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6讲图表分项导练(十八)中国的农业(202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6讲图表分项导练(十八)中国的农业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6讲图表分项导练(十八)中国的农业)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中国地理第1章中国地理概况第6讲图表分项导练(十八)中国的农业的全部内容。

图表分项导练(十八) 中国的农业
基础过关练
(2017·济南检测)图中显示了我国1月0℃等温线、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分界线等四条重要地理界线,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B、C、D四条地理分界线分别是()
A.1月0℃等温线、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人口地理分界线、内外流域分界线
B.1月0℃等温线、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分界线
C.400 mm年等降水量线、1月0℃等温线、人口地理分界线、内外流域分界线
D.400 mm年等降水线、1月0℃等温线、内外流域分界线、人口地理分界线
2.图中我国沿30°纬线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自西向东依次为( )
A.乳畜业、果林业、灌溉农业
B.混合农业、游牧业、果林业
C.畜牧业、林业、种植业
D.林业、种植业、畜牧业
1.A2。

C[第1题,A线东部大致和秦岭—淮河一线一致,故应为1月0℃等温线,排除C、D选项;图中C线为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一线,应为我国人口分布界线,排除B选项,故选项A正确。

第2题,图中我国沿30°纬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故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依次为畜牧业、林业和种植业.]读2012年我国甲、乙两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千公顷)比较表,据此回答3~4题。

3.
A.内蒙古、海南B.山东、广东
C.安徽、宁夏D.黑龙江、上海
4.甲省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A.多沼泽地B.水资源不足
C.多泥石流D.多台风
3.A4。

B[第3题,由甲和乙的作物类型,可以确定甲省为北方的省区,而且有甜菜种植,说明纬度较高;乙省区为南方种植业发达的省区.第4题,结合上题的判断,甲是内蒙古自治区,该省区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不足成为发展农业的最主要的障碍;该省区地势平坦降水少,因而发育沼泽少、出现泥石流的可能性小;距海远受台风影响也很小。

]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5~6题。

5.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西瓜品种优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D.市场需求大
6.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 )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5.C 6.D[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明确温州和海南岛的地域差异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5题,温州瓜农到海南岛种植西瓜的时间段是冬半年,该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因气温低而无法种植西瓜,因而海南岛生产的西瓜上市后利润很高,故选C项。

瓜农到海南岛种植西瓜是由于其冬季气温高,适合西瓜生长,而非海南岛西瓜品种优、种植成本低,故排除A、B两项。

海南岛冬季生产的西瓜销往全国各地而非主要在海南岛销售,故D项错误。

第6题,温州瓜农5~8月离开海南岛,是由于该时期全国普遍高温,大部分地区都能够生产西瓜;而海南岛远离消费市场,运价高,且地租高,因而西瓜的市场竞争力弱。

故D项正确。


(2017·四川模拟)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垛状高田称为垛田(如下图)。

读图,完成7~8题.
7.垛田非常适宜蔬菜生长,其优势有()
①土质肥沃②地形平坦③灌溉便利④降水充足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8.与垛田农业的作用最不相关的是()
A.有利于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B.有利于防御洪涝灾害
C.有利于防治水土流失
D.有利于发展观光农业
7.C8。

C[第7题,垛田是沟河里的泥土堆积而成,故土质肥沃,加上四周环水,灌溉便利,适宜蔬菜生长。

第8题,垛田植被生长较好,基本不存在水土流失;高出水面,可以防御洪涝灾害;充分利用土地,缓解人多地少矛盾,同时可以发展观光农业,促进旅游业发展.]读中国大豆产区分布图,完成9~10题。

9。

A.均位于沿海地区,人口稠密,交通便利
B.均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C.黄淮海地区种植夏大豆,收获后可种植冬小麦
D.东北地区种植春大豆,收获后可种植春小麦
10.关于中国大豆产量下降,进口量上升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北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制约了大豆生产②黄淮海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使得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单产下降③美洲地区大豆种植面积扩大,产量上升,进口成本减少④市场对乳畜产品需求增加,导致饲料需求量增加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9.C10。

B[第9题,本题考查农业生产模式的分布,图中显示,我国大豆分布范围较广,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因此A、B错误;黄淮海平原地区种植夏大豆,秋季收获,收获后可种植冬小麦;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种植春大豆后无法种植春小麦。

第10题,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比较,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东北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制约了大豆生产;与之相比,美洲地区大豆种植面积扩大,产量上升,我国进口大豆的成本减少。


读中国农业十二五期间‘七区二十三带’战略格局图,回答11~12题。

11.青藏地区缺少农业生产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气温低,不能发展农业生产
B.农业面积狭小,生产规模小
C.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
D.气候恶劣,粮食单产低,品质较差
12.长江流域主产区粮食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多地少
B.旱涝灾害频发,单产低
C.交通偏离农业区
D.市场需求小
11.B12.A[第11题,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形崎岖,土地面积狭小,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地形相对比较平坦的山谷、河谷等地区,因此生产规模较小;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但是有少量种植业和高山畜牧业,A项中不能发展农业生产说法错误;青藏高原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有“高原水库”之称,选项C错误;青藏高原小麦单产高、品质优,因此选项D不正确.第12题,本题考查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问题,长江流域水热条件丰富,人口密集、水陆交通便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具有单产高的特点。

]
能力提升练
13.(2017·张掖模拟)图1中甲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图2是该省地形构成,图3是该省农业生产结构状况。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分析该省中药材种类繁多的原因。

(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分析该省农业结构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的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判断甲省为云南省,其药材种类繁多的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

第(2)题,影响工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原料、市场、交通、技术、政策、劳动力和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

第(3)题,根据该省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而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判断该地区存在过度开垦等问题,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石漠化现象,生态环境恶化,故判断其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答案】(1)气候原因:纬度较低,光热丰富,降水丰沛,地处高原,温差小,药材生长的自然条件好;地形原因:西部地势高差显著,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生物多样性丰富.
(2)药材加工的原材料丰富;土地、劳动力成本低;生产加工经验丰富;靠近国际、国内市场;优惠的政策条件。

(3)不合理。

该省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山间小盆地和平原比重很小,但是农业生产结构中种植业比重过大,高原、坡地地区过度开垦会引发水土流失、石漠化扩展,阻碍区域可持续发展。

14.(2017·重庆二诊)下图为近30年来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

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图示地区近30年来玉米、放牧业、副食品生产布局的变化,解释该地水稻生产面积扩大的原因。

(2)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

请分别分析它们对图中玉米带具有的“保障作用”。

【解析】第(1)题,阅读图例比较其在图中的分布差异,分析生产布局的变化。

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种植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全球变暖带来的气温升高和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第(2)题,长白山是重要的林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减少水旱灾害的作用,同时又为土壤补充有机质.西侧的草原和湿地有效地减弱了西北风的影响,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

【答案】(1)变化:玉米产区向西、向北扩展;西部放牧生产面积缩小(或草地面积缩小);副食品生产基地在各类城市周围大量涌现。

原因:气候变暖;水资源开发和水利工程的兴建;市场需求增大及政策支持;水稻品种改良.(2)长白山区:①地势高,降水丰富,形成庞大的水系,为玉米种植区提供灌溉水源;②森林茂密,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减少水旱灾害。

草原和湿地:使周围林草生长良好(或植被覆盖率高),能降低风速,固结土壤,抑制风沙危害农田(或保护农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