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上岗证试题答案-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检测上岗证试题答案-6
持证上岗考核⾃认定理论试卷
单位:姓名:⽇期:
考核项⽬:pH、挥发酚、LAS、氰化物、总氮、氨氮、凯⽒氮、SS、氯化氰、苯胺类、原吸⾦属、总铬、烷基汞、氨、⼆硫化碳、颗粒物、酚类化合物、氰化氢、降尘、硫化氢
⼀、填空题
1.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或废⽓中硫化氢时,样品测定与绘制校准曲线时的温度之差应不超过℃。
答案:2
2.盐酸萘⼄⼆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业废⽓和环境空⽓中苯胺类化合物,在波长
560 nm处,以为参⽐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对苯胺含量绘制标准曲线。
答案:⽔
3.盐酸萘⼄⼆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中苯胺类化合物,需采⽤不含有机物的蒸馏⽔,该⽔通过加少量⾼锰酸钾的溶液于⽔中,再⾏蒸馏即得,在整个蒸馏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否则应随时补加⾼锰酸钾。
答案:碱性,红⾊
4.《环境空⽓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法的最⼩检出限是mg/m3。
①
答案:0.00 1
5.根据《空⽓质量⼆硫化碳的测定⼆⼄胺分光光度法》(GB/T 1468—1993),采样时串联两⽀内装l0.0 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置于中,第⼀⽀吸收管的吸收液明显呈⾊,第⼆⽀吸收管的吸收液⽆⾊或略有颜⾊,即停⽌采样。
答案:冰⽔浴黄
6.根据《空⽓质量⼆硫化碳的测定⼆⼄胺分光光度法》(GB/T 14680—1 993),⽤含、的⼄醇溶液采样。
答案:铜盐、⼆⼄胺
7.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表⾯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
每当测定有⾊溶液后,⼀定要充分洗涤,可⽤涮洗,或⽤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甲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
8.⽕焰原⼦吸收光度法常⽤的锐线光源有、和蒸⽓放电灯3种。
答案:空⼼阴极灯⽆极放电灯
9.校正⽕焰原⼦吸收光度法中的基体⼲扰的⽅法有、、也可在⼀定程度上校正基体⼲扰。
答案:化学预分离法加⼊⼲扰抑制剂(基体改进剂)标准加⼊法
10.⽯墨炉原⼦吸收光度法分析程序通常有、、和4个阶段。
答案:⼲燥灰化原⼦化除残
⼆、选择题
1.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或废⽓中硫化氢,⽤碘量法标定硫化钠溶液
时,亚硫酸根离⼦和硫代硫酸根离⼦也能与碘反应,使标定出的硫化氢浓度数值,⽤于绘制标准曲线时,则斜率。
()①
A.偏⾼,偏低B.偏低,偏⾼C.偏⾼,偏⾼
答案:A
2.盐酸萘⼄⼆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业废⽓和环境空⽓中苯胺类化合物,苯胺⽓体
经硫酸溶液吸收后,在pH 和℃的条件下,经亚硝酸钠重氮化,苯胺重氮化后与盐酸萘⼄胺偶合⽣成紫红⾊化合物⽐⾊测定。
()
A.1~3,5~1 0 B.2~3,l 5~20 C.2~4,5~20 。
答案:B
3.测定⼤⽓中总悬浮颗粒物滤膜重量的天平,对于⼤流量采样滤膜,称量范围≥
l0 g,感量1 mg,再现性≤mg。
()
A.1 B.2 C.3 D.4
答案:B
4.测定⼤⽓中总悬浮颗粒物滤膜重量的天平,对于中流量采样滤膜,称量范围≥
10 g,感量0.1mg再现性≤mg。
()
A.0.1 B.0.2 C.0.5 D.1.0
答案:B
5.⽕焰原⼦吸收光度法测定时,化学⼲扰是⼀种⼲扰,对试样中各元
素的影响各不相同。
()
A. 选择性
B. ⾮选择性
答案:A
6.⽕焰原⼦吸收光度法分析样品时,⼀般通过测定,判断基体⼲扰程
度的⼤⼩。
()
A. 加标回收率
B. 分析线附近1nm的⾮特征吸收
C. 样品的精密度
答案:A
7.⽯⿊炉⼦吸收光度法的特点是。
A. 灵敏度⾼
B. 速度快
C. 操作简便
答案:A
8.下列关于⽔中悬浮物测定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中悬浮物的理化特性对悬浮物的测定结果⽆影响。
B. 所⽤的滤器与孔径的⼤⼩对悬浮物的测定结果有影响。
C. 戴留在滤器上物质的数量对悬浮物的测定结果有影响。
D.滤⽚⾯积和厚度对悬浮物的测定结果有影响。
答案:A
9.在我国化学试剂等级中,优级纯(保证试剂)表⽰符号为()
C. SR
D. LR
答案:B.
10.在⼀般情况下,滴定分析(容量分析)测得结果的相对误差为%左右()
A. 0.1
B. 0.2
C. 0.5
答案:B
11.《污⽔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新污染源⼆级标准规定,阴离⼦表⾯活性剂的最⾼允许排放浓度为mg/L。
A. 5
B. 10
C. 15
D.20
答案:B
12.玻璃电极法测定⽔的PH值时,在PH⼤于10的碱性溶液中,因有⼤量钠离
⼦存在⽽产⽣误差,使读数,通常称为钠差()
A. 偏⾼
B. 偏低
C. 不变
答案:B.
13.⽤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阴离⼦表⾯活性剂时,有许多⾮表⾯活性物质或多
或少地与亚甲蓝作⽤⽣成可溶于三氯甲烷的蓝⾊络合物,致使测定结果。
通过⽔溶液反洗,可消除这些⼲扰。
A. 偏⾼
B. 偏低
C. 不变
答案:A.
14.⽔样的PH值最好现场测定。
否则,应在采样后把样品保持在0~4℃,并在
采样后h内进⾏测定。
A.12
B. 6
C. 24
15.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此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总氮时,碳酸盐及碳酸氢盐对测
定有影响,在加⼊⼀定量的后可消除。
()
A.盐酸
B.硫酸
C.氢氧化钾
答案:A
三、判断题
1.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或废⽓中硫化氢时,混合显⾊剂应使⽤时现配,若溶液呈现浑浊,应弃之重新配制。
()答案:正确
2.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或废⽓中硫化氢时,采⽤⽓泡式吸收管采样,避免使⽤多孔玻板吸收管,以防⾦属硫化物氧化和堵塞玻板。
()①
答案:正确
3.盐酸萘⼄⼆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业废⽓和环境空⽓中苯胺类化合物,⽤现场未采样空⽩吸收管的吸收液按校准曲线绘制的⽅法进⾏空⽩测定。
()
答案:正确
4.盐酸萘⼄⼆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业废⽓和环境空⽓中苯胺类化合物时,该⽅法为特异反应,⼀定浓度的氨、氮氧化物、甲苯胺、对甲苯胺、⼆甲苯胺等对⽐⾊有⼲扰,尤其对⾼浓度的苯胺,⼲扰更为明显。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该⽅法为⾮特异反应,⼀定浓度的氨、氮氧化物、甲苯胺、对甲苯胺、⼆甲苯胺等对⽐⾊有⼲扰,尤其对低浓度的苯胺,⼲扰更为明显。
5.根据《环境空⽓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采集样品的滤膜为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烯等有机滤膜。
()
答案:正确
6.重量法测定空⽓中总悬浮颗粒物时,对于每批滤膜,需要从中抽取20%滤膜,⽤X光看⽚机进⾏检查,以查看滤膜有⽆针孔或缺陷。
()①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对每张滤膜进⾏检查。
7.根据《空⽓质量⼆硫化碳的测定⼆⼄胺分光光度法》:(GB/T 1468—1 993),采集⼆硫化碳时,由于橡胶与⼆硫化碳发⽣反应,故除硫化氢的过滤管与第⼆吸收管、第⼀吸收管与第⼆吸收管之间,应采⽤内接外套法连接,不要直接⽤乳胶管连接。
()
答案:正确
8.应⽤分光光度法进⾏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厚度的变化⽽变化。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厚度⽆关。
9.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阴离⼦表⾯活性剂的⽔样,如保存存为8d,需加⼊⽔样体积1%的甲醛饱和溶液。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加⼊适量三氯甲烷于⽔样中使其达到饱和。
10.10.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总氮时,在120-124度的碱性介质条件下,⽤过硫酸钾作氧化剂,不仅可
将⽔中氨氮、亚硝酸盐氮氧化为硝酸盐,同时也将⽔样中部分有机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
()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1.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或废⽓中硫化氢时,以氢氧化镉.聚⼄烯
醇磷酸铵溶液为吸收,试问聚⼄烯醇磷酸铵的作⽤。
答案:聚⼄烯醇磷酸铵能保护⽣成的硫化镉胶体,使其隔绝空⽓和阳光,以减少硫化物的氧化和光分解作⽤。
2. 简述盐酸萘⼄⼆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中苯胺类化合物时,如何驱除过量的亚硝酸钠,亚硝酸钠对测定是否有影响。
答案:过量的亚硝酸钠必须⽤氨基黄酸胺完全驱尽,否则能与盐酸萘⼄⼆胺作⽤,
影响测定。
3. 简述滴定管读数时的注意事项
答案:滴定管读数时应遵守以下规则
(1)读数前要等于1~2min ;
(2)保持滴定管垂直向下;
(3)读数⾄⼩数点后两位;
(4)初读、终读⽅式应⼀致,以减少视差;
(5)眼睛与滴定管中的弯⽉液⾯⾏。
4. ⽆酚⽔如何制备?写出两种制备⽅法
答案:(1)于每升⽔中加⼊0.2g 经200℃活化30min 的粉末活性炭,充分振摇后,旋转过夜,⽤双层中速滤纸过滤。
(2)加⼊NaOH 使⽔样呈强碱性,并滴加KMnO4溶液⾄紫红⾊,在全玻璃蒸馏器中加热蒸馏,集取馏出液。
五、计算题
1. ⽤⼤⽓采样器采集⽆组织排放硫化氢⽓体,采样流量为1.0L/min ,避光采样60 min ,现场⼤⽓压为100.2kPa ,采样温度为3℃。
采样后于实验室进⾏分析,测得该样品溶液中硫化氢含量为4.8烬,则该样品溶液中硫化氢浓度为多少? 答案:
2. 根据《空⽓质量⼆硫化碳的测定⼆⼄胺分光光度法》(GB/T 14680—1993)测定环境空⽓中⼆硫化碳,某监测点的环境温度为1 8℃,⽓压为1 0 1.1 kPa ,以0.2 L/min 流量采集空⽓中⼆硫化碳60 min 。
已知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为0.1 64,试剂空⽩吸拍度为0.004,校准曲线回归⽅程斜率为0.0 1 6 3,截距为-4.06×1 0-3。
试计算该监测点标准状态下
(0℃,101.3 kPa )⼆硫化碳的浓度(mg/m3)。
()()()()())/(082.07.58/8.4//,)(7.58]
3.1013273/[2.100273600.1]3.101273/[273332m mg V W m mg S H C L t P V V nd t nd ====?+=?+??=
答案:V t =0.2 X 60=1 2.0(L )
V O =(V t ×273×P )/[(273+0×1 01.325)
=(1 2.0×273×1 01.1)/[(273+1 8)×1 0 1.325]=1 1.2(L )
C (CS2,mg/m 3)=[(A ⼀Ao )⼀a]/(b X V o )
=[(0.164—0.004)-(-4.06 X 10-3)]/(0.163 X 11.2)
=0.899(mg/m 3)
3. 当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为±0.0002g 时,若要求容量分析的相对误差控制在0.1%以下,则其基准物质的质量必须⼤于多少克?
答案:0.0002/0.1%=0.2 即基准物质的质量必须⼤于0.2g
4. 准确称取经⼲燥的基准试剂邻苯⼆甲酸氢钾0.4857g ,置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实验⽤⽔100ml 使之溶解,⽤该溶液标定氢氧化钠的标准溶液,即⽤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该溶液,滴定⾄终点时⽤去氢氧化钠溶液18.95ml ,空⽩滴定⽤去0.71ml
,问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是多少?(邻苯⼆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为204.23)答案:NaOH 浓度(mol/L )== 126.023
.204)17.095.18(10004857.023.204)(10001=?-?=?-?V V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