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丹麦逛哥本哈根,随处都是安徒生(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麦⾸都哥本哈根是⼀座⼩城,市区⾯积只有88平⽅公⾥。
童话是这座城市的灵魂,站在市中⼼的哥本哈根⼤教堂前,东⾯的海滩上坐着安静的⼩美⼈鱼,西边的⼩街⾥有安徒⽣童话博物馆,南边国会城堡⾥的腰墙上画着睡熊和公鸡,北处湖上排着队缓缓滑⾏的天鹅让⼈想起《野天鹅》⾥的王⼦和公主。
哥本哈根是⼀个童话世界,这个世界虽然有喧嚣和浮躁,但本质却是海⼀般的纯净、花⼀般的明艳、太阳⼀般的热烈。
2005年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诞⾠200周年。
在哥本哈根,安徒⽣不仅是⼀段过去的历史、也不仅是⼀个城市的品牌,⽽是这座城市的⽓氛和⽓质。
在这⾥,不遇见安徒⽣⼏乎不可能:⾝边驶过丹麦王室的巡逻马车,与童话插图⾥的⼀模⼀样;节⽇,满⼤街都是装扮成王⼦、公主和锡兵的庆祝队伍;皇宫前的卫兵岗亭也做成红铅笔形状……
安徒⽣的故乡奥登赛距离哥本哈根约⼀⼩时左右⽕车车程。
奥登塞街头,⼏乎每个指⽰⽅向的路标上都标⽰着通往安徒⽣出⽣地的⽅向。
实际上,安徒⽣⽣前从未明确过他到底出⽣在哪⾥。
挨在汉斯炎森⼤街街⾓的⼩黄房⼦是⼈们根据传说认定幼年的安徒⽣曾和他的⽗母在这⾥居住过,1905年,市政府买下这栋房⼦,将其辟为"安徒⽣博物馆"。
安徒⽣的⽗亲是⼀个鞋匠,他⾃⼰造了⼀个做鞋⽤的⼯作台和⼀个床架。
床架是⽤不久前停放过特兰谱伯爵的棺材的⽊架做的。
安徒⽣出⽣后,便睡在这个⼩⼩的、⽤棺材板改装的床上。
安徒⽣故居根据安徒⽣的经历还原了⼀些当年的情境,⼩⼩的⼯作台上摆着⼀些⽼旧的做鞋⼯具,屋顶上的⽼式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
安徒⽣的童年就笼罩在这昏黄的光晕⾥,他的母亲同他⽗亲结婚时已经怀有⼏个⽉的⾝孕,⾝边还带着⼀个四五岁的⼥⼉。
没有⼈知道这个⼥⼉的⽗亲是谁。
⼩安徒⽣由于家境窘迫并缺⼈照顾,常常在别⼈家蹭饭。
不安定的⽣活在安徒⽣的⼼⾥埋下了流浪的种⼦,他进⾏过29次旅⾏,故居⾥陈列着他旅⾏带回的许多物件,⽐如袖珍墨⽔瓶。
越是艰苦,他对美的向往就越是强烈,许多⽂字就是在颠簸的旅途中即兴写就。
在安徒⽣的⼿稿中,可以见到越写越淡乃⾄⽔⽩的墨⽔笔迹,那是旅⾏途中⼀次⼜⼀次往墨⽔瓶⾥加⽔的结果。
然⽽,他创造美丽的天性似乎与⽣俱来,即便风餐露宿,他也不忘采摘花草,粘贴在硬纸上,成为⾃制的明信⽚。
今天,这些装饰着花草的明信⽚都静静地躺在橱窗⾥。
哥本哈根的⽼街上还有⽆数“安徒⽣故居”。
安徒⽣14岁时来到哥本哈根市,居⽆定所,那些他曾经住过的房屋,有粉红的、明黄的、也有天蓝的,⼀⼩栋⼀⼩栋隐藏在哥市的街巷中,有的在门⼝钉⼀块⼩⼩不起眼的铜牌,上⾯写着“安徒⽣曾在此居住”,但⼤部分房屋则什么都没有,甚⾄连现在的主⼈也未必知道,⾃⼰家客厅⾥的⽼旧壁炉曾给过这位童话作家多么⼤的温暖,也许,某篇童话就在这个壁炉前诞⽣。
然⽽,⽆论房屋的主⼈是否知道他的房屋曾经接待过安徒⽣,他和他的邻居们都会在阳台上放两个《⽩雪皇后》⾥那样盛开着鲜花的⼤匣⼦,种些《⼩意达的花》⾥那般鲜艳的郁⾦⾹。
在哥本哈根,童话是代代相传、逐年累加的,它在⼈们的⼼底⾥流淌,在眼波⾥跳跃。
哥本哈根⼈在海滩上⽴起⼩美⼈鱼塑像,让那⼀⽚海有了花萼般的⾊彩;但⼈们还嫌童话⽓息不够浓郁,⼜紧挨着市政厅建了⼀个童话馆,与原有的安徒⽣塑像遥遥相对。
童话馆是⼀个实实在在的童话王国:马车声、铃⼦声、流⽔声交响;卖⽕柴的⼩⼥孩、拇指姑娘、豌⾖公主接连现⾝;按⼀下按钮,浑厚的男中⾳开始朗诵童话--有英⽂、丹麦⽂和德⽂三个版本,公主随着故事情节⾛出来,锡兵站起来,号⾓响起来,卖⽕柴的⼩⼥孩把⽕柴点起来。
出⼝处,低低回转的⾳乐⾥流出伤感的调⼦,装饰着花纹的指⽰牌上写着:安徒⽣逝世了。
但是,如果问馆⾥⼈,“安徒⽣是哪⼀年逝世的?”他会微笑着告诉你,“安徒⽣没有逝世,在哥本哈根,随处都是安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