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大学论文 艺术作品赏析)绝对原创首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设计中的东方气质
—中国传统元素
提要:近几年中国风的盛行,给国际设计界注入了古老而神秘的元素。

传统的中国文化开始深入人心,设计师都在将传统的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进行提炼和融合。

在中国传统元素融入设计的一刹那,世界开始逐渐体味到中华五千年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并能深深感受到这独特的气息。

关键字:传统元素现代设计
通过上课我们了解到从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对艺术的设计与创新,到50年代以后出现的打破界限的后现代主义,西方国家一直在不断的发展自己艺术的道路。

他们每次的成功都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不可抗拒的影响。

它们成为流行,成为时尚,成为经典。

它们也成为了国际设计界的引航者。

随着世界的发展,世界成为了一个整体。

西方的理论和风格影响着中国。

中国的设计在飞速的发展,设计师也更努力的让作品适应国际品味。

但事物都有两面性。

我们传统的名族特征如果不继续发扬的
话,也会在这样的文化冲击下逐渐消失。

在现代设计中,我们更应该融入自己的元素,在设计中体现文化,让东西方的内涵相互融合。

记得老师在课上给我们看过在杭州的照片,这个古典与现代交织的城市里,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设计的。

复古的电话亭,新与旧,黑与白,古旧与现代,这些对立的元素,在这个城市中,都得到了最美的的融合。

人们享受了繁华,也感受着素雅。

城市中的浮躁与喧嚣,就在这些古朴的韵味中被消解得一干二净。

我们也很熟悉“中国银行”的标志,那圆形的古钱币与中文“中”字完美的结合,带来的不仅是现代的气息与东方的风采。

整个标志都透着浑厚与庄重的中国气质。

传统文化的神韵与内涵在这个设计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这个设计也早已深入人心,这也是我心中最“中国”的设计之一。

一直以来优秀的设计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带有本民族元素的设计,无论他们融入了多少学到的理念,但那种强烈的民族风格特点都能沉淀其中。

这种融入设计里带有标志性的感觉,是来源于生活环境的熏陶。

我们中华名族传统元素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令人难忘的外表特征而独具风采。

将中国元素和现代思维相融合是我们最具有特色的资本!随着世界的多元化发展与便利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交流的逐渐增加,也刺激着各种设计的进步。

而中国的现代设计想在国际上拥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就必须拿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格。

我相信每个国家的人们对异国风情都有着好奇心,他们想了解同样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人们,他们的风土人情是怎样的,他们的历史文化是怎样的。

而中国从古至今在西方人眼中都有带着最典型的东方神秘的色彩。

随着全球化的东方潮流和新式古典主义的流行,中国文化的精髓就逐渐延续到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来了。

曾看过西方设计界的一句话:“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

”可见中国传统元素的魅力无穷,它们吸引大批国外猎奇的消费者。

优秀的设计应该将古典元素用现代的眼光编织进生活,让流行与经典同列一室,让古典的中国元素来构成一种时尚。

我的专业是传媒设计与公关艺术,作为一个活动的策划者,一个文化的传播着,我觉得中国风格的设计在现代的设计中才是最具有特色的元素之一。

因为中国元素总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是黑与白太极的中庸,是自然朴实的天人合一,也是“大美无言,大象无形”的追求;中式建筑的飞檐斗拱,红柱青瓦,是移步换景的效果;室内挂建陈设的相映成趣,古典韵味会弥漫其中;凤眼、彩陶与刺绣,尽是中式的典雅与奢华,而书法与字画的写意也倾诉者中国文化的韵味……传统元素包罗万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中国的现代设计融入这些元素,是推广中华名族文化的需要,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需要,也是打造一个优秀的有特点的现代设计佳作的需要。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不相同,所以才构成了斑斓的世界大家庭。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设计界也越来越重视中式元素和符号的使用。

中国的传统元素,也成为了世界文化中深刻的烙印。

西式不一定就是时尚,中式也不必然就代表着陈旧。

我觉得优秀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两个极端中寻找一个交界,找到一个归宿。

希望每个设计师都能了解并学习我们古老的文化,能继续挖掘这些传统中的精髓,我也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这些作品传播出去,让我们优秀的设计走出一条属于中国风格的特色之路!(共2062字)
参考文献:1. 现代图形设计与传统图案(《装饰》2003第4期)
2.《视觉表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版
3.《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4.《装饰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5.《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与现代设计》 2004
6.《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7.关于艺术设计的教育与思考《装饰》2003年第四期
(非常喜欢您的课,很丰富,让我们了解的已经远不止是设计方面的知识,希望以后还能有您的课。

我的论文观点还不成熟~请老师多指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