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时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口算和估算
一、想一想,算一算。
2×4= 3×5= 5×6=
20×4= 30×5= 50×6=
200×4= 300×5= 500×6=
二、口算。
10×3= 8×20= 6×200=
50×9= 7×80= 400×3=
三、在中填上“>”“<”或“=”。
59×4 240 6×51 300 102×5 500 8×198 1600
答案:一、8 80 800 15 150 1500 30 300 3000
二、30 160 1200 450 560 1200
三、< > > <
第2课时倍的认识。
四、○○○
△△△△△△△△△△△△△△△△△△
☆☆☆☆☆☆
18里面有()个3,△的个数是○的()倍。
18里面有()个6,△的个数是☆的()倍。
五、一支钢笔16元,一本练习本4元,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练习本的几倍?
六、王阿姨家来了客人。
王阿姨从水果店购买了24个苹果,4个西瓜,8个橘子。
(1)苹果的个数是橘子的几倍?
(2)橘子的个数是西瓜的几倍?
(3)你还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一、6 6 3 3
二、16÷4=4
三、(1)24÷8=3 (2)8÷4=2 (3)略
第3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七、9的3倍是多少?列式为()。
9是3的几倍?列式为()。
八、
一辆大客车限乘多少人?
九、体育课上跑步的有6人,拍球的人数是跑步的3倍,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5倍。
答案:一、9×3 9÷3
二、6×9=54(人)答:一辆大客车限乘54人。
三、拍球:6×3=18(人)跳绳:6×5=30(人)
第4课时练习一
十、40×4= 8×200= 70×2=
500×4= 30×9= 800×6=
十一、一根电缆长900多米,某施工队每天用80~90米,9天能用完这根电缆吗?()(填“能”或“不能”)
十二、
(1)爸爸今年多少岁?
(2)妈妈今年多少岁?
答案:一、160 1600 140 2000 270 4800
二、不能
三、(1)8×5=40(岁)(2)8+28=36(岁)
第5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
十三、 4 2 1 3 2 2 2 1
× 2 × 3 × 4
十四、用竖式计算。
31×3 2×24 314×2 4×212
十五、晨光少年宫去年招收学员223人,今年招收学员的人数是去年的2倍。
答案:一、84 396 884
二、93 48 628 848
三、223×2=446(人)
第6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连续进位乘十六、竖式计算。
2 7 2 2 5 2 4 1 1 8
× 3 × 3 × 4 × 3
十七、用竖式计算。
41×8 37×2 831×3
622×4 4×213 5×18
十八、小佳每分钟跳绳116下,她3分钟能跳多少下?
答案:一、81 675 96 354
二、328 74 2493 2488 852 90
三、116×3=348(下)
第7课时练习二
十九、4×3+6= 7×9+2= 3×8+4= 6×2+4= 8×4+9= 6×4+9=
二十、用竖式计算。
26×3 5×71 142×3 4×812
二十一、
每个28元每个72元每顶43元3个4个3顶一共()元一共()元一共()元
答案:一、18 65 28 16 41 33
二、78 355 426 3248
三、84 288 129
第8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乘
二十二、用竖式计算。
67×8 3×97 521×5 6×354
二十三、小乐看一本书,每天看126页,8天看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二十四、航空博物馆上午有2批人参观,每批155人,下午有280人参观。
上午有多少人参观?全天一共有多少人参观?
答案:一、536 291 2605 2124
二、126×8=1008(页)
三、上午155×2=310(人)全天:310+280=590(人)
第9课时练习三
二十五、4×5+6=7×3+4=8×4+2= 6×2+9=8×6+6=4×7+5=
二十六、用竖式计算。
39×4456×35×247
二十七、
兰兰和翠翠分别练了多少个大字?
答案:一、26 25 34 21 54 33
二、156 **** ****
三、兰兰:24×6=144(个)翠翠:35×3=105(个)
第10课时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二十八、算一算。
16+0= 0×10=80-0= 45×0=
0÷1=10-10= 102×0+1= 23-0×23=
二十九、用竖式计算。
301×3=103×3=205×4=502×2=
三十、果园里有苹果树208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倍,梨树有多少棵?
答案:一、16 0 80 0 0 0 1 23
二、903 309 820 1004
三、208×3=624(棵)
第11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三十一、 5 2 0 6 3 0 3 8 0
× 7 × 6 × 4
三十二、用竖式计算。
370×3 240×5 280×6
三十三、学校小剧场可以坐280人,“小星星艺术团”在小剧场内表演了4场,场场满座,一共有多少人观看了他们的表演?
答案:一、3640 3780 1520
二、1110 1200 1680
三、280×4=1120(人)
三十四、4×5+8= 9×2+4= 8×3+14= 6×6+9= 5×9+6= 4×2+7=
三十五、用竖式计算。
304×6 450×8 730×4
三十六、某公司分批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已经去了3批,每批106人,公司里还有230人没有去。
这个公司一共有员工多少人?
答案:一、28 22 38 45 51 15
二、1824 3600 2920
三、3×106=318(人) 318+230=548(人)
三十七、说一说下面的物体各重多少千克。
三十八、估计下列物体的质量,大约1千克的画“√”。
一个图钉()3个橙子()一支铅笔()一个鸡蛋()一个菠萝()一袋大米()三十九、填一填。
(1)每个西瓜重5千克,6个同样大的西瓜重()千克。
(2)一头猪重100千克,()头这样的猪重1000千克。
(3)小红重25千克,比小芳轻8千克,小芳重()千克。
(4)张叔叔背着背包重78千克,背包重6千克,张叔叔的体重是()千克。
答案:一、一袋水泥重25千克,一袋红枣重1千克
二、3个橙子(√)一个菠萝(√)
三、(1)30 (2)10 (3)33 (4)72
第2课时认识克
四十、填空。
(1)表示物品的质量,可用()和()作单位。
(2)1个2分的硬币大约重()。
四十一、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鸡蛋约重50()。
(2)小明的体重是32()。
(3)10颗图钉大约重1()。
(4)一个西瓜重2()。
四十二、填空。
4千克=()克5000=()千克
2千克500克=()克6200克=()千克()克
答案:一、(1)克千克(2)1克
二、(1)克(2)千克(3)克(4)千克
三、4000 5 2500 6 200
第3课时练习五
四十三、估计它们分别有多重,用线连一连。
四十四、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
一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约为35()。
一只鸭约重2000()。
一个苹果约重100()。
一袋大米约重50()。
四十五、在里填“>”“<”或“=”。
6000克6千克500千克5克8千克7000克5800克5千克43千克29千克3克3000千克
答案:一、
二、千克克克千克
三、= > > > > <
第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四十六、长方形有()条边,()相等;有()个角,都是()角。
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短边的长叫作()。
正方形有()条边,长度都();有()个角,都是()角。
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叫作()。
四十七、先量一量,在填一填。
长方形的长为()厘米,宽为()厘米。
正方形的边长为()厘米。
四十八、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
(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厘米)
答案:一、四对边四直长宽四相等四直边长
二、略
三、略
第2课时认识周长
四十九、描一描,画一画每个图形的周长。
五十、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五十一、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相等的画“√”,不相等的画“×”。
(1)()
(2)()
答案:一、略
二、2+2+3+3=10 3+3+2+4=12
三、(1)√(2)×
第3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五十二、先量一量,再计算出周长。
(单位:厘米)
(1)(2)
五十三、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长是35米,宽是25米,这块菜地的周长是多少?
五十四、一块边长为24米的正方形菜地,要用篱笆围起来,需要准备多长的篱笆?
答案:一、(1)略
(2)略
二、35×2+25×2=120(米)
三、24×4=96(米)
第4课时练习六
五十五、张大爷沿着一个边长28米的正方形水塘走了2圈,他一共走了多少米?
五十六、工人师傅用一个根铝合金条沿着一块长34厘米、宽28厘米的长方形木板围了一圈,这时铝合金条还剩16厘米。
原来这根铝合金条长多少厘米?
五十七、李大爷买来了16米长的篱笆,准备围一块长方形地用来种菜。
请你帮李大爷设计一下该怎样围。
(在下面的点子图中画一画)
答案:一、28×4=112(米) 112×2=224(米)
二、(34+28)×2=124(厘米) 124+16=140(厘米)
三、略
第1课时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五十八、直接写出得数。
300÷6= 800÷2= 630÷7=
400÷4= 720÷9= 600÷3=
五十九、小红有90张白纸,用这些纸钉3本草稿本。
平均每本有多少张纸?
六十、一片苹果树林一共有540棵树,一共有9排。
每排有多少棵苹果树?
答案:一、50 400 90 100 80 200
二、90÷3=30(张)
三、540÷9=60(棵)
第2课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被整除)
六十一、用竖式计算。
46÷2 847÷4 623÷2
六十二、“五一”庆祝会上,主持人准备了68个苹果。
六十三、食堂运来488千克的面粉,如果每天用4千克,那么这批面粉可以用多少天?
答案:一、23 211......3 311 (1)
二、68÷2=34(个)
三、488÷4=122(天)
第3课时除法的验算
六十四、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84÷2 963÷3 484÷2
六十五、填表。
小佳小乐小易跳绳的个数96 84
所用时间(分钟) 2 2 3
平均每分钟跳绳的个数43 六十六、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843÷2 665÷3 285÷2
答案:一、42 321 242 验算略
二、129 48 42
三、421……1 221……2 142……1 验算略
第4课时练习七
六十七、直接写出得数。
450÷5= 48÷4= 60÷2= 120÷3=
80÷8= 540÷9= 900÷3= 360÷4=
六十八、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85÷4 68÷3 847÷2
六十九、学校买了58本故事书,26本科技书,平均放在4层书架上,每层书架放了多少本书?
答案:一、90 12 30 40 10 60 300 90
二、121……1 22……2 423……1 验算略
三、58+26=84(本)84÷4=21(本)
七十、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65÷2 75÷3 80÷5
七十一、
七十二、三年级有90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平均放在3间教室里,每间教室放多少张?
答案:一、32……1 验算:32×2+1=65 25 验算::25÷3=75
16 验算:16×5=80
二、54÷3=18(人)
三、90÷2=45(张) 45÷3=15(张)一共需要45张课桌,每间教室放
15张
七十三、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744÷2 992÷8 685÷5
七十四、估一估,连一连。
406÷5 三百多 789÷2
693÷5 一百多 962÷2
726÷2 四百多 812÷7
824÷2 556÷3
七十五、跳绳比赛中,王明2分钟共跳了304下,他平均每分钟跳多少下?
答案:一、372 124 137
二、略
三、304÷2=152(下)
第7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七十六、(1)523÷4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是()位。
(2)523÷6的商是()位数,商的最高位是()位。
七十七、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44÷2 496÷8 185÷5
七十八、学校小花园里有月季花152株,是菊花的4倍,菊花有多少株?
答案:一、(1)三百(2)两十
二、72 62 37
三、152÷4=38(株)
第8课时练习八
七十九、在□里填合适的数。
(1)□78÷4,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2)3□5÷7,商的十位上的数可能是(),也可能是()。
八十、先估计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928÷4 520÷6 497÷8
八十一、李老师和张老师打字,李老师4分钟打了472个字,张老师5分钟打了485个字。
谁打得快?
答案:一、(1)3 4 (2)4 5
二、三位数232 两位数86......4 两位数62 (1)
三、472÷4=118(个) 485÷5=97(个) 118>97 李老师打得快
八十二、判断。
(1)0除以任何数都得0。
()(2)0÷0=0 ()八十三、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04÷2 906÷3 408÷4
八十四、一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840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答案:一、(1)×(2)×
二、202 302 102
三、840÷4=210(米)
八十五、用竖式计算。
818÷2 860÷8 512÷5
八十六、
啄木鸟每天能吃多少只害虫?
八十七、每套西服用布4米,服装厂有562米布,最多能做多少套西服?
答案:一、409 107......4 102 (2)
二、624÷3=208(只)
三、562÷4=140(套)……2(米)
第11课时练习九
八十八、先用竖式计算,再对比。
619÷3 691÷3 681÷3
八十九、食堂运来630千克面粉,如果7天用完,那么平均每天要用多少千克?
如果6天、5天、3天用完呢?
用的时间7天6天5天3天平均每天的质量
九十、两个班共做了612朵纸花,有红、黄、蓝三种颜色。
(1)平均每种颜色的纸花有多少朵?
(2)平均每个班做了多少朵纸花?
答案:一、206……1 230……1 227 对比略
二、90千克105千克126千克210千克
三、(1)612÷3=204(朵)(2)612÷2=306(朵)
第1课时用列表的策略分析、解决问题
九十一、小青蛙第一天吃了70只害虫,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吃6只害虫,它第5天吃了多少只害虫?
九十二、一包糖果有64颗,第一次吃掉了它的一半,以后每次吃掉剩余数量的一半,第三次吃掉了几颗?第五次呢?
九十三、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20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看6页。
小红第四天看了多少页?第五天呢?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20页
答案:一、70+6+6+6+6=94(只)
二、第一次吃掉:64÷2=32(颗)
第二次吃掉:32÷2=16(颗)
第三次吃掉:16÷2=8(颗)
第四次吃掉:8÷2=4(颗)
第五次吃掉:4÷2=2(颗)
答:第三次吃掉了8颗,第五次吃掉了2颗。
三、第二天:20+6=26(页)第三天:26+6=32(页)
第四天:32+6=38(页)第五天:38+6=44(页)填表略
第2课时用画线段图的策略分析、解决问题
九十四、水果店有24千克苹果,梨的质量是苹果的2倍,葡萄比梨少13千克。
水果店有葡萄多少千克?
九十五、
妈妈今年多少岁?
九十六、
小米和小麦一共折了多少只?
答案:一、24×2=48(千克) 48-13=35(千克)
二、10×3+6=36(岁)
三、45-14=31(只)45+31=76(只)
第3课时练习十
九十七、王老师带着32名学生去公园玩,买票一共需要多少元?
成人票:15元
儿童票:8元
九十八、动物园有20只猴子,羚羊的只数是猴子的2倍;还有一些孔雀,在运来4只就和羚羊的只数一样多。
孔雀有多少只?
九十九、学校对三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我最喜欢的课外书”的调查,其中喜欢科技书的人数如下表:
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54人58人61人六年级喜欢科技书的人数比三、四、五年级的总人数少23人。
六年级喜欢科技书的有多少人?
答案:一、32×8=256(元) 256+15=271(元)
二、20×2=40(只) 40-4=36(只)
三、54+58+61=173(人)173-23=150(人)
第4课时间隔排列
一○○、○□○□○□○□○
第一个是(),最后一个是(),每两个○之间是一个()。
一共有()个○,()个□。
一○一、☆☆☆☆☆
直线上一共有()颗星,如果每两颗星之间插一面旗,那么一共要插()面旗。
一○二、
线段上一共有()个点,这些点把这条线段分成了()段。
答案:一、○○□ 5 4
二、5 4
三、9 8
一○三、哪些花通过平移可以与框中的花重合?在那朵花下面打“√”。
一○四、下列现象中,哪些是旋转现象?在旋转现象后面的()里打“√”。
(1)妈妈拉开手提包的运动。
()
(2)站在电梯里的人上下运动。
()
(3)酒店里旋转门的运动。
()
(4)自行车行驶时车轮的云电脑。
()
(5)风吹来时,风车的运动。
()
一○五、根据△和○现在的位置和规定的走法,在格子图里画出△和○运动的路线。
(1)△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2格。
(2)○先向左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2格。
答案:一、在第2、5朵花下面打“√”
二、(3)√(4)√(5)√
三、略
一○六、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在轴对称图形下画“√”。
一○七、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一○八、想一想,填一填。
(1)哪些字母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请你接着写3个。
W、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些汉字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请你接着写3个。
中、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第1、2、3、6幅图是轴对称图形。
二、
三、(1)O、M、A (2)由、口、目
第1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
一○九、填空。
(1)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分之一,写作( )。
(2)31读作( ),十分之一写作( )。
一一○、判断。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4
1。
( ) (2)妈妈吃了半个西瓜,也就是吃了西瓜的21。
( ) 一一一、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
答案:一、(1)四 41 (2)三分之一 10
1 二、(1)√ (2)√
三、51 4
1
第2课时 分子为1的分数大小比较
一一二、先写出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一一三、先按照分数涂上颜色,再比较大小。
一一四、比较每组分数的大小。
51( )61 101( )141 121( )91
答案:一、5
1314121>> 二、涂色略 < <
三、> > <
第3课时 认识几分之几
一一五、填空。
(1)一根绳子8米长,用去3米,用了这根绳子的( )。
(2)把一个哈密瓜平均分成10块,小佳吃了2块,她吃了这个哈密瓜的
( ),小乐吃了3块,他吃了这个哈密瓜的( )。
(3)53是( )个5
1。
一一六、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一一七、根据所给的分数涂色。
答案:一、(1)83 (2)102 10
3 (3)3 二、8
56463 三、略
第4课时 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一一八、先写出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一一九、比较每组分数的大小。
52( )51 105( )108 1211( )12
3 一二○、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明明吃了3份,吃了这个西瓜的( );爷爷吃了4份,吃了这个西瓜的( );还剩下( )份,是这个西瓜的( )。
答案:一、5
3524342<< 二、> < >
三、83 84 1 81
第5课时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一二一、=-6165 =+6165 =+7
172 =-9294 =+5451 =-8
288 一二二、陈凯用这张纸条的51折纸,陈玲用这张纸条的5
3折纸。
(1)两人一共用去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2)陈玲比陈凯多用了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一二三、一块地72和73已经分别种了菠菜和芹菜。
如果张爷爷准备用这块地的72种萝卜,那么剩下的部分种萝卜,够吗?
答案:一、64 1(或66) 92 73 1(或55) 8
6 二、(1)54 (2)5
2 三、够
第6课时 练习十一
一二四、按图中的要求涂色,并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 )( ) ( )( )
( )( ) ( )
( ) 上面图中,( )( )最大,( )
( )最小。
一二五、把下面图形的53涂上红色,52涂上黄色,红色涂了( )个5
1,黄色涂了( )个51,红色和黄色一共涂了( )个5
1。
一二六、小明和小兰共吃一块披萨饼,小明吃了这块披萨饼的
73,小兰吃了这块披萨饼的
7
1。
小兰再吃这块披萨饼的几分之几就和小明吃的一样多?
答案:一、51 81 41 21 21 8
1 二、涂色略 3
2 5
三、72
第1课时乘、除法的计算及其相应的实际问题
一二七、直接写出得数。
200×3= 400÷2= 3×60= 450÷5=
2×600= 35×2= 50÷5= 4×700=
22×3= 68÷2= 46÷2= 200÷5=
一二八、用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
406×2 540×3 267×4
☆528÷7 ☆79÷3 903÷4
一二九、填一填。
(1)375÷2的商是()位数,375÷5的商是()位数。
(2)□45÷8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324×□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3)250×4的积的末尾有()个0;504×8的积大约是()千。
(4)☆÷9=13……□,□中最大填(),此时☆是()。
四、两位老师带着32名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只能坐8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答案:一、600 200 180 90 1200 70 10 2800 66 34 23 40
二、812 1620 1068 75……3 26……1 225……3 验算略
三、(1)三两(2)7 4 (3)3 四(4)8 125
四、32+2=34(人)34÷8=4(条)……2(人) 4+1=5(条)
第2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一三○、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里画“√”。
一三一、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一三二、(1)如下图,用四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求长方形的周长。
(2)算一算涂色图形的周长。
答案:一、略
二、○√○
三、(1)10厘米(2)12厘米
第3课时 千克和克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三三、按要求图上颜色,并比较分数的大小。
一三四、选择题。
(1)一个苹果重150( ),一箱苹果重15( )。
①千克 ②克 ③米
(2)右图中的阴影部分用分数可表示为( )。
①41 ②71 ③81
(3)2个梨重250克,( )个梨重1千克。
①4 ②5 ③8
一三五、花坛的91
种菊花,92种月季,94
种牡丹,其余是草坪。
(1)花坛里什么种的最多?什么种得最少?
(2)菊花和月季共占花坛的几分之几?
(3)牡丹比菊花多种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答案:一、涂色略 > >
二、(1)② ① (2)① (3)③
三、(1)牡丹种得最多,菊花种得最少 (2)93
9291=+ (3)93
9194=-
第4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三六、小红的妈妈每天需要补充一定的维生素C,一瓶维生素C有150片。
如果妈妈每天吃4片,那么吃了23天后,还剩多少片?
一三七、张老师做一份调查,一共收到208份调查表,经过整理发现有4份调查表需要作废。
他将其余的调查表分装到两个档案袋中,平均每个档案袋装多少分调查表?
一三八、小明买了一套衣服,裤子的价格是65元,上衣的价格比裤子的3倍少12元。
(1)上衣多少元?
(2)这套衣服一共多少元?
答案:一、4×23=92(片) 150-92=58(片)
二、208-4=204(份)204÷2=102(份)
三、(1)65×3=195(元) 195-12=183(元)(2)183+65=24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