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高考化学总复习 10-3 酸碱中的滴定 胶体课件 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摇动锥形Biblioteka 。眼睛观察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6)终点判断:等到 滴入最后一滴反应液 ,指示剂变色, 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读取最后刻 度。 (7)计算:取两次或多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依 方程式求c待。
7.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 cHCl×V[HClaq] 值,根据c(NaOH)= ,计算待测NaOH溶液的 V[NaOHaq] 浓度c(NaOH)。
(2)洗(仪器洗涤) 正确洗法: 二管二洗——滴定管和移液管先用蒸馏水清洗多次,再用 待装液润洗几次。 一瓶一洗——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 错误洗法导致结果: ①滴定管仅用水洗,使标准液变稀,故消耗标准液体积一 定变大,V读变大,结果偏大。
②移液管仅用水洗,使待测液变稀,故所取待测液溶质物 质的量变少,V读变小,结果偏小。 ③锥形瓶用待测液洗过,则瓶内待测液的溶质物质的量偏 多,V读偏大,结果偏大。 ④第一次滴定完,锥形瓶内液体倒去后,尚未清洗,接着 第二次滴定,滴定结果如何,取决于上次滴定情况如何。
强碱→强酸
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回答下 列问题: (1)盛放待测盐酸的锥形瓶下方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到达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漏(液体溅漏) ①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液体溅出,则结果偏小。 ②终点已到,滴定管尖嘴处有液滴,则V读偏大,测定结 果偏大。 (4)泡(滴定管尖嘴有气泡) 正确操作应在滴定前把尖嘴处的气泡赶尽,最后也不能出 现气泡。如滴定开始有气泡,终止气泡消失,则结果偏大。若 先无气泡,后有气泡,则结果偏小。
6.操作步骤 (1)检查仪器:滴定管使用前,应首先 检查是否漏液 。 (2)润洗仪器:滴定管在加入酸、碱溶液之前,分别要用
所要盛装的酸、碱溶液 润洗2~3次。
(3)装液:分别将酸、碱反应液加入酸式滴定管、碱式滴 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2 mL~3 mL处。
(4)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 滴定管尖嘴部分 充满反应液 (如滴定管内部有气泡,应快速放 液赶出气泡),以免引起实验误差,并使液面处于某一刻度, 准确读数并记录初始刻度。 (5)中和滴定: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 右手 按顺时针
(3)有下列错误操作: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 经标准溶液润洗就注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②用酸式滴定管取 用待测酸液前,尖嘴部分有气泡,取用过程中气泡消失;③滴 定前,读碱液体积时视线低于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滴定后读 出碱液体积时,视线高于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④锥形瓶用待 测酸液润洗两次。
哪些错误操作会使盐酸浓度的测定值偏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些错误操作会使盐酸浓度的测定值偏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甲基橙代替酚酞作指示剂,此时所得盐酸浓度 的测定值比用酚酞作指示剂测出的偏大还是偏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色(指示剂变色控制与选择) 滴定时,眼睛应紧盯着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指示剂 变色后应半分钟内不复原。如变色后立即复原,则结果偏小。 另外,同一种滴定,选择的指示剂不同,测定结果不同。
3.指示剂的选择
指示剂 强酸→强碱 酚酞 甲基橙 酚酞 甲基橙 变色情况 红→无色 黄色→橙色 无色→粉红 红色→黄色
(对应学生用书P96) 一、酸碱中和滴定 1.概念 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 碱(或酸)的方法。 2.实质
H++OH-===H2O。
3.原理 达到滴定终点时,参加反应的酸、碱的物质的量等于化学 计量数之比(或酸电离出的总H+物质的量等于碱电离出的总 OH-的物质的量)。
第三节 酸碱中和滴定 胶体
(对应学生用书P96)
热点提示 1.以选择题或实验题形式考查酸 1.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 碱中和滴定的操作及误差分析。 的原理。 2.常见分散系的比较与判断,过 2.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 滤及渗析操作的考查。 要性质和应用。 3.胶体的性质、制取及利用胶体 3.初步了解生活用水净化 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 的基本原理。 象的考查。 考纲预览
举例
NaCl溶 液
Fe(OH)3 油水、石灰乳 胶体
三、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丁达尔现象:用于区分胶体与溶液。 2.电泳: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工业上静电 除尘。 3.聚沉:三角洲的形成;明矾净水。
②盐析与聚沉有什么样的区别?
提示:a.盐析:在某胶体中加入无机盐时,使分散质溶解 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该过程具有可逆性。 b.胶体聚沉:是由于破坏了胶粒的结构,从而使胶体聚 沉,例如:加入电解质、加热等。该过程是不可逆的。
二、三种常见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 子大小
分散质粒子
高分子或 单个小分子 多分子集 或离子 合体
巨大数目分子集 合体
分散系 外观 稳定性 性 质 能否透 过滤纸 能否透过 半透膜
溶液
胶体
浊液
均一透明
稳定 能 能
均一
较稳定 能 不能
不均一不透明
久置下沉(或分 层)即不稳定 不能 不能
(对应学生用书P97)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1.中和滴定的误差判断原则 c标 · V标·ν待 根据计算关系式:c待= ,判断溶液浓度误差的宗 V待·ν标 旨是待测溶液的浓度与消耗标准液的体积成正比。任何操作的 误差最终均可归结到对所用标准液的体积的影响。
2.引起误差的可能因素以及结果分析 (1)视(标准液读数)
①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是否一定呈中性?
提示:不一定,主要取决于生成的盐的组成;强酸、强碱 恰好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4.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1)准确测定 参加反应的酸、碱溶液的体积 。 (2)选取适当指示剂,准确判断 滴定终点
5.实验用品 (1)主要仪器:如图所示

(2)试剂:标准酸(或碱)溶液、待测碱(或酸)溶液、酸碱指 示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