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药配伍禁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反应时间
许多药物在溶液中的反应很慢,个别 注射液混合 几小时才出现沉淀,所以在短时间内使用是完全可以的。 如磺胺嘧啶钠注射液与葡萄糖输液混合后,约在2小时 左右出现沉淀。
(10)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
有些药物制备注射液时需在安瓿内填充惰性气体, 以排除氧气、防止药物被氧化。有些药物如苯妥英钠、 硫喷妥钠注射液会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使溶液的 pH下降,析出沉淀。
(5)直接反应
某些药物可直接与输液中的一种成分反应。如在 中性或碱性下,四环素会与含钙盐的输液形成螯合物 而产生沉淀。
(6)盐析作用
两性霉素B注射液为胶体分散系统,只能加到5% 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若加入到含大量电解质的输液 中,会使胶体粒子凝聚而产生沉淀。
(7)配合量
配合量的多少影响到浓度,药物在一定浓度下 才出现沉淀。如氨苄青霉素钠1g、2g与5g,在室温 时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降解速度为5g>2g>1g.
(11)光敏感性
有些药物对光敏感,如氟罗沙星、两性霉素B、磺 胺嘧啶钠、四环素类等药物,所以输注时应避光.
(12)成分的纯度
有些制剂在配伍时发生的异常现象,并不是由于 成分本身而是由于成分的纯度不够而引起的。例如氯 化钠原料中若含有微量的钙盐, 当与2.5%枸橼酸钠注 射液配合时往往产生枸橼酸钙的悬浮微粒而沉淀。中 药注射液中未除尽的高分子杂质与输液配伍时可能出 现混浊或沉淀。
(8)混合的顺序
药物制剂配伍时的混合次序极为重要,可用改变
混合顺序的方法来克服某些药物配伍时产生沉淀的 现象。如氯霉素注射液(12.5%)以丙二醇与水为混 合溶剂制成,每2ml含氯霉素250mg。氯霉素在水中 溶解度仅为0.25%。若将2ml氯霉素注射液用100ml 输液稀释后,再与另一种注射液混合不会产生沉淀, 如果先混合,后稀释则会形成沉淀且在短时间内不 易重新溶解。
再如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林格液配伍时,必须先用 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再缓缓加入至林格液中,否则会产 生乳白色沉淀。
头孢曲松不稳定与钙离子生成头孢曲松钙沉淀,因 而不易与葡萄糖酸钙、林格液、乳酸林格等含钙溶液 配伍。头孢曲松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易单独使 用。
果糖注射液属于新一代不依赖胰岛素的高能量营养 输液,非常适用于糖尿病人。资料表明果糖注射液与 多种药物配伍,其配伍禁忌类似于葡萄糖注射液。
酚磺乙胺:辅酶A、尿激酶、肌苷、地塞米松针。 呋塞米:西米替丁、甲氧氯普胺、维生素C、维生素B6、氨苯甲 酸、尿激酶、地塞米松针、甲强龙针、肝素钠。
辅酶A:氨茶碱针、消旋山莨菪碱、酚磺乙胺、肌苷、地塞米松 针、葡萄糖酸钙。
肝素钠:维生素C、呋塞米、尿激酶、地塞米松针、甲强龙针。 肌苷:辅酶A、维生素C、维生素B6、消旋山莨菪碱、酚磺乙胺。 甲强龙:胞磷胆碱、硫酸镁针、氨茶碱针、维生素B6、呋塞米、 氨苯甲酸、氯化钾、氯化钙、葡萄糖酸钙、肝素钠。 甲氧氯普胺:西米替丁、呋塞米、消旋山莨菪碱、葡萄糖酸钙。 雷尼替丁:维生素K1。 硫酸镁:氨茶碱针、奥美拉唑、维生素K1、氨苯甲酸、地塞米 松针、甲强龙针、氯化钙、葡萄糖酸钙。 氯化钙:硫酸镁针、氨茶碱针、地塞米松针、甲强龙针。 尿激酶:胞磷胆碱、氨茶碱针、奥美拉唑、呋塞米、维生素K1、 氨苯甲酸、酚磺乙胺、肝素钠。
五. 中药注射剂配伍问题
临床上中西药配伍治疗的情况日益增多, 但中西药配伍仍无章可循,配伍不当时有发 生。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容易受pH等因 素影响,而使溶解度下降或产生聚合物出现 沉淀,甚至可能与其它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使 药效降低。例如
①双黄连注射剂与丁胺卡那、诺氟沙星、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妥布霉素配伍会有沉淀生成,与复方葡萄 糖配伍会使含量降低,与维生素C配伍会发生化学变 化,与青霉素配伍会增加青霉素过敏危险。
②氢化可的松在水中溶解度小,其注射液的溶 剂为乙醇-水等容混合液,也必须在稀释时加以 注意。
③氯霉素注射剂为乙醇-甘油溶液,稀释需用足量 溶剂(每支用100ml以上),并充分混匀,防止氯霉素 析出。
2、溶剂选择不当而引起不溶,例如:
①乳糖酸红霉素,可溶于水,在0.9%氯化钠溶液 中相当稳定,但在0.9%氯化钠液中溶解不良,如 果用0.9%氯化钠直接溶解药物,则可生成胶状物 而不溶。如果将粉针溶于注射用水中,再加入至 氯化钠液中,则可顺利溶解。
4、酸碱度改变而引起药物破坏、沉淀或变色
每种输液都有规定的PH值范围,对所加入的 药物的稳定性都有一定影响。常用的溶媒有5%或 10%葡萄糖注射液,PH值为3.2~5.5,0.9%氯化 钠注射液PH为3.5~5.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 其PH为4.5~7.0。
例如:青霉素水溶液稳定的PH值为6.0~6.5,用 葡萄糖注射液配伍青霉素可加速青霉素的B-内酰 胺环开环水解而使效价降低。青霉素类及其酶抑 制剂中除苯唑西林等异噁唑青霉有耐酸性质,在 葡萄糖液中稳定外,其余药物不耐酸,在葡萄糖注 射液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应用时最好用等渗 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和稀释青霉素类。
6、钙离子的沉淀反应
钙离子可与磷酸盐、碳酸酸生成钙沉淀,钙离子 除常用钙盐外,还存在于林格溶液、乳酸钠林格 液、肝素钙等药物中。磷酸盐存在于地塞米松、 克林霉素磷酸酯、三磷酸腺苷、二磷酸果糖及磷 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作为药液中的缓冲成分) 等药物中,碳酸盐存于部分药物的辅料中。
例如头孢他啶、头孢孟多注射剂中含有碳酸钠,与 氯化钙、葡萄糖酸钙不能配伍,否则会生成沉淀。
②阿奇霉素的配制要求为:将本药用适量注射用 水充分溶解后,配制成100mg/ml的溶液,再加 入250ml或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 注射液中,最终配制成1~2mg/ml的静脉滴注液。
有的注射用粉针都在配制配时需要用特殊的 溶剂溶解,例如立止血需要用配备的溶剂溶解, 溶解后进一步稀释。因此对这些药物中配备的专 用溶剂不要随变丢弃,或擅自用其他溶剂替代。
(3)缓冲剂
某些药物会在含有缓冲剂的注射液中或具有缓冲能 力的弱酸溶液中析出沉淀,如5%硫喷妥钠10ml加入生 理盐水中不发生变化,但加入到含乳酸盐的葡萄糖注射 液中则会析出沉淀。
(4)离子作用
有些离子能加速药物的水解反应。如乳酸根离子 能加速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G的水解,在含乳酸钠的 复方氯化钠输液中氨苄青霉素4小时后损失20%.
小结: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伍使用 时,既要考虑保持各药物切实有效, 又要防止发生配伍禁忌,以保证患者 用药安全有效。
二.药物配伍禁忌的类型:
1.物理性配伍禁忌:指不同的药物混和后发生物理性质的 变化,如析出、分离、潮解或熔化等。在这种情况下, 药物的原来物理性状不再存在,其疗效也就受到影响。
2.化学性配伍禁忌:指不同的药物混和时发生化学反应, 如产生气体、沉淀、变色和液化,有时甚至发生爆炸、 燃烧等。此时药物原来的化学性质已经改变,不再有 治疗疾病的作用。
药物的配伍变化是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 物配伍使用时,由于各自的物理、化学和药理性 质不尽相同而发生相互影响,引起物理化学上或 药理上的改变。这些配伍变化可能是我们配伍使 用的预期目的,也可能引起药物治疗作用的减弱 或消失,甚至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强,影响治疗效 果甚至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这种配伍变化不是 我们所期望的,所以将这种不利于治疗、甚至是 有害的配伍变化称“配伍禁忌”。
3、盐析,例如:
①氟罗沙星、培氯沙星、依诺沙星为第三氟喹诺酮 类药物,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遇强电解质如氯化 钠、氯化钾会发生同离子效应析出沉淀,因而禁与 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合用。 ②甘露醇注射液为过饱和溶液,应单独滴注,如加 入电解质如氯化钾、地塞米松,甘露醇被除数盐析, 产生结晶。
3.疗效性配伍禁忌:指同时配合应用的药物其药效互相对 抗,以致不能发挥预期的药效。
当同时配合使用多种药物时,应考虑每一种药物 的理化学性状和药理作用,避免发生药物的配伍禁忌。
三.注射液配伍变化:
1. 输液的配伍
输液是特殊的注射剂,其特点是使用量大且直接滴 注进入血管,所以对浓度、澄明度、pH等质量要求均 很严格。一般单糖、盐、高分子化合物溶液输液都比较 稳定,常与其注它射液配伍。但有些输液不适于与其他 注射液配伍,如:
例如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在PH值=8~11 时稳定,遇酸性物质则会产生沉淀,维生素B6为 水溶性盐酸吡多辛,其PH值为3~4,两药混合后 可能会因酸碱反应产生沉淀,影响滴注。
5、药物之间氧化还原反应
有些药物本身是氧化剂,能和另外一些具有 还原性的药物一起作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药 物化学结构改变。 维生素K类为一种弱氧化剂,若与还原剂维生素C 配伍,则结构可被还原,从而失去止血作用。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在葡萄糖注射液中不仅 被葡萄糖 催化 水解,还能产生 聚合物,增加过 敏反应。因此此类药物宜选用0.9%氯化钠等中性 注射液做溶媒。头孢类的B-内酰胺环较青霉素类 稳定,可与葡萄糖配伍,但实验也证明头孢类与 0.9%的氯化钠>5%GS>10%GS.
再如奥美拉唑为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 不稳定,易分解变色,仅能与的0.9%氯化钠或 5%的葡萄糖注射液液配伍,且在0.9%的氯化 钠溶液中较5%葡萄糖稳定。配制应注意0.9%氯 化钠及5%的葡萄糖的量应为100ml,用500ml及 250ml配制易发生变色,其原因不明确,有可能 为奥美拉唑对光不稳定。
(1)血液
血液成分复杂,与药物的注射液混合后可能引起溶 血、血细胞凝聚等现象。血液不透明,产生沉淀混浊时 也不易观察。
(2)甘露醇
20%甘露醇注射液为一过饱和溶液,如加入 某些药物如氯化钾、氯化钠溶液,能引起甘露醇 结晶析出。
(3)脂肪乳
这种制剂要求油的分散程度很细,油相粒子 直径在1μm以下。这类制剂与其他注射液配伍应 十分慎重,以防加入的药物破坏乳剂的稳定性, 发生乳剂的破裂等现象。
葡萄糖酸钙:胞磷胆碱、硫酸镁针、氨茶碱针、甲氧氯普胺、辅 酶A、维生素B6、地塞米松针、甲强龙针。 维生素B6:氨茶碱针、呋塞米、肌苷、地塞米松针、甲强龙针、 葡萄糖酸钙。 维生素C:胞磷胆碱、氨茶碱针、盐酸精氨酸、呋塞米、维生素 K1、肌苷、肝素钠、胰岛素针。 维生素K1:硫酸镁针、雷尼替丁、维生素C、尿激酶。 西米替丁:氨茶碱针、甲氧氯普胺、呋塞米。 消旋山莨菪碱:甲氧氯普胺、辅酶A、肌苷、。 盐酸精氨酸:维生素C、地塞米松针。
院内常用注射剂间配伍禁忌
氨甲苯酸:硫酸镁针、呋塞米、尿激酶、甲强龙针。
氨茶碱:胞磷胆碱、硫酸镁针、西米替丁、辅酶A、维生素C、 维生素B6、尿激酶、缩宫素、甲强龙针、氯化钙、葡萄糖酸钙、 门冬氨酸钾镁。
奥美啦唑:硫酸镁针、尿激酶。
胞磷胆碱:氨茶碱针、维生素C、尿激酶、甲强龙针、葡萄糖酸 钙。
地塞米松针:硫酸镁针、盐酸精氨酸、辅酶A、维生素B6、呋塞 米、酚磺乙液
2.注射液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
(1)溶剂组成改变
如安定注射液含40%丙二醇、10%乙醇,当与5%葡 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容易析出沉淀。
(2)pH值改变
pH对药物稳定性影响极大,pH值改变会使药物加速 分解或产生沉淀。如青霉素类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 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增强,均可使之加速分解,在碱性溶 液中分解极快.
临床用药配伍禁忌
内容提要
一.什么是药物的配伍变化与配伍禁忌 二.药物配伍禁忌的类型 三.注射液配伍变化 四.临床常见的配伍禁忌 五.中药注射剂配伍问题 六.输液管的的配伍禁忌
一.什么是药物的配伍变化与配伍禁忌:
在临床工作中,医师针对不同患者的症状 和病情的需要,常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即: 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使用,尤其在恶性肿瘤、 结核病及混合感染的治疗中常采用联合(配伍) 用药的方案,在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中也 常需要选择 2~3种药物联合(配伍)应用。
四.临床常见的配伍禁忌
1、溶剂性质变化引起不溶
某些药物因难溶于水,制剂中含有有机溶剂, 配液时必须特别注意,否则药物因溶解度改变析 出沉淀。例如: ①尼莫地平难溶于水,其注射液中加有25%的乙 醇和17%的聚乙二醇,因此应缓慢加入充足的输 液中,且室温不能太低,与乙醇不相溶的药物不 能配伍,配好后应仔细检查有无沉淀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