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寡人谕.矣谕:明白,懂得
B.故不错.意也错:同“措”
C.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
D.故患.有所不辟也患:患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经过初步筛选、公众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由湖南周浩创作的,旨在提升我市老字号品牌竞争力的“连云港老字号”标识设计方案脱颖而出
....。
B.随着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推进,花果山景区变得更加漂亮,那些巧.
夺天工
...的自然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赞不绝口。
C.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于一体,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祖先留给我
们的一笔辉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
....。
D.连云港具有得天独厚
....的区域优势,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我市正在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之路。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C.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长烟/落日/孤城闭
4.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乡为身死而不受D.缀公卿之后
5.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名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令尊”、“令堂”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而“家父”、“家母”则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B.《唐雎不辱使命》是《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篇文章,题目为后人所加。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作者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C.《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
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
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
D.《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可与薄伽丘、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或狄更斯等人的作品相提并论,是对世界文学的卓越贡献。
6.根据提示进行填空。
(1)《鱼我所欲也》中作者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生”与“义”的问题,请写出原句: ; 。
, 。
(2)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 ,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弯弓、冲锋陷阵的场面。
(3)运用典故,表明战争未胜,军事不利,归乡无从谈起,表现词人渴望杀敌报国和思亲念家的复杂情感的语句: , 。
7、《儒林外史》特别善于通过富有意味的细节来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请选择其中一处细节描写进行赏析,并结合小说原著分析其意义。
严贡生将钥匙开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来,约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剥着,吃了几片,将肚子揉着,放了两个大屁,登时好了。
剩下几片云片糕,搁在后鹅口板上,半日也不来查点。
那掌舵驾长害馋痨,左手把着舵,右手拈来,一片片的送进嘴里了。
严贡生只装不看见。
……严贡生道:“还说是云片糕!再说云片糕,先打你几个嘴巴!”……严贡生转弯道:“既然你众人说情,我又喜事匆匆,且放着这奴才,再和他慢慢算账!不怕他飞上天去!”骂毕,扬长上了轿,行李和小厮跟着,一哄去了。
船家眼睁睁看着他走去了。
8、央视的《中国地名大会》作为一档旨在弘扬民族文化的栏目,一经播出,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育才中学九(1)班也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
下面是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中国许多地名都包含“阴”“阳”二字,它们大都和山水有关,如沈阳、淮阴,请仿照示例,解释取名由来。
示例:沈阳:位于沈水之北淮阴:位于淮河之南
衡阳:__________________ 洛阳:__________________
华阴:__________________ 江阴:__________________
(2)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在他们生活过的地方都留下了大量诗词,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搜集的两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
【甲】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殇,痛饮从来别有肠。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 ) 【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
A.浣溪沙B.南乡子C.卜算子D.渔家傲
(3)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活动结束时发言的发言稿的一部分内容,请你根据要求
答题。
【A】在我们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今天,《中国地名大会》以地理知识为载体,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化、民俗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大地,引导人们发现地名背后的人文底蕴、文化华彩和人生百态,【B】植根于人们心中的家乡情结和热土情怀被唤起。
它用一个全新的切口,激发了我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集体共鸣。
【C】当我们重新擦亮了地名文化,自然对大好河山、灿烂文明、悠久历史多了一重细腻而真切的感知,被激发出建设和传承的强烈使命意识。
我想,这就是节目最为深层的意义吧。
①【A】句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__”后加“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上文,【B】首句应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句逻辑不当,应将“________”和“__________”调换位置。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0.请结合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来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节选)
《孟子》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蹴.尔而与之蹴: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惯得:________
(3)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
(4)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
1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呼尔而.与之潭西南而.望
B.是亦不可以已乎.颓然乎.其间者
C.得之.则生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足为.外人道也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之谓失其本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篇文章论证了什么观点?节选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
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
涉。
(选自《陈涉世家》)
15.下面对《蒹葭》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蒹葭》每章的开头均以景起兴,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
B.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求之不得而最终放弃的惆怅。
C.全诗分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使诗歌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还起到了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D.《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
“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广故数言欲亡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
山》)
B.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全石以为底(《小石潭
记》)
C.臣未尝闻也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D.以头抢地耳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宛在水中央宛(2)在水之湄湄____________ (3)天下缟素缟素___________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宁
___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19.【乙】文最后一段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原因是什么?对表现唐雎有何作用?
20.【丙】文中,陈胜在正式起义前具体做了哪几件事?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汉阴老父
范晔
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
桓帝延熹(1)中幸(2)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
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曰:‘人皆来
观,老父独不辍,何耶?’老父笑而不对。
温下道百步,自与言。
老父曰:“我野人()!不达斯.语。
请问天下乱(3)而立天子邪?理(4)而立天子邪?
立天子以父(5)天下邪?役(6)天下以奉.天子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7),
而万人以宁。
今天子之君,劳人自纵,逸(8)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
【注释】(1)延熹:汉桓帝的年号。
(2)幸:皇帝驾临。
(3)乱:混乱。
(4)理:治理。
(5)父:像君父那样(关爱)。
(6)役:役使。
(7)茅茨采椽:用茅草盖屋顶,用栎木作椽。
(8)逸:放纵,放任。
21.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阴(_____)异(_____)斯(_____)奉(_____)
22.请将“耳”“乎”“也”三个语气助词准确还原到原文的括号内。
A.不知何许人(______)B.我野人(_______)C.子何忍欲人观之(______)23.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桓帝延熹中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
2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
25.请从文中选择相应的动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皇帝(幸),百姓(_____)—►老父(耕),张溫(______)—►张溫(言),老父(______)—►张溫(惭),老父(______)
26.文中汉阴老父的哪句话集中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
27.积累链接: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在野为民,我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大都秉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请默写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这种人生态度的句子。
三、作文
28.题目:生活,是一面镜子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
答案
1、D 2.B 3.C 4.D 5.A
6、(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7、严贡生吃完云片糕后,故意不来盘点,并装着不见。
这一细节表现严贡生的阴险狡诈。
意义: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品德恶劣的读书人形象,鞭挞了那些虚伪无情、贪图名利及借助功名横行霸道的读书人,也批判了腐朽的科举取士制度。
8.(1)位于衡山之南位于洛水之北位于华山之北位于长江之南
(2)B A
(3)①中华大地的风貌②唤起植根于人们心中的家乡情结和热土情怀③建设传承
9、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1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一句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11.(1)踩踏(2)同“德”,感恩、感激(3)同“向”,先前、从前(4)停止
12.A
13.(1)(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2)这就是所谓的丧失了人的天性(或:人所固有的羞耻之心)。
14.观点: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应该舍生取义。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15. B(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
16.C听、听到(A.逃跑;通“无”没有B.筑起;当作D.用;来,表示目的)
17.(1)仿佛、好像;(2)岸边;(3)穿丧服(词类活用,要解释为动词);(4)难道
18.(1)于是假托公子扶苏和项燕的名义,以顺从民众的愿望。
(2)(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
19.原因是秦王怕出现“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局面;从侧面衬托了唐雎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忠心爱国的优秀品质
20.“并杀两尉”争得领导权;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坚定戍卒斗争信念;“为坛而盟”。
21.(1)南岸:水的南岸(2)认为……奇异;对……感到惊奇(3)这;这个(4)侍奉;奉养
22.(1)A.也(2)B.耳(3)C.乎
23.桓帝延熹中/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
24.如今你的皇上劳役百姓,自我放纵,放任游乐,没有顾忌,我真为你(有这样的皇上)感到羞耻!
25.(1).观(2)异(问)(3)曰(对(4)去
26.立天子以父天下邪?役天下以奉天子邪?
2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