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张的胸片和CT - 副本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较轻。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纵隔移位 根据气管和纵隔的位置来认识,正常时气管
位于胸腔中线或稍偏右,纵隔的1/5~2/1位于 中线之右侧。 下叶不张或上叶的慢性纤维性容积减少使 纵隔移位程度最大。 急性上叶不张使纵隔轻度移位。 中叶不张不产生纵隔移位。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代偿性过度充气 邻近肺叶的代偿性过度充气表现为血管分散,
示示和左 下为不上 叶肿张叶 有瘤也不 代所难张 偿致以: 行。区肺 过纵别癌 度隔,所 充向但致 气左血。 。移管即
位大使 ,分在 左支增 肺的强 密受 度压上 减,肿 低提瘤 ,
CT
右中叶不张
严重的中叶不张的体积小,致密影在 正位胸片上非常小,对肺门和支气管、 血管的影响也很小,可漏诊,但右心缘 常不清可提示诊断。
左上叶支气管癌阻塞了左上叶支气管,形成左上叶不张。
大叶不张
直接表现
叶间裂、肺血管和大支气管移位
是最可靠和最易认识的征象
但在主支气管阻塞导致的全肺不张
中是个例外。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 肺密度增加 不张叶内支气管扩张和空气支气管征 膈肌抬高 纵隔移位 代偿性过度充气 肺门移位 胸壁向内移动
再进一步发展时,肺尖部全由过度充气的 下叶背段占据,而使致密影的上缘模糊,内缘 清晰;上纵隔缘和左膈影再现。
左上叶不张
过度膨胀的左下叶使: 左肺门上移, 左下叶动脉外移, 左主支气管呈水平走行, 左下叶支气管垂直。
在后前位上,表现为自左肺门向外的模糊致密影,向上达肺尖, 下缘和外缘逐渐不清。
组织取代,肺容积不缩小,有时反而增大。
分类
1,阻塞性(吸收性)肺不张 2,压迫性或回缩性(被动性)肺不张 3,疤痕性肺不张/支气管扩张 4,粘连性肺不张
分类
1,阻塞性(吸收性)肺不张 在成人中支气管阻塞多由于支气管肿瘤或
粘液嵌塞所致。 少见的有吸入异物、炎症或外伤性支气管
阻塞、支气管结石、外源性压迫(肿大淋巴结、 主动脉瘤、增大的左心房)。 儿童中多为炎症渗出、哮喘或囊性纤维化 中的粘液栓、异物、外伤、异常血管对支气管 的压迫而致,肿瘤所致者极少见。
大叶不张 全肺不张 右上叶右中叶联合不张 右下叶右中叶联合不张 下叶不张和胸水的鉴别 圆形肺不张 盘状肺不张
影像表现
胸片常足以诊断大叶的不张,当有胸水或肺 病共存而诊断不清时CT有用。
MR价值有限,但在区别阻塞性或无阻塞性 肺 不张上有用。
胸片或CT可见阻塞处支气管气腔消失或变窄, 可直接见到阳性异物或钙化支气管结石,但即 使CT见到了引起阻塞的病变,并了解到它的大 小和位置,也要做支镜以明确病因。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肺密度增加、容积减少 是最重要的间接征象。 无气肺叶或肺段的容积减少的程度不仅决定
于支气管阻塞的程度,还取决于随后在肺泡内 的血液和水肿液的数量。 在肺周围部有不张,而中央部有肿块时, 叶间裂呈倒S征(Golden征)。 其他结构因容积减少而发生代偿性移位。
右上叶不张,呈倒S征,移位的水平裂局部突出,为肺癌。
下:中度不张,实变中 可见含液扩张的支气管。
左下叶不张内的液体支气管征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膈肌抬高 两侧下叶或左上叶不张,可使一侧膈肌抬高,
这在下叶不张中要比上叶不张多见。 右上叶不张对膈的影响轻微,而右中叶不张
对膈的影响不易认识。 下叶不张使膈的后部抬高。 中叶或舌叶不张使膈的前部抬高,但其程度
单位体积内的数量减少、肺密度减低。 在长期肺不张中,可出现明显的代偿性过度
充气,以致原来的纵隔或膈肌移位恢复原位。 肉芽肿移位征,代偿性过度充气可使附近的
钙化灶发生移位。
右下叶不张时钙化结核灶的移位。左,轻度时。右,严重的 不张时,代偿的上中叶使病灶移位。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肺门移位 肺门的位置常随胸内结构的再分布而
压迫性肺不张: 巨大的肺大泡压迫邻近的肺实质,导致 全气腔萎陷。
气胸所致回缩性肺不张
大量胸水所致回缩性肺不张
分类
3,疤痕性肺不张/支气管扩张 肺纤维化时肺组织破坏和弹性回缩力丧失,
可使肺容积减少。其表现随病因而异。 如:感染(最常见为肉芽肿)后,伴支气管
闭锁或扩张的纤维化。后者多位于下肺部:无 支气管腔内肿物、在不张的肺内有扩张和厚壁 的支气管、广泛胸膜增厚,肺容积减少比阻塞 性肺不张要严重。
侧位很可靠,水平裂和斜裂互相接近, 似一长弧形的楔。
可和斜裂叶间裂增厚、叶间积液混淆。 不张的下缘凹陷,积液则下凸。
分类
3,疤痕性肺不张 右中叶综合征 是疤痕性肺不张的特例,原先认为是
结核性肿大的淋巴结压迫中叶或舌叶的 结果,现在认为是吸收很慢的慢性炎症 的结果。病理上为有支扩、慢支、淋巴 样增生机化性肺炎的肺不张。
局灶性疤痕性肺不张:由于纤维化,肺间质数量增加,左 气腔完全消失,右侧者有不同程度的容积减少,大气道扩 大(支扩)。
过度膨胀的左下叶使:左肺门上移,左下叶动脉外移, 左主支气管呈水平走行,左下叶支气管垂直。
左上叶不张:不张初期,下叶背段过度充气,使斜裂的两侧 向腹侧移位,不张的后缘呈V字形,最后,紧贴纵隔,侧面 凹陷或外凸。
肺不张进一步发展时,因下叶背段取代了上叶后段的位置, 而使主动脉弓重新可见(Luftsichel征)。
左上叶不张,自左肺门向外的模糊致密影,向上达肺尖,下 缘和外缘逐渐不清。侧位:外侧的斜裂显示清楚,呈向前的 凹陷,大致和胸壁平行。
肺不张再进一步发展时,肺尖部全由过度充气的下叶背段 占据,而使致密影的上缘模糊,内缘清晰;上纵隔缘和左膈 影再现。
严重的左上叶不张。肺尖部全由过度充气的下叶背段占据, 而使致密影的上缘模糊,内缘清晰;上纵隔缘和左膈影再现。
侧位 斜裂前移。
左上叶不张
CT
与右上叶的表现相似,但不张的舌段可在CT 上确认。
无气的舌段位于隆突下方,呈狭窄的三角形 致密影,基底位于心脏和前胸壁,向下延伸至 膈。
左上叶不张。斜裂前移,纵隔左移。 左:尖后、前段 右:舌段。无气的舌段位于隆突下方,呈狭窄的三角形致密影, 基底位于心脏和前胸壁,向下延伸至膈。
分类
2,压迫性或回缩性(被动性)肺不张 胸腔内任何占位性改变可压迫肺(压迫性
肺不张);而回缩性(被动性)肺不张为胸膜 腔病变引起肺的回缩。 例如:巨大周围肺癌或肺大泡的边缘模糊 与压迫性肺不张有关;而气胸使邻近的肺回缩, 大量胸水包围肺叶使肺容积减少,压迫或回缩 的程度常不定。
压迫性(被动性)肺不张:周围气腔萎陷和无气,但气道 无阻塞。
右上叶不张:完全性,水平裂上移。
右上叶不张:不完全性,水平裂清楚上移。
右上叶不张
少见表现 1,不张肺围绕肿块似纵隔肿块,靠分
析其他胸内器官的代偿性移位来诊断。 2,“周围性不张”,在严重的上叶不
张中,肺和胸壁相紧贴,过度充气的下 叶在其内侧,可误为包裹性积液。多见 于小儿,也可见于成人。
普遍性疤痕性肺不张:肺间质显著增加,由于瘢痕使全部 气腔均匀的容积减少,大气道可扩大,但不如局灶性者明 显。
疤痕性肺不张:由支扩而致的右下叶不张,内有充气 扩张的支气管,
分类
4,粘连性肺不张 肺泡腔表面粘连在一起的结果。典型
的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透明膜 病),可能与肺表面物质缺乏、表面张 力失去活性有关。 表现为由弥漫性磨玻璃影逐渐发展为 内有支气管气像的融合影。
阻塞性肺不张:虽然支气管完全阻塞,但周围气腔 的容积仅为中度减少,水肿液或炎症渗出液阻止了 肺泡的完全萎陷。
阻塞性肺不张:时间长久后,液体吸收肺体积进一步 缩小
左上叶肺癌,阻塞左上叶支气管形成左上叶肺不张,箭指肿瘤。
左上叶癌而致的左上叶不 张。 上:严重不张,左上叶支气 管呈鼠尾状。 下:中度不张,实变肺内可 见含液支气管
全肺不张 右上叶和中叶联合不张 下叶和中叶联合不张 下叶不张和胸水的鉴别 支扩而致的大叶不张 圆形肺不张 盘状肺不张
右上叶不张
斜裂和水平裂都向上移位,使右上叶 形似一本半闭合的书。
同时叶间裂都向纵隔旋转,使右上叶 紧贴纵隔和肺尖。
肺容积越小,水平裂的凹陷越明显, 最后,使其和纵隔和胸尖平行,呈似胸 膜增厚或纵隔增大的表现。
肺不张X及CT诊断
定义
肺不张(atelectasis): 肺内空气减少,并有肺容积缩小。 这提示肺泡内的空气并未为液体或组织取代,
也暗示并不一定要在影像上有肺密度增加。 同义词:肺萎陷(collapes),肺容积减少
(loss of lung volume)。 肺实变为肺内空气减少,空气并为液体或
线状或带状影。常和胸膜面垂直,但不指向肺门。 由于通气不良导致的肺泡萎陷。因肺底部、后部的
气道细小,保持小气道和肺泡开放的功能最易受伤, 故肺底部、后部肺泡最易发生盘状肺萎陷。 见于麻醉后、胸疼、肺炎、肺水肿、肺栓塞、肿瘤、 腹部肿块等。 本身无重要临床意义,分布广泛者可引起低氧血症。
影像表现
粘连性肺不张:由于肺泡表面张力失去活性,气腔容积 减少,中央的气腔表面有水肿液(如在透明膜病中), 左气腔的支气管有阻塞,右侧者和中央小气道无阻塞。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透明膜病) 致密影内有支气管气征
病理见气腔广泛萎陷
分类
4,粘连性肺不张 最常见的代表为盘状肺不张(线状肺不张、
Fleischaner线)。 单发或多发、位于肺底部、宽几mm至1cm以上的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支气管扩张和液体、空气支气管征 液体或粘液支气管征:在阻塞病变远端常有
充满粘液、扩张的支气管,常只能在CT上见到, 表现为实变区内低密度分支状影,提示要寻找 近端有无阻塞性病变。 支气管充气征:也可在CT上见到,可能为 侧支空气引流或肿瘤坏死的结果。
左上叶不张 上:严重不张,左上叶 支气管呈鼠尾状。
右上叶不张,CT呈特征性的自肺门发出的楔状致密影,基底 部靠胸壁。
左上叶不张
不张的左上叶向上移位,并牵拉在其后方已 膨胀的左下叶。
在后前位上,表现为自左肺门向外的模糊 致密影,向上达肺尖,下缘和外缘逐渐不清。
轻度肺不张时,左心缘、上纵隔缘、膈肌 及心尖都不清楚。
肺不张进一步发展时,因下叶背段取代了 上叶后段的位置,而使主动脉弓重新可见 (Luftsichel征)。
发生移位。 在上叶不张中要比下叶不张多见。 在较慢性的肺不张中多见。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胸壁向内移动 受累侧胸壁向内移动,表现为肋骨间
隙变窄,仅见于严重的肺不张中。 胸片上不易认识。CT上因可作两侧胸
腔容积的比较,而较易认识。
影像表现
大叶不张:右上叶不张,左上叶不张,右中叶 不张,下叶不张
左上叶不张
侧位: 外侧的斜裂显示清楚,呈向前的凹陷,
大致和胸壁平行。严重不张时的斜裂可 紧贴胸壁,而使不张漏诊或误为前纵隔 病变。 当斜裂有旋转时,则斜裂不清。 严重不张时,可发生自右突入左的肺 疝,使升主动脉前缘和胸骨间距离增加。
左上叶不张:正位 纵隔旁致密 影,左肺动脉上移,肺周围血管 减少,肺容积减少不易认识。
右上叶不张
CT 紧贴纵隔和前胸壁的三角形软组织密度影。后缘为斜裂,外缘
为水平裂,从肺门向外放射,胸壁处宽。 如无肺内肿块,两裂同时内陷。 严重时似带状紧贴纵隔,可与纵隔病变相似。 右上叶支气管上提,使中间段支气管外移,右中叶支气管前移。 有时,过度充气的下叶背段向前、向内移位,最后, 呈扁平状紧贴纵隔。
右上叶不张
不张的右上叶呈楔状和肺门相连,其 根部因有血管和支气管的限制而向外膨 出。
中、下叶膨胀,使右下叶动脉向外、 上移位。
在侧位上,呈从肺门放射的楔状致密 影,右肺动脉主干上提,支气管前移。
典型的右上叶不张。右上叶紧贴纵隔和肺尖,侧位右肺门 上提,右膈顶可见三角形影为向上的下副裂。
少见表现 1,不张肺围绕肿块似纵隔肿块,靠分析其他胸内器官的
代偿性移位来诊断。
右上叶不张包绕肿块,似纵隔肿块,但右肺门上提,提示有 肺不张。
少见表现 2,“周围性不张”,在严重的上叶不张中,肺和胸壁相紧贴, 过度充气的下叶在其内侧,可误为包裹性积液。多见于小儿, 也可见于成人。
婴儿心脏手术后,不张的肺紧贴胸壁,过度充气 的下叶在其内侧。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纵隔移位 根据气管和纵隔的位置来认识,正常时气管
位于胸腔中线或稍偏右,纵隔的1/5~2/1位于 中线之右侧。 下叶不张或上叶的慢性纤维性容积减少使 纵隔移位程度最大。 急性上叶不张使纵隔轻度移位。 中叶不张不产生纵隔移位。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代偿性过度充气 邻近肺叶的代偿性过度充气表现为血管分散,
示示和左 下为不上 叶肿张叶 有瘤也不 代所难张 偿致以: 行。区肺 过纵别癌 度隔,所 充向但致 气左血。 。移管即
位大使 ,分在 左支增 肺的强 密受 度压上 减,肿 低提瘤 ,
CT
右中叶不张
严重的中叶不张的体积小,致密影在 正位胸片上非常小,对肺门和支气管、 血管的影响也很小,可漏诊,但右心缘 常不清可提示诊断。
左上叶支气管癌阻塞了左上叶支气管,形成左上叶不张。
大叶不张
直接表现
叶间裂、肺血管和大支气管移位
是最可靠和最易认识的征象
但在主支气管阻塞导致的全肺不张
中是个例外。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 肺密度增加 不张叶内支气管扩张和空气支气管征 膈肌抬高 纵隔移位 代偿性过度充气 肺门移位 胸壁向内移动
再进一步发展时,肺尖部全由过度充气的 下叶背段占据,而使致密影的上缘模糊,内缘 清晰;上纵隔缘和左膈影再现。
左上叶不张
过度膨胀的左下叶使: 左肺门上移, 左下叶动脉外移, 左主支气管呈水平走行, 左下叶支气管垂直。
在后前位上,表现为自左肺门向外的模糊致密影,向上达肺尖, 下缘和外缘逐渐不清。
组织取代,肺容积不缩小,有时反而增大。
分类
1,阻塞性(吸收性)肺不张 2,压迫性或回缩性(被动性)肺不张 3,疤痕性肺不张/支气管扩张 4,粘连性肺不张
分类
1,阻塞性(吸收性)肺不张 在成人中支气管阻塞多由于支气管肿瘤或
粘液嵌塞所致。 少见的有吸入异物、炎症或外伤性支气管
阻塞、支气管结石、外源性压迫(肿大淋巴结、 主动脉瘤、增大的左心房)。 儿童中多为炎症渗出、哮喘或囊性纤维化 中的粘液栓、异物、外伤、异常血管对支气管 的压迫而致,肿瘤所致者极少见。
大叶不张 全肺不张 右上叶右中叶联合不张 右下叶右中叶联合不张 下叶不张和胸水的鉴别 圆形肺不张 盘状肺不张
影像表现
胸片常足以诊断大叶的不张,当有胸水或肺 病共存而诊断不清时CT有用。
MR价值有限,但在区别阻塞性或无阻塞性 肺 不张上有用。
胸片或CT可见阻塞处支气管气腔消失或变窄, 可直接见到阳性异物或钙化支气管结石,但即 使CT见到了引起阻塞的病变,并了解到它的大 小和位置,也要做支镜以明确病因。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肺密度增加、容积减少 是最重要的间接征象。 无气肺叶或肺段的容积减少的程度不仅决定
于支气管阻塞的程度,还取决于随后在肺泡内 的血液和水肿液的数量。 在肺周围部有不张,而中央部有肿块时, 叶间裂呈倒S征(Golden征)。 其他结构因容积减少而发生代偿性移位。
右上叶不张,呈倒S征,移位的水平裂局部突出,为肺癌。
下:中度不张,实变中 可见含液扩张的支气管。
左下叶不张内的液体支气管征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膈肌抬高 两侧下叶或左上叶不张,可使一侧膈肌抬高,
这在下叶不张中要比上叶不张多见。 右上叶不张对膈的影响轻微,而右中叶不张
对膈的影响不易认识。 下叶不张使膈的后部抬高。 中叶或舌叶不张使膈的前部抬高,但其程度
单位体积内的数量减少、肺密度减低。 在长期肺不张中,可出现明显的代偿性过度
充气,以致原来的纵隔或膈肌移位恢复原位。 肉芽肿移位征,代偿性过度充气可使附近的
钙化灶发生移位。
右下叶不张时钙化结核灶的移位。左,轻度时。右,严重的 不张时,代偿的上中叶使病灶移位。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肺门移位 肺门的位置常随胸内结构的再分布而
压迫性肺不张: 巨大的肺大泡压迫邻近的肺实质,导致 全气腔萎陷。
气胸所致回缩性肺不张
大量胸水所致回缩性肺不张
分类
3,疤痕性肺不张/支气管扩张 肺纤维化时肺组织破坏和弹性回缩力丧失,
可使肺容积减少。其表现随病因而异。 如:感染(最常见为肉芽肿)后,伴支气管
闭锁或扩张的纤维化。后者多位于下肺部:无 支气管腔内肿物、在不张的肺内有扩张和厚壁 的支气管、广泛胸膜增厚,肺容积减少比阻塞 性肺不张要严重。
侧位很可靠,水平裂和斜裂互相接近, 似一长弧形的楔。
可和斜裂叶间裂增厚、叶间积液混淆。 不张的下缘凹陷,积液则下凸。
分类
3,疤痕性肺不张 右中叶综合征 是疤痕性肺不张的特例,原先认为是
结核性肿大的淋巴结压迫中叶或舌叶的 结果,现在认为是吸收很慢的慢性炎症 的结果。病理上为有支扩、慢支、淋巴 样增生机化性肺炎的肺不张。
局灶性疤痕性肺不张:由于纤维化,肺间质数量增加,左 气腔完全消失,右侧者有不同程度的容积减少,大气道扩 大(支扩)。
过度膨胀的左下叶使:左肺门上移,左下叶动脉外移, 左主支气管呈水平走行,左下叶支气管垂直。
左上叶不张:不张初期,下叶背段过度充气,使斜裂的两侧 向腹侧移位,不张的后缘呈V字形,最后,紧贴纵隔,侧面 凹陷或外凸。
肺不张进一步发展时,因下叶背段取代了上叶后段的位置, 而使主动脉弓重新可见(Luftsichel征)。
左上叶不张,自左肺门向外的模糊致密影,向上达肺尖,下 缘和外缘逐渐不清。侧位:外侧的斜裂显示清楚,呈向前的 凹陷,大致和胸壁平行。
肺不张再进一步发展时,肺尖部全由过度充气的下叶背段 占据,而使致密影的上缘模糊,内缘清晰;上纵隔缘和左膈 影再现。
严重的左上叶不张。肺尖部全由过度充气的下叶背段占据, 而使致密影的上缘模糊,内缘清晰;上纵隔缘和左膈影再现。
侧位 斜裂前移。
左上叶不张
CT
与右上叶的表现相似,但不张的舌段可在CT 上确认。
无气的舌段位于隆突下方,呈狭窄的三角形 致密影,基底位于心脏和前胸壁,向下延伸至 膈。
左上叶不张。斜裂前移,纵隔左移。 左:尖后、前段 右:舌段。无气的舌段位于隆突下方,呈狭窄的三角形致密影, 基底位于心脏和前胸壁,向下延伸至膈。
分类
2,压迫性或回缩性(被动性)肺不张 胸腔内任何占位性改变可压迫肺(压迫性
肺不张);而回缩性(被动性)肺不张为胸膜 腔病变引起肺的回缩。 例如:巨大周围肺癌或肺大泡的边缘模糊 与压迫性肺不张有关;而气胸使邻近的肺回缩, 大量胸水包围肺叶使肺容积减少,压迫或回缩 的程度常不定。
压迫性(被动性)肺不张:周围气腔萎陷和无气,但气道 无阻塞。
右上叶不张:完全性,水平裂上移。
右上叶不张:不完全性,水平裂清楚上移。
右上叶不张
少见表现 1,不张肺围绕肿块似纵隔肿块,靠分
析其他胸内器官的代偿性移位来诊断。 2,“周围性不张”,在严重的上叶不
张中,肺和胸壁相紧贴,过度充气的下 叶在其内侧,可误为包裹性积液。多见 于小儿,也可见于成人。
普遍性疤痕性肺不张:肺间质显著增加,由于瘢痕使全部 气腔均匀的容积减少,大气道可扩大,但不如局灶性者明 显。
疤痕性肺不张:由支扩而致的右下叶不张,内有充气 扩张的支气管,
分类
4,粘连性肺不张 肺泡腔表面粘连在一起的结果。典型
的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透明膜 病),可能与肺表面物质缺乏、表面张 力失去活性有关。 表现为由弥漫性磨玻璃影逐渐发展为 内有支气管气像的融合影。
阻塞性肺不张:虽然支气管完全阻塞,但周围气腔 的容积仅为中度减少,水肿液或炎症渗出液阻止了 肺泡的完全萎陷。
阻塞性肺不张:时间长久后,液体吸收肺体积进一步 缩小
左上叶肺癌,阻塞左上叶支气管形成左上叶肺不张,箭指肿瘤。
左上叶癌而致的左上叶不 张。 上:严重不张,左上叶支气 管呈鼠尾状。 下:中度不张,实变肺内可 见含液支气管
全肺不张 右上叶和中叶联合不张 下叶和中叶联合不张 下叶不张和胸水的鉴别 支扩而致的大叶不张 圆形肺不张 盘状肺不张
右上叶不张
斜裂和水平裂都向上移位,使右上叶 形似一本半闭合的书。
同时叶间裂都向纵隔旋转,使右上叶 紧贴纵隔和肺尖。
肺容积越小,水平裂的凹陷越明显, 最后,使其和纵隔和胸尖平行,呈似胸 膜增厚或纵隔增大的表现。
肺不张X及CT诊断
定义
肺不张(atelectasis): 肺内空气减少,并有肺容积缩小。 这提示肺泡内的空气并未为液体或组织取代,
也暗示并不一定要在影像上有肺密度增加。 同义词:肺萎陷(collapes),肺容积减少
(loss of lung volume)。 肺实变为肺内空气减少,空气并为液体或
线状或带状影。常和胸膜面垂直,但不指向肺门。 由于通气不良导致的肺泡萎陷。因肺底部、后部的
气道细小,保持小气道和肺泡开放的功能最易受伤, 故肺底部、后部肺泡最易发生盘状肺萎陷。 见于麻醉后、胸疼、肺炎、肺水肿、肺栓塞、肿瘤、 腹部肿块等。 本身无重要临床意义,分布广泛者可引起低氧血症。
影像表现
粘连性肺不张:由于肺泡表面张力失去活性,气腔容积 减少,中央的气腔表面有水肿液(如在透明膜病中), 左气腔的支气管有阻塞,右侧者和中央小气道无阻塞。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透明膜病) 致密影内有支气管气征
病理见气腔广泛萎陷
分类
4,粘连性肺不张 最常见的代表为盘状肺不张(线状肺不张、
Fleischaner线)。 单发或多发、位于肺底部、宽几mm至1cm以上的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支气管扩张和液体、空气支气管征 液体或粘液支气管征:在阻塞病变远端常有
充满粘液、扩张的支气管,常只能在CT上见到, 表现为实变区内低密度分支状影,提示要寻找 近端有无阻塞性病变。 支气管充气征:也可在CT上见到,可能为 侧支空气引流或肿瘤坏死的结果。
左上叶不张 上:严重不张,左上叶 支气管呈鼠尾状。
右上叶不张,CT呈特征性的自肺门发出的楔状致密影,基底 部靠胸壁。
左上叶不张
不张的左上叶向上移位,并牵拉在其后方已 膨胀的左下叶。
在后前位上,表现为自左肺门向外的模糊 致密影,向上达肺尖,下缘和外缘逐渐不清。
轻度肺不张时,左心缘、上纵隔缘、膈肌 及心尖都不清楚。
肺不张进一步发展时,因下叶背段取代了 上叶后段的位置,而使主动脉弓重新可见 (Luftsichel征)。
发生移位。 在上叶不张中要比下叶不张多见。 在较慢性的肺不张中多见。
大叶不张
间接表现:胸壁向内移动 受累侧胸壁向内移动,表现为肋骨间
隙变窄,仅见于严重的肺不张中。 胸片上不易认识。CT上因可作两侧胸
腔容积的比较,而较易认识。
影像表现
大叶不张:右上叶不张,左上叶不张,右中叶 不张,下叶不张
左上叶不张
侧位: 外侧的斜裂显示清楚,呈向前的凹陷,
大致和胸壁平行。严重不张时的斜裂可 紧贴胸壁,而使不张漏诊或误为前纵隔 病变。 当斜裂有旋转时,则斜裂不清。 严重不张时,可发生自右突入左的肺 疝,使升主动脉前缘和胸骨间距离增加。
左上叶不张:正位 纵隔旁致密 影,左肺动脉上移,肺周围血管 减少,肺容积减少不易认识。
右上叶不张
CT 紧贴纵隔和前胸壁的三角形软组织密度影。后缘为斜裂,外缘
为水平裂,从肺门向外放射,胸壁处宽。 如无肺内肿块,两裂同时内陷。 严重时似带状紧贴纵隔,可与纵隔病变相似。 右上叶支气管上提,使中间段支气管外移,右中叶支气管前移。 有时,过度充气的下叶背段向前、向内移位,最后, 呈扁平状紧贴纵隔。
右上叶不张
不张的右上叶呈楔状和肺门相连,其 根部因有血管和支气管的限制而向外膨 出。
中、下叶膨胀,使右下叶动脉向外、 上移位。
在侧位上,呈从肺门放射的楔状致密 影,右肺动脉主干上提,支气管前移。
典型的右上叶不张。右上叶紧贴纵隔和肺尖,侧位右肺门 上提,右膈顶可见三角形影为向上的下副裂。
少见表现 1,不张肺围绕肿块似纵隔肿块,靠分析其他胸内器官的
代偿性移位来诊断。
右上叶不张包绕肿块,似纵隔肿块,但右肺门上提,提示有 肺不张。
少见表现 2,“周围性不张”,在严重的上叶不张中,肺和胸壁相紧贴, 过度充气的下叶在其内侧,可误为包裹性积液。多见于小儿, 也可见于成人。
婴儿心脏手术后,不张的肺紧贴胸壁,过度充气 的下叶在其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