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操作评分细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2
参考表格
实验结论:
物理实验操作评分细则
(九)
实验名称
观察水的沸腾
分值
得分
扣分
原因
实验器材
确认
烧杯、温水(70℃左右)、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中间有孔的纸板、钟表
6




1、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的铁圈下方,将石棉网放在铁圈上,并调整到适当高度。
10
2、将烧杯放到石棉网上,并向杯中倒入适量的70℃左右的温水。
6




1、设计电路图
12
2、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电流表等按正确的方法,接入电路中。(错一处扣5分)
20
3、检查电路各元件的连接情况。
6
4、使电压表的示数为灯泡的额定电压,(6分)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读出电流表的示数,(6分)并记录下来。(6分)
18
5、根据公式算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12
14
6、对比实验结论和条件,写出正确的结论
10
实验器材
整理
对光屏、透镜、蜡烛进行整理。
6
评委与选手互动
20
总计
100
物距
倒立或正立的像
放大或缩小的像
虚像或实像
U<f
U=f
f<U<2f
U=2f
u>2f
参考表格
物理实验操作评分细则
(三)
实验名称
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分值
得分
扣分
原因
实验器材
确认
一个小灯泡(额定电压标值清楚)及灯座、干电池(带电池盒)或学生电源、一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
10
7、熄灭酒精灯后,(2分)根据记录情况在方格纸上作出水的沸腾图象(8分)。
10
实验器材
整理
对器材进行整理。
6
评委与选手互动
20
总计
100
参考表格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温度(℃)
0 1 2 3 4 5 6 7 8 9
物理实验操作评分细则
(十)
实验名称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阿基米德原理)
分值
10
3、将温度计悬挂于铁架台的支架上,并调整温度计到适当高度,通过纸板放入水中。
10
4、记下水的初温和起始时间。
6
5、点燃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4分)说出温度计的示数变化,(4分)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填入下列表格中。(4分)
12
6、水沸腾后,继续观察3分钟,读出水温填表,(5分)并说明气泡的情况。(5分)
确认
白纸、玻璃板、固定玻璃板的夹子、两支相同的蜡烛(或棋子)、刻度尺
6




1、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
10
2、纸上竖立着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10
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6分),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6分)。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6分)
8
7、计算被重物排开的水重G排=G2-G1,(6分)
得出结论 F浮=G排。(4分)
10
实验器材
整理
6
评委与选手互动
20
总计
100
小桶所受的重力G1
重物所受的重力G
弹簧秤测出重物浸没在水中时的读数F
水后的小桶所受的重力G2
结论
参考表格
物理实验操作评分细则
(十一)
实验名称
平面镜成像实验
分值
得分
扣分
原因
实验器材
(二)
实验名称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分值
得分
扣分
原因
实验器材
确认
光具座、凸透镜(焦距f已知)、光屏、蜡烛、火柴
6




1、确认凸透镜的焦距、1倍焦距、2倍焦距及1倍焦距以内,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两倍焦距之外(每项2分,共10分)
10
2、把蜡烛、光屏、凸透镜放到光具座上的相应位置,(4分)并调整。(4分)
15
3、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6分)重复步骤2。(9分)
15
4、继续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6分)重复步骤2。(9分)
15
5、处理数据,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η。
12
实验器材
整理
对实验器材进行整理。
6
评委与选手互动
20
总计
100
参考表格
钩码的重
G
弹簧测力计示数F
钩码上升的高度H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6
4、将石块放入量筒(量杯)中的水里,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10分)并将数据记入表格中。(6分)
16
5、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12
实验器材
整理
对实验器材进行整理。
6
评委与选手互动
20
总计
100
参考表格
石块的质量m(g)
量筒中水的
体积V1(cm3)
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cm3)
石块的体积V(cm3)
石块的密度(g/cm3)
得分
扣分
原因
实验器材
确认
溢水杯、烧杯、水、小桶、弹簧秤、细线、石块
6




1、在溢水杯中装满水。
10
2、用弹簧秤称出小桶所受的重力G1。
11
3、用弹簧秤称出重物所受的重力G。
11
4、用弹簧秤测出重物浸没在水中时的读数F。
10
5、用弹簧秤称出盛接了水后的小桶所受的重力G2。
8
6、计算重物所受水的浮力F浮=G-F。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物理实验操作评分细则
(六)
实验名称
测斜面的机械效率
分值
得分
扣分
原因
实验器材
确认
长木板、大木块、刻度尺、弹簧测力计(5牛)
5




1、测出大木块的重G。
12
2、将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成为一个斜面。(6分)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大木块从斜面的底部到顶部,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测出斜面的长度s和高度h。(9分)
18
3、用激光笔沿第一条线射到入射点,经反射标出反射光的位置。
12
4、改变光束入射方向,按步骤3再做两次。
18
5、取下白纸,用量角器分别测出入射角α和反射角γ,记入表
14
实验器材
整理
对实验器材进行整理。
6
评委与选手互动
20
总计
100
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入射角α
反射角γ
1
2
3
实验结论:
物理实验操作评分细则
物理实验操作评分细则
(七)
实验名称
探究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分值
得分
扣分
原因
实验器材
确认
上面光滑下面粗糙的长直木板(或光滑实验台面、棉布)、长方体木块、弹簧测力计、金属圆柱体(大钩码或其他重物)
6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在木板的光滑面上匀速滑动,读出测力计示数。
16
2、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在木板的粗糙面上匀速滑动,读出测力计示数。
8
3、移动蜡烛,使物距等于2倍焦距,(2分)调整光屏到适当位置,(4分)记下像的性质。(4分)
10
4、移动蜡烛,使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4分)重复步骤3,(4分)使物距在两倍焦距之外,(4分)重复步骤3。(4分)
16
5、移动蜡烛,使物距等于焦距,(6分)调整光屏位置,把看到的现象记入表中,(4分)移动蜡烛,使物距小于焦距,把看到的现象记入表中。(4分)
18
3、拿走玻璃板,在白纸上用直线把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观察连线与平面镜是否垂直(5分),并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5分)。
10
4、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两次实验,将结果记录在表格
20
实验器材
整理
6
评委与选手互动
20
总计
100
参考表格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大小的比较
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
实验器材
整理
整理器材,放回原处。
6
评委与选手互动
20
总计
100
参考表格
额定电压(V)
额定电流(A)
额定功率(W)
发光情况
物理实验操作评分细则
(四)
实验名称
组成串并联电路
分值
得分
扣分
原因
实验器材
确认
小灯泡(2个)、电源、开关(3个)、导线。
6




1、画出正确的串联电路图和并联电路图
12
2、在串联电路中分别取三个不同的点,然后先后接上开关,(6分)闭合开关,观察灯的发光情况。(6分)
16
3、在木块上加放一个重物,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在木板的光滑面上匀速滑动,读出测力计示数。
16
4、.对比数据,将得到的结论填入表格
20
实验器材
整理
对实验器材进行整理
6
评委与选手互动
20
总计
100
参考表格
实验次数
实验条件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压力情况
接触面情况
1、
一个木块
光滑木板
2、
一个木块
粗糙木板
3、
木块加重物
光滑木板
结论: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
2、接触面越,摩擦力越大;压力,摩擦力越大。
物理实验操作评分细则
(八)
实验名称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分值
得分
扣分
原因
实验器材
确认
铁架台、杠杆、钩码、
6




1、把杠杆放在铁架台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12
2、在杠杆的一端放上钩码,固定位置,移动另一侧钩码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
物理实验操作评分细则
(一)
实验名称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分值
得分
扣分
原因
实验器材
确认
激光笔1支、铁架台、平面镜1块、玻璃板1块、白纸1张、直尺、纸夹2个、量角器1个、直角三角板1块
6




1、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
6
2、在白纸上画出中线(法线),(6分)并在白纸上任意画三条射向入射点的线作为入射光线,(6分)把白纸夹在玻璃板上,并用铁架台固定玻璃板,竖放在平面镜上。(6分)
12
3、总结1、2,得出正确的结论
12
4、在并联电路中分别在干路与两条支路上接上一个开关,(6分)闭合支路上的开关,然后断开与闭合干路上的开关,观察灯的发光情况。(6分)
12
5、闭合干路上的开关,然后断开与闭合两支路上的开关,观察灯的发光情况。
8
6、总结4、5,得出正确的结论。
12
实验器材
整理
6
评委与选手互动
14
3、改变杠杆两侧的钩码数量和位置,重复第二步做法并记录实验数据。
14
4、再次改变杠杆两侧的钩码数量和位置,重复第二步做法并记录实验数据。
14
5、对比实验数据,将得到的结论填入下表。
14
实验器材整理
对实验仪器进行整理
6
评委与选手互动
20
总计
100
实验次序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L1/m
阻力臂F2/N
20
总计
100
实验结论:
物理实验操作评分细则
(五)
实验名称
用天平和量筒测小石块的密度
分值
得分
扣分
原因
实验器材
确认
天平和砝码、量筒(量杯)、石块、细线、水
6




1、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8
2、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10分)把数据记入表格中。(6分)
16
3、往量筒(量杯)中倒入适量的水,(10分)将水的体积记入表格中。(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