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2.8《致女儿的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女儿的的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体会用童话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2)了解爱情的真谛,培养正确的爱情观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本文由于采用故事的形式去阐释道理,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爱情等问题比较好奇和敏感,因而比较感兴趣。
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去教学,让学生积极大胆地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继续学习在语境中领会语句含义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3)配合优美动人的背景音乐,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名言警句或者一些感人的爱情故事,让学生进一步受到启发和感悟,逐步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注意从正面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其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同时也要体会文中作者作为父亲对女儿的深深的爱,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去生活和学习。
(2)引导学生理解爱情的本质,适当进行青春期教育。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童话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写法的好处。
2.通过讨论去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
1.对一些含义较深的抽象的语句,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这需要教师及时去引导,将问题分解变细。
2.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转变的特殊阶段,由于缺乏充分的生活经验,对于爱情本质的理解会有些困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最浪漫的事》,学生谈听后感受导入。
二、反馈预习情况(此环节预设,备用)
1.字词积累
繁衍.yǎn忐忑
..tǎntè一抔.黄土pòu无与伦.比lún
怒不可遏.è伫.立zhù幢.zhuàng麦穗.suì
忐忑:心神不定。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
怒不可遏:愤怒之极,不可抵制。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2.走进苏霍姆林斯基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
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
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并喜爱,而且在国外许多国家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
三、新课讲授
(一)阅读美文,走进爱情
1.这是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复述故事)
2.找出课文有关描写上帝三次来到人间视察男女两人生活的语句。
(二)品析佳句,思考爱情
请试着从文中找出表现爱情真谛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预设)
(三)、畅谈体会,感悟爱情
1.什么是爱情?也许,你也很羡慕故事中的“女儿”有这样一位好父亲,你可曾向父母问起过“什么是爱情”?你的父母又是怎样回答你的问题?
2. 除此之外你觉得爱情还包含哪些内容?
3.爱情很美,可中学时期不是恋爱的季节,过早的摘取恋爱的果实,品尝到的不是爱情的甜蜜,而是酸涩。
就象文中所说: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把握应有的爱是幸福的,放弃不应有的爱是轻松的。
请你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经历、体会和认识。
4.小结本课(歌曲欣赏《爱是你我》)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
花季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四、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作文:以作者女儿的身份给作者写封回信。
板书设计
《致女儿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
什么是爱情
致引出
女第一次爱情
儿引出真爱高于生理需要
的解读爱情第二次忠诚挚情内含心灵忠诚
信引出
第三次心灵的追念
总结回答“什么是真正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