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一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3 Can you hear a train?
教材版本:《牛津英语》二年级下册
使用年级: 二年级
单元名称: 第三课Can you hear a train?
第一节
本课时类型:词汇教学
教学内容:Let’s talk. Let’s learn. Let’s play.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单词train,car,bus,ship的运用;
(2)掌握句型Can you hear a …? Yes, I can. / No, I can’t.在情境中的用法;
(3)根据实际情况对Can you hear…?句型进行回答。
(4)运用英语,辨析和模仿不同交通工具的声音。
2. 技能目标:
(1)能根据图片表达所见的交通工具以及尝试模仿交通工具的声音;
(2)能在情景中进行问答;
3. 学习策略目标:
(1)通过情景设置和任务布置,描述交通工具以及交通工具的声音;
(2)通过唱歌曲、看图等直观手段,学习本课时词汇以及句型;
(3)通过小组合作和活动,在给定场景中运用本课时词汇和句型。
4. 情感态度目标:
(1)养成与他人用英语交流讨论的习惯;
(2)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习得语言;
5. 文化意识目标:知道如何用英语模仿交通工具的发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学习本单元单词train,car,bus,ship以及句型Can you hear a …? Yes, I can. / No, I can’t.;
2. 学生能突破语音[ei]的发音,如train, rain等等;语音[tr]的发音,如train, tree等等。
3.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can和can’t的拼写和发音上进行辨析。
4. 学生能听音辨析交通工具,模仿发音;
5. 学生能运用所学句型进行对话交际。
教学难点:
1. 要求学生掌握问题Can you hear a …?的完整回答。
相对于课本简单的Yes. 或者No.的回答,
本课时将答句补充完整为Yes, I can. / No, I can’t.,并且要求学生掌握。
2. 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思考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礼仪礼貌行为;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can you hear a bus? S: Yes, I can.
小结1. 读板书
2. 对学生表现进行评
价
1.总结,朗读板书。
T: Today, we learnt some
transportations and sounds. Please
read together.
2.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T: All of you did a good job today.
Thank you. I love you all.
And the … (Car Group) run th e
fastest.
1.学生齐读板书,总结
复习所学内容。
2. 小组比赛评分,得到
奖励,激发兴趣。
作业布置用学生容易接受并喜
欢的作业形式来巩固
新知,减轻学生负担
通过作业的布置增加学生与家人
的交流,分享学习的喜悦
1. 唱Can you hear 这首
歌。
2. 跟家人玩声音游戏
(运用句型Can you hear
a …? Yes, I can. No, I
can’t.)。
本课时是这一单元的初始课时,是本单元的基础,因此本课时以词汇以及句型为主要教学内容。
由于词汇难度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因此,我设置了“出游”这一生活化的情景,希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课堂实践上来看,学生确实对此情景十分感兴趣,并且在整节课课堂上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以及积极地学习状态。
这也是给与我一个很大的提示,只有设置学生能理解的、感兴趣的情景,只有在情景中学习,只有设计学生有能力完成的任务,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才能让课堂真正实现“以生为主”的原则。
这也将是今后教学的方向。
本节课的亮点:
1.设置具有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记忆知识。
在情景下完成的交际任务才是有意义的交际任务。
2. 安排多种操练形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由于本课时重点在于新授词汇以及句型,因此机械操练显得十分重要。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需要安排不同的操练方式进行操练。
本课时我运用了齐读、分组读、男女生读、个别读等方式交替轮换进行操练,保证了操练的强度和广度。
当输入达到了一定程度时,教师设置有意义的操练环节,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输出,完成交际的目标,体现了学习英语学科的目的。
3. 任务设置难度呈阶梯式上升,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体现了教师教的过程以及学生学的过程。
满足了不同能力程度的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本节课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
1. 由于教师过分关注每一位学生,导致机械操练耗时过多,能给与学生展示的时间就少了。
这个地方可以进行改进。
2. 学生在回答发散性思维问题时,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见。
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用简单英语表达自己意见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