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1.对下列各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只麻雀的质量约3kg
B. 一个篮球的体积约为1m3
C. 中学生上一层楼做功约1800J
D. 电冰箱正常工作电流约5A
2.2019年4月15日京雄高铁采用铺轨机正式铺轨,此铺轨机
(如图)首次应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
铺轨
机与“北斗”定位系统间的信息传递靠的是()
A. 电磁波
B. 超声波
C. 次声波
D. 红外线
3.1月6日,新年第一场天文奇观--“日偏食”如约而至,如图是东营市民拍摄的日
偏食照片。
下列光现象与日偏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筷子“折断”
B. 小孔成像
C. 雨后彩虹
D. 水中倒影
4.“N95”型口罩(如图所示)对直径为0.075μm±0.020μm的
非油性颗粒(如粉尘、PM2.5、飞沫、微生物)具有95%以上
的过滤效率,它由三层构成:内层吸水层,中间过滤层,
外层疏水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
B. 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C. 中间过滤层通过工艺带上静电,可以增强对颗粒的吸附能力
D. 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5.如图是某学生在运动场上看到的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A. 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
作用
B. 张红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 张彦同学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的重
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李宁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不受重力的作用
6.某款售水机可通过刷卡(闭合“感应”开关)或投币(闭合“投币”开关)接通供水电
机取水;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自动闭合,提供照明。
下列简化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B.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C.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8.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
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m乙>m丙
B. 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丙<F乙
C. 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D. 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9.2019年4月15日巴黎时间(北京时间4月16日0时50分),巴黎圣母院失火。
起
火原因初步结果是意外,有报道称,和最近的翻修工程有关。
对于我们普通民众来说,我们自住的小窝,每年定期养护,和排查安全隐患,是必不可少的。
其中电线路的排查不可少。
安全用电知识的普及势在必行,下列关于安全用电,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家里或公共场合,使用尽可能细的导线,增大电阻减小电流,从而保证电路安
全
B. 为节约成本,功率较大的电器可以不用三孔插座
C. 为了电路安全,电路中一定要安装保险丝,且与火线串联
D. 电线着火时,应该立刻拿湿毛巾覆盖在着火的位置
10.我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如图所示,电
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
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即可受到强大的推力,下列实验中与电磁弹射器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A. B.
C. D.
1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b端移动到a
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象如图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源电压为 4V
B. 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为2.4W
C. R1电功率的最小值为0.4W
D. R2的最大阻值为10Ω
12.今年春节,疫情发生后,滨海支援湖北医疗队迎难逆行。
2月9日,10名医护人员
奔赴湖北开展医疗救治,他们在那里战斗了38天,圆满结束了全部医疗工作。
凯旋之刻,警车护卫匀速前行,现场人们听到车辆的鸣笛声是经______传播而来,以编队中某一辆警车为参照物,其他警车是______(运动/静止)的。
13.如图所示,岸边的渔民看到水中的“鱼”,实际上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鱼的像;
有经验的渔民知道,用鱼叉插鱼时要朝着所看到的“鱼”更______(选填“深”或“浅”)一些的位置插去,才能插到鱼。
14.为了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交叉感染,全国首个测温5G
警用巡逻机器人在广州黄埔诞生。
这款测温5G警用巡逻
机器人有5个高清摄像头,可实现全景无死角巡逻。
机器
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它的成像原理和我
们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15.在微观尺度下,科学家拍下了超亮的χ射线将液体瞬间
打得“灰飞烟灭”的情景。
如图所示,此过程液体吸收
χ射线的能量,内能______,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16.在如图所示的是安装在吴优同学家里的电能表,若安装时
此表示数为零,则到现在为止用电器已消耗了______kW⋅
ℎ的电能,若测得转盘在6min内转了30r,则所接用电器
的总功率为______W。
17.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木桌上,电磁铁右端
固定并与条形磁铁在同一水平面上。
闭合开关S,当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右移动时,条形磁铁仍
保持静止,此时电磁铁的左端为______极,条形磁
铁受到的摩擦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方向水平______。
(选填“向左”或“向右”)
18.在春节晚会上,杂技《绽放》惊艳了广大观众。
如图所示,
两位演员在电动升降台上做着各种高难度动作,在升降台
匀速上升过程中,演员的动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若两位演员的总质量为106kg,升降台在5s升起2m,则两位演员的重力势能增大______J,升降台对两位演员做功的功率是______W(g取10N/kg)。
19.大众网⋅海报新闻3月13日讯:今年2月份,山东港口东
营港创造了个“奇迹”,单月吞吐量超过去半年!防疫复
工两不误!如图所示,其中一艘轮船驶从大海驶入长江,
这艘船所受浮力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在港口卸下8×106kg的货物后,轮船所受的浮力改变了______N,轮船的“排水量”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2V,闭合开关S后,当滑
片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电源电压为______V,则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Ω。
21.在疫情期间,小明需要上网课,由于他近视,要戴近视
眼镜,发现他的眼镜形状像个凹透镜,刚好他做到了一
道关于凹透镜的题,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凹透镜折射
后,射到与凹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平面镜上,请画出:①射
向凹透镜的入射光线;②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
22.如图所示,杠杆的N端挂一重物,在M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动
力使杠杆平衡。
试画出这个最小的动力F1、动力臂L1和杠杆
受到的阻力F2。
23.在图中,开关闭合后磁感线的形状如图所示,请标出磁铁A的磁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24.声控开关在静音时处于断开状态,在接收到一定响度的声音时会自动闭合一段时间;
某地下通道两端的入口处各装有一个声控开关来控制同一盏电灯,为确保行人不管从哪端进入,电灯都能接通电源发光;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卡上按题意要求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5.下列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一些测量仪器的使用,其中读数正确的一组是______。
A.3min38.3s,−7℃,6041Ω
B.3min8.3s,−7℃,6041KΩ
C.3min38.3s,−6℃,6041Ω
26.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安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
图所示的甲、乙、两三个实验。
(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______运动。
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______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小安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实验的基
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表中数据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种做法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次数木块大小接触面积S/cm2摩擦力f/N
1整块150 1.5
2三分之二块100 1.0
3三分之一块500.6
(4)小安在实验中发现要保持木块匀速运动很困难,改用如图丁所示装置,在用力
将木板向左拉出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______(选填“A”或“B”)的示数反映了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7.小明做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后想:灯泡从通电到正常发光是否需要时间?如
果需要时间,则这段时间内灯泡实际电功率是怎样变化的?为研究这两个问题,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相机的高速连拍功能拍摄了灯泡点亮的过程(图1),并同时用电流传感器测得通过灯炮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状况如图2,实验过程保持灯泡两端的电压220V恒定不变。
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2可知,刚通电瞬间,流过灯泡的电流______ (填“最大”或“最小”),
正常发光时,流过灯泡的电流是______ 。
你认为造成二者电流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 。
(2)灯泡从通电到正常发光需要的时间是______ s。
灯泡从通电到正常发光的过程中,
灯泡的实际功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
你的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
(3)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 W。
28.小李和小兰五一节假期游玩时捡到了一些鹅卵石,他们想知道这些鹅卵石的密度,
便各自选取了一块鹅卵石,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李利用天平和量筒等实验器材进行了实验: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
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旋动,使天平横梁平衡;
②将鹅卵石放在天平左盘中,横梁恢复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
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g;
③用细线拴好鹅卵石,把它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乙所
示,则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kg/m3。
(2)小兰利用杠杆制成了一根杆秤。
她取来一块质量为60g的鹅卵石,将它挂在A
处,且浸没于水中,在B处挂上1个50g钩码,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如图丙所示。
测得OA=50cm,OB=40cm,则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g/cm3。
29.将一盛有水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4×10−3m2,容器的质量忽
略不计,容器中水的重力G水=3N,水面距容器底的距离ℎ=0.06m,如图甲所示。
现将一金属圆柱体A用细线吊着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容器中的水未溢出,A未碰触容器底和容器壁,如图乙所示。
已知A的重力G A=0.6N,体积V A=2×10−5m3,g=10N/kg。
求:
(1)A未浸入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A未浸入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A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
(4)A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它受到细线的拉力大小。
30.如图所示,工人分别沿着AB、AC两个斜面,把重900N的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
到高ℎ=2m的斜面顶端,斜面AB长s1=3m,斜面AC长s2=4m,不计空气阻力,请解答下列问题:
(1)如果斜面AB是光滑的,则工人沿斜面AB所用的拉力为多少?
(2)如果斜面AC是粗糙的,工人沿斜面AC所用的拉力为500N,则斜面的机械效
率是多少?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多大?
31.如图甲是文文同学家新买的一台冷暖空调扇,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R1、R2
均为发热电阻,R1的阻值为110Ω,M是电动机。
开关S1闭合后,当S2接1、2时吹
冷风;当S2接2、3时吹温风;当S2接3、4时吹热风,此时空调扇的总功率为1100W.已知:电源电压为220V,c冰=2.1×103J/(kg⋅℃)。
求:
(1)吹冷风时,在空调扇内加入冰袋会使吹出的风温度变低,若冰袋内冰的质量为lkg,温度从−16℃升高到−6℃时,冰从周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吹冷风时,电动机正常工作1h消耗的电能为0.11kW⋅ℎ,此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
(3)吹热风时,R2的电阻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一只麻雀的质量与此差不多,约50g=0.05kg,故A不符合实际;
B、一个篮球的体积约10dm3=0.01m3,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体重为600N,每层楼高3m,登上一层楼做功W=Gℎ=600N×3m=1800J,故C符合实际;
D、家用电冰箱的额定功率在220W左右,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I=P
U =220W
220V
=1A,故
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2.【答案】A
【解析】解: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的,所以铺轨机与“北斗”定位系统间的信息传递靠的是电磁波,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卫星通信是以电磁波为载体传递信息的。
本题考查电磁波的相关知识,是一道基础题。
3.【答案】B
【解析】解:
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A、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是由于来自筷子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像比物体的位置高,属于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B符合题意;
C、雨后彩虹是光色散现象,实质上是光折射现象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4.【答案】C
【解析】解:
A.分子很小,直接用肉眼看不到,飞沫是肉眼可以看到的;所以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
B.由分子热运动可知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口罩材料分子之间也有空隙,故B错误;
C.中间过滤层通过工艺带上静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可以增强对颗粒的吸附能力,故C正确;
D、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分子,吸收作用体现的是分子间存在引力,而不是斥力,故D错误;
故选:C。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直接用肉眼看不到;飞沫是肉眼可以看到的,不是分子;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4)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结合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基础题。
5.【答案】A
【解析】解:
A、根据伽俐略的斜面实验可以知道,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的缘故,所以A正确;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不能用“受惯性作用”这样的词语表达,所以B错;
C、张彦同学静止不动,在这是因为他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单杠对他的拉力和他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
D、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在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D错。
故选:A。
要能够正确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并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题中学生易出错的地方是关于惯性的知识,必须明确惯性是物体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特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惯性大小是指改变物体原来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不是数量的大小。
6.【答案】B
【解析】解:
由题知,售水机既可以通过刷卡闭合“感应开关”,也可以通过投币闭合“投币开关”,来接通供水电机取水,这说明刷卡和投币互不影响,故感应开关和投币开关应是并联的,然后与电动机串联;
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自动闭合,接通灯泡提供照明,这说明灯泡能独立工作,故灯泡与电动机是并联的;结合图示可知,只有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题意可知,刷卡和投币都可以使电动机工作;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灯。
(1)开关控制用电器时开关和用电器是串联的,用电器和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
(2)根据实际需要学会设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7.【答案】C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由I=U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BD错误;
由U=IR可知,R两端的电压变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A错误、C正确。
故选:C。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甲球下沉至容器底部,乙球漂浮,丙球悬浮,所以甲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乙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丙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因此三个小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甲>ρ丙>ρ乙,根据m=ρV可知: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m丙>m乙.故A
错误。
B、由于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体积相同,则根据图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关系:V甲排=V球,
V
乙排<V
球
,V丙排=V球,所以V甲排=V丙排>V乙排,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F甲=F丙>
F
乙
,故B错。
C、因为三个相同烧杯中都装满水,放入球后烧杯中液面高度不变,根据p=ρgℎ可知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p丙;故C错误。
D、三个相同烧杯中都装满水,里面的水的重力G水相等,由于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总重力,则放入物体后对桌面的压力变化为:F=G容器+G水+G球−G排和
G 排=F
浮
,据此可得:
F′
甲=G
容器
+G
水
+G
甲
−G
排甲
=G
容器
+G
水
+G
甲
−F
甲
;
F′
乙=G
容器
+G
水
+G
乙
−G
排乙
=G
容器
+G
水
+G
乙
−F
乙
;
F′
丙=G
容器
+G
水
+G
丙
−G
排丙
=G
容器
+G
水
+G
丙
−F
丙
;
由于甲球下沉至容器底部,乙球漂浮,丙球悬浮,则G甲>F甲;G乙=F乙;G丙=F丙;所以F′甲>F′乙=F′丙;
由于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p=F
S
可得:
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的关系是p′甲>p′乙=p′丙;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本题中解题的关键是由物体在水中所处的状态判断其密度和浮力大小的关系、知道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总重力。
9.【答案】C
【解析】解:
A、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家庭电路或公共场合中的导线应给选取粗细合适、电阻率较小的铜导线,故A错误;
B、功率较大的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当用电器漏电时,会使外壳带电,若接上地线,在漏电时电流会通过地线流入大地,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故B错误;
C、家庭电路中一定要安装保险丝,且接在火线上,在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源,保护电路,故C正确;
D、湿毛巾是导体,拿湿毛巾覆盖在着火的位置,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D错误。
故选:C。
(1)家庭电路中一般选择粗细合适、电阻率较小的铜导线;
(2)三孔插座中多出的一个孔是用来接地线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触电;
(3)保险丝是采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在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源;
(4)湿物体是导体,接触带电体容易发生触电。
本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原则,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
10.【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即可受到强大的推力,由此可知其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
A、图中是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与电磁弹射器工作原理不一致,故A错误;
B、图中有电源,通电导体棒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即与电磁弹射器工作原理相同,故B正确;
C、图中没有电源,是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感应电流,是发电机的原理,故C错误;
D、图中没有电源,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为电磁感应实验,故D错误。
故选:B。
电磁弹射器是利用了磁场对通电导体产生力的作用。
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分析解答。
对于电磁学中的电流磁效应、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电磁感应等实验要注意区分,属常见题型。
11.【答案】C
【解析】解:
由图甲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片于a端时,其接入电路电阻为0,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最大电流I1= 0.6A,
由I=U
R
可得,电源的电压:U=I1R1=0.6A×R1-------①
当滑片于b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最小电流I2=0.2A,U2=4V,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U2I
2=4V
0.2A
=20Ω,故D错误;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的电压:U=I2R1+U2=0.2A×R1+4V------②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由①②可得:0.6A×R1=0.2A×R1+4V,解得:R1=10Ω,
电源的电压:U=0.6A×R1=0.6A×10Ω=6V,故A错误;
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P1=UI1=6V×0.6A=3.6W,故B错误。
R1消耗的最小功率:
P R1=I22R1=(0.2A)2×10Ω=0.4W,故C正确。
故选:C。
由图甲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大,由图象读出电流和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得出等式即可求出R1的阻值,进一步求出电源的电压,利用电功率公式求出电路消耗的最大和R1最小功率。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12.【答案】空气静止
【解析】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现场人们听到车辆的鸣笛声是经空气传播而来的;编队中的警车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以编队中某一辆警车为参照物,其他警车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空气;静止。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此题主要考查了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这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二是声音传播的条件,必须要有介质才行。
13.【答案】折射;深
【解析】解:渔民叉鱼时,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于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我们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渔民叉鱼时要朝着所看到的“鱼”更深一些的位置插去,才能插到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