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经方应用的思路与方法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家合用经方外治疗在常见表病举现例 ,是这一病症所独具的、能够反映其 本质的、区别于其他病症的独有表现。为临床 醉酒后心下痞塞,按之不痛,口干,恶心,视其舌苔薄黄,脉浮数有力。
(3)病情复杂者,合方使用:
运用经方的重要依据之一。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对妇女寒湿带下、慢性盆腔炎。
运用经方,除抓主症,解析病机,辨明治法外,还要注意煎服之法和饮食调理,否则会功归一篑。 原方加元参、麦冬各12g,二剂。
为什么?
某女孩,14岁,每晚遗尿,其母想尽各种 办法令其起床,小便,未能奏效。察其形 体肥胖,少言寡语,除有夜间尿床(每晚 少则2~3次)之外,其他一切正常,脉缓有 力,舌苔白润。
如何治疗?
综上可见,仔细研读原文,正确理解原文 精神,是用好经方的重要基础。
2、明了治法、洞悉方义
每一首经方,均体现可一定的治病理法,临床运 用时,根据病情分析病机,按照病机确定治法后, 即可从治法出发选择适宜之经方。这种运用经方 的方法是从经方的主治功效出发,不限定于症候 或病机与原书所述完全相同。
例:王某,男,30岁。 复诊:咳嗽减轻,浮肿消退,但大便仍燥结。
呃声响亮、声短而频,舌光乏津,脉象虚 临床医家合用经方治疗常见病举例
其形体消瘦,咽燥而渴,呃声响亮、声短而频,舌光乏津,脉象虚数。
数。 钻研原著应把握的要点:
原方加元参、麦冬各12g,二剂。 “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醉酒后心下痞塞,按之不痛,口干,恶心,视其舌苔薄黄,脉浮数有力。 察其形体肥胖,少言寡语,除有夜间尿床(每晚少则2~3次)之外,其他一切正常,脉缓有力,舌苔白润。
张仲景组方、用方的特点:紧扣病机。
把握了病机,就可扩大经方的应用范围, 这正是异病同治的根基。
此外,部分《伤寒论》、《金匮要略》的 原文甚为简略,无法根据主症选方: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根据病机辨证选用经方实例: 湿温病——三仁汤与栀子豉汤合用
厚朴大黄汤——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 一剂后,脱去大衣,二剂后)病情较单纯者(或方证明显相投者),守方使
用;
( 2 )病情有出入者,可随症化裁: 仲景示例:
✓ 治疗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桂枝加葛根汤。 ✓ 治疗太阳病误下,邪陷胸中,表证未解---桂枝去
芍药汤。
✓ 治疗无形之邪热郁于胸膈---栀子豉汤。 若兼中气不足而短气者,则加炙甘草。
从经方的治疗机理着手,可以拓宽思路,从而 发现符合该治法的各类病症。
芍药甘草汤:治疗小儿夜啼;加乌梅还可治疗小 儿蛔虫腹痛;加木瓜治腓肠肌痉挛(小腿转筋); 加活血通络、祛风止痛药物治坐骨神经痛;治疗 喉痹。
白头翁汤:治疗肝火上炎之眼赤肿痛(急 性结膜炎)。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对妇女寒湿带下、 慢性盆腔炎。
苏某,男,25岁。患呃逆已半年,屡服橘 相同的药味因其剂量不同可以组成功效不同的方剂。
5天前露宿户外而起病,时值盛夏却着长衣任日光暴晒,仍恶寒不减。
皮竹茹汤、旋覆代赭汤、丁香柿蒂汤等近 予原方两剂,然服后诸症依旧。
6克,一斤为220~250克。 即各药之间的比例,仍宜按照原方之比遣使:
百剂而无一效。其形体消瘦,咽燥而渴, 相同的药味因其剂量不同可以组成功效不同的方剂。
抓主症用经方获效范例: 一剂后,脱去大衣,二剂后诸症悉失。
(1)病情较单纯者(或方证明显相投者),守方使用; 即各药之间的比例,仍宜按照原方之比遣使:
同用一苓病 桂机术例,甘临汤:床治可疗杜能梅会尼某有埃不病,同——的男多表合现,泽。泻3汤2、小岁半夏。汤;5天前露宿户外而起病,时值盛夏却 着长衣任日光暴晒,仍恶寒不减。前医曾用香薷饮治之, 大黄为次——泻热通便为此
悉失。
例:王某,男,30岁。失眠遗精,服安定、谷维素、 维生素类等及六味地黄丸均无效,症见形体消瘦, 头晕目眩,寐则梦遗,动辄气喘汗出,食欲减退, 脉数大无力,舌淡苔薄白。症属失精,处方:桂 枝9克 白芍9克 生姜6克 大枣10枚 甘草6克 龙 骨30克 牡蛎30克 炒枣仁30克 金樱子30克 莲 子须各15克,水煎服。服六剂,睡眠好,梦遗止, 为巩固疗效,嘱患者早服六味地黄丸两粒,晚服 人参归脾丸两粒,坚持一月,调理治愈。
经方应用的思路与 方法
1.深入研读原著 原文集中的体现了张仲景独特的辨
证思维方法。
从中领悟:辨证、立法、选方。
深入钻研原著,就要吃透原著精神, 知悉何者为主症,何者为次症、或然 症、变症,理解仲景的立方用意和运 用标准,从而熟练的掌握经方应用的 基本规律。
钻研原著应把握的要点:
① 抓主症:主症,即症候特征,它是疾病本质的
同一病机,临床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
如《金匮要略》用肾气丸治疗的病症有五种:
《中风历节病》篇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血痹虚劳病》篇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 利”;
《痰饮病》篇治“短气有微饮”;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 饮一斗”;
《妇人杂病》篇治妇人烦热不得卧,但饮食如故之转胞不 得溺者。
——组成栀子甘草豉汤 ✓ 若加生姜,则又成为——栀子生姜豉汤; ✓ 桂苓五味甘草汤的基础上: 加干姜: ——组成苓甘五味姜辛汤细辛 加半夏: ——组成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加杏仁:——组成苓甘五味姜辛半杏汤
抓主症用经方为运用经方的简捷方法,《伤寒论》、 《金匮要略》二书对各方所治病症的症候,大多 有明确的叙述,临床上只要能熟记原文,抓住其 中能够反映病机的关键症候,据症选方施用,每 能获得显效。
(2)把握病机:病机包含了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四个 要素,揭示了病证的实质。
《伤寒论》、《金匮要略》都是明述方证,暗寓病机于 其中。
深入钻研原著,就要吃透原著精神,知悉何者为主症,何者为次症、或然症、变症,理解仲景的立方用意和运用标准,从而熟练的掌
握重经用方 大应黄用——的泻基热本然通规便律无为。主效; 。视其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而有力,问之未曾出 —即—各组药成之苓间甘的五比味例汗姜,辛仍,汤宜细按遂辛照原意方之麻比遣黄使:汤治之。一剂后,脱去大衣,二剂后诸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