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孝亲演讲稿(汇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师孝亲演讲稿
尊师孝亲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
不知道度过了多少寒暑,当我们翻开昨日的画卷,会看到那昔日同窗的笑脸,曾经童年的快乐。

而在那背后,老师与父母的恩情,我们又记录了多少,体味到了多少?
站在这里,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六七年前,那是一段我这一生都必将难忘的时光。

所谓:"经师易遇,人师难求。

"我有幸遇到了这样的一位人师,从他身上,我体味到了真情,明白了为人之道,感悟了师生之情的真谛。

那是六年级期末家长会之前,我由于平时上课时太过积极活跃,经常违反课堂纪律,便很担心母亲会在家长会后对自己大发雷霆。

因此,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班主任的办公室,鼓足勇气低声对他说道:"老师,请给我一次机会。

从今以后,我会学会约束自己,请您答应我,无论我家长问什么,都不要回答。

"他看着我的眼睛,拍了拍我的肩膀,点了点头。

家长会后,母亲气势汹汹地冲到我面前,问我究竟对老师说了什么,老师竟然没有将我的分毫情况反馈给她,并且还对我母亲说:"请你不要再问了,这是师生间的约定。

"
那一刻,我终生铭记。

我犹记得在那一瞬间,突然明白了很多。

承诺,责任,尊重还有信任。

这一切词汇,是如此生动地展现在我面前,我感觉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我开始觉悟,我发誓绝不能辜负老师对我的信任;我学会了理解,开始学着站在老师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我明白了做人之道,要承担责任,要用尊重和信赖博得他人的肯定。

在这样的细微中,我体味着师生间的真情,从那以后,老师不仅是严厉的长辈,更是值得尊敬值得信赖的朋友。

转身回望,我们在来到这世间的一刹那,就注定与那两位虽然满身疲惫但仍然欢欣雀跃的人血脉相连。

他们,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是我们的至亲。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对于父母,我们又何止是亏欠?我们忽略了太多细节,往往给他们带去伤害也浑然不觉,直至追悔莫及。

有一幕,曾深深触动了我,甚至是刺痛。

那是我的朋友,大家在一起吃饭,一片欢声笑语。

突然,他的电话响了,他的脸便也在顷刻间变了颜色。

通话态度之恶劣,语气之强硬,我,前所未见。

在他不耐烦地将电话挂断后,一个声音响起,在座的另一位朋友说道:"他一定是在和他的母亲打电话。

"
忽然之间,我陷入了沉思,我被那句话所触动,开始反省自我,是否也是如此?将笑脸迎向他人,用恶言直指父母。

很羞愧,答案是肯定的。

但为什么我在平时竟没有丝毫察觉?
仔细想来,我们很多人,不也往往将自己的笑脸和友善奉献给朋友,同学,甚至是陌生人吗?而对于父母,却更多的是那愤怒的面庞,暴躁的行为,乃至粗俗的语言。

对于这些,我们真的应该仔细思考,认真反省了……中国自古就有"孝亲尊师"的传统,"程门立雪"的坚韧,"二十四孝"之事的感动,还有那李密写《陈情表》是所留下的泪水,会同张良在月下的身影。

这一切,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之中。

任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仍坚定地将"孝亲尊师"的传统传承,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父母,便在其列。

而今天,我们究竟又能从传统中继承多少?"孝亲尊师"的血液还在我们的内心流淌吗?我坚信,文化的血脉永不会断绝;经典的光辉亦不会泯灭。

就如同我,我所经历的事是那样微小,那样平凡。

但我仍然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领悟到很多。

"孝亲尊师",从我做起,从细微处做起。

只要我们有一颗虔诚而真诚的心,一双善意而善于观察的眼,一双体贴而坚定的手。

对于老师,对于父母,我们都可以做的.更好。

我们的一个眼神,一声问好,一次微笑,都会令他们感到欣慰。

而我们自己也将从"孝亲尊师"的具体行动中,感悟那人生之道。

善意,理解,尊重,宽容,这一切,都将为我们的人生指明道路。

有人说,我们00后是垮掉的一代。

我不敢苟同。

再稚嫩的臂膀,也将承担国家的重任;一时的迷茫,绝不代表一世的沉沦;一两个人的失败,更不可能代表一代人的
堕落。

让我们从细微处体味真情,从伟大的中华传统中汲取养分,从孝亲尊师中学会成长。

终于一天,我们每个人的名字,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我们每一份的贡献,都将于神州一起,在这世间永恒!
谢谢大家!
尊师孝亲演讲稿2
我爱我的“家”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和妈妈,爱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

我爱我的家,____小学我的家,老师像妈妈,陪我慢慢长大。

大家好,我是二(2)班的刘____,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我的家》。

我,是幸福的,因为在____小学我拥有一个温暖的家;我,是快乐的,因为在二(2)班,我每天都愉快地进步着。

一年多的学习生活,有眼泪,有汗水,有笑声,让我越来越爱这个“家”。

我爱我的“家”,因为家中有像爸爸妈妈一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的老师。

一年前,爸爸妈妈把我从5000里外的牡丹江接到了完全陌生的周巷,刚到新学校,陌生的环境,不认识的同学,让我害怕。

下课了,同学们都到操场上去玩了,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想爷爷奶奶,想幼儿园的小伙伴,想着想着,我就忍不住流眼泪。

蔡老师看见了,她牵起我的小手走到办公室,陈老师拿着餐巾纸擦掉我的眼泪。

她们陪我聊天,听
我讲家乡的故事,还给我介绍两个小伙伴,让他们陪我玩,慢慢地,我喜欢上了新学校。

我爱上语文课,喜欢语文老师——蔡老师,她有时候很严厉,有时候很温柔。

要是我们不听话,她严厉的眼神一瞪向我们,我们就一动也不敢动;要是我们表现好,蔡老师的微笑就会特别迷人,会给我们奖励;蔡老师特别细心,她种了很多花花草草,让教室里永远生机勃勃,同学们受了影响,也纷纷带植物来美化教室。

蔡老师,我想对您说,谢谢您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我喜欢我的班主任——陈老师。

记得有一次,一个同学不小心撞了我的鼻子,我感觉鼻子一热,鼻血流了下来,有同学马上告诉了陈老师,陈老师飞快地跑来,赶紧把我带到水槽那里帮我止血,我看到她拿着自己平时洗脸的毛巾,帮我擦去脸上的血,然后让我坐在她的座位,拿毛巾按在我的额头上,直到我不再流鼻血。

每次我去办公室交作业,看到老师办公桌上挂的那条毛巾,我就会想起老师对我的照顾。

谢谢您,陈老师!
还有高高帅帅,粘土课上带来小动物饼干分给我们的美术老师;霸气外露,故意装得凶凶的,逼着我们跑步锻炼的体育老师;长发飘飘、美丽温柔的音乐老师他们给予了我们春雨般的滋润,让我们快乐无比。

我,是幸福的,因为我有____小学这样一个团结温暖的的家。

我要高声赞美,赞美这个美丽的____小学,是你孕育出这么温暖的家;我要
大声歌唱,歌唱这个温暖的家,是你给了我新的起点;我要热情祝福,祝福家里的每一个成员幸福安康!
范文六:学校晨会演讲稿:尊重友爱,孝亲尊师善待人
一个人,无论多高的地位,多少成就,他都不会忘记老师和家长在自己成长的路上花费努力,喝水源,经常怀孕感恩节。

尊重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学校。

黄黄历史书,有许多关于尊师敬老的教师报导,出了绿色卷,更无数尊重传说。

吕春春劝说学校,在这样一句话:疾病是尊重老师,是快速学习学习,重要的是尊重老师评估我们的学校在路上,老师总是专用的同义词。

老师把生命投入教育事业,老师把全心全意给学生,他们默默地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光荣的事业-教育和教育人民。

老师德赵韬只是耿耿方言,单独的月亮,高夏桂英,白云谁,干绿云直,干得雪高,更多的老师好处回来,湿透的东西沉默,那么伟大的老师,不应该我们尊重吗?孔子学徒三千,每一位老师都倍感尊敬,感恩节,他们跑来跑去,传播孔子的仁慈政府。

我说:好人,穷人的'分裂;穷人,好人的资本不贵,不爱他们的资本,虽然爱好者的智慧,那是美好的,那就是学习尊重老师的重要性。

感恩父母是从心。

俗话说,滴水的恩典,当永泉期报。

此外,父母,亲戚和朋友不仅向你付出一滴水,而且是一个辽阔的海洋。

无论你在父母累了之后,送了一杯温暖的茶,他们的生日递给他们一张卡片,当他们失去的时候迎接他们,安慰他们。

他们经常为我们倾注努力和精力,
为什么我们记得他们的生日,体验他们的疲惫,以及它是否知道银线,痕迹的皱纹。

感恩的父母需要我们去了解心,心来偿还。

虽然我们还年轻,不能负担家庭的责任,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开始,主动照顾家务,父母生病时等待他们的问候,汤送,父母从心里感受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的感激。

此外,学习与他人共处,对待别人,发展对美德的容忍,而且是我们的必修课程。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广泛的是海洋,超过海洋是天空,超过天空是人类的心灵。

人际关系,对待人,如果不宽容,没有友谊,没有容忍失去好。

容忍是一种美德,一种种植,也是一个人的水平的衡量标准。

当别人冒犯你,当别人践踏你的尊严,我们应该坚持努力的原则,以保持丝绸。

牙齿的种类是牙齿,小麦上的做事方式是不可取的!这只会让自己陷入死胡同,陷入困难,回来也很困难,为什么不握手,又回到天空?他人的灵魂可以是广泛的,我们必须慷慨和慷慨地对待他人。

孝顺敬老师,对待别人似乎听起来很广泛,但我们可以从小开始,从小细节的生活开始。

只要我们有一个真诚的心,一双善良的眼睛,一双周到坚定的双手,你就可以在普通的生活中,从同一朵花,对生活方式的感知。

孝顺敬老师,对待别人不仅让我们与老师,家长,学生相处更加愉快,理解,尊重,宽容是为我们照亮生活之光的之路。

尊师孝亲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同仁,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走进春暖花开、万物欣然的四月,徜徉在“归来花满树,叶落晦鸣台”的校园,你可曾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生命是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一代代的传承繁衍,无论时空如何变迁,她都依然在那里静静的流淌。

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中,你是否留意过这条河流?是否聆听过她的智慧?我们的生命,其实就是祖先,就是父母赐予我们的恩典!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祖纲纪,山高水长。

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它是我国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是人们祭祖、扫墓、追思已故亲人的日子。

古圣先贤孔老夫子说对待长辈的态度应该是“生,事之以礼;死,祭之以礼。

”这就是孝道。

孝、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根大本。

缅怀祖德,我们提倡孝道,提倡师道。

祭祖是要我们不忘本,饮水须思源,知恩懂报恩。

它所起的作用,就是《论语》中夫子所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中国传统文化一般归纳为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

这十二个字,其内涵就是“孝”与“敬”。

“孝”,以父母做代表;“敬”,则以老师为代表。

孝敬孝敬,即先做到孝亲尊师,继而做到“事
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成为有德之人。

那么,我们就一定能生活在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里。

天苍苍,地茫茫,纵五千年血脉流淌。

云淡淡,水泱泱,中华文明屹立东方。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祖。

人心向祖,连根养根,慎终追远,万世家风,根深叶茂。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72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联合国开会时不谋而合,达成如此一个共识:解决二十一世纪人类的生存问题,只有中国的儒释道传统文化。

因为只有在中华传统文化里,人们的想法、说法和做法才是符合人性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他们发出的波动是善的波动,善的能量,善的信息,可以把人类世界带到美好、和平、幸福、安乐的境界。

所以二十一世纪必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纪,因为人类走到现在,除了恢复人性,恢复和谐,恢复平衡,恢复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自己的正常关系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曾经历经沧桑和屈辱,尽管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但如今重新以东方巨龙的形象展现于世界面前。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主席的这两句诗,道尽了当今中国的豪情壮志。

现代的中国人已经到了认祖归宗、重新认识古圣先贤重新获得民族自信心的时候了。

让我们一起感恩,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养育,感恩老师辛勤教导,感恩同学关心帮助,感恩农夫辛勤劳作及所有付出的人。

让我们做我们父母的好后代,做我们后代的好祖先。

中华家道,以祖为先,以亲为本,以义为利,以和为贵,以家为乐。

让我们立命: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內思闲己之邪。

为生命立根,为家族连根,为五福养根,为传承祖宗家业深造生命树根。

敬祖宗爱祖国,观大世界,兴大中华,做大事业,建大家庭,成就大圆满人生!
今天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为止,感恩大家的聆听!
感恩!
尊师孝亲演讲稿4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百育德为首,万善孝当先。

做万事从做人开始,做人从修德开始,修德从孝亲尊师开始。

在中国历史上,从古到今,没有哪个朝代不重视孝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视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

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自觉上进、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基础。

孝顺父母为孝道,尊敬老师为师道,师道是以孝道为基础的,没有孝道就谈不上师道了。

当代不少伦理学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自觉上进、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基础。

尊老爱幼,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内容之一。

问题是目前一般的提法太空洞了。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很少有人能够讲出点道理来。

因为没有依据。

孝敬父母的依据是什么?这在儒家、佛家思想里面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天很少有人提到儒、佛了,以为这些是落后的、过时的。

其实大错了。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宝贵的东西,这些在近几年已经开始逐渐为西方学者所认识、研究,并以它们来指导生活和工作。

今天我们中国人反而抛弃了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这是没有道理的。

孝亲,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说明孝亲敬老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最美好的道德。

古人还说:“夫孝,德之本也。

”就是说孝亲敬老是各种道德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个礼仪之邦,孝亲敬老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就把子女、晚辈对父母、长辈感恩赡养、尊敬扶助,不仅作为责任和义务,而且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成为人类美德和亲情的需要。

孝亲敬长就是要关心体贴和照顾父母长辈。

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毛泽东主席在革命胜利后,返回故里,特意在父母的坟前献上一束松枝,轻声道:“前人辛苦,后人幸福!”陈毅元帅亲自为瘫痪在床的母亲清洗尿裤……。

革命领导人在为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操劳时,也没有忘记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更何况是我们呢?孝敬父母,首先要关爱父母,帮父母做点家务事。

平时,妈妈买菜回来,自己主动去接一接,让妈妈歇一歇;有空时,自己要动手洗衣服或者拖地板;长辈来了,要给长辈送上一杯水,拉拉家常,报报成绩,让长辈高兴,给长辈捶捶背,搓搓腰,聊聊天。

父母身体不舒服时,我
们更要分担一些家务事,守候在他们身边,送汤送水,让他们心中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

孝心就体现在着点点滴滴的平凡中。

再说尊敬师长师道尊严的本意是讲,为师(从教)之道是很尊严的,所谓“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也就是说,过去只有主动求学的,没有么要这样?因为只有主动求学才会认真去学习,才能够体现出对知识的尊重。

过去讲“一分恭敬一分收获”。

所以必须尊师才能重道,这个道是学问之道。

主动教学的。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只有主动求学才会认真去学习,才能够体现出对知识的尊重。

过去讲“一分恭敬一分收获”。

所以必须尊师才能重道,这个道是学问之道。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

它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

尊师重道是指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等等。

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的道德观念。

古代流传下来许许多多这方面的故事。

如,《子贡尊师》、《魏照尊师》、《李世民教子尊师》、《张良拜师》、《陆佃千里求师》、《程门立雪》等等。

《礼记?学记》中指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

”意为: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之后,教育才能得到重视,教育得到重视后人们才懂得努力学习。

三者的关系互为前提。

教师受到尊重意味着人们重视教育,人们接受教育就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懂得更多的道
理就会重视学习,尊敬老师。

如此良性循环,古人对其认识是相当深刻的。

《吕氏春秋?劝学》中讲道:“疾学在于尊师。

”戊戌四君子谭嗣同在《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中也曾告诫世人:“为学莫贵于尊师。

”《荀子?大略》中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深刻地阐明了国家兴衰与重视知识、尊敬教师的关系。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精忠报国、事业有成的人,都和听从父母善言、尊敬奉养父母、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是分不开的。

凡是不敬师长、不讲信用、不思进取、好逸恶劳、自私自利、无恶不作、干尽天理不容危害社会危害人民利益的人,都是败家子、逆子;尤其是对父母忘恩负义的人更是不孝之子。

在古代,帝王选用良才时,首先就看你是不是孝子。

他们认为: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怎么会对我君王尽忠呢?此说十分有理。

可见,孝敬父母是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

所以,中国古代是以孝道作为思想教育的中心,有德之君以孝治天下,其本人也是百姓行孝、尽孝的好榜样。

师道延伸孝道
孝顺父母为孝道,尊敬老师为师道,师道是以孝道为基础的,没有孝道就谈不上师道了。

反之,尊师也是孝道的延伸。

假若有人不尊敬教师,不听老师的话、不好好地学习,他就是不孝父母,因为父母总是希望子女听老师的话,依照老师的教导去做。

因而,“孝亲尊师”是做人根本中的根本,人们常把老师比作父母,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因为老师关心、爱护、教育学生的慈善之心同父母对待子女的慈善之心是一致的',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为学生付出的心血和代价是无法估量的。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得好:“世界上最希望一个人有作为的,最真心愿让一人超过自己的,除了他的亲生父母之外,就是他的老师了。

”又说:“当老师的,即使是水平不高的老师,也都真心诚意地盼望自己的学生能德智体全面发展,做梦都想着自己的学生们进步了,成绩提高任何一位学生,只有真正做到尊师敬师,才有可能很好地接受教育,才有可能充分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反之,一个学生,不尊敬老师,不肯听老师的话,老师再有学问,再有能力,也没有办法传授给他,就好比一个空瓶子,没有把盖子打开,就无法往瓶子里面装入任何物质一样。

一个人如果不尊师、不学习,虽然有点小聪明,但大是大非是分不清的,因而也是难得大智慧、难有成就的。

此外,一个对老师非常尊敬的人,必定能够很好地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所以,尊师无疑是做人的基础。

孝亲:是做人的品质。

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

孝敬父母长辈,是儿女下辈应尽的义务。

人类从母系社会起,就生活在亲情的拥抱
之中。

几千年来,血缘亲情是永远割舍不掉的。

孝亲是孔孟思想一贯提倡的精华。

试想,一个没有亲情的人,怎么能做到家庭和睦,更谈不上社会和谐;又如何能对民族尽责,对国家尽忠。

因此,孝亲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

尊师:是做人的道德。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老师是启蒙心灵,教授学业,培育才干的人。

一个人来到世上,能否成为有用之才,老师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每一个人,都不能忘记当你步入人生,将你培育成才领上光明大道的人。

尊重老师,是做人起码的道德。

尊师和孝亲是相互补充的。

首先要孝亲。

这样父母教育子女应该尊重老师,子女才会听。

因为老师不可能自己说你们应该尊重我。

尊重老师的学生,老师又教应该孝敬父母,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推广至尊敬社会大众。

这样的心态,才是一个合格的学子之心。

我们想想看,今天的学生与这种心态的差距有多大,就很清楚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应该是什么了。

在社会上不懂得尊重别人,在家庭里不知道孝顺父母,是今天年轻人常犯的毛病。

父母没教
子女应该尊敬老师,老师如果再不教育学生应该孝顺父母,这个良性循环就永远也接不上了。

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

改变社会不良风气,让所学知识建立在一个扎实的基础之上,这是非常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

孝亲尊师才能修德,人若无德如何立足于世。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也必须先育德而后育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