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AE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在国民收入:充分就业 GDP缺口 通货紧缩(膨胀)缺口= GDP缺口/支出乘数
k g > kT
3)转移支付乘数
∆y b ktr = = ∆t r 1 − b(1 − t )
4)平衡预算乘数 购买支出和税收同时增加(减少),收入 如何变化?
∆y = ∆c + ∆g = b ⋅ ∆yd + ∆g = b(∆y − ∆t ) + ∆g = b(∆y − ∆g ) + ∆g
∆y (1 − b) = ∆g (1 − b) ⇒ ∆y = ∆g
− 0 .01 0 .0 0
D 1 20 0 0 E 1 30 0 0 F 1 40 0 0 G 1 50 0 0
0 .01 0 .0 3 0 .0 6 0.0 8 0 .11
S
储蓄曲线
s =s(yd)
B 0 y
S
线性储蓄函数
S =-a + (1-b) yd - -
0 -a
y
三、消费与储蓄关系
自发消费 ——不取决于收入的消费。 引致消费 ——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
c= a + byd
[a>0, b>0]
C
线性消费函数
c=a + byd =
a
。 45
0
y
二、储蓄函数
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关系 递增函数
s=s(yd)
边际储蓄倾向(MPS) 边际储蓄倾向(MPS)
∆s MPS = ∆y d
0
y0
y
例2:
假设c=100+0.8y,投资为50。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实际产出为800,求非自愿存货积累? (3)若投资增到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4)若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 多少?投资增到100时? (5)消费函数变化后,乘数有何变化?
2
n −1
)
1 = 100 × 1 − 0 .8 = 500
投资乘数 收入增量与投资增量的比率
∆y 1 1 1 ki = = = = ∆i 1 − MPC MPS 1 − b
乘数理论的几何说明: 乘数理论的几何说明:
AD
[c+i]
E1
⊿i
C+i´ ´ C+i
⊿y ⊿i
E0
45 。
⊿y
Ki =
y1
s E2 0 y2 E1 y1
s2 s1 i y
自相矛盾的结论: 自相矛盾的结论: 增加储蓄对个人是件好事,对整个经济来说却 是坏事; 增加消费对个人是件坏事,对整个经济来说却 是好事。 “节俭的悖论”
何为美德?何为罪恶? 何为美德?何为罪恶?
1)传统经济学 储蓄是美德,消费是罪恶 2)凯恩斯:消费是美德,储蓄是罪恶
二、均衡产出
与社会总需求(计划)相等的产出(E)
y = c +i
实际产出=计划需求+ 实际产出=计划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
E
直线上任一点均 为E=y
y=E
100
。 45
0 100 y
E E=IU(非计划存货 y—E=IU(非计划存货) E=IU(非计划存货) IU>0 100 IU<0 E E
。 45
45。
0
y2 y0
y1
y
2、根据储蓄函数
i=s
s = −a + (1 − b) yd
y = yd
a+i y= 1− b
储蓄曲线与投资曲线 s s = -a + (1-b)y -
E
0 -a
i
y
y0
边际储蓄倾向变动 S S1 S0 S2
E1
0 -a
E0 y0
E2 y2
y
i
y1
例1: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 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
5、四部门经济
均衡条件:
y = c + i + g + ( x − m)
m = m0 + γy
a + i + g − bt0 + bt r + x − m0 y= 1 − b(1 − t ) + γ
1 对外贸易乘数: 对外贸易乘数:k x = 1 − b(1 − t ) + γ
三、国民收入缺口
第一节均衡产出第二节消费理论第三节两部门国民收入45100直线上任一点均45100yeiu非计划存货iu0iu0yc计划消费i计划投资平均消费倾向apc边际消费倾向mpcb或dydc收入消费边际消费倾向mpc平均消费倾向apc900010000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9110100001085011600122401283013360089085075064059053101100099097094092089假设某家庭的消费和收入之间关系平均储蓄倾向aps边际储蓄倾向mpsdydsmps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aeaecie2e1e2e145e2e1y2y1e2e145e0y0s1e1y1y2e2s2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9110 10000 10850 11600 12240 12830 13360
0.89 0.85 0.75 0.64 0.59 0.53
消费曲线 c
B
c=c(yd) =
。 45
0
y
思考: 思考:
MPC的变化趋势 APC的变化趋势 MPC与APC之间关系? MPC与1的关系? APC与1的关系?
是否正确? 是否正确?
∆y ∆y = =1 平衡预算乘数为: 平衡预算乘数为: kb = ∆g ∆T
例3:
假设:c=100+0.8yd,i=50,g=200,tr=62.5, t=0.25。 (1)求均衡收入。 (2)求各项乘数。 (3)假定充分就业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1)增 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 府购买和税收,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平均储蓄倾向(APS) 平均储蓄倾向(APS)
ds MPS = dy d
s APS = yd
某家庭储蓄表
(1) 收 入 (2) 储 蓄 (3) 边际储蓄倾向 (4) 平均储蓄倾向
A
90 0 0 B 1 00 0 0 C 1 10 0 0
− 110 0 150 400 760 1170 1640
0.11 0.15 0.25 0 .36 0.41 0.47
国民收入决定—NI AE模型 NI- 第2章 国民收入决定 NI-AE模型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
1、宏观均衡条件 2、国民收入决定公式 3、乘数
章节安排
第一节 均衡产出 第二节 消费理论 第三节 两部门国民收入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假设
利率不变 价格不变 两部门经济 折旧和未分配利润等为零 GDP=NDP=NI=Y
c+s= yd APC+APS= APC+APS=1 MPC+MPS= MPC+MPS=1
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影响因素:
收入分配 税收政策 未分配利润比重
五、消费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 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三部门经济
1、政府的收支
税收:定额税(t0)、比例税(ty) 支出:政府购买(g)、转移支付(tr) 消费者可支配收入
yd = y − (t0 + ty ) + t r
2、均衡条件: 均衡条件: y = c + i + g i + g = s + t
3、根据消费函数
y = c+i+ g
c = a + byd
0 100 y
三、投资等于储蓄 y=c[计划消费]+i [计划投资] y=c[计划消费]+s[计划储蓄] i= s 计划投资=计划储蓄
第二节 消费理论
组成GDP的排头兵 “三驾马车”的第一驾
一、家庭消费函数
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递增函数
c=c(yd)
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MPC、 边际消费倾向(MPC、b或β) (MPC
一、两部门 二、三部门和四部门 三、国民收入缺口
一、两部门经济
1、根据消费函数
y = c+i
c = a + byd
y = yd
a+i y= 1− b
AE AE=c+i E c
i
a
0
。 45
y0
y
自发总支出变动影响
E E0 E2 E1 y=E E1 E0 E2
45 。
0
y2
y0
y1
y
边际消费倾向变动 E E1 E0 E2 y=E E1 E0 E2
(明)陆楫:“予每博观天下大势,大抵其地奢 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 也。” 凯恩斯:“无论你们购买什么都会拯救英国。”
3、乘数效应
100 + 100 × 0.8 + 100 × 0.8 + L + 100 × 0.8
2
n −1
= 100 × (1 + 0.8 + 0.8 + L + 0.8
yd = y − (t0 + ty ) + t r
a + i + g − bt0 + bt r y= 1 − b(1 − t )
AE
E
c+i+g c+i c
0
。 45 y0
y
4、各项பைடு நூலகம்数
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y 1 kg = = ∆g 1 − b(1 − t )
2)税收乘数
∆y −b kT = = ∆T 1 − b(1 − t )
∆c b= ∆yd
dc b= dyd
平均消费倾向(APC) 平均消费倾向(APC)
c APC = yd
假设某家庭的消费和收入之间关系
收入 消费 边际消费 平均消费 倾向MPC 倾向APC 倾向MPC 倾向APC 1.01 1.00 0.99 0.97 0.94 0.92 0.89
A B C D E F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