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京剧音乐如何取得突破性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一
革新与创造 , 把古老京剧带入 了一个崭新 的境 界。 比如: 以塑造人物为音 乐形象 的出发点 , 追 求音乐节奏与整体舞台节奏的和谐 、统一 : 追 求人物唱腔的性格化 ; 体现音 乐的时代感。这 种种着力于音乐创作中带有根本性的突破 , 促 进 了戏曲中音乐性与戏剧性的有机融合 。 大 极 地拓展了京剧音 乐表现现代生活的能力。 尤其 是, 如主题动机 、 和声、 曲式 、 复调 、 配器等现代 作 曲技法的成功运用 , 中西混 编乐队配制的音 响效果所产生的听觉冲击 力和强烈的震撼力 ; 极 富艺术创造力的前奏 曲、 幕间曲等器乐曲的 写作 ; 乐队在音色 、 区 、 音 音域上 的对 比 , 多声 部和 声织 体的立体 呈现等诸 多方面艺术表 现 力 的拓展 , 都是全新的创造。这些创 造使 古老 的京剧达到 了一次 艺术 上质 的飞跃 ,样板戏” “ 音 乐创作 成就对 于京剧音乐 的创新发展具 有 里程碑式的意义。 由于 “ 样板戏 ” 文革” 与“ 政治 的联 系, 致使 很 多人至今 对“ 样板戏 ” 的艺术问题讳莫如深 。 沈 利群 以 自己的亲身感受告诉 大家 , “ 样板戏 ” 是 众多音乐工作者集体创作的结 晶。 对此汪人 元也指 出 , 回避对 “ 不要 样板 戏” 的研究 , 以往 的创作经验 、 教训 。 应成 为今 天创作 的重 要基 石。样板戏” “ 辩证地认识“ 与“ 的关系 ; 戏” 曲” 改 变了传统戏 曲中声乐 与器乐极度不平 衡的状 态 ; 解决现 代戏中唱、 重新 念统一 的问题 ; 整体 剧种风格的把握 同作品个性化 的追求等 , 这些 音乐创作的成功经验是 一笔宝贵的财 富 , 对于 今天的创 作仍具有一 定的启示作 用。与此 同 时 , 样板 戏” 对“ 时期集 中优秀人才集体攻 关的 创作方式 , 我们也不断然拒绝。 透过科学 、 性 理 的分析 , 们应该 看到 , 板戏 ” 乐的创作 我 “ 样 音 方法对于今天的创作实践 , 仍有许 多经验值 得 借鉴和吸收。 但是 , 在认真总结“ 样板戏” 乐创作成就 音 的同时 , 也应看到其局限性和不足 。“ 样板戏” 中为表现 人物 形象的“ 高大全 ”不 少唱腔 一味 , 走高音 , 难度太大的大段唱腔不易在群众 中流 传。天津京剧 院作 曲家李凤 阁认 为, 京剧现代 戏音乐创作有几种模 式 :时代色彩音调贯 穿; 人物主题音调提 炼与贯穿。到 底用传统 的“ 流 派” 唱腔贯 穿 , 还是用人物主题音调贯 穿, 如何 选择 , 实还有 多种 方式可 以尝试 , 其 要因题材 和 内容 而定。不少代 表还强调 , 对“ 我们 样板 戏” 的音 乐创作方 法不能生搬硬 套 , 当前更应 注重适应 当 观众审 里 代 的需求。 样板戏” “ 创作经验值得借鉴 ,但它又不是唯一的模式 , 我们不能拘固于一种 创作模式 。
当代 京剧音 乐如何 取得突破 进展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京剧 音乐创作 现状 的认 识
新 时期 以来 ,在党和政 府的关心 和重视 下 。 艺术得到了很大发展 。从 1 9 京剧 9 0年底 举办“ 纪念徽班进 京 2 0 0 周年”至 1 9 , 9 4年底 举办 “ 纪念梅兰芳 、 周信 芳诞辰 1 0 年”到 O周 , 连续举办五届“ 中国京剧艺术节 ”通过举办这 , 些活动 , 京剧 艺术深厚 的传 统得到传 承 , 新剧 目的创作得 以繁荣 。仅这 些年的统计 资料表 明, 国京剧 院团每 年新排剧 目 全 在百 出以上, 新剧 目的创作 数量是前所 未有的 , 而且涌现 了 些优秀剧 目。这一 创作繁 荣局面 , 是建立在 编剧 、 演、 演、 导 表 音乐 、 台美 术等综 合创造 舞 力逐步加强 的基础 上的。其 中, 作为戏 曲艺术 “ 半壁江 山” 的音乐 , 在新剧 目的创作中所发挥 的作用仍是显著的。在一些新剧 目的创作 中, 作 曲家在努力继承传统 的同时, 大胆借鉴和吸 收 民族 民间音乐 ,拓宽 了京剧音 乐的表现手 段 ;l -造的一些新腔格 、  ̄ J 新板式 、 丰富了京剧的 声腔 ; 队中民族乐器 、 洋乐器 以及 电声乐 乐 西 器的各种组合编制 ,拓展 了京剧 的伴奏形式 。 这些新剧 目音乐创作 的实践与探 索是可圈可 点 的。 但是 , 戏曲音乐在戏曲中举足轻重 的 由于 地位 , 创新发展 的水 平如何 , 其 直接 关系一个 剧目 乃至整个剧种的艺术风貌。因此 , 在看到 成 绩的同时 , 与会者 也清醒地认识 到 , 虽然近 十 多年来 , 新剧 目创作数 量超过 了以往 任何 时 期, 却始终处在量变之中。中国京剧 院著名作 曲家张建 民认 为 , 些年来 , 这 京剧 艺术尽管 有 些革新创造 , 并未达到质 的飞 跃 , 但 还缺 乏 能代 表这个时代 , 并且有脍炙人 口的口 段可流 昌 传的经典剧 目。不少专家认 为, 当前京剧音乐 创作的基本倾 向是偏于保守 , 作品面貌显得陈 旧 , 乏深刻有 力、 缺 并且可 以构成剧种建设 “ 有 效积累” 的艺术创造。 对于这种现状 , 曲音乐 戏 理论家、江苏省剧 目工作 室主任 汪人元指 出 , 这种保 守 , 既有观念认识 上的问题 , 有创造 也 性 的实 力不足。一方面我 们对优秀 传统的认 识、 继承 不足 , 更多则是 匆忙之 中得 失与成败 参 半的创作呈现 ;另一方面则是我 们失去 了 3, Y六十 年代 曾经有 过的 、 对戏 曲音 乐事业 的 大量投 ^。 今天创作队伍 的数量与质量 与事 业 发展 之间 的距离 一直是在不 断扩大 。如果说 “ 文革” 中曾把改革创新弄到了“ 改就是 不革 不 命” 的荒谬地步 的话 , 那么七十 年代 末我们 却 又有过越老越正统 的时期 ; 十年代现代艺术 八 思潮的裹挟 中, 戏曲再度出现各类满怀激情却 步履蹒跚 的探索创新 ; 而九十年代首届京剧节 以来 。 主要的倾向则似乎 又回到 了保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