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炉方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煮炉⽅案.doc
煮炉⽅案
⼀、煮炉前必须具备⼀下条件
1、锅炉、附属设备、锅炉本体管道的安装完毕,(保温⼯作可边煮炉边进⾏),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完成⽔洗、⽔压试验,⽔循环系统分配检测及漏风试验等⼯作。

2、锅炉炉内各处⼲净⽆杂物。

3、锅炉系统内各单机(如⽔泵、软⽔、清灰装置、加药装置等)试运⾏结束,并通过验收。

保证各设备的完好性,确保设备能可靠运⾏。

4、各电⽓设备和仪表经检验和试验,能安全可靠准确的投⼊使⽤。

5、调节和试验锅炉所有安全装置,包括⾃动报警、联锁装置等。

6、锅炉⽤照明完好⽆缺,通讯设备到位。

7、锅炉三⼤安全附件完整、灵活、准确。

⼆、煮炉前的准备⼯作
1、准备好下列药品:碳酸钠60㎏;氢氧化钠60㎏;磷酸三钠120㎏;硫酸钠6㎏。

2、准备好加药⼯具:1.5m3的容积槽(出⼝接DN20球阀1个,橡⽪管约5⽶)、搅拌⼯具等放置到位,(汽包顶部平台);准备好取样、化验的器具,烧杯托盘药剂等,准备好劳保⽤品:胶⽪⼿套等,清洗汽包⽤品:棉布等,做好加药准备⼯作。

3、对锅炉充除盐⽔⾄汽包低⽔位,替换易遭碱腐蚀的有关填料和仪表(通知仪表专业)
4、煮炉时,只⽤⼀台(普通)⽔位计,⼀个压⼒表,并打开放空阀,关闭其它各管路⼀次阀、仪表阀,汽包⽔位上⾄正常⽔位。

5、编好有关程序,有详细的记录资料,绘制煮炉曲线等,经验收⼩组确认⽆误后,签字认可,并将有关程序、规程张贴上墙。

三、煮炉时的⽬的是锅炉内部粘附的油和油脂,以及铁锈和铁屑。

煮炉与焙烧炉烘炉同时进⾏,煮炉在350℃保温期间进⾏。

烟⽓进⼊余热锅炉后,锅炉升温速度不能超过30℃/h。

1、当烟⽓温度近350℃时,或炉⽔温度近70~80℃时做加药准备。

2、待炉⽔近100℃时,表压为零,先将60㎏NONa2CO3稀释为20﹪浓度溶液,充分搅拌后,由放⽓阀⼝连续注⼊锅炉汽包(不能太快),或由加药装置加⼊药品。

经搅拌器搅拌溶解后经加药泵打⼊锅筒。

⼀⼩时后,依次将NaOH、Na3PO4、NaSO4稀释成20﹪浓度的溶液,由放⽓阀⼝或由加药装置加药泵打⼊汽包,打完为⽌,⽤量依次是60㎏、120㎏、6㎏。

然后将⽔位升⾄最⾼⽔位,煮炉开始。

3、控制焙烧炉出⼝温度和烟量,对锅炉加热,烟⽓通过余热炉由旋风除尘器⼊⼝处安装的临时烟囱排出,煮炉结束后,可将其拆除。

若煮炉升温放快或较慢,通知开关⼈孔门来调节温度,锅炉需慢慢升温,温升不得超过30℃/h。

4、缓慢升压到98Mpa时,关闭放空阀,在此压⼒下冲洗⽔位表⼀次,升压⾄0.2Mpa时,排污⼀次,各排污阀开启约30秒钟,总排污量应控制在1~1.5m3炉⽔,以利于炉⽔循环。

5、汽压升⾄0.3~0.4Mpa规定⽤三⼩时,此为煮炉的第⼀阶段。

6、第⼀阶段结束后,降压⾄0.4Mpa放⽔10~15﹪(约1~1.5m3),再上⽔,保持原有炉⽔浓度,升压⾄1.5Mpa⽤2⼩时完成,并维持1.5Mpa,蒸发量0.4t/h煮炉12⼩时,这是第⼆阶段。

7、第⼆阶段完成后,降压⾄0.3~0.4Mpa,再排污⼀次,排污量约1~1.2m3,再加药,上⽔,维持炉⽔碱度。

8、升压⾄2.5Mpa⽤2h完成,在此压⼒下,保持蒸发量0.4t/h,维持16h。

9、在2.5Mpa下进⾏多次排污换⽔操作,直到炉⽔碱度保持PH=10~11,Po43-=5~15㎎/L 时为⽌,此过程⽤16个h完成。

10、煮炉期间保持炉⽔碱度不低于46.4㎎-N/L、PH=13~14。

否则应补充加药。

11、煮炉全过程结束,待汽包压⼒降⾄零压后,将炉⽔排掉,⽤合格的清⽔冲洗锅炉内部。

打开汽包⼈孔及部分联箱⼿孔,检查汽包及联箱内壁表⾯,如⽆油垢和锈斑,擦去附着物后⾦属表⾯亦⽆残存的锈斑,便可认为煮炉合格。

备注:
(1):对加药⼈员的要求
a、打碎,配制及注炉内加药等⼯作,必须由经过训练的⼈员在化学⼈员的监督下进⾏。

b、⼯作⼈员应穿⼯作服,橡⽪围裙,橡⽪靴⼦,并戴好防护⾯罩。

c、碎药与加药地点应备有2﹪的硼酸液,2﹪的⾼锰酸钾、红药⽔、纱布、药棉及洗⼿⽤品。

d、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在空地由遮栏的地⽅打碎,以防四溅。

e、溶液箱必须盖了盖⼦,然后加⽔,5min后才可打开盖⼦搅拌。

f、不许⽤起重设备或绳⼦升降氢氧化钠药品。

g、操作⼈员加药完毕后,必须洗⼿,临时加药箱应及时移开并将物品洗涤⼲净。

(2)煮炉注意事项
a、煮炉过程中各处排污门应全关,排污时全开时间不得超过0.5-1分钟,以防⽔循环被破坏。

b、保持炉⽔碱度,定期从汽包取⽔化验,若碱度低于4.5mol/l时,应补充加药。

c、煮炉后的恢复⼯作应尽量紧凑。

d、煮炉后打开汽包⼈孔门检查,汽包内壁应⽆油污,擦去附着物,⾦属表⾯应⽆锈斑,并应清除汽包积物。

e、煮炉⼯作结束后,按有关操作规程进⾏余热锅炉的开炉,注意锅炉升温速度不能过快。

f、煮炉的换⽔,应带压进⾏,并冲洗药液接触的疏⽔阀、放⽔阀等,检查排污阀等应⽆堵塞现象。

g、煮炉结束后,应交替持续上⽔和排污,直到⽔质达到运⾏⽔质标准。

h、锅炉煮炉曲线见下页。

QCF57/950-28-4.0余热锅炉煮炉曲线
(Mpa)
3.0
2.5
2.0
1.5
1.0
0.4 0102030405060(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