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教学目标:
1、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2、积累“故、尽、属、即”等实词的义项和“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3、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

4、玩味本文优美的语言,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①文言实词和虚词意义、用法的积累与整理;
②体味文中写景状物的句子内涵及创设的意境;
③深入理解文章,诵读全文;
④揣摩文中多处用典,体会其中的寓意。

教学方法及手段:
A、诵读法
B、分组讨论、探究法
C、多媒体影像设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重点:
整体感知序文内容,整理并积累文言字词及句式。

一、导学新课
1、影像展示,设问导入
【播放影像资料――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鹳雀楼
――这些古代名胜建筑均有传世美文。

请同学激活大脑中的记忆,说说有哪些文人墨客写下了赞誉的诗文?
【多媒体课件展示】
岳阳楼―《岳阳楼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黄鹤楼―《黄鹤楼》―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鹳雀楼―《登鹳雀楼》―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滕王阁?
――板书:
滕王阁序唐•王勃
2、关于王勃和他的《滕王阁序》
①王勃(公元650-675),英才早逝的年轻诗人。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
唐四杰”,为振兴初唐诗坛,转变魏晋形成的萎靡诗风,促进近体格律诗的成熟作出了积
极的贡献。

其有众多的传世佳作和名句,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如本序中的“落霞
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

②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
王勃于上元二年(675)秋,前往交趾省父,路过洪州(今南昌),恰逢洪州都督阎
公于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王勃借此一展才情,祈望大志得申。

(有人称此文为王勃
的“投名帖”,盼望得到赏识。


二、整体感知全文
1、播放配乐朗读《滕王阁序》MTV【多媒体影像显示】
――关于骈文的小知识:骈文,又称骈俪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也称“四六文”。

骈文讲究对偶,注藻饰、用典。

――本文全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等,要把握好全
篇的朗读节奏。

2、师作范读并做长句停顿指导
――句读指导示例: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B、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C、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D、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3、整体内容理解点拨
前三段:登滕王阁观赏风光
中间一段:承上启下
后三段:临滕王阁抒写情怀
4、学生随课文录音一起读文
三、讨论整理文言知识点,促进课文理解
1、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初步理解文本;
2、分组讨论并整理文言知识点
①第一小组整理本文古今异义的词
②第二小组整理词类活用
③第三小组整理本文的文言句式
――部分示例:【多媒体课件显示】
古今异义: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远――赊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处境困窘――贫困)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迎接――言行迎合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