时,为促进大学生村官全面成长打好基础,也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建设新农村的工作能力。
大学生村官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和熟练的农村工作方法,应该树立学习意识,向乡镇干部、村干部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了解村情、民情,在新农村建设中理论联系实际,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去认真感悟、细心体会,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提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能力。
(四)加强培训,注重培养。
大学生村官普遍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加强培训,注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定期开展一个地区中大学生村官的交流活动。
让大学生村官们集中起来,交流各自工作经验,谈谈一些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促使相互学习,
相互帮助。
思想上的沟通,也尤为重要。
从城市到农村的环境变化,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都会让大学生村官感到迷茫,需要对其做好思想工作。
二是各级组织特别是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对大学生村官要充分信任、关心并给予热情鼓励,对“村官”工作中的困难给予帮助,在思想上把大学生村官当做后备干部来对待,在工作上当做培养人才来培养,积极帮助、指导、支持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乡镇党委和政府还要切实负责好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做好传、帮、带工作,并为他们工作、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是加强理论培训。
以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有关农村工作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为重点,通过培训帮助其尽快掌握农村工作的相关政策。
进行心理引导,拉近其与农村工作环境和群众的心理距离。
四是驻村考察培训。
集中或分批组织大学生村官到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开拓思路,零距离接触先进村,激发大学生村官的斗志,增强信心。
(五)做好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规划。
要重视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健全后续保障政策。
落实好大学生村官的各种优惠政策和待遇,要为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安全保障和社会保障,解除他们到农村就业的后顾之忧,形成大学生争相下乡、努力到基层工作的良好局面,让大学生村官能够“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让其能在农村安心工作,在对社会的奉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已经涌现出了许多在平凡岗位上做出重大贡献的大学生村官。
只要国家、社会、农村基层为大学生村官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健全各种保障制度、激励措施,
做好各项配套改革,大学生村官一定能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