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练习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阅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A. 欧洲、亚洲、南美洲、非洲
B. 北美洲、欧洲、南美洲、非洲
C. 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
D. 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2)四地所在的大洲中,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高四周低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D
(2)A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大洲的经纬度位置,结合相关地图解答即可。

据图中的经纬度可得,甲位于亚洲,乙位于非洲,丙位于欧洲,丁位于大洋洲。

故ABC错误,D正确。

(2)本题考查各大洲的地形特征,难度较难。

依据经纬度的范围,可判定图中甲地位于亚洲,乙地位于非洲,丙地位于欧洲,丁地位于大洋洲。

甲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势中部高,四周低,A正确;乙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地,B错误;丙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低,南部和北部高,C错误;丁大洋洲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大分水岭,地势中部低,东部和西部高,D错误。

故答案为:(1)D;(2)A;
【点评】考查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北半球主要分布有欧洲、亚洲、北美洲,其中北美洲和欧洲全部在北半球,南半球主要是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东半球主要是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主要是美洲。

被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2.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的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所表示的大洲分界线是()
A. 土耳其海峡
B. 白令海峡
C. 直布罗陀海峡
D. 马六甲海峡
(2)关于图中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②工业布局临近原料产地
③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分布在西南沿海
④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如图所示月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
B. 澳大利亚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
C. 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
D.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快时期
【答案】(1)B
(2)D
(3)A
【解析】【分析】(1)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读图可知,图中甲是白令海峡;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故选B。

(2)读图可知,图中乙国是俄罗斯。

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重要的工业中心。

在乌拉尔一带,建有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的乌拉尔工业区;在西伯利亚地区,则以石油、机械、森林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

主要燃料基地有西西伯利亚(秋明)油田、伏尔加-乌拉尔油气田、库兹巴斯煤田;可见俄罗斯工业分布接近原料产地,便于发展工业;该国被称为“世界加油站”,根据题意,故选D。

(3)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白令海峡附近,图中-10°等温线在海洋上向北弯曲,表明海洋上气温高于陆地上气温,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此时亚欧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出,故A正确;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南半球,此时处于夏季,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故B错误,悉尼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此时正值多雨季节;故C错误;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黄土高原地区处于冬季,夏季在暴雨的冲刷下,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快时期;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点评】(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分界线:麦哲伦海峡;欧洲、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

(2)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

形成了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四个大型工业区。

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煤、铁资源丰富,乌拉尔工业区以石油、钢铁、机械工业为主。

但俄罗斯轻工业不够发达,许多轻工业品需要进口。

(3)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

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冬季,海洋气温要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温,等温线在海洋上向高纬凸出,在陆地上向低纬凸出。

3.世界大陆可分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等六块大陆。

下图是“各大陆面积和平均高度的关系图”,图中序号表示另外四块大陆,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面积最小的澳大利亚大陆
B. ②大陆全部位于温带
C. ③是被称为“高原大陆”的非洲大陆
D. ④大陆全位于北半球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由图可知,图中所示各大陆的平均高度和面积大小,①是面积最小的澳大利亚大陆;②大陆是南美洲大陆,大部分位于热带;③是北美洲大陆,④大陆是有“高原大陆”称号的非洲大陆,跨了南北半球,故选A。

【点评】大陆是指面积大于格陵兰岛的陆地,与岛屿相对且有别于“洲”。

地球上共有6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美大陆、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最炎热带的大陆;南极大陆位于地球的最南端,纬度位置最高,气候酷寒,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

4.下图为“东半球海陆轮廓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三大洲中面积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 a-b-c
B. a-c-b
C. c-a-b
D. c-b-a
(2)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表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C. 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是以陆地为主【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a、b、c三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和非洲,从面积大小看,a表示的亚洲面积最大,其次是c表示的非洲,第三是b表示的欧洲,故选B。

(2)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地球表面“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任何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故选B。

【点评】(1)全球共划分成七个大洲。

它们恰似美丽的七巧板,相互组合,巧妙搭配,共同组建了地球上的陆地。

按其面积大小依次划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世界大洋水体相互连通,共有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

5.读东半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大洲的地理分界线是()
A. 白令海峡
B. 直布罗陀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苏伊士运河
(2)图中全部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乙是全部位于东半球的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两大洲的界线是位于非洲东北部的苏伊士运河,故选D。

(2)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是被海洋覆盖,海洋面积约有3.8万亿平方千米,其中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跨了东西两个半球,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故选C。

【点评】(1)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南极分界线:麦哲伦海峡;欧洲、北美分界线:丹麦海峡。

(2)世界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
界上最大最深的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是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印度洋是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6.2019年5月12日晚,“海希轮”号国际集装箱班轮顺利靠泊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国际集装箱码头。

该班轮流来往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沙特、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见下图),计划每周靠港1个班次。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班轮航线连接的大洲是()
A. 非洲和欧洲
B. 亚洲和非洲
C. 欧洲和亚洲
D. 亚洲和大洋洲
(2)甲地居民多信仰()
A. 伊斯兰教
B. 基督教
C. 印度教
D. 佛教【答案】(1)B
(2)A
【解析】【分析】(1)根据图可知该航线经过太平洋,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通过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到达地中海,而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2)根据图可知甲地为阿拉伯半岛,该地居民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1)B;(2)A;
【点评】(1)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为7:3,大陆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无论怎样平均划分两个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洲。

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占世界大洋面积的一般左右,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洋。

(2)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基本经典是《圣经》。

伊斯兰教遍布亚、非两个大洲,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印度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

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

7.据英国《卫报》报道,2016年发生的7.8级凯库拉大地震,不仅使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了8米,而且把新西兰的南岛、北岛拉近了5米,研究人员称,南岛向北移的趋势还将持续数年。

读图,回答问题。

(1)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
A. 人类活动
B. 海平面上升
C. 地壳运动
D. 地球自转(2)图中序号①、②代表的板块分别为()
A.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C. 澳大利亚板块、太平洋板块
D. 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读图可知,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

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

故答案为:C。

(2)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从图中看出,A是印度洋板块,B是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故答案为:B。

【点评】(1)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

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8.2018年,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19次,最大地震是8月19日在斐济群岛地区发
生的8.1级地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震集中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B. 现在科技水平下,地震已能够精准预测
C. 地震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
D. 地震发生时,要迅速乘坐电梯逃生
(2)据图可知,斐济群岛所处大洲和濒临的大洋是()
A. 亚洲太平洋
B. 大洋洲印度洋
C. 亚洲印度洋
D. 大洋洲太平洋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地震集中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故A正确;现在科技水平虽然很高,但地震也不能够精准预测,只能是大概的预测,故B错;地震和火山是地球的(内力作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壳的运动有关,故C错;地震时应不要惊慌,冷静面对更不能乘坐电梯逃生,故D 错;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2)读图可知,斐济群岛所处大洲是大洋洲,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

ABC不符合题意,D 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当地震发生时,要学会自救。

首先要迅速撤到空旷地;如果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则要迅速进入到厕所、厨房或墙角位置,或马上找支撑物躲避,如桌子、床等,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保持体力,冷静等待救援。

切不可冒然行动,给自己或家人造成损失。

9.阿尔卑斯山曾经是古地中海的部分。

关干阿尔卑斯山成因推论正确的是()
A.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拉伸张裂
B.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拉伸张裂
C.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D.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阿尔卑斯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故答案为:C
【点评】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10.读下列两幅地图,判断关于地球海陆分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B.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C. 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
D. 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特点的说法,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西半球和南半球,南极周围是陆地.
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为7:3,大陆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无论怎样平均划分两个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1.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河流属于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是()
A.叶尼塞河
B.亚马孙河
C.伏尔加河
D.乌拉尔河
(2)图中字母a所在的半岛夏季盛行()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3)图中字母b所在的大洲是()
A.欧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答案】(1)D
(2)A
(3)B
【解析】【分析】(1)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读图可知,a是中南半岛,中南半岛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3)读图可知,b所在的大洲是非洲。

【点评】(1)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
相望。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分为旱季和雨季。

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

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3)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

大陆东至哈丰角,南至厄加勒斯角,西至佛得角,北部至吉兰角。

面积约302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1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A. 马六甲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土耳其海峡
D. 直布罗陀海峡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与太平洋,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与大西洋。

故答案为:B
【点评】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峡;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南极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13.瑞士的Toblerone巧克力设计灵感来自阿尔卑斯角峰,以其新颖的造型和绝佳的口感,是很多“吃货们”的最爱.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阿尔卑斯角峰的形成是哪种大自然力量作用下的产物()
A. 流水
B. 冰川
C. 风力
D. 海浪(2)生产巧克力的主要原料是可可,它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Toblerone巧克力生产厂家所需要的可可豆最有可能来自()
A. 欧洲
B. 亚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欧洲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欧洲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有阿尔卑斯山脉挺拔的峰峦、东欧平原上波状起伏的丘陵、挪威沿海幽深曲折的峡湾、芬兰成千上万个湖泊等;多瑙河不是冰川作用形成的;B符合题意。

(2)题中欧洲和北美洲没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少,南美洲热带气候分布广,适合种植大面积热带经济作物,可可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上游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10°以内较狭窄地带;主产国为加纳、巴西、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厄瓜多尔、多米尼加和马来西亚。

故D 符合题意。

【点评】(1)欧洲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多半岛、岛屿、海湾和内海。

本区冰川作用显著,受冰川侵蚀作用海岸线十分曲折。

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貌。

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貌。

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

(2)亚洲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是面积最大的大洲,跨热带、温带、寒带;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跨温带和寒带;非洲位于南北半球和东半球,大部分属于热带、温带;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和南半球,是面积最小的大洲,跨热带、温带;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和北半球,跨热带、温带、寒带;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跨热带、温带、寒带;南极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半球,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属于寒带。

14.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
A. 麦哲伦
B. 魏格纳
C. 哥伦布
D. 牛顿【答案】 B
【解析】【分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B符合题意。

【点评】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

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

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15.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B.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 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D. 东半球的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
【答案】 A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A符合题意。

【点评】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

无论我们怎么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海洋彼此相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部分。

16.下图中的甲、乙两国,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都是中部低、四周高
B. 甲、乙两国的居民都以白色人种为主
C. 甲国气候凉爽,乙国气候湿热
D. 都处于板块交界附近,多地震
【答案】 C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甲国水系呈放射状且西部河流流入海洋,说明该国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A错误;根据经纬度可知乙国位于非洲,居民以黑色人种为主,故B错误;根据经纬度可知甲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安第斯山行山间高原,虽纬度低,但海拔高,气候凉爽,乙国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故C正确;乙国不在板块的交界处附近,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即赤道附近地区,该地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强烈的上升气流,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

主要分布在非洲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以及南美亚马孙河流域。

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

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等地的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北非以及北美洲、大洋洲。

17.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几乎所有的地图在绘制时都需要对真实的地表做一定扭曲。

下侧“戴马克松地图”,能有效地控制绘制时产生的扭曲。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