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花生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落花生》内容:主要讲了我们种花生、收花生。

然后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

在过收获节的时候,父亲和我们边吃边谈论花生的好处,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一、《落花生》主要内容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次家庭活动和从中受到的教育。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过程,着重写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议花生”的情景。

1.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在母亲的提议下我们种花生、收花生;
2.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3.第三部分(3—15)写过花生收获节时一家人一起尝花生、议花生,详写了父亲和我们的对话,父亲对于花生的赞扬,使我们对普普通通的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二、《落花生》赏析
《落花生》的行文的特点是简沽明快,它没有拖泥带水的絮絮叼叼,没有天高地远的高谈阔论,也没有晦涩费猜的玄机妙语,更无刮古搜今,广引博征的自我炫耀和卖弄。

然而它在家人的闲谈中流露出的一种朴素的思想,却可以使人们站得更高,望得更远,引起遐想和深思。

《落花生》为文短小,平易、浅显、清淡、质朴,由此达到了美的极致。

它之所以能够长期流传,脍炙人口,除了这种极致的美之外,更由于它以意取胜,具有超越时空的象征意蕴。

它的象征和暗示,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唤起那种朴实无华而又优美崇高的思想情感,使人们能倍受其熏陶,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表达主旨
1.《落花生》散文,从一粒花生映照出人生。

许地山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独特理解是他作品中最动人的亮点。

文章的主旨是散文中的“我”领悟并揭示出来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花生深埋土中不为人所识,花生以自己的“牺牲”而使自己“有用”。

2.《落花生》平易、浅显、简洁,一望而知其寓意,但它并不浅薄。

它那平易的话语,讲的是人人都懂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毫无故弄玄虚,自作高深
莫测之态。

有的只是谆谆的教诲,切实的希望。

然而就是这平易浅显的常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悟出它的真谛,并付诸自己行动。

四、重点句子赏析
1.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赏析:这是父亲对花生的第一次议论。

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的美丽,但它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2.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赏析: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受到的感悟。

作者当时虽然年纪还小,但从父亲对花生的评议中,也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

五、作者介绍
许地山(1893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落花生。

出生于中国台湾,籍贯广东揭阳。

毕业于燕京大学,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文学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

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