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煤厂 - 洗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洗煤厂- 洗煤
洗煤:为了去除煤炭中矸石,以防在高温燃烧中溶结为一体结块,容易堵塞炉膛或其它燃烧设施,而且它不燃烧减少燃烧热量影响效率。

通过工业分析可大致了解煤的性质,又称技术分析,是指煤的水分、挥发分、灰分的测定以及固定碳的计算。

1、水分可分为外在水分、内在水分以及与煤中矿物质结合的结晶水、化合水。

外在水分为煤炭在开采、运输、储存及洗选过程中,附着在煤颗粒表面和大毛细孔中的水分。

内在水分为吸附或凝聚在煤颗粒内部的毛细孔中的水分,温度超过100℃时可将煤中内在水分完全蒸发出来。

2、灰分是指煤完全燃烧后残留的残渣量。

灰分来自煤的矿物质。

煤灰分是指煤完全燃烧后剩下来的残渣。

这些残渣几乎全部来自煤中的矿物质。

煤中矿物质来源有三:1、原生矿物质--成煤植物中所含的无机元素;2、次生矿物质--煤形成过程中混入或与煤伴生的矿物质;3、外来矿物质--煤炭开采和加工处理中混入的矿物质。

衡量煤中的灰分一般用到:原煤灰分和浮煤灰分
两个概念。

原煤、浮煤灰分用Ad%符号表示。

我国煤中的灰分普遍较高,且变化也很大。

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全国仅约占探明储量的17%左右。

煤的灰分是一项在煤质特性和利用研究中起重要作用的指标。

一般来说,煤中矿物质不利于煤的加工利用,含量越低越好,由于煤灰是煤中矿物质热分解后的残留物,因此可以用它来推算煤中矿物质含量。

煤的灰分越高,有效碳的含量就越低。

煤的灰分与煤的其他特性如元素成分、发热量、结渣性、活性及可磨性等有程度不同的依赖关系。

此外,由于煤中灰分测定简单,而矿物质在煤中的分布又常常不均匀,因此在煤炭采样和制样方法研究中,一般都由灰分来评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在煤炭洗选中,一般也以洗煤灰分作为一项评价洗选效果的指标。

什么是煤炭灰分?
—、煤炭质量的基本指标
煤在彻底燃烧后所剩下的残渣称为灰分,灰分分外在灰分和内在灰分。

外在灰分是来自顶底板和夹矸中的岩石碎块,它与采煤方法的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

外在灰分通过分选大部分能去掉。

内在灰分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无机物,内在灰分越高,煤的可选性越差。

灰分是有害物质。

动力煤中灰分增加,发热量降低、排渣量增加,煤容易结渣;一般灰分每增加2%,发热量降低100kcz1/kg左右。

冶炼精煤中灰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炭强度下降,石灰石用量增加;灰分每增加1%,焦炭强度下降2%,高炉生产能力下降3%,石灰石用量增加4%。

二、灰分分类
(1)煤中矿物质
煤中矿物质分为内在矿物质和外在矿物质。

a.内在矿物质,又分为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

原生矿物质,是成煤植物本身所含的矿物质,其含量一般不超过1~2%;次生矿物质,是成煤过程中泥炭沼泽液中的矿物质与成煤植物遗体混在一起成煤而留在煤中的。

次生矿物质的含量一般也不高,但变化较大。

内在矿物质所形成的灰分叫内在灰分,内在灰分只能用化学的方法才能将其从煤中分离出去。

b.外来矿物质,是在采煤和运输过程中混入煤中的顶、底板和夹石层的矸石。

外在矿物质形成的灰分叫外在灰分,外在灰分可用洗选的方法将其从煤中分离出去。

(2)煤中灰分
煤中灰分来源于矿物质。

煤中矿物质燃烧后形成灰分。

如粘土、石膏、碳酸盐、黄铁矿等矿物质在煤的燃烧中发生分解和化合,有一部分变成气体逸出,留下的残渣就是灰分。

灰分通常比原物质含量要少,因此根据灰分,用适当公式校正后可近似地算出矿物质含量。

三、煤灰灰分对工业利用的影响
煤中灰分是煤炭计价指标之一。

在灰分计加重,灰分是计价的基础指标;在发热量计加重,灰分是计价的辅助指标。

灰分是煤中的有害物质,同样影响煤的使用、运输和储存。

煤用作动力燃料时,灰分增加,煤中可燃物质含量相对减少。

矿物质燃烧灰化时要吸收热量,大量排渣要带走热量,因而降低了煤的发热量,影响了锅炉操作(如易结渣、熄火),加剧了设备磨损,增加排渣量。

煤用于炼焦时,灰分增加,焦炭灰分也随之增加,从而降低了高炉的利用系数。

还必须指出的是,煤中灰分增加,增加了无效运输,加剧了我国铁路运输的紧张。

3、挥发分是指煤中有机质可挥发的热分解产物。

煤本身是树木等植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的产物,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氢与氧,在高温下会发生裂解,产生焦炭和低分子量的挥发性组分,这些低分子量的物质就是煤炭的挥发份。

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出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此时为蒸汽状态)和气态产物,这些产物称为挥发物。

挥发物占煤样质量的分数成为挥发分产率或简称为挥发分。

挥发分,即焦炭在一定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逸出物质(气体或液体)中减掉水分后的含量。

剩下的残渣叫做焦渣。

因为挥发分不
是煤中固有的,而是在特定温度下热解的产物,所以确切的说应称为挥发分产率。

挥发分是煤或焦炭分类的重要指标。

挥发分随煤化程度增高而降低,可用于初步估测煤种。

以干燥无灰基为分析基,挥发分低于10%的煤称为无烟煤。

挥发分大于6.5%小于10%的无烟煤称为无烟煤三号。

无烟煤为煤化程度最深的煤,含碳量最多,灰分不多,水分较少,发热量很高,可达25000~32500kJ/kg,挥发份释出温度较高,其焦炭没有黏着性,着火和燃尽均比较困难,燃烧时无烟,火焰呈青蓝色。

挥发分,即焦炭在一定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逸出物质(气体或液体)中减掉水分后的含量。

剩下的残渣叫做焦渣。

因为挥发分不是煤中固有的,而是在特定温度下热解的产物,所以确切的说应称为挥发分产率。

挥发分是煤或焦炭分类的重要指标。

灰分,是指焦炭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渣,也就是焦渣。

碳在干馏过程之后剩下的固体物质称灰分,损失的物质以气态形式挥发掉,称为挥发分,除了水之外还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各种烷烃和芳香烃。

根据煤中含有的挥发性成分多少来分类,可以分为
贫煤(无烟煤,含挥发分低于12%)
瘦煤(含挥发分为12-18%)
焦煤(含挥发分为18-26%)
肥煤(含挥发分为26-35%)
气煤(含挥发分为35-44%)
长焰煤(含挥发分超过42%)
4、固定碳是指煤中有机质经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的残余物,固定碳随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增高,可作为鉴定煤变质程度的指标。

瘦精煤又叫洗精煤(clenedcoal ), 是指经洗煤厂机械加工后,降低了灰分、硫分,去掉了一些杂质,适合一些专门用途的优质煤。

包括炼焦用、非炼焦用的洗精煤和加热、动力用的洗混煤、洗块煤、洗末煤等。

不包括洗中煤、矸石和煤泥。

洗精煤可分为冶炼用炼焦洗精煤和其它用炼焦洗精煤。

冶炼用的炼焦洗精煤,其粒度为小于50毫米、80毫米和100毫米三种;灰分小于或等于12.5%,简称冶炼精煤;其它用炼焦洗精煤,粒度也小于50、80、100毫米三种,灰分在12.5%-16%之间,简称其他精煤。

硫高的危害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环保问题,煤炭在加工利用燃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硫。

二是使用煤炭对煤炭指标的要求,因为硫分影响黑色冶金产品的质量。

燃烧后产生大量二氧化硫物,污染空气;若进行脱硫费用又很高,对于有色冶金和化工建材用户,再不考虑环保的情况下,对硫分要求不严。

或者说,现在很多高硫煤大都供应给了有色冶金、建材、化工制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