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墙的基本构造做法及附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做法及附图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带图⽚)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
砌体墙
砌筑块材
粘结材料
●常⽤砌体材料及规格
抗震主要构造措施
■砌筑块材
标准机制黏⼟砖
实际尺⼨为
240mm(长)X115mm(宽)X53mm(
厚)
承重多孔砖
实际尺⼨为
240mm(长)X115mm(宽)X90mm(
厚)及
190mm(长)X190mm(宽)X90mm(
厚)等
⽔泥砌块
混凝⼟⼩型空⼼砌块的常见尺⼨为190mmX190mmX390mm,
辅助块尺⼨为
90mmX190mmX190mm和
190mmX190mmX90mm等;
煤灰硅酸盐中型砌块的常见尺⼨为240mmX380mmX880mm 和240mmX430mmX850mm等;蒸压加⽓混凝⼟砌块长度多为600mm,其中a系列宽度为75mm、100mm、125mm和150mm,厚度为200mm、250mm和300mm;b系列宽度为60mm、120mm、180mm等,厚度为
240mm和300mm。

■粘结材料
常⽤粘结材料的主要成分——⽔泥、黄砂、⽯灰膏
级配——不同的材料配合的重量⽐
⽔泥砂浆——⽔泥和黄砂配合。

其常⽤级配(⽔泥:黄砂)为1:
2、1:3等;
混合砂浆——在⽔泥砂浆中加⼊⽯灰膏。

其常⽤级配(⽔泥:⽯灰:黄砂)为1:1:6、1:1:4等。

强度——砂浆为刚性材料,主要考虑抗压强度。

其强度等级分为:M0.4、M1.0、M2.5、M5.0、M7.5、M10、M15等7个等级。

和易性——保持合适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性,以达到易于施⼯操作,并成型密实、质量均匀的性能。

⽔泥砂浆的强度和防⽔性能要⾼于混合砂浆;混合砂浆的和易性
优于⽔泥砂浆。

±0.00以下⽤⽔泥砂浆砌筑,±0.00以上⽤混合砂浆砌筑。

●砌体墙的砌筑要领
错缝搭接,避免通缝,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砖墙砌筑⽅式
砌块墙体砌块
搭接处钢筋⽹
⽚的设置⽅法
⽤空⼼砌块做
配筋砌体
●砌体墙作为填充墙的构造要点
墙体与周边构件的拉结
在⾻架承重体系的建筑中,柱⼦上⾯每500mm⾼左右留出拉结钢筋,以便在砌筑填充墙时将拉结钢筋砌⼊墙体的⽔平灰缝内。

拉结筋不少于2?6,深⼊墙内距离⼀、⼆级框架沿全长设置;三、四级框架不⼩于1/5墙长,并不⼩于700mm。

混合结构体系的后砌隔墙,最好在新砌墙两端原有的墙体上有间隔地掏去部分砌筑块材,使得新墙体砌筑时有可能局部嵌⼊原有墙体,做到新旧
墙体有效搭接。

合适的⾼厚⽐⾼厚⽐是牵涉到砌体墙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但增加厚度会增加填充墙的⾃重。

需要时可以采取构造⽅法来解决。

即局部添加钢筋混凝⼟的⼩梁(⼜称压砖槛——每隔⼀定⾼度在墙⾝中浇筑约60mm厚的配筋细⽯混凝⼟,内置2?6的通长钢筋)或者构造柱(构造柱与墙体同步施⼯,每隔⼀定距离伸出拉结筋与分段的墙
体拉结)。

其⾃重的⽀承在⾻架承重体系建筑物中添加填
充墙或是在混合结构体系建筑物中添加隔墙,都
应考虑其下部的构件是否能够⽀承其⾃重。

避免成为承重的构件当墙体砌筑到顶端时,应
该将顶层的⼀⽪砖斜砌。

●混合结构建筑墙体的抗震措施
结构特征——墙体承重
限⾼——地震发⽣时建筑物的摆幅不⾄于过⼤,墙体不容易因错动开裂⽽倒塌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形成内⾻架,加强建筑物整体刚度
砌筑砂浆是砌体墙的薄弱环节
■限⾼
砌体房屋总⾼度(m)和层数
限制
■圈梁、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和要求
圈梁——在屋盖及楼盖
处,沿着全部外墙和部分
内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

构造柱——震害较重、连
接构造⽐较薄弱,易于产
⽣应⼒集中的部位,如房
屋转⾓、楼梯间四⾓、有
错层处,等等
构造柱不单独承重,因此不需设独⽴基础,其下端应锚固于钢筋混凝⼟基础或基础梁内。

在施⼯时必须先砌墙,墙体砌成马⽛槎的形式,从下部开始先退后进,⽤相邻的墙体作为⼀部分模板。

柱截⾯应不⼩于180X240。

配筋为纵筋4?12,箍筋采⽤?4-? 6,间距不⼤于250。

在离圈梁上下不⼩于1/6层⾼或450mm范围内,箍筋需加密⾄间距100。

在构造柱与墙之间应沿墙⾼每500设2?6钢筋连结,每边伸⼊墙内
不少于1000。

转⾓处构造柱构造柱不设独⽴基础纵横墙交接处构造柱构造柱与砖墙拉结砌体采⽤空⼼砌块,即便
墙体不是配筋砌体,也应
该在对应砖墙设构造柱的
位置将若⼲相邻的砌块的
孔洞作为配筋的芯柱来处
理,⽤以代替构造柱。


凝⼟空⼼⼩砌块的芯柱最
⼩截⾯不⼩于130X130。


型砌块芯柱最⼩截⾯为
150X150。

芯柱的配筋对⼩
型砌块⽽⾔,每孔1?12;
对中型砌块⽽⾔,在6、7
度抗震设防时1?14或
2?10,8度设防时1?6或
2?12。

芯柱的混凝⼟强度
等级为⼩型砌块C15,中型
砌块C20。

圈梁必须与构造柱连通,
房屋各部分刚度均衡。

圈梁与构造柱整
浇脱模后的圈梁、构造柱■圈梁、构造柱与框架结构梁、柱的区别圈梁、构造柱是墙体的⼀部分,不单独承重;
圈梁、构造柱与墙体同步施⼯,墙不是填充体;
圈梁、构造柱的断⾯尺⼨和配筋不需结构计算。

●砌体墙的洞⼝处理
1.洞⼝的⽔平截⾯⾯积⼀般
不超过墙体⽔平截⾯⾯积的
50%。

同时,开洞后窗间墙和
转⾓墙的宽度都应当符合建
筑物所在地区的相关抗震规
范;
2.为了⽀承洞⼝上部砌体所
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
荷载传给窗间墙,常在门、
窗洞孔上设置过梁。

常⽤过梁形式及构造
平拱砖过梁半圆砖
拱钢筋砖过梁钢筋混
凝⼟过梁
●洞⼝下⽅窗台构造
砖墙窗台构造
不悬挑窗
台悬
挑窗台
●砌体墙勒脚部分的防潮处理
勒脚——墙⾝接近室外地⾯的部分。

⼀般情况下,其⾼度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的⾼差部分。

1.对勒脚处的外墙⾯应该⽤强度较⾼、防⽔性能较好的材料进⾏保护。

2.为杜绝地下潮⽓对墙⾝的影响,砌体墙应该在勒脚处设置防潮层。

⽔平防潮
层原理及
构造做法
垂直防潮
层原理及
构造做法
垂直防潮
层构造做
法:
1:3⽔泥
砂浆找平

做防⽔涂
料或贴防
⽔卷材
⽤防⽔砂
浆抹⾯
3.为保护墙基不受⾬⽔的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做成向外倾斜的坡⾯,称散⽔或护坡。

或在外墙四周做明沟,将通过⽔落管流下的屋⾯⾬⽔等有组织地导向地下集⽔⼝,⽽流⼊下⽔道。

散⽔混凝⼟散⽔构造做法明沟混凝⼟明沟构造做法●防⽕墙构造
防⽕墙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耐⽕极限不⼩于4.0h;
2.直接设在基础或钢筋混凝⼟框架上,并⾼于不
燃烧屋⾯不⼩于400mm;⾼于燃烧体或难燃烧体
屋⾯不⼩于500mm。

当屋顶承重构件为耐⽕极限
不低于0.5h的不燃烧体时,防⽕墙(包括纵向
防⽕墙)可砌⾄屋⾯基层的底部,不必⾼出屋⾯;
3.防⽕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如必须开设时,
应采⽤甲级防⽕门窗,并应能⾃动关闭;
4.防⽕墙上不应设排⽓道,必须设时,两侧的墙
厚不⼩于120mm;
5.防⽕墙不应设在建筑物的转⾓处,否则内转⾓
两侧的门窗洞⼝的⽔平距离不⼩于4m。

紧靠防
⽕墙两侧的门窗洞⼝最近距离不⼩于2m。

设耐
⽕0.9h的⾮燃烧固定窗的采光窗时不受此限。

3.3 轻质内隔墙、隔断的基本构造
●轻质内隔墙——⾮承重墙,⽤来分隔室内空间
■⽴筋类隔墙
⾯板本⾝不具有必要的刚度,难以⾃⽴成墙,需要先制作⼀个⾻架,再在其表⾯覆盖⾯板。

⾻架(统称为龙⾻或墙筋)
材料可以是⽊材和⾦属等,构成分为上槛、下槛、纵筋(竖筋)、横筋和斜撑
⾯板
材料可以是胶合板、纸⾯⽯膏板、硅钙板、塑铝板、纤维⽔泥板等
⽴筋隔墙安装⽰意图
按构成⽅式
⽴筋类
⽴条板类可活动类
⽊龙⾻⽴筋隔墙
轻钢龙⾻⽴筋隔墙
某双层纵筋的轻钢龙⾻纸⾯⽯膏板隔





全⽯膏板⽴筋隔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