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工程质量控制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顶管工程质量标准
(一)主控项目
1.工作坑应有足够的工作面。
2.工作坑支护牢靠,宜形成封闭式框架。
3.管道外壁与土体的孔隙必须进行注浆填充。
(二)普通项目
1。
接口必须严密平顺. 2.两根导轨应平顺、平行、等高、安装坚固,其纵坡与管道设计一致. 3.后背墙壁面与管道顶进方向应垂直. 4 。
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石子、砂浆、砖块、木块等杂物。
5 。
顶管工作坑、后靠背、导轨允许偏差见附表。
6.顶进管道允许偏差见附表。
顶管工作坑、后靠背、导轨允许偏差值
注: H 为后靠墙高度(mm ),L 为后靠墙长度(mm)。
顶管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项目
检查项目
工作坑每侧宽度、长度
垂直度 装配式后靠背
水平扭转度 内距
中心线 顶面高程
规定值或者允许偏差(mm )
建设部行标(CJJ3—90)
不小于设计 0.1%H 0 。
1%L - 左 3,右 3 +3,0
导轨
一、导轨的安装
导轨的作用是引导管子按设计的中心线和坡度顶入土中,保证管子在 将要顶入土中前的位置正确.导轨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无论导轨铺设在哪种基础上均要求稳固,顶进过程中不能产生位置改变。
②基底务必要求平整,满足设计高程要求.
③导轨材料必须直顺。
④导轨铺设需严格控制内距、中心线与高程,其纵坡要求与管道纵坡一致。
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两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其纵坡应与管道设计坡度一致; (2)导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为:轴线位置 3 ㎜;顶面高程 0-+3 ㎜;两轨内距 ±2 ㎜.
(3)安装后的导轨应坚固,不得在使用中产生位移,并应时常检查校核。
二、人工顶管顶进方法
开挖工具管迎面的土层时,不管是砂类土或者粘性土,都应自上而下 分层开挖。
如果为了方便而先挖下层土,特别是管道内径超过手工所及的 高度时,很可能给操作人员带来危(wei )险。
中线位移
DN <1500 ㎜
管内底高程
DN ≥1500㎜
相邻管间错口
对顶时管子错口 范围 点数
每节管
每节管
每节管
每一个接口
每一个接口
50
+30 —40 +40 —50 15%管壁厚, 且不大于 20
50
测量并查 阅测量记录
用水准仪 测量
用尺量
用尺量
1
1
1
1
1
采用手工挖土时,超挖可减小顶力.为了纠偏,也常需要超挖。
但管侧及管顶超挖过多,则可能引起土体坍塌范围扩大,增大地面沉降及增大顶力.对工具管前方的允许超挖量,应视具体情况确定.
在土层比较稳定的条件下,管顶以上的允许超挖量不得超过 1.5 ㎝,既可满足纠偏要求 ,又不致引起土体较大坍塌的危(wei)险 .为了控制管道的高程,管道下部 1350 范围内,在正常顶进情况下不得超挖。
在软土地层中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条件下不得超挖.
三、顶管纠偏
管道在顶进的过程中,由由于工具管迎面阻力分布不均 ,管壁周围摩擦力不均和千斤顶顶力的弱小偏心等都可能导致工具管前进的方向偏移或者旋转。
为了保证管道的施工质量 ,必须及时纠正,才干避免施工偏差超过允许值。
值得注意的是,顶进管道不只在顶管的两端应符合允许偏差标准,在全段都应掌握这个标准,避免在两端之间浮现较大的偏差。
顶进过程中的一条共同经验就是“勤顶、勤挖、勤测、勤纠"。
顶管作业中偏差的校正是保证顶进质量的有力措施 ,偏差是逐渐积累的,通过不断校正才行。
当偏差过大时,会使校正艰难,于是在顶进中发现偏差应当及时纠偏。
纠正工具管偏差的方法,有挖土校正法、顶木校正法、小千斤顶法、加垫钢板校正法和激光导向法。
这些不同的方法 ,可按具体情况个别采用或者联合使用。
① 挖土校正法
在管子偏向设计中心的一侧适当超挖 ,以使迎面阻力减小,而在对方
的一侧则不超挖或者留坎,使迎面阻力加大,形成力偶,让首节管子调向,逐渐固到设计位置。
高程检查结果如发现顶进管子“低头”时,则在管顶处向上多挖土,
管底处略挖出向上的斜坡;若管子顶进中发生“抬头 "时,则在管前端下
部稍多挖土 ,管顶少挖土,再行顶进即可得以校正。
此法合用于偏差为
10-30 ㎜时的校正。
②顶木校正法
当偏差大于 30 ㎜或者利用挖土校正法无效时,可用原木或者方木一根,一端顶在管子偏向的另一侧内管壁上,另一端支在垫有钢板或者木板的
管前土壤上,支架稳固后开动千斤顶,利用顶进时斜支管子所产生的分
力使管位得以校正。
③小千斤顶法
此法基本与顶木校正法相同,配合挖土校正法在超挖一侧管内壁支设
一个 5-15T 的小千斤顶,千斤顶底座上接一短顶木,利用千斤顶顶力使首节管子调向,然后在继续顶进中逐渐回到设计位置。
④加垫钢板校正法
当采用挖土校正法无效时,亦可在顶管终端与顶铁之间的适当位置垫
上一块相应厚度的楔形钢板,使顶管与顶铁之间形成一个角度,顶进时即可使顶管逐渐回到设计位置。
针对偏差产生的原因再采取纠正措施才是比较有效的。
纠偏时首先应掌握条件,无论纠正工具顶进的方向或者旋转 ,都应在
顶进中进行,不能在停顿时纠偏。
这是因为纠偏时必须对工具管施加力
矩,
使工具管产生转角,从而改变工具管前进的方向或者旋转,达到纠偏的目的. 纠偏时要在顶进中小角度逐渐纠偏,这对保证顶管质量和防止顶力陡增都 很重要。
四、顶管质量的监测
①水准仪测平面与高程位置
用水准仪测平面位置的方法是在待测管首端固定一个小十字架,在坑 内架设一台水准仪,使水准仪十字丝对准十字架,顶进时 ,若浮现十字架 与水准仪上的十字丝发生偏离,即表明管道中心线发生偏差。
用水准仪测高程位置的方法如下:在待测管首端固定一个小十字架, 在坑内架设一台水准仪,检测时,若十字架在管首端相对位置不变,其水 准仪高程必然固定不变 ,只要量出十字架交点偏离的垂直距离 ,即可读出 顶管顶进中的高程偏差。
五、顶管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见下表:
检验方法
测量并查阅测量记
录
用水准仪测量
用尺量
项目
中线位移
DN <1500
管内
㎜
底高
DN ≥1500 程
㎜
相邻管间错口
允许偏差/㎜
50
+30
-40 +40
-50
15%管壁厚,且 范围
每节管
每节管
每节管
每一个
接
点数
1
1
1
1
检验频率
口
每一个接
1 口
不大于 20
50
对顶时管子错口
用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