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精练18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某某版)单元精练18 西方人文精神
的起源及其发展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
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
”文中省略处应为( )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康德
D.伏尔泰
2.苏格拉底在受审判时申辩说:“如果你们指望用死刑来制止大家公开谴责你们的错误生活方式,那你们就错了……尽善易行的办法不是堵住别人的嘴,而是尽力向善。
”这句话表明苏格拉底 ( )
A.主X维护法律的尊严
B.反对雅典某某制
C.捍卫言论自由的原则
D.反对贵族专制
3.柏拉图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
”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
”这反映了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
A.理性主义 B.个人主义
C.怀疑主义 D.人文主义
4.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搜集到以下素材(下图),下面是四位同学拟定的研究课题,你认为与下列历史图片最为吻合的课题是( )
A.甲:古代欧洲某某政治起源及缺陷
B.乙:探究近代国家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C.丙:初探古罗马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D.丁:古希腊人文主义和某某政治的利弊
5.(2012·泰兴调研)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
该设计反映( )
A.人类摆脱某某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C.新某某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人文主义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6.(2012·某某调研)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
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
”下列有关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
7.美国学者M·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一书中写道:“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并不是非基督教徒。
的确,人文主义者经常用纯粹世俗的方式来处理道德问题……他们对基督教会经院哲学琐碎的考证辨析和纠缠于细枝末节的问题给予了有力的抨击。
”据此,对人文主义者的正确理解是( )
A.彻底摆脱与基督教会之间的联系
B.注重从现世和世俗的立场思考问题
C.对经院哲学批判局限于细枝末节
D.要建立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新教会
8.(2013·某某模拟)“在不到30年(1517-1546年)的短短时间里,文艺复兴时期的淡漠某某、追求幽默与欢笑的世界,已完全被某某改革时期的充斥着讨论、争吵、谩骂、辩论的某某狂热世界所取代。
”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
A.文艺复兴与某某改革的性质截然不同
B.是否信仰某某成为当时人们争论的焦点
C.某某改革完全否定了基督教的某某信仰
D.某某改革演变成为激烈的社会政治运动
9.(2012·某某一模)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某某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
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下列对某某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
D.试图清除某某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10.(2013·某某模拟)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
”这体现出他主X( )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11.(2013·某某期末)有史学家这样评价一个时代:“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
”这个时代是指( )
A.智者运动时代 B.文艺复兴时代
C.某某改革时代 D.启蒙运动时代
12.(2013·某某模拟)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两大运动,两者相比( )
①都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都反对君主专制,主X君主立宪
③前者侧重于个性解放,后者侧重于强调理性
④前者是文明再兴,后者是文明新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
13.(2012·某某调研)公元1772年,从文化意义上说,是中西方历史上一个不寻常的分水岭。
这一年,在西方世界,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呕心沥血长达21年编纂的《百科全书》11卷全部出齐;而在东方世界,乾隆皇帝则正式下诏各省征集图书,开始了《四库全书》的编纂,前后几千人参与此项工作,历时10年,终于编成煌煌8亿字的巨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编辑工作开始之前,狄德罗就坚决主X不让政府部门参与此项工作。
他发出这样的宣言:“汇集世界上分散的各种知识,向现时同我们一起活着的人们阐述它们的普遍体系,并将此书传之于我们的后人……让我们的子弟因此更有知识,从而更有道德,也更幸福,使我们与世长辞时无愧于人的称号……”
从早上六点到下午两点,狄德罗关在上了三道锁的房内,对任何人都不开门,他像个苦役犯那样编写《百科全书》。
——安德烈·比利《狄德罗传》材料二乾隆的《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之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材料三以《百科全书》的编写和出版为中心,形成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
……百科全书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兵工厂”。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狄德罗为什么坚决不让政府部门参与编辑《百科全书》的工作,而要独自承担这份重任。
(4分)
(2)结合材料一、二,分别说明《百科全书》和《四库全书》编撰的目的是什么。
(6分)
(3)为什么《百科全书》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兵工厂”?(2分)
(4)启蒙运动“是中西方历史上一个不寻常的分水岭”,它在人类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6分)
14.(2013·某某模拟)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于神,我们既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材料二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材料三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
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材料四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
(2分)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某某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
(10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
(6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尽管流于诡辩”“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即可判断是智者学派。
2.【解析】选C。
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不是堵住别人的嘴,而是尽力向善”,即主X言论自由,故C正确。
苏格拉底反对的是雅典某某政治的弊端,但不反对某某政治,故B错误;A、D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3.【解题指南】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包括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都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目的在于教育人们追求崇高道德,体现人生价值,反对迷信,从而提高全民族的人文修养,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
柏拉图肯定了“人”的价值,亚里士多德肯定了“自己”,这都是人文主义的精神。
4.【解析】选D。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图片反映了古代希腊政治情况和思想活动,故A、B是片面叙述,C与题意无关,D涵盖了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先驱以及克利斯提尼改革、陶片放逐法等内容,是全面分析与概括。
5.【解析】选D。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
注意题干时间“1420-1436年间”、地点“意大利”,14-16世纪从意大利开始发展了以人文主义为主的文艺复兴,因此题干描述的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6.【解析】选B。
从材料中“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等关键信息,可以判断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指文艺复兴,这是西方近代文明的开始,之前都是笼罩在某某神学的阴影当中,各选项说法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是B。
A指古希腊的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的思想等;C指某某改革的影响;D是启蒙运动的作用。
7.【解析】选B。
人文主义者批判基督教会,但不反对某某神学,A错误。
“人文主义者经常
用纯粹世俗的方式来处理道德问题”说明B正确;“他们对基督教会经院哲学琐碎的考证辨析和纠缠于细枝末节的问题给予了有力的抨击”说明C错误;D是某某改革。
8.【解析】选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说法错误,文艺复兴和某某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B、C叙述明显是错误的,故排除;由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某某改革把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神学世界观的斗争发展为反对教皇和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的政治斗争,故D符合题意。
【误区警示】某某改革直接与教皇进行斗争,不仅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而且许多国家也建立了不受教皇控制的本国教会。
这一时期反对天主教的斗争采用披着某某外衣的形式,但并没有抛弃某某神学思想。
9.【解析】选D。
本题考查某某改革。
某某改革并未也不可能清除某某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D 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10.【解析】选D。
卢梭的这段话体现出了他的人某某权思想。
由材料信息“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可排除A;B、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D。
11.【解析】选D。
由材料中“理智能力”“科学威力”等可以看出是启蒙运动时期以理性为旗帜,解放人的思想、推动近代科学技术进步。
12.【解析】选C。
②是启蒙运动时思想家的主X,②错误;文艺复兴是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来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它不是文明再兴,④错误。
①③说法符合所学知识。
13.【解析】第(1)题可联系当时法国的政治、思想形势及启蒙思想的内容分析。
第(2)题可结合材料一中“汇集世界上分散的各种知识,向现时同我们一起活着的人们阐述它们的普遍体系,并将此书传之于我们的后人”、材料二中“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等信息分析出。
第(3)题可结合所学知识,从狄德罗及其所著的《百科全书》的影响上分析。
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因为启蒙思想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2分)
如果让政府参与,狄德罗必然会失去独立人格,沦为专制统治的工具。
(2分)
(2)《百科全书》:汇集和宣传科学知识,弘扬人文精神,追求幸福人生。
(3分)
《四库全书》:实行文化专制,毁灭历史文化,愚弄人民,削弱民族战斗力,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3分)
(3)因为它为法国人民反抗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思想武器。
(2分)
(4)启蒙运动传播了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近现代世界各国的政治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做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思。
(6分) 14.【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信息“至于神,我们既无法真切……长什么样子”“人是万物的尺度”来归纳。
第(2)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与某某改革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
第(3)题,结合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的主X来回答。
第(4)题,结合人文主义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智者运动、文艺复兴、某某改革、启蒙运动)来总结。
答案:(1)怀疑神;肯定人。
(2分)
(2)相似之处: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教会。
(4分)
关系: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2分)
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冲击了神学的统治;某某改革运动进一步宣扬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地位。
(4分)
(3)反对专制制度,提倡三权分立(或分权),宣扬理性主义;提出“天赋人权”。
(4分)
(4)萌芽阶段:强调人的价值。
发展阶段:主X发展个性。
成熟阶段:构建“理性社会”。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