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辅导》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辅导》课后作业
通过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辅导》的学习我认识到心理辅导就是采用一些相对便捷、专业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去探索心灵,感受真我,让学生获得成长、成功的力量。

心理辅导是一种心灵的对话,在这一时空中,你可以逐层褪下繁重的装束,可以放心地没有干扰地去看自己,去思考自己,可以全神贯注直抵心灵深处!
“心理辅导的核心是个人成长,是发展问题而不是健康问题。

对于来访的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心理辅导教师要把它看成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障碍。

因为学生是不成熟的人,生理和心理正处于成长阶段。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来访学生的问题,理解和尊重学生的问题;不要一碗水看到底,也不要以偏概全,要努力创设一种激励成长的氛围,促进学生向健康的方向成长。

”记得我班有个学生林某某,学习成绩很好,而且开朗,帅气,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

但他盛气凌人,自以为是,桀骜不驯,嫉妒心强,对他人缺乏真诚。

虽然他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们都不太喜欢他。

他与家长、老师说话也是咄咄逼人,因此与人沟通时总带着争吵的神态,难以心平气和地交流,自认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人。

他想交知心朋友,但周围同学都敬而远之,他所担任的班干工作也常因同学的不合作而使他不能如愿,因而他情绪极受影响,辞职几次,甚至想换班,换校。

我看在眼里,决心帮助他改变这些问题。

通过学习我初步掌握了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能够初步区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品德问题和一般成长性问题的不同,并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尤其是对于学校心理辅导的六个原则:保密原则、自愿主动原则、辅导中立原则、限制原则、面向全体原则和发展原则感触颇深,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要把心理教育当做教学任务,对学生适时、适机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要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的同心协作、互相支持和共同进步。

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育人环境,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实现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逐渐深刻地认识到,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是必须进行的。

尽管这个过程较为漫长,但只要我们决心一直坚持下去,必定会探索出一条心理教育、心理辅导的新路子、新方法,真正地实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