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赣县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赣县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
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屠呦呦从黄花蒿(中医药方中称为青蒿)中提取青蒿素,荣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是脂类性物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
其抗疟疾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青蒿素活化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疟原蛋白结合,从而对疟原虫的细胞结构及其功能造成破坏。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青蒿素可以用无水乙醇、丙酮等物质进行提取
B. 青蒿素在核糖体上合成,其合成受青蒿素基因直接控制
C. 青蒿素可使疟原虫生物膜系统的基本支架及染色质遭到破坏
D. 青蒿素以胞吞形式进入疟原虫细胞,需要消耗ATP
2. 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待荧光分布均匀后,在细胞膜上选定需进行漂白的部位,用激光照射使荧光分子内部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从而使此部位的荧光消失。
一段时间后,漂白部位荧光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B.漂白部位荧光的恢复是因为被标记蛋白质恢复空间结构
C.漂白部位荧光一定程度的恢复是因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根据荧光恢复速度可推算细胞膜中蛋白质分子运动速度
3. 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仁与某些RNA及附着在内质网的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提取核膜的脂质平铺在水面的面积是核膜面积的2倍
C.染色体含有DNA和蛋白质,染色质是裸露的DNA
D.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 野生型小鼠毛皮颜色为杂色。
某兴趣小组用一只黄色雄鼠与一只野生型雌鼠杂交,获得F1黄色小鼠和杂色小鼠若干只,再让F1黄色小鼠雌雄相互交配,F2中黄色个体与杂色个体比值约为2∶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控制毛皮颜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小鼠皮毛颜色杂色为隐性性状
C.F1、F2中黄色个体一定是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D.F1中黄色与杂色小鼠的数量不一定相等
5. 所谓“膜流”,是指由于膜泡运输,真核细胞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可作为“膜流”现象的例证
B.m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的过程发生“膜流”现象
C.神经递质多是小分子,其释放过程不发生“膜流”现象
D.蛋白质类激素合成和运输过程中,高尔基体是“膜流”的枢纽
6. 三刺鱼根据栖息环境可分为湖泊型和溪流型(如图所示)。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让湖泊型和溪流型三刺鱼进行几代杂交,形成一个实验种群。
之后将上述实验种群的幼鱼放生到一条没有三刺鱼的天然溪流中。
一年后,他们将这条溪流中的三刺鱼重新捕捞上来进行基因检测。
发现溪流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了约2.5%,而湖泊型标志基因的基因频率则减少了。
对上述材料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但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导致基因频率改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C. 溪流型和湖泊型三刺鱼不属于同一物种,两个物种存在竞争关系
D. 溪流型三刺鱼在新环境中繁殖能力增强,导致两种三刺鱼发生协同进化
7. 下列关于酶的作用特点及本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酶可以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B. 酶可以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发挥作用
C. 大部分酶起催化作用,少部分酶起调节作用
D.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有机物
8. 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交叉互换∶细胞质分离∶联会∶染色体复制∶染色单体分离∶着丝点分裂
A.∶∶∶∶∶∶∶∶∶
B.∶∶∶∶∶∶∶∶
C.∶∶∶∶∶∶∶∶∶
D.∶∶∶∶∶∶∶∶∶
9. 如图是人体某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a、b、c代表激素,c中含有碘元素)。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可以合成分泌多种激素
B.激素a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乙
C.若幼年缺碘就会影响脑的发育
D.激素c含量过高时会抑制甲分泌激素a
10.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的细胞合成并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B.黑暗、失重条件下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
C.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一个细胞可以受到多种激素的调控
D.植物激素在低浓度时能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时则会抑制植物生长
11. 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淀粉酶、核酸都以碳链作为基本支架
B.若细胞中的某蛋白质含有X条肽链,则其一定含有X个羧基
C.蓝球藻和小球藻细胞中都有DNA和RNA,且都以DNA为主要遗传物质
D.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12.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运输效率升高
B. 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m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均发生变化
C. 细胞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体积、细胞核体积均变小
D.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使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3. 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膜性小泡运输的交通枢纽
B.内质网能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酶的吸附
C.溶酶体能合成多种酸性水解酶
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14.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一千古名句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早春的秀丽景色。
与其相关的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桃花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
B.一片江水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种群
C.江水等非生物不参与生命系统的组成
D.竹叶细胞内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生命系统
15.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某有翅、趋光性强的昆虫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B.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记名计算法常用于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群落
C. 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也可调查某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D. 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原因是土壤小动物的活动能力弱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少
B.饥饿时正常人体内胰岛素含量会增加
C.失水过多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适量赤霉素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
17. 乙酰六胜肽为人体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具有穿透细胞膜能力的小分子链状六肽,由于能够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信息传导,避免肌肉过度收缩,减少了动态纹的发生,还能有效重组胶原蛋白,增加弹力蛋白活性,多用于化妆品内作为抗皱成分。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酰六胜肽可与甲、乙液等量配制的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
B.乙酰六胜肽进入细胞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C.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就决定了该小分子多肽的功能
D.该多肽由6个氨基酸通过5个肽键相连
18. 如图为某种多倍体的培育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杂种植株细胞内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物种,细胞中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
C.图示中多倍体的形成中既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也发生了基因重组
D.图示中杂种植株的形成说明物种a和物种b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19. 头发主要由角蛋白组成。
下图为烫发的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角蛋白的S元素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B.角蛋白的S-S键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
C.肽链盘曲折叠程度仅由S-S数量决定
D.卷发剂处理的过程中不涉及肽键的变化
20. 如图表示能量在第一、第二营养级流动的部分过程(图中生产者净初级生产量为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属于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B.丙属于第二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
C.戊是第二营养级呼吸散失的能量
D.丁的一部分能量可以流向分解者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图是4种细胞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是____,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该细胞器是细胞进行______的主要场所。
(2)通常植物叶肉细胞具有、而根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____(填序号),该细胞器是植物进行____的场所。
(3)图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填序号)。
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该细胞器周围发出的星状射线形成____。
(4)∶是____,主要对来自内质网的____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22. 氮和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____,叶绿体中含有镁和氮的光合色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
已知作物甲对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NH4+和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4+和NO3-同时存在时,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种)。
请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行验证:
实验思路:配制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目的是_______________),用该营养液培养作物甲,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
∶若营养液中NO3-剩余量小于NH4+剩余量,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营养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作物甲偏好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分析回答:
(1)图甲细胞∶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细胞(填标号)。
(2)如果图乙中∶→∶完成了图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
图甲中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______。
(3)图丙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24. 下面分别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图一中能产生ATP的过程有________(填序号)。
其中X代表________、Y代表________。
(2)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________(填序号)过程的进行,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3)图二甲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乙装置中B瓶先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
石灰水的锥形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25. 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块腐木,在腐木上生活着细菌、蘑菇、苔藓、白蚁等生物,在其周围还有老鼠等。
请你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这些生物在形态上千姿百态,但在结构上都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2)在这些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___________,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在这里的所有白蚁组成一个_______,所有的生物组成一个____________。
(4)这里所有的生物与其周围的阳光、土壤、水、空气等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
2. B
3. A
4. C
5. D
6. A
7. C
8. C
9. B
10. C
11. A
12. D
13. C
14. A
15. C
16. AB
17. BD
18. BD
19. AD
20. ACD
21.
(1).线粒体
(2).有氧呼吸
(3).∶
(4).光合作用
(5).∶
(6).纺锤体
(7).高尔基体
(8).蛋白质
22.
(1).蛋白质
(2).叶绿素
(3).避免其他氮源对实验的影响
(4).营养液中NH4+和NO3-的剩余量
(5).NO3-
(6).NH4+剩余量小于NO3-剩余量
(7).NH4+
23.
(1).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2). ∶∶
(3). a
(4). 2、0、2
(5).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24.
(1).细胞质基质
(2).∶∶∶
(3).O2
(4).CO2
(5).∶(或∶∶∶)
(6).吸收空气中的CO2(或:除去空气中的CO2)
(7).消耗掉瓶中原有的氧气
(8).6
25.
(1).细胞
(2).蘑菇、苔藓、白蚁
(3).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4).种群
(5).群落
(6).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