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制造业大市的生态文明创新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线观察
佛山:制造业大市的生态文明创新之路文/丁媚英
作
为全国闻名的制造业城市,佛山
走生态文明之路并非易事。
但
面对制约城市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
颈,佛山没有退缩,而是持续发力爬坡
越坎,坚定向前。
“十三五”时期,佛
山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文
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全面、
深刻的变化,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群
众环境幸福感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2020年佛山空气
质量首次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PM jo、PM2.5、SO2、NO2、CO浓度
较“十二五”末期分别下降25.9%、
43.6%、58.8%、24.4%、28.6%,均
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优水平。
13
个国控及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达
到或优于川类)比例为76.9%,劣V类
比例为0。
较2015年,国控平洲水道
水质由川类提升至"类,佛山水道横
滘断面、西南涌和顺大桥断面水质改
善幅度均超过47%,由劣V类提升为
"类。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长年稳定达
标。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
块安全利用率初步预测均为100%。
顺德区、高明区先后荣获国家生
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2017
年佛山获得全国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2020年文明城市复核实现三连冠、第
二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
市)榜单。
石湾湿地公园崔令文/摄强化顶层设计,
责任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佛山能走出工业城市的生态
发展之路,最为重要的是市委、
市政府高度重视污染防治攻坚战
工作。
近年来,佛山每年第一个
全市性会议均用于部署生态环境
保护工作,市四套班子领导均参
加。
“环境保护,党政同责。
谁
不负责,必将追责。
"佛山市委
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鲁毅曾
在多个场合强调,防治污染,保
护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
之重。
与此同时,为解决生态环境
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佛山不断探
索环境保护顶层设计与路径,以制
度创新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早
在2016年12月,佛山市率先在全
省推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
双责"责任制,对原佛山市环境保
护委员会进行升格,由市委书记、
市长共同担任主任,进一步加强党
委、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同时,对各区党委、政府以及市有
关部门建立“环保责任清单”。
2017年,佛山市又在全省率
先出台了市委书记、市长环境保护
督察令暂行管理办法,以“提醒
函一督办一挂牌督办一市委书记市
长督查令”四级督办体系强化对各
区各部门履职情况的监督,促进各
级政府、部门环保责任落到实处。
“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发出督办
提醒函212份,督办通知401份,
挂牌督办47项,书记市(区)长
督查令24份,有力促进重点难点
环保问题解决。
除此之外,佛山在聚焦打赢
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还充分利用地
方立法权,先后颁布实施涉及机动
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
治、扬尘污染防治、排水管理3部
环保领域地方性法规,依法推动环
境治理不断强化。
同时,固定源排污许可核心
管理制度不断健全。
2020年,佛
山市高位统筹部署,采取非常规手
段,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排污许可证
登记。
一方面,加大政策宣传,让
有意愿、有条件的企业利用排污许
可改革妥善解决一批历史问题。
另
—方面,主动将服务窗口前移,组
织技术团队下沉村居(企业)现
场免费提供指导服务,截至2020
年12月底,佛山共摸排固定污染
源8万余家,核发国家排污许可证
5037张,完成排污登记61346家,
实现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
盖,为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
心的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管理奠
定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佛山各级生
I一线观察I
态环境部门结合日常环境监察,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偷排偷放、故意不正常使用防治污染设施、伪造篡改监测数据的环境违法行为。
2016年至2020年,全市出动环境监察人员约65.3万人次,现场检查企业约26万厂次,立案处理企业9034宗,罚款金额约7.2亿元。
全市移送行政拘留418宗,移交公安机关涉嫌环境犯罪案件290宗。
推动行业治理,
转型升级基础不断夯实
红木家具行业是南海桂城传统产业,因加工产生的粉尘、气味等环境问题,一直饱受当地群众诟病,并在中央环保督察期间被督办。
为有效解决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佛山建成了“南海区桂城红木家具共享喷涂中心"。
共享喷涂中心的投入使用,不仅解决了企业生存问题,而且降低了企业的治污费用。
“以前—个企业要花近40万元购置治污设备,每年运营费也要20多万元;如今到这里集中喷涂,除省去硬件投入外,一年运营成本还可节省近七八万元。
”华博居红木家具运营总监麦远祥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共享喷涂中心带来的环境效益更是显而易见的。
据测算,辖区内100多家大小企业,每年可实现VOCs减排20吨,区域PM2.5排放有效降低。
佛山市生态环境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佛山共建成3个家具行业共享涂装中心、10个汽修行业集中喷涂中心。
小散企业引入集中高效处
理,是佛山开展行业污染治理、推
动传统制造向绿色制造蜕变的一个
缩影。
“十三五”期间,佛山全市
铝型材、建筑陶瓷、日用玻璃等传
统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实施清洁能
源改造,共淘汰整治各类高污染燃
料锅炉、生物质锅炉582台,整治
提升涉VOCs企业超3000家,推动
全部9家电力及热电联供企业实现
超低排放。
此外,佛山积极推动节能减
排助力能源结构深层次变化。
传统
重油能源全面退出生产环节,规模
以上企业煤炭使用量预计下降至
950万吨,较2015年减少近15%,
天然气使用提升至15.6亿立方米,
较2015年增长超90%。
全市域—
半面积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氢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将致力于建
设成为全国领先的氢能源产业示范
城市和集聚高地。
为助力绿色发展,佛山进行
村级工业改造重塑产业新格局。
2018年全市启动村级工业园整治
提升工作,通过拆除重建和综合
整治,形成—批高品质创新产业
园载体。
截至2020年11月,佛
山累计完成村级工业园土地整理
13.3万亩,启动复垦复绿面积1.11
万亩,新建在建厂房面积2510万
平方米。
仅2020年就引入先进制
造业26个,投资总额为619.15亿
元;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4
个,投资总额为385.81亿元;引
进现代服务业项目和现代农业项目
6个,投资总额为117.33亿元。
这些来自产业的深刻转变,
为佛山绿色发展、生态之变奠定了
坚实基础。
深化改革创新,
服务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位于高明区沧江工业园的佛
山市海天(咼明)调味食品有限公
司,年产】5.7万吨的调味品和食品
建设项目仅用时1天,就完成了环评
手续。
而在此之前,该项目需要编
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即使是在法定
审批时限压缩50%的基础上,行政
许可审批流程仍须35个工作日。
这一巨大改变得益于佛山市
推行的环评审批领域改革。
截至目
前,高明沧江工业园、顺德区华南
机械城、容桂华腾金属工业城、龙
江数字装备产业园4个产业园区已
实施环评降低管理和告知承诺制改
革,共有108个建设项目实施环评
简化。
桂城街道、顺德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均安金属表面处理中心
已基本完成区域(规划)环评,即
将纳入环评改革试点范畴。
近年来,佛山市生态环境部
门紧紧围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
“三线一单”编制、环评审批、排
污权交易、排污许可制度、危废管
理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体
制机制改革,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
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其中,高标准完成“三线一
单”编制。
建立了92个省级综合
管控单元、94个市级综合管控单
元,并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
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
效率4个维度初步制定了总体管控
要求和分区准入清单,为全市域国
土空间管控、产业布局优化、建设
项目审批改革奠定基础。
2017年佛山开展排污权交易
改革试点以来,全市共办理3547
宗排污权有偿和交易业务,涉及交
易总金额6422万元。
经过前期三
年的试行,鉴于改革措施有力、预
期成效明显,2020年佛山市政府决定对原管理办法进行适度修订完
善后继续推行试点改革。
交易改革明确排污权属,让企业吃下“定心丸”,更加安心扎根在佛山发展。
此外,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常态化建立企业直联制度,开展环保领域“暖春行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印发《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和服务企业十条措施》《关于落实污染源差别化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通过实施审批与执法两个正面清单、全流程无接触环评技术评估和审批、宽严相济分类处置的执法监管措施积极帮扶企业复工复产。
自生态环境基层执法领域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以来,佛山对全市53家环评技术单位开展现场检查,对511个环评文件开展技术抽查,对14家环评编制单位、13名编制人员进行了通报批评并作出失信记分处理,对2家从事土壤调查的检测机构通报质量问题,对7家社会检测机构的弄虚作假行为进行通报,对4家环 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行为进行了处罚,对伪造检测报告的2名违法行为人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有效打击了环保服务业乱象行为。
聚焦关键问题,
环保产业发展不断壮大
“我们按预约时间把危险废物打包好,处置公司却说临时来不了,最长的时候拖了6个月。
”佛山市振达家具有限公司经理杜兵表示,此前佛山市因缺乏本地的固体
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体系,加
上公司危险废物量少,签约的大型
危废处置单位经常以路途远、不顺
路等原因爽约。
但自从佛山市生态环境局探
索开展危险废物专业收集储存试
点,杜兵担忧的危险废物处置问题
迎刃而解。
“现在提前一周来电话
预约,准时上门清运,价格还比以
前便宜。
”杜兵说。
从2018年底,佛山市开展危
险废物专业收集试点,通过社会
公开招标培育了19家收集试点单
位,将收集、储存从“收集+处
置”的综合模式中分离出来。
新的
模式一方面极大缓解了危险废物处
理处置市场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
也降低了产废企业的危险废物处理
处置成本。
—辆尾部拖着黑烟的货车快
速驶过,虽然只有短短几秒,但这
—幕立即被自动抓拍,并形成照
片、视频、空气质量环保监测报告
等材料,传送至佛山黑烟车智能监
控平台上。
等待其的将是200元罚
款并记3分的处罚。
“林格曼黑度”指标以前主
要用于工业烟囱排放黑度的判断,
佛山将其借鉴用于黑烟车电子抓
拍,率先在全国探索“基于人工智
能的黑烟车电子抓拍系统”,并在
此基础上制定了黑烟车电子抓拍处
罚程序。
通过前端的AI高清摄像机
全天候对道路行驶车辆进行无人监
控,并以高清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对
尾气排放不达标的黑烟车进行拍摄
取证,大大提高了执法部门对移动
污染源的取证、整治和处罚效率,
成为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
战”的重要利器。
除此之外,佛山还建成8个国
控、6个省控、5个市控、33个区
县点位空气质量监测自动站,全市
建成61座共273万吨/日的生活污
水处理厂,613套共8.78万吨/日
的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13
间共41.77万吨/日处理能力的工业
废水集中处理厂等。
这些环境基础设施的持续投
入,带来了环境系统治理能力明显
提升的同时,也拉动了佛山的经济
增长。
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重
要力量,2020年佛山环保领域的
重大项目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
有26个,年度投资额为122.68亿
元,占全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额
11.2%。
治理需求扩大外加投资拉
动,佛山市环保产业异军突起,
截至2020年底,全市环保企业数
达到3633家,较2015年增加了近
3倍。
瀚蓝环境、盈峰控股、南华
仪器三家主板上市企业市值分别达
到191.6亿元、272亿元、24.63亿
元,占全国环保上市企业总市值的
9.13%。
其中,瀚蓝环境和盈峰控
股市值排名进入全国环保企业前
列,环保产业有望成为佛山新型战
略性支柱产业。
“十三五”披荆斩棘,成绩
来之不易;“十四五”蓄势待发,
机遇挑战并存。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
有关负责人表示,踏上新征程,佛
山将继续以勇挑重担的担当精神,
不破不立的改革勇气,久久为功的
政治定力,在咼质量发展中突出生
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
用,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佛
山结出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