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市南白镇中学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市南白镇中学高二历史期末
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资产阶级还没有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倒幕中日本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熏陶
D.1889年的日本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以革新的方式进行的。
“明治维新”是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进行的改革,在打败了幕府将军后,拥立天皇上台从而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明显的带有强烈的封建色彩的。
也可以说成是地主阶级受到资本主义思潮的熏陶。
加之外忧内患。
不得不进行的改革。
所以和封建因素就存在着很大的妥协,也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故答案选择A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特点与影响
2. 刘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效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
因此,他主张:“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己。
”作者旨在说明
A.封建制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不利于中央集权
B.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C.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封建郡县均有利弊应在中央集权之下分权于地方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
不贡不朝,争为雄长”可分析出分封制能在当时有效地维护周王统治,但是后世容易形成分封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可分析出郡县制能加强中央集权,但地方缺乏一定的自主权。
分封制和郡县制都存在利弊。
“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可分析出刘绍玢主张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给地方一定的自主权。
AB只是分析了分封制或郡县制,说法不全面;题干说明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弊,C无法体现。
故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是君主专制政体下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体现形式,都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只是在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所以无论分封还是郡县,都无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正因为如此,古代社会的政治家或思想家无论发现分封制或郡县制有何缺陷,都不可能找到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法。
中国古代社会的痼疾是君主专制制度,只有彻底摧毁它,代之以民主管理才能克服这种弊病。
3. 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
该绘画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参考答案:
C
结合所学,19世纪70年代,受光学发展的影响,强调用“光”和“色”来描绘外部世界的绘画流派是印象主义,故选C;浪漫主义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的完整统一,强调色彩的运用,排除A;古典主义选用的重大题材,强调构图技法,布局严峻,我选B;现代主义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艺术更趋极端化,排除D。
4. 毛泽东在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
这是指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广大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愿望
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起公有制
参考答案:
A
略
5. “省”这一行政建制在中国古代各时期有不同的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秦朝开始设立三省作为中央机构 B.唐朝的三省分别行使立法、司法、行政权
C.元朝以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D.明朝以军机处取代中书省的职能
参考答案:
C
6. 马克思在评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
”这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天主教权威和专制王权
B.天主教权威与马丁·路德宣扬的宗教思想
C.宗教信仰与人文主义
D.宗教信仰与科学精神
参考答案:
B
考察对宗教改革的认识。
依据所学,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提出“因信称义”的主张: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
因此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但同时又坚持宗教信仰。
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故应选B。
7.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他用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
”文中的他是:
A.达·芬奇
B.莫奈
C.塞尚
D.毕加索
参考答案:
D
8.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的文明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研究历史
参考答案:
D
9. 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A.《清明上河图》
B.《墨梅图》
C.《鹳鱼石斧图》
D.《步辇图》
参考答案:
B
依据材料“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可知B项《墨兰图》正确。
A是北宋的风俗画,C是远古的彩陶画,D是人物画,都不能正确反映题干意思,故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10. 1941年是二战中至为关键的一年,以下发生在1941年的事件排列正确的是①东条英机组阁,策划进攻美国②美国通过《租借法》③莫斯科保卫战苏联开始反攻④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
参考答案:
B
11.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著作中写道:“唯一的法律,就其性质而言,必须要有全体一致的同意,那就是社会的公约。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该著作是
A.《哲学通信》
B.《论法的精神》
C.《社会契约论》
D.《纯粹理性批判》
参考答案:
C
材料核心意思是:社会秩序,是通过约定各自出让一部分权力而形成的,这是《社会契约论》的主要内容,故选C。
《哲学通信》是伏尔泰的著作,《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的著作,排除ABD。
12. “明代重视女子读物编纂,《内训》《训女宝箴》《古今列女传》《闺范》等盛行一时,这一状况反映出
A.理学的道德观念日渐普遍化
B.明代治国根本理念发生变化
C.儒家思想逐渐居于正统地位
D.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
参考答案: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材料“明代重视女子读物编纂,《内训》《训女宝箴》《古今列女传》《闺范》等盛行一时”说明当时社会理学思想应用广泛,得到众多的影响,故A项正确。
其他选型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宋明理学·影响
13. 希腊古典时期,“雅典的全部人口中,公民约为16万人,外邦人大概不超过10万人,奴隶至多不超过14万人。
”就此蕴含的信息,有人归纳出如下几点:当时雅典有小国寡民的特点;当时雅典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公民等级最高,外邦人等级最低;这三类人在当时的雅典三足鼎立。
其中解读有误的有()
A.一点
B.两点
C.三点
D.四点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准确理解,雅典是一个城邦国家,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雅典当时是奴隶制的民主国家,且奴隶的等级最低,没有政治权利,也不可能与公民形成鼎力;雅典公民根据财产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
由此分析可知“公民等级最高,外邦人等级最低”“这三类人在当时的雅典三足鼎立”解读不合史实。
故选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4.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的行为,如果它认为总统或国会的某些政策、法律“违宪”,可宣布其无效。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权力集中 B.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
C.保证了所有人都享有民主权利 D.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参考答案:
C
15. 梭伦的演说词中提到:“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入绝境”,我们可以从中看出
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
②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
③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
④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据材料“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满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入绝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梭伦改革的背景,体现了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故①正确。
当时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严重,故②正确。
由于阶级矛盾,当时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故④正确。
故①②④组合正确,故B项正确。
梭伦改革说明他对雅典民主政治没有绝望,故③错误。
故①②③④组合错误,故A项排除。
①②③组合错误,故C项排除。
①③④组合错误,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梭伦改革背景
16. 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
”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参考答案:
D
天人感应学说是关于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这一学说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D中的“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是说臣民要绝对服从于君主,做服贴的良民,君主要绝对服从“天”的意志,就是用天的权威限制皇帝私欲,所以这体现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故选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说董仲舒的儒学与诸子百家思想的关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说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是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故BCD均与题意不一致,所以排除。
17. 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龙永图打比方说:“要参加奥运会篮球赛,不能—进球场就说‘篮筐太高,是按西方人标准设定的,对西方大个子很合适,对我们不合适,得把那篮筐降下几厘米来适应我们,否则就是不公平竞争。
’这是不可能的,只能面对这个事实。
”他意在强调
A.在世界经济领域反霸权主义
B.要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必须遵守国际贸易通行的规则
D.发展中国家还需依赖发达国家
参考答案:
C
根据材料的主旨,作者强调中国加入世贸,就应该融入其中,并接受世贸已有的规则,只有顺应并适应才能更好的融入全球化,故C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反霸权主义,排除A项。
材料反映的是要顺应现有的规则,而为是要建立新的秩序规则,故排除B项。
D项不是作者强调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应该是合作关系,故D项排除。
18.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参考答案:
B
19. 1933年底,一位美国国会议员在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在成长……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己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
”他的主旨在于
A.批评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 B.肯定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要求进一步强化民主制度 D.给予劳动者与雇主谈判权
参考答案:
A
20. 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参考答案:
A
21. 右图为某班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20世纪早期一份报纸的一部分,它主要反
映了()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对学生运动的声援
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D.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参考答案:
D
22. 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大金融机构在投票份额和附加条款等方面被广泛诟病。
2015年,全球迎来了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投资银行,有学者称亚投行是被逼出来的另起炉灶。
这反映了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B.旧的国际经济体系正在遭遇挑战
C.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正在加剧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激化
参考答案:
B
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投票份额和附加条款决定权力使用,中国亚投行的建立冲击了原先经济秩序,故B正确;亚投行不属于经济区域集团,故A错误;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不平衡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错误;D中社会矛盾激化不符合事实。
23. 1926年,上海化工实业家吴藴初突然宣布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呼吁全国各地大量仿造生产。
这导致日本的“美女牌”味之素除了在东三省销售外,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再也难
见踪影。
吴藴初“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资本的严重阻碍
B.民族资本的竞争激烈
C.民国法制严重不健全
D.商战思潮的影响深远
参考答案:
D
材料中讲述了吴藴初“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的史实,从材料中吴蕴初的做法导致了“日本的“美女牌”味之素除了在东三省销售外”,说明吴蕴初是为了抵制日货才放弃了专利。
结合所学知识,商战思想在早期维新思想中就已经出现,商战思想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926年,所以可以看出商战的思想影响深远,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官僚资本的问题;B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民族资本的相互竞争,而是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对抗。
C选项说法与材料无直接关系。
24. 董仲舒在评论一件寡妇改嫁的案例时指出,依《春秋》大义,“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故寡妇改嫁“皆无罪名,不当坐”。
这折射出汉代
A.司法判案“重情轻法”
B.妇女的整体社会地位较高
C.婚姻受礼教束缚相对较小
D.妇女拥有婚姻自主的权利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
C项,董仲舒援引《春秋》,认为寡妇再嫁是可以的,这就比后世“设男女之大防”“一女不事二夫”不允许寡妇再嫁的程朱理学思想要宽松得多,显示汉代婚姻受礼教束缚相对较小。
故C项正确。
A、B、D项,题干中董仲舒是在“评论”这件寡妇改嫁案,并不是司法官,不能体现汉代司法判案原则;题干中“寡妇再嫁”仅为一个个例案件,并不能说明妇女的整体社会地位较高;题干中没有体现妇女拥有婚姻自主权利的相关信息。
故A、B、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对婚姻的影响
25. 台湾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政治结构出现的积极意义在于
A.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民主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参考答案:
D
“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是指秦朝时在其统一的领土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这在实质上是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D项正确;AC 两项对这一转变现象的分析错误;B项是转变的原因而非意义。
26. 1984年,国家允许城镇居民个人出资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不准雇工),劳动所得收入除向国家交纳一定的工商税外,全部归自己,时称”个体户”。
当时的城镇个体户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相比
A.都属于私有经济
B.都获得经营自主权
C.都属于商品生产
D.都获得相同的劳动所得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城市个体户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自主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民也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两者经营方式相同,故B项正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公有制经济,故A项错误;农产品进入市场才算作商品生产,故C项错误;劳动所得不可能相同,故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27. 某同学在一篇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到:“①我的爷爷出生于1920年,19岁参加了工农红军闹革命;②跟随部队参加了在徐州的百团大战等战役;③解
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大别山”这段文字的叙述中,与史实相比
A.①②正确,③错误B.②③正确,①错误
C.③正确,①②错误D.①②③都错误
参考答案:
C
28. 下列表述不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相同点的是
A.都是在国内国外政治形式变化的情况下产生的
B.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C.都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都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参考答案:
D
29. “当物理学家把经典力学的理论套用在幽灵一般不可捉摸的基本粒子之上时,那些一直被他们奉为主臬的理论失效了,很多测量到的现象都无法用经典力学来解释。
”此状况直接导致了
A.实验科学方法的提出
B.量子理论的提出
C.相对时空观念的产生
D.光电效应的发现
参考答案:
B
“基本粒子”等是和量子理论有关的,所以此状况直接导致了量子理论的提出,材料反映的是普朗克量子理论的提出,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实验科学方法是早就提出了,选
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D均属于爱因斯坦的成果,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30. 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押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
B.墨家、儒家
C.儒家、道家
D.法家、道家
参考答案:
C
儒家与道家思想。
根据对材料阅读分析,唐太宗主张治国“以人为本”“无为、无欲”,结合“百家争鸣”所学,分别体现了“以人为本”-----儒家思想,“无为、寡欲” –体现的是道家的主张。
故选C。
法家思想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维护统治;墨家则是主张兼爱、非攻,因此ABD均与题意不符。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
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
注》
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
……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5分)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3分)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
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4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
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4分)
参考答案:
32.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
(2)材料二根据下面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一物道路。
”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4)依据材料四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
材料五: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5)以上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什么思想?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
答案:
(1)仁;克己复礼。
(2)孟子:民本或仁政;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致良知”。
(3)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迎合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因而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
(4)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
(5)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独裁)的时代特点。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儒学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演变。
从孔子、孟子、董仲舒、程朱理学、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等方面来分析考查。
(1)材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仁的思想;材料“克已复礼为仁”体现了克己复礼的思想。
(2)材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的思想,其核心是仁政;材料“天理人欲,不容并立”是朱熹的思想,其核心是存天理、灭人欲;材料“所谓‘良知’也”是王守仁的思想,其核心是致良知。
(3)从材料“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并结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