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 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 青岛版(2014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课程标准要求
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课标解读
在新课标中对观察物体这一内容单独指出,这一内容也是孩子们第一次有条理的观察物体,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形状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基于此课标重点是让学生经理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有观察物体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学生第一次系统的进行观察物体的教学。

教材中让学生观察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的、结构简单的物体,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在教材中呈现的是3位同学围坐在桌子旁欣赏民间工艺品布老虎的情景。

通过几位小朋友在不同方位看布老虎,学习辨认从前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观察物体》学情分析
孩子们从出生后对身边的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就是通过眼睛和耳朵去感知这个世界的,对于用眼去观察物体孩子们都能做到,但是其中缺乏一些条理性、科学性。

因此《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就是在学生已经具有观察物体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教材中让学生观察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的结构简单的物体,我在教学用为了让学生更感兴趣就运用了学生常见的玩具进行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较低了学习难度。

在学习与活动学生自己动手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猜想、概括推理、验证、总结,启发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

2、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形状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

教学难点:能辨认从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过程:
师说出游戏要求:
①听清老师的要求,老师说“开始”才能够动手操作。

②回答问题举手要标准。

③观察时同学们头不要偏,手不要动,仔细观察。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吗?在《西游记》里面你最喜欢谁?
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人物。

师:老师也非常喜欢孙悟空,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他不光武艺高强,而且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辨别取经路
上的妖魔鬼怪。

你们是不是也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火眼金睛呢?接下来我们做个小游戏来验证一下好吗?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学生所熟悉的《西游记》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能够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小游戏——认真看(本位观察)
1、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有一双会观察的火眼金睛呢,今天我带来一位新朋友和你们共同验证一下。

拿出桌洞中的新朋友放在桌子中间,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看一看、摸一摸,认识我们的新朋友。

2、把喜羊羊放在桌子的正中间,让它面向黑板。

拿出第一张纸片,根据要求认真填写。

A、你坐在了喜羊羊的()面。

前侧后
B、你看到的是哪张图片,在图片的下面画“√”
()()()()
3、生汇报自己观察到的结果。

师:为什么你们观察到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说出自己的猜测,交流,总结。

生:因为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喜羊羊的形状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次观察尝试,想让学生学会仔细地观察、流利地表达,并向学生介绍前面、后面、侧面。

(二)验证猜测——换位观察
同学们刚才总结的很有道理,但是任何一种猜测都必须经过验证才能成为真理。

那么接下来我们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

师:同学们全都起立,按顺时针方向走到下一个同学的位置,坐在新的位置上仔细观察。

拿出第二张纸片,把你观察到的结果填在纸片上。

A、你坐在了喜羊羊的()面。

前侧后
B、你看到的是哪张图片,在图片的下面画“√”
()()()()生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

课件出示观察提示
①现在看到了什么面?和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②通过我们这两次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观察提示,让学生在组内进行自主交流,通过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从而领悟出: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换位观察,要求学生按顺时针变换座位,再次对喜羊羊进行观察。

这次观察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看到喜羊羊的哪个面,同时要思考现在看到的喜羊羊的样子和刚才看到的是否一样及其原因。

因为有了转换位置的活动,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是因为改变了方向的缘故。

这个环节是第一环节的递进,让学生感知正确的、有序的观察方法。

(三)谁的反应快
活动内容:比比谁的反应快,跑动找位置。

活动要求:教师出示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喜羊羊照片,学生根据照片想想拍摄的位置在哪儿,快速地站过去并大声说出站在喜羊羊的哪一面。

课件出示画面:比比谁的反应快!分别出示喜羊羊的后面、前面、侧面。

生快速跑动。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据主要地位,对于具有游戏因素但又不是把学习变成游戏的学习形式学生会很感兴趣。

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体验着自主、挑战、胜利带来的愉悦,进一步明确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三、当堂达标,巩固新知
1、下面三张照片,哪张是在小狗的后面拍的?哪张是在小狗的侧面拍的?
2、右边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
3、谁看到的?连一连。

4、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哪一面?连一连。

5、拓展提升。

猜一猜,下面是什么图形?
四、回顾整理,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主发言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