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新高二化学上学期周练试题(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定州中学:新高二化学周练试题(三)
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钠与下列物质反应都能够产生氢气,①H2O,②CH3COOH,③CH3CH2OH,试判断这三种物质电离出H+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的顺序)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2.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乙烯通入溴水中
B.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C.苯与溴水混合后撒入铁粉
D.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3.在①丙烯、②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水与冰 B.O2与O3
C .与
D .与
5.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为,它一般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有机溶剂
B.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4倍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
6.在实验室中,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溴苯中混有溴,加入KI溶液振荡
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C.硝基苯中混有浓HNO3和浓H2SO4,将其倒入NaOH溶液中振荡,静置,分液
D.乙烯中混有SO2和CO2,将其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洗气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熔、沸点不相同
B.乙烯、苯、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C4H9Br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8.下列物质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1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C.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反应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层变无色
10.下列物质中,不能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A.CH3Cl B.CCl4 C.CH2Cl2 D.CH4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 CuSO4溶液除去乙炔中的硫化氢杂质气体
B.煤焦油中含有苯、二甲苯等化工原料
C.天然气和可燃冰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D.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
12.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C5的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H4+ 2O2→CO2+ 2H2O,C3H8+ 5O2→3CO2+4H2O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用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石油气进入量
B.增大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入量
C.减小空气进入量,减小石油气进入量
D.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增大石油气进入量
13.某有机物的结构为:HO–CH2–CH=CHCH2–COOH,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水解 B.酯化 C.加成 D.氧化
1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8 g重水(D2O)中含N A个中子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 N A
C.室温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 N A
D.足量的铜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可生成N A个SO2分子
1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B.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C.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 14C与13C互为同素异形体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戊烷、戊醇、戊烯、乙酸乙酯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戊烯
B.分子式为C4H9Cl的有机化合物有4种
C.丙烯与HCl在一定条件下的产物只有一种
D.用CH2(NH2)-COOH和CH3-CH(NH2)-COOH两种氨基酸脱水,最多可以生成3种2肽
二、计算题:共6题共52分
17.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现取3g A与4.48L(标准状况)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假设反应物没有剩余)。

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充分吸收,浓硫酸增重3.6g,碱石灰增重4.4g,剩余气体体积为1.12L(标准状况)。

回答下列问题:
(1)3g A燃烧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H2O)=______,n(CO2)=______,n(CO)=______。

(2)通过计算确定A的分子式。

(3)写出A的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18.某有机物气体含碳82.7%,含氢17.3%,在标准状况下它的密度为2.59g/L。

则计算:
(1)此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果保留到整数位);
(2)此有机物的分子式;
(3)其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19.(1)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物共10g,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12.5倍,该混合气体通过溴水时,溴水的质量增加8.4g。

则该烷烃与烯烃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

(2)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的产物为CO、CO2和水蒸气,此混合气体质量为49.6 g,当其缓缓通过无水CaCl2时,CaCl2的质量增加22.5 g。

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为_________。

20.(7分)某有机物6g完全燃烧,生成3.6gH2O和4.48LCO2(标准状况下),0.5mol此有机物的质量为30g。

(1)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写出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至少两种);
(3)若此有机物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确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与名称。

21.(6分)将0.1mol有机化合物A与标准状况下5.6L氧气混合,一定条件下两者完全反应,只有CO、CO2和H2O三种产物,将全部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中,浓硫酸增重5.4克,碱石灰增重4.4克,还有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的剩余,求:
(1)有机化合物A的分子式(要求写出推理过程);
(2)若有机化合物A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请写出A的结构简式;
(3)写出所有比A多一个—CH2—原子团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

22.(8分)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现取2.3 g A与2.8 L氧气(标准状况)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假设反应物没有剩余)。

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2.7 g,碱石灰增重2.2 g。

回答下列问题:
(1)2.3 g A中所含氢原子、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4分)
(2)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4分)
3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的酸性越强,越容易电离出氢离子,则与钠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就越快,酸性:CH3COOH >H2O>C2H5OH,则这三种物质产生H+的难易程度为(从易到难)②①③,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及其影响
【名师点晴】明确反应剧烈程度与物质酸性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钠与物质产生氢气的快慢取决于羟基氢的活泼性,即物质的酸性越强,则越容易电离出氢离子,与钠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就越快,据此分析即可解题。

2.B
【解析】
试题分析:A.乙烯和溴水溶液的反应是加成反应,故A错误;B.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故B正确;C.苯与溴水不反应,但苯与溴在溴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故C错误;D.镍催化下苯与氢气反应是加成反应,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性质
3.
【解析】
试题分析:①丙烯CH2=CH-CH3中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①错误;②乙烯具有平面型结构,CH2=CHCl看作是一个氯原子取代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故②正确;③苯是平面结构,溴苯看作是一个溴原子取代苯中的一个氢原子,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故③正确;④甲苯中含有一个甲基,甲基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④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4.D
【解析】
试题分析: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A.水与冰的化学成分相同,为同一种物质,故A不选;B.O2与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不选;
C.与均为正丙烷,为同一种物质,故C不选;D.与
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选;故答案为D。

考点:考查元素、核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等概念、电子式的书写。

5.A
【解析】
试题分析:A.因苯乙烯为烃,所以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A项错误;B.苯乙烯的分子式为C8H8,与苯(C6H6)具有相同的最简式,燃烧时现象相同,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B项正确;C.苯乙烯分子中含乙烯基,能与Br2发生加成,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C项正确;D.1 mol苯基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1 mol乙烯基能与1 mol H2加成,D项正确;答案选A。

考点:苯乙烯的性质。

6.C
【解析】
试题分析:A.Br2与KI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与溴苯仍是互溶体系,不能分离,A项错误;B.利用氢气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除去乙烯,但会引入氢气,且反应条件复杂,难以实现,B项错误;C.浓硝酸和浓硫酸可与氢氧化钠反应,而硝基苯不反应,且不溶于水,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杂,C项正
确;D.CO2、SO2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而乙烯不反应,可除杂,但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与除杂,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题目难度不大。

①A溴、碘单质与溴苯、汽油等互溶;
②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时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③浓硝酸和浓硫酸可与氢氧化钠反应,而硝基苯不反应,且不溶于水;④CO2、SO2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7.B
【解析】
试题分析:A.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则熔沸点不同,A项正确;B.乙烯、苯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而乙烷中含甲基,为四面体结构,不可能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B项错误;C.因为丁基有4种,丁基与Br相连形成化合物C4H9Br,所以C4H9Br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C项正确;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则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D项正确;答案选B。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的鉴别、结构、性质及同分异构体。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结构、性质及同分异构体,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侧重有机物的性质考查,①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沸点越低;②乙烷中含甲基,为四面体结构;③丁基与溴原子相连得到化合物C4H9Br;④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

8.D
【解析】
试题分析:A.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乙烯基取代,不是烷基,不属于苯的同系物,A项错误;B.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不属于苯的同系物,B项错误;C.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不属于苯的同系物,C项错误;D.符合苯的同系物的三个条件,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考查苯的同系物。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苯的同系物,题目难度不大,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结构相似是指官能团的种类和个数相同,注意苯的同系物必须符合:①只有一个苯环;②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③具有通式C n H2n﹣6(n≥6)来分析解答。

9.C
【解析】
试题分析: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属于氧化反应,A项错误;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属于加成反应,B项错误;C.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属于取代反应,C项正确;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层变无色发生的是萃取,属于物理过程,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有机物反应类型的判断等知识。

10.B
【解析】
试题分析:氯代烃与氯气单质发生取代反应时,分子中必须含有氢原子,无氢原子不能发生取代反应,答案选B。

考点:考查取代反应的条件。

11.D
【解析】
试题分析:A、硫酸铜和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和硫酸,能除去乙炔中的硫化氢,故正确;B、煤焦油含有苯和二甲苯,故正确;C、天然气和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故正确;D、石油裂解的
5
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短链烃,故错误。

考点: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12.A
【解析】
试题分析:从方程式分析,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丙烷,丙烷耗氧量多,所以为了使燃料充分可以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燃料进入量,故选A。

考点:有机物燃烧
13.A
【解析】
试题分析:A、没有酯基,不能水解,故正确;B、含有羧基和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故错误;C、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故错误;D、碳碳双键或羟基都可以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

考点:官能团的性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1.8 g重水(D2O)中含1.8
10
20A
N
⨯⨯
=0.9N A个中子,A错误;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是0.1mol,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1N A,B错误;C.乙烯和丁烯的最简式
相同,均是CH2,则室温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21
14A
N

=1.5 N A,
C正确;D.足量的铜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则生成SO2分子小于1mol,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名师点睛】该题为高频考点,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目的关系涉及的知识面广,涉及到核素、弱电解质电离、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胶体、化学键等知识点。

与微粒数的关系需要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及离子数、电荷数、化学键之间的关系,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转移电子数目时一定要抓住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化合价的改变以及物质的量,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或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就是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

该题的易错选项是D,注意反应的特点以及稀硫酸与铜不能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B、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钡是重金属,Ba2+对人体有毒,B错误;C、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 14C与13C互为同位素,C错误;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变化、性质、胶体及同位素等有关判断
16.B
【解析】
试题分析:A.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戊醇有8种同分异构体,戊烯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6种,可见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戊烷,A项错误;B.因为丁基有4种,所以分子式为C4H9Cl的有机化合物有4种,B项正确;C.丙烯分子不对称,与HC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ClCH3和CH2ClCH2CH3两种产物,C项错误;D.两种不同的氨基酸脱水生成4种2肽,分别为AA、AB、BA、BB,D项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等知识。

17.
(1)0.2mol;0.1mol;0.05mol;
(2)C3H8O;
(3)CH3CH2CH2OH;CH3CH(OH)CH3;CH3CH2OCH3。

【解析】
试题分析:浓硫酸增重3.6g为水的质量,碱石灰增重4.4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反应物没有剩余,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充分吸收,剩余气体体积为1.12L,则该气体应为CO,说明有机物没有完全燃烧。

(1)n(H2O)=3.6g÷18g/mol=0.2mol;n(CO2)=4.4g÷44g/mol=0.1mol;n(CO)=1.12L÷ 22.4 L/mol=0.05mol;(2)3g A中,n(H)=2 n(H2O)=2×0.2mol=0.4mol,n(C)= n(CO2)+n(CO)═0.1mol +0.05mol =0.15mol,n(O)=2n(CO2)+n(CO)+ n(H2O)-2n(O2)=2×0.1 mol+0.05 mol+0.2 mol-2×0.2 mol=0.05mol,所以,n(C):n(H):n(O)=0.15mol:0.4mol:0.05mol=3:8:1,所以A的最简式为C3H8O,由于达到结合H原子的最大数目,所以最简式就是该物质的分子式,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3H8O。

(3)A为饱和一元醇,也可能为甲乙醚,可能的结构简式有:CH3CH2CH2OH;CH3CH(OH)CH3;CH3CH2OCH3。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确定及物质的分子式、可能的结构简式的书写的知识。

18.(1)58;(2)C4H10;(3)CH3CH2CH2CH3;(CH3)2CH2CH3。

【解析】
试题分析:(1)某气态烃在标准状况下它的密度为 2.59g/L。

则其摩尔质量M=2.59g/L×22.4L/mol=58g/mol,即相对分子质量为58,1mol 某烃中含C:(58×82.76%)÷12=4;1mol 某烃中含H:58(1−82.76%)÷1=10
故某烃的分子式为:C4H10;(3)该物质是丁烷,其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是CH3CH2CH2CH3;(CH3)2CH2CH3。

考点: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及物质结构简式的书写的知识。

19.(1) 1:3(2)26.4 g
【解析】
试题分析:(1)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12.5倍,所以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2.5×2g/mol=25g•mol-1,所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10g÷25g/mol==0.4mol,该混合气通过Br2水时,Br2水增重8.4g,8.4g为烯烃的质量,所以甲烷的质量为10g-8.4g=1.6g,则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6g÷16g/mol=0.1mol,故烯烃的物质的量为:0.4mol-0.1mol=0.3mol,烷烃与烯烃的体积比为:1:3; (2)产物通过无水CaCl2时,无水CaCl2增
重25.2g为水的质量,所以n(H2O)==1.25mol,根据H原子守恒,可知:n(CH4)=n(H2O)
=×1.25mol=0.625mol,
根据C原子守恒,则:n(CO)+n(CO2)=0.0.625mol,根据混合物总质量可知:m(CO)+m(CO2)=49.6g﹣22.5g=27.1g,则:[0.625mol﹣n(CO2)]×28g/mol+n(CO2)×44g/mol=27.1g,
解得:n(CO2)=0.6mol,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6mol×44g/mol=26.4g。

考点:考查混合物的计算
20.(7分)(1)C2H4O2
n(H)=2n(H2O)=2×( 3.6g÷18g/mol)=0.4mol
n(CO2)=2.24L÷44.8L/mol=0.2mol
n(C):n(H):n(O)=0.2mol:0.4mol:0.2mol=1:2:1
最简式是CH2O,式量是30,0.5mol此有机物的质量为30g。

则该物质的化学式是C2H4O2。

(3分,注意要求写分子式)
(2)CH3COOH、HCOOCH3、CH2(OH)CHO(2分,写出其中两种即可)
7
(3)CH3COOH;乙酸(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3.6gH2O中含有H元素的物质的量是n(H)=2n(H2O)=2×( 3.6g÷18g/mol)=0.4mol;
4.48L标准状况下CO2的物质的量是n(CO2)=2.24L÷44.8L/mol=0.2mol,则该有机物含有的O元素的物质的量是n(O)=[6g-(0.4mol×1g/mol-0.2mol×12g/mol)] ÷16g/mol=0.2mol,则该有机物中各种元素的物质的量的比是n(C):n(H):n(O)=0.2mol:0.4mol:0.2mol=1:2:1,最简式是CH2O,式量是30,0.5mol此有机物的质量为30g。

则该物质的化学式是C2H4O2。

(2)符合该物质的分子式通式的物质可能是羧酸,也可能是酯,还可能是羟醛。

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CH3COOH、HCOOCH3、CH2(OH)CHO。

(3)若此有机物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该物质属于羧酸。

定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CH3COOH,名称是乙酸。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分子式的推断、物质的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知识。

21.(1)C2H6O;(2)CH3CH2OH;(3);
【解析】
试题分析:(1)有机物燃烧,产生的水,被浓硫酸吸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就是水的质量,n(H2O)= 5.4g÷18g/mol=0.3mol;产生的CO2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加的质量就是CO2的质量,n(CO2)= 4.4g ÷44g/mol=0.1mol;还有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则该气体是CO,n(CO)= 2.24L÷22.4L/mol=0.1mol。

0.1mol该有机物含有的C元素的物质的量是n(C)= n(CO2)+ n(CO)=0.1mol+0.1mol=0.2mol,含有H 元素的物质的量是n(H)=2 n(H2O)=2×0.3mol=0.6mol;含有O元素的物质的量是n(O)=2 n(CO2)+ n(CO)+ n(H2O)-2n(O2)= 2×0.1mol+0.1mol+0.3mol-(5.6L÷22.4L/mol) ×2=0.1mol,1mol有机物含有的C、H、O元素的物质的量分别是2mol、6mol、1mol,因此该有机物的化学式是C2H6O;(2)若有机化合物A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则该有机物是饱和一元醇,A的结构简式是CH3CH2OH;(3)比A
多一个—CH2—原子团的同系物是C3H8O,所有的结构简式是;。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分子式的推断、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知识。

22.(8分(1)n(H)=0.3mol;n(C)=0.1mol 。

(2)C2H6O 。

【解析】
试题分析:(1)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有机物A2.3g完全燃烧产生的物质通过浓硫酸增重2.7 g,则n(H2O)= 2.7 g÷18g/mol=0.15mol;则n(H)=2 n(H2O)=0.3mol;碱石灰增重2.2 g,则n(CO2)=2.2g ÷44g/mol=0.05mol.(2)2.8L标准状况下的氧气的质量是m(O2)= (2.8 L÷22.4L/mol)×32g/mol=4g。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有机物)+ m(O2)= m(CO2)+ m(CO)+ m(CO),2.3g+4g==2.2g + m(CO)+ 2.7g 解得m(CO)=1.4g,n(CO)= 1.4g÷28g/mol=0.05mol,则2.3gA中含C物质的量为n(C)= n(CO2)+ n(CO)=0.1mol,所以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的物质的量是n(O)=(2.3g-0.1mol×12g/mol-0.3mol×1g/mol)÷16g/mol=0.05mol。

n(C):n(H):n(O)=0.1mol:0.3mol:0.05mol =2:6:1,所以A是化学式为C2H6O。

考点:考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元素的计算及化学式的确定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