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闭罩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密闭罩的分类
局部密闭罩 局部产尘点进行密闭, 产尘设备及传动装置 留在罩外,便于观察 和检修。罩的容积小, 排风量少,经济性好。 适用于含尘气流速度 低,连续扬尘和瞬时 增压不大的扬尘点。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密闭罩的分类
整体密闭罩 产尘设备大部分或 全部密闭,只有传 动部分留在罩外, 适用于有振动或含 尘气流速度高的设 备。
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
局部排风罩的作用是捕集有害物,控制污染气 流的运动, 防止有害物向室内空气扩散。排风 罩控制有害物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排风罩的结构 参数,排风罩吸口的风流运动规律(包括风流 结构和风速分布)和排风量这三个因素。因此, 学习本章内容过程中,要抓住每一种排风罩的 这三个因素的分析计算方法和这三个因素之间 的相互关系。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4.4
外部吸气罩
• 外部吸气罩位于有害源附近, 依靠 罩口的抽吸作用将有害物吸入罩内。 对于生产操作影响小, 安装维护方 便, 但排风量大, 控制有害物效果 相对较差。主要用于因工艺或操作 条件的限制, 不能将污染源密闭的 场合。 • 外部吸气罩由于靠抽气作用控制, 因此, 罩口的速度分布如何将直接 影响控制效果。显然, 罩口的速度 大小和分布与罩的结构和排风量有 关, 对于特定结构的排风罩, 吸口 速度取决于排风量。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
学 习 基 本 要 求
• 1. 掌握局部排风罩的类型, 结构原理, 特点, 以及各排风罩的用途; • 2. 掌握各种排风罩的结构参数及排风量的计算 方法; • 3. 掌握排风罩吸气口风流的运动规律(风流结构 和风速分布及其分析方法)。
上一内容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 产尘设备,传动装 置全部密闭在小室 内,密闭小室容积 大,适用于多点产 尘、阵发性产尘、 含尘气流速度高和 设备检修频繁的场 合。缺点是占地面 积大,材料消耗多。
返回主目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排风口位置的确定
防尘密闭罩形成正压的主要因素有: 1、机械设备运动 密闭罩内的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高速运转时, 会带动周围空气一起运动,造成一次尘化气流。 高速气流与罩壁发生碰撞时,把自身的动压转 化为静压,使罩内压力升高。 2、物料运动 3、罩内外温度差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吸气罩排风量的计算——控制风速法
控制风速法原理: 就是使排风量在边缘控制点上形成能使有害物吸入罩内 的控制风速的方法。 这里的控制点就是有害物最难被吸入罩内的点。通常把 离排风罩最远的有害物的发散点称为控制点。 控制风速是指使有害物吸入罩内的最小风速。把控制点 这时具有的最小的气流速度称为控制风速。(控制点上 所产生的有效风速) 显然, 要确定排风量, 必须知道罩口的速度分布。
外泄。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柜式排风罩基本形式
上吸气式(用于热过程)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柜式排风罩基本形式
下吸气式(用于冷过程且有害物的密度较大)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柜式排风罩基本形式
上下吸气式(用于发热量不稳定的过程)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密闭罩排风量的计算
密闭罩排风量L=由物料或工艺设备带入罩内的空气量 L1+由孔口或不严密缝隙吸入的空气量L2 L = L1 + L2 ( m3/s) 式中 L——防尘密闭罩排风量, m3/s; L1 ——物料或工艺设备带入罩内的空气量, m3/s; L2 ——由孔口或不严密缝隙吸入的空气量, m3/s;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物料影响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密闭罩内物料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密闭罩内物料
物料温度 大于50~ 150度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密闭罩排风口位置设定应遵循的原则
1、排风口应设在罩内压力较高的部位,有利于消 除罩内正压。 2、当粉状物料下落时,产生飞溅的情况时,这种 高速气流无法用排风方法去抑止,正确的防止方法 是避免在飞溅区内有孔口前,速度已大大减弱。因 此在皮带运输机上排风口至卸料溜槽的距离至少应 保持300~500mm。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前面无障碍物排风罩——风量计算
四周无边圆形吸口 : L v0 F (10x 2 F )v x 四周有边圆形吸口 : L v0 F 0.75(10x 2 F )v x 台上侧吸罩: L v0 F (5 x 2 F )v x; (适用于x 2.4 F ) L 排风量;m 3 / s F 实际排风罩的吸口的面 积;m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4.4 外部吸气罩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4.4 外部吸气罩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吸气口的气流速度场
从吸气口强制吸走空气时,吸气口附近便形成 负压,周围的空气从四面八方流向吸风口,流速随 着与罩口距离的增加而急剧减小。这种流动称为汇 流。根据不同的空间形式和吸气罩形状,汇流可以 分为自由汇流和受限汇流,点汇流和线汇流。 外部吸气罩中空气的流动是一个汇流的作用。
• 通风柜是一种特殊的密闭罩,散发有害物的工艺
装置至于柜内,操作过程完全在柜内进行,一般
设有可以启闭的操作孔和观察孔。由于内部机械 设备扰动、化学反应、发热色设备的热气流以及 室内横向气流的干扰,有害物有可能逸出通风柜。 因此,通风柜必须抽风,使柜内形成负压。即在
其造成一定的吸入速度,就可防止罩内有害气体
工业通风电子教案—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第四章
§4.1 概述
§4.2 密闭罩
局部排风罩
§4.3 柜式排风罩
§4.4 外部吸气罩 §4.5 热源上部接受罩 §4.6 槽边排风罩 §4.7 吹吸式排风罩
§4.8 空气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柜式排风罩基本形式
送吸混合式(用于采暖或空调房间)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柜式排风罩排风量计算
排风量应满足孔口吸入风速达到控制风速的要求。 排风量L按下式计算: L = L1+ ν×F×β m3/s 式中 L1为柜内气体发生量(m3/s); ν为孔口控制风速(m/s); F为孔口及缝隙总面积(m2); β为安全系数, β=1.05~1.1。 工作孔上的吸入速度可在设计手册上查出。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前面有障碍物排风罩——风量计算
L KPHvx P 排风罩口敞开面的周长 ,m H 罩口至污染源的距离 ,m v x 控制点的控制风速 ,m/ s K 风速不均匀的安全系数 , K 1.4
计算外部吸气罩的排风量时,首先要确定控制点的 控制风速,控制风速值与工艺过程和室内气流的运动 情况有关,一般通过实测得到,如果缺乏现场数据, 也可查设计手册得到。
速度分布的确定, 一般均通过实验求得。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前面无障碍物排风罩——风速分布规律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前面无障碍物排风罩——风速分布规律
v0 10x 2 F 四周无边圆形吸口 vx F v0 10x F 四周有边圆形吸口 0 75[ ] vx F
L 2r1 V1 2r2 V2
2 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自由线汇流
如果吸气口是狭长条缝,则空间气流从四面八方汇 向一条直线,这种江流中线汇流,对于无限空间中 线汇流,吸气口的排风量按如下公式计算:
L 2lXV
式中 l为线长;
X为任意一点到线汇流的距离。
上一内容
返回主目录
§4.2
污染源全部密闭在罩内, 其特点是排风量小, 控制有 害物的效果好, 不受环境气 流影响, 但影响操作, 主要 用于有害物危害较大, 控制 要求高的场合。 罩的结构形式及结构参数 应根据生产设备的工作特点, 操作方法, 产尘部位及溅射 方向和扩散范围等因素来确 定, 经验性较强。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密闭罩排风量的计算
例3 已知一产尘设备装置防尘密闭罩,罩上的缝隙和工作孔和 工作孔面积F=0.06m2,流量系数u=0.5,物料带入罩内的诱导 空气量为0.2 m3/s ,现要求罩内形成的必须的负压为25Pa,确 定防尘密闭罩必需的排风量。 解: 先计算经孔口,缝隙吸入罩内的空气量L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自由点汇流
位于 自由 空间 的点 汇吸 气口 的等 速面 是球 面。
空间点汇 L 4r 2 v 1 / 2点汇L 2r v
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受限点汇流
如吸气口设在墙或其他壁面上时,吸气范围受到限 制,其等速面是半球面。吸气口排风量的计算公式 如下: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前面无障碍物排风罩——风量计算
条缝形排风口: a b
b 条缝罩( 0.2) : a 自由悬挂无法兰边: L 3.7lxvx 自由悬挂有法兰边或无 法兰边在台上: L 2.8lxvx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前面有障碍物排风罩——风速分布规律
2
v0 吸气平均流速; m/s v x 控制点吸入流速; m/s x 控制点至吸口的距离; m F 吸口的面积; m2
返回主目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前面无障碍物排风罩——风速分布规律
v0 10x 2 2F 5 x 2 F 台上侧吸罩: vx 2F F
上一内容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设计外部吸气罩的原则
1、使吸气罩尽量可能接近有害物源。在工艺操作允许条件下, 尽减少敞开部分。因为在控制点形成风速,如距离有害物源 远则要求较大的控制风速,所以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条件下, 尽可能地接近有害物源。如果前面有障碍物,根据前面的公 式 P 为敞开周长,所以为了减少所需风量,尽减少敞开部分。 2、减少干扰气流的影响。为了减少干扰气流,可在罩周围安 装活动或固定的挡板。 3、吸气罩的结构形式和安装位置,应有利于粉尘直接进入罩 内。对于吸气罩的结构,为了减少局部阻力,吸气罩的α角 尽可能小于或等于 60 °。 4、操作人员位置不应在污染源与吸气罩之间。
3、为尽量减少把粉状物料吸入排风系统,排风口 不应设在气流含尘浓度高的部位或飞溅区内。
返回主目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密闭罩排风口风速的确定
与罩内气流速度, 有害物飞溅状况, 粉尘颗粒大 小, 以及罩内压力分布等因素有关。
排风口风速不宜过高,通常采用下列数值: 筛落的极细粉尘 V=0.4~0.6 m/s 粉碎或磨碎的细粉尘 V﹤2m/s 粗颗粒物料 V﹤3m/s
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前面无障碍物排风罩——风量计算
方形或矩形排风罩:
对不同长宽比的矩形排风罩口的气流流速进行分析对比后 发现,它们的衰减是随b/a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应根据b/a, 及x/b,通过矩形吸气口速度计算图查得 Vx / V0 的比值来计 算矩形排风罩的风量。
上一内容
L2 VF F
2P
2 25 0.06 0.5 0.194m2 / s 1.2
L = L1 + L2=0.2+0.194=0.394 m3/s
如排风量达不到要求,罩内负压值达不到25Pa,粉尘可能外 逸。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4.3 柜式排风罩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4.1
局部排风罩的分类 按 操 作 温 度 分
热过程排风罩
概述
冷过程排风罩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
返回主目录
§4.1
局部排风罩的分类
密闭罩 接受式排风罩
概述
外部吸气罩
按排风罩的工作原理
空气幕
槽边排风罩 吹吸气排风罩 通风柜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本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