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高等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功利主义的高等教育哲学
功利主义(工具主义):如同理性主义流派一样,工具主 义哲学流派也高度估价人的理性。然而,理性主义者把理 智看作是治学生涯的目的,工具主义却不把理智本身作为 目的,而是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不仅仅是解决学 术问题的手段,而且也是解决商业、工业、政治和社会状 况等问题的普遍手段。它不追求某种终极的永恒真理,而 是抓住事物的消长,即发展变化。它认为思想和活动总是 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真理总是要通过逻辑探究来加以检验。 真理和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在社会倾向方面,这 种高等教育哲学是民主的。(《高等教育哲学》。第142页) 典型人物:奥尔特加·加塞特(1946)、克尔(1963)、 帕金斯(1966)、博克(1982)。
20世纪以后两种高等教育哲学的冲突加剧范海斯等人的功利主义大学理念受到维布伦弗莱克斯纳哈钦斯等人的猛烈抨击但功利主义者倡导的专业教育却逐渐得到理性主义的认可同时克尔博克等工具主义者也认识到理性主义所倡导的自由教育或普通教育的重要性尝试实现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
第四讲 高等教育思想
主要内容
高等教育思想的涵义与范畴 高等教育思想的演变 高等教育思想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一、高等教育思想的涵义与范畴
1、高等教育思想的涵义 高等教育思想:也称高等教育观念,在实践中常 高等教育思想:也称高等教育观念 常合称高等教育思想观念。高等教育思想与高等 教育观念实际上并无多大区别,都是对高等教育 现象和活动所持的看法,或者说都是对高等教育 是对高等教育 现象和活动的理性认识。 现象和活动的理性认识。 系统化的高等教育思想可以称为高等教育思想体 系。高等教育学研究的高等教育思想主要是系统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高等教育思想主要是系统 化的高等教育思想。 化的高等教育思想。
(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高等教育 哲学的产生、 哲学的产生、冲突与融合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是哲学史上两大哲学 流派,也是当代哲学两大思潮。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与人文主义与理性主 义和功利主义既有联系和交叉,又有区别 和不同。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在产生之初两者之间 并没有冲突和对立,而是互相联系和相互 促进,自19世纪才开始分道扬镳,20世纪中 叶以来又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
从范围上看,思想、观念>理想、理念 从与现实的关系上看,思想、观念→理念→ 理想,与现实的张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具 带有价值取向。
3、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范畴
高等教育活动极其繁杂和广阔,因此对高 等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就有必要建立一个 研究范畴,以便更好地把握它们。所谓范 所谓范 畴,就是使人们能够认识高等教育思想之 网上纽结” “网”的“网上纽结”。
在较成熟的教育思想体系中,既有对整个 教育的认识,又有对它各个重要部分的认 识,也就是说,既有宏观层次的思想,又 有与之相对应的微观层次的思想。如果一 种教育思想体系缺少对其中一个层次的认 识,或者缺少对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或 者其本身就不是完整的思想体系,那么它 对教育实践就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如 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想。
理性主义的高等教育哲学
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把大学视为理性的产 物和理性的工具,认为大学是探索高深学问和普遍真理的 场所,而且大学对真理的探索是出自纯粹理性的驱动,超 越感性欲望和利害关系。不计功利得失,探索纯粹的知识 和学问。理性主义的高等教育哲学认为,为了保持真理的 纯洁性,知识应与市场和政治场所分离,实现这种分离的 途径之一是把大学作为象牙塔。布鲁贝克认为,这种高等 教育哲学是与某种固有的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联系在一起的。 典型人物:纽曼(1852)、哈钦斯(1936)、维布伦 (1918)、弗莱克斯纳(1930)、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 等。
思想体系举例
19世纪英国教育家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指出:“大学 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是所有的知识和科学、事实 和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考的有效保护力量”,是 “智慧之府、世界之光、信仰的使者,新生文明之母”。 纽曼认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唯一职能,( 本质观、价值观) ,( 本质观、价值观)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善于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 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也就是要培养 绅士(目的观、人才观) 。 在绅士的培养方面,他坚守 (目的观、人才观) 大学的自由教育传统,反对专业教育,主张向学生传授普 遍的完整的知识。他秉承大学的理性主义传统,特别重视 智力训练,认为智力训练最适宜人的发展,大学的任务就 是要制定正确的标准,按照标准根据所有学生的不同特点 发展他们的智力。(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 (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
3、理性主义、功利主义高等教育哲学和大 理性主义、
学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大学从产生之初起,就受到理性主义高等教育哲学和大学 大学从产生之初 理念的支配。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是理性主义复苏的产物, 在理性主义的支配下,大学以探索真理、完善人格为宗旨, 与社会发展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使远离社会生活的象牙塔。 背景:第一、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过程与科学技术 分离,大学只能远离社会经济生活而提供单纯的人的理性 教育。第二、理性主义的复苏是古希腊理性精神的复苏, 它所倡导的自由教育与此后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 义教育存在着历史渊源关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第三, 理性启蒙、理性独立、理性崇拜是西方近代至16世纪理性 进军的三部曲,西方大学正是在理性主义的大潮中发展壮 大的。第四,大学职能的单一性也促成了理性主义的价值 选择。
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范畴
从纵向划分,高等教育思想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 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 宏观层次的思想是人们对整个高等教育所持的看 法。宏观层次的范畴包括:高等教育的本质观、价 值观、功能观、目的观、发展观、人才观、管理 观。 微观层次的思想是人们对高等教育中某个主要部 分或环节所持的看法。主要范畴包括:学校观、 办学观、人才观、知识观、认识观、课程观、教 学观与学习观、教师观与学生观、质量观。
从横向上划分,高等教育思想还可粗略地划分为两 种类别:教育和管理思想。教育这个类别是高等 教育思想的核心。 一种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或高等教育哲学越是清楚、 准确、连贯、系统,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就越大。 一种系统化的高等教育思想,在两个维度范畴中, 至少应当包括两个层次中的核心部分,亦即从教 育的维度来看待整个高等教育及其各个部分时所 持有的看法。
英国学者迈克尔·艾伦(Michael Allen):人文主义教育 哲学和职业教育哲学 哈佛大学的《哈佛报告:大学的性质和目的》: 经典主义和实用主义 巴茨和克莱明: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 卡内基委员会:复兴主义与功利主义 伯吉斯(Burgess):自治性与服务性 布鲁贝克:认识论与政治论 潘先生、刘保存等中国学者:理性主义与功利主 义、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 18世纪末19世纪初,近代功利主义兴起,理性主 世纪末19世纪初 义高等教育哲学的主导地位开始受到功利主义高 等教育哲学的冲击。 首先是在英国掀起了理性主义高等教育哲学与功 利主义高等教育哲学的论战,这种论战后来波及 到欧洲大陆和美洲。 在这种背景下,洪堡、纽曼相继提出了自己的大 学理念。虽然他们在大学职能上存在争论,但他 们都为理性主义高等哲学辩护。 从19世纪中叶起,在以崇尚理性著称的德国建立 了以实用为主的工科大学,在以自由教育传统著 称的英国兴建了伦敦大学和新大学,在美国则掀 起了州立大学和赠地大学运动。
2、几个概念的辨析
高等教育思想、高等教育哲学、大学理想、 大学理念 西方:高等教育哲学、大学理想 港台:大学理念、大学理想 大陆:大学理想、大学理念、高等教育思想、 高等教育哲学
大学是一种承担一定职能的社会机构.西方的大学概念指 学是一种承担一定职能的社会机构. 学是一种承担一定职能的社会机构 经典大学,综合性大学,且一般兼具教学、 经典大学,综合性大学,且一般兼具教学、科研和为社会 服务多种职能,而不包括单科性大学或以单科为主的大学、 服务多种职能,而不包括单科性大学或以单科为主的大学、 文理学院、专业学院、所谓的“地方性大学”和学院、 文理学院、专业学院、所谓的“地方性大学”和学院、各 种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 种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我国的大学概念则出现 了泛化。 了泛化。 高等教育: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高等教育: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包括由 大学和国家核准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其他高等学校实施的中 学后层次的各种类型的培训或研究型培训。 学后层次的各种类型的培训或研究型培训。” 高等教育内涵不断发生变化。 高等教育内涵不断发生变化。高等教育这一概念滞后于大 学这一概念。严格说,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下位概念。 学这一概念。严格说,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下位概念。
二、高等教育思想演变史:不同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思想演变史: 哲学流派的产生、冲突与融合 哲学流派的产生、
在高等教育思想发展史上, 在高等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着自 由教育与专业教育、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由教育与专业教育、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求真与求用、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 求真与求用、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社会 本位与个人本位、 本位与个人本位、大学自治与国家控制等 诸对范畴的对立与冲突。 诸对范畴的对立与冲突。这些对立与冲突 只是大学理念的表面现象, 只是大学理念的表面现象,在这些表面现 象之后,则是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冲突。 象之后,则是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冲突。不 同学者提出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分析框架。 同学者提出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分析框架。
对于大学理想 大学理想来说,其基本表述是大学应 大学理想 该是什么?是一种在文化传统和环境基础 上对大学的建构。它与大学观念相比,范 与大学观念相比, 与大学观念相比 围应该说小得多,与现实的距离更远, 围应该说小得多,与现实的距离更远,张 力更大;批判性更强;也更具完美性、 力更大;批判性更强;也更具完美性、审 美意义和价值性。 美意义和价值性。 理念有两个内涵:一是根据对教育本质、功 理念 能、规律的理性认识树立起的信念;二是 对教育理想的追求。理念既是理想的基础, 又包含了理想。教育理想既在教育理念的 基础上,又是教育理念的核心。
背景: 第一、工业化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第二、科学革命导致自然科学和应用社会 科学的发展,为专业教育、科学教育提供 了可能; 第三、近代思想家从对理性的崇拜中摆脱 出来,开始了反思。 第四,大学职能的拓展。
20世纪以后, 20世纪以后,两种高等教育哲学的冲突加剧,范 世纪以后 海斯等人的功利主义大学理念受到维布伦、弗莱 克斯纳、哈钦斯等人的猛烈抨击,但功利主义者 倡导的专业教育却逐渐得到理性主义的认可,同 时,克尔、博克等工具主义者也认识到理性主义 所倡导的自由教育或普通教育的重要性,尝试实 现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特别是近几十年, 人们逐渐认识到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各自不足, 两种高等教育哲学开始在冲突中走向融合。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理想、 教育思想、教育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育理想、教育理 念
观念指广泛意义上的思想、概念、思想的对象、 观念指广泛意义上的思想、概念、思想的对象、 思想的结果,它的范围比较广阔。 思想的结果,它的范围比较广阔。大学观念可以 表达为大学是什么?大学应该是什么? 表达为大学是什么?大学应该是什么?大学能做 什么?大学应该做什么?大学怎么做?等等。 什么?大学应该做什么?大学怎么做?等等。
(一)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高等教 育哲学
1、理性主义的高等教育哲学 从理性主义的发展看,理性主义有三种涵义。首 先,理性主义是一种世界观,它把世界看作一个 合乎理性的世界,世界是一个合谐有序的整体。 人只要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便可以认识它的规 律。其次,理性主义是一种人生哲学和人生理想, 它把理性看成人的本质,认为人的传统本性超越 时间和地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 最好的生活就是遵循理性指导去生活。最后,理 性主义又是一种文化传统,这种传统推崇理性, 崇尚科学,重视逻辑思维,相信知识的力量。
1、科学主义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哲学的基 本观点 以科学主义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认为,大学是 以社会需要、国家需要为基础的。 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和 培养目标 国家有用的科学人才,如物理学家、化学家、工 程师和医生等。 在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上,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大力提倡科 教学内容 学教育,主张大学教育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方面,科学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认为教学 教学方法 是一个科学过程,应该严格遵循科学程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