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案第7.1工业革命教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工业革命的进程、主要成就及引起的变化。
(2)理解英国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3)探究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同学们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强健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二、重难点
重点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过程
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1)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对英国商品的市场需求。
(2)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3)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4)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强健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2、蒸汽机的应用对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1)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根源改变了交通运输技术的面貌,直接导致的蒸汽机车、轮船的发明,带动了铁路的出现。
(2)带动了许多工业部门的发展。
(3)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4)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进步。
蒸汽机的应用为实现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变革提供了强健杠杆。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出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及其规律。
3、手工工场和机器生产有哪些相同和例外之处?
相同:都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
例外:手工工场生产仍以手工技术和手工劳动进行,机器生产是使用机械化劳动;规模例外,通常手工工场的规模要小于机器生产,手工工场是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
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什么?
(1)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发明的成果多为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
(3)发明过程为:纺织---动力---交通。
(4)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资本主义进入“蒸汽时代”。
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
(1)工业革命及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英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2)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促使了许多新兴城市的产生,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工业革命还促使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4)推动了世界工业化进程。
(5)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6)拓展了人类文明传播的途径和载体,使人类文明传播发生了质的变化。
以上三个问题意在引导学生认识手工工场和机器生产的异同,工业革命的特征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第二子目的板书内容。
6、英国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1)首先工业革命冲破种种阻力,向欧、美和亚洲扩展。
工业革命深入和扩展的过程,就是优秀技术、设备和优秀生产方式不断传播发展的过程。
(2)其次,英国工业革命向其他国家的扩展,进一步强化了国际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